健康饮食在校园

家长 > 亲子资讯 > 港台亲子节目 > 家家有教
 

健康饮食在校园


本文撮录自2006年4月6日播出的「家家有教」电台节目。

主持:钟杰良先生、莫凤仪校长[家校会副主席] 嘉宾:郑医生 (卫生署代表)

近年来,香港学生肥胖问题越来越严重,据卫生署于96至97年度所做的调查显示,学童肥胖比率为16.7%;到了04至05年度,比率更上升至18.7%。简单而言,四十几万香港小学生中便有8万多人超重,即每5个人便有一个属于肥胖,可见问题非常严重。

郑医生指出很多家长认为子女肥肥白白便是可爱,但长远来说对小朋友的身体或有害处,如影响血糖的控制,严重的甚至出现糖尿病、心脏病及癌症等。即使短期而言,肥胖亦会影响小朋友的集中力、学习能力,以及令他们的自我形象更加低落。

她建议家长应注意小朋友的饮食是否健康均衡、有没有适量的运动。卫生署早前亦已印制了一份小册子,派发给全港小学生的家长,内容包括六大要点:1) 午膳应只占全日营养的三份一。2) 饭跟菜跟肉的比例是3比2比1 ;简单而言,若把一个饭盒分作6份,饭应占六份之三、蔬菜占六份之二、肉类只占六份之一。3) 蒸的方法最为清淡及低脂,故应尽量采用蒸、烚及焗的烹调方法,而避免进食油炸食物。4) 千万不要食用高脂肪和高盐份的酱汁。5) 尽量避免进食加工肉类和腌制食物。6) 平日应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瘦肉、鱼或去皮的家禽。

「Eat Smart 健康饮食在校园」将于下学年推行;届时将会推出小学的营养午膳指引及小食指引。此外,亦会有多项宣传活动、网站制作及教材下载,让教师可在课堂里教导学生认识肥胖的问题。

郑医生指出,小食绝对不应代替正餐,亦不要吃太多油炸、无益的食物,虽知道多吃加工食品会影响身体机能,容易造成肥胖。她建议可选择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车厘茄和草苺,同时亦可选择高纤麦饼、克力架和高钙低脂奶等。

卫生署稍后亦会抽样探访学校,以了解学校的营养环境;家长若对子女学校的膳食有何意见,亦可向家教会或膳食小组反映,以发挥监控作用。

列印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