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园儿童升读小一的适应问题

家长 > 亲子资讯 > 港台亲子节目 > 家家有教
 

幼稚园儿童升读小一的适应问题


本文撮录自2006年9月7日播出的「家家有教」电台节目。
主持:钟杰良先生、黄宝财教授(家校会主席)、陈刘玉莲女士(家校会委员)
嘉宾:周海杰先生 (乐善堂小学校长)

由幼稚园升小一的过渡期,小朋友在适应上通常有什么问题呢?又有什么方法可帮助他们适应呢?对小朋友而言,不论衣食住行、环境和学习都需要很大程度的适应。衣著方面,有些幼稚园学生并不需要穿著校服,但小学则必须穿著;午膳方面亦要重新学习,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校舍亦有所不同,小学比幼稚园大得多;行方面,有些同学就近入学,有些则需要乘搭校车。至於学习方式的改变可能是学生最不习惯,幼稚园的教学模式较活泼,小学则要求学生「坐定定」。周海杰认为,小学校长应制造多些机会让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同学间之交流。

为令家长更加安心,钟杰良建议小学可让小一家长带同子女进入课室。周海杰指其学校会让家长陪伴子女进入学校,直至打钟集队为止。同时,为满足家长的需要,学校於入学前会给予家长迎新课程,以了解家长的素求;他指学校的大原则并不是要求学生适应学校,而是学校改变环境来迁就学生。故此,老师亦会到幼稚园取经,务求把一年级的学习环境布置成近似幼稚园的格局,让学生更容易适应。一般而言,小朋友於一、两个星期后便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那么,作为家长应如何帮助子女适应呢?不同家长的看法亦不一,但最重要是家校能充分合作。此外,家长於学生放学后不要立即询问他们的功课情况,甚至责骂子女,这只会令小朋友更害怕上学,影响其对学校的态度;反之,家长可询问小朋友学校生活的点滴,分享个中的喜与乐。

在午饭订餐方面,周海杰建议学校多选清淡的食物;陈太亦认为可替小一同学选择一些如粟米肉粒饭等食物,不可太咸,以清淡为佳;同时亦不要喂给他,让他自己动手。有些学校亦有环保大使以检查同学吃午饭的情况,并向老师汇报,以了解同学的饮食习惯。黄宝财认为父母亦要多下功夫,为子女提供正常和健康的食物,他鼓励家长送饭予小朋友,让子女有一顿健康的午饭。

至於「行」方面,在同学乘搭校车的过程中可播放故事、音乐让他们收听;或让他们观察街外的事物,甚至发白日梦、小睡片刻等,亦是不错的选择。黄宝财认为只要学校、家长和学生三者同心,迎合环境的转变,适应自然不是问题。

列印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