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后升学的适应
本文撮录自9月21日播出的「家家有教」电台节目。
主持:钟杰良先生、余荣辉先生(家校会副主席)
嘉宾:朱兆秋女士 (佛教大光中学副校长)
升上高中后,同学不但要面对课程上的变化,有些同学更须要重新面对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朱兆秋称佛教大光中学的中四级每年都会招收不少外校生,而在接触过的转校生中,亦有同学向她反映了一些适应上的问题,如:对校园环境感到陌生、担心课程衔接及没有朋友等。但她指磨合期大约只需一个月,学生便能适应。高中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跟初中不同,他们很重视朋辈关系;故此,学校亦会提供相应的活动,令这些转校生更快适应新环境、新人事。大光中学于中三升中四的暑假时,便会为他们安排「质量圈」的辅导活动,例如由班主任、社工带领他们参加迎新营,让大家互相认识,尽快适应新环境。同时,学校亦会为原校生及转校生安排一些联谊活动,如让原校生一起参加迎新营,好让同学间之认识加深。迎新营的另一个目的亦是希望转校生能在玩乐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提升学习动机。那么家长方面应如何帮助子女适应新环境?朱兆秋表示,外校生的成绩一般相对逊色,故未能于其原校升读。虽知道初中成绩逊色并不代表其潜质不好,其成绩可能于高中时突飞猛进。故家长应对子女少责骂多鼓励,跟他们分析当中原因,并重新订下目标,朝着目标出发。面对男女学生交往的问题,学校又会如何处理呢?朱兆秋指大家也曾经过青少年的阶段,若是正常男女社交活动,应尽量持开放的态度。但若问题较为严重,则需要跟学校社工倾谈,找出解决方法。她表示校内初中学生拍拖的情况鲜有发生,至中三、四才慢慢出现。另一方面,家长又应采取什么态度呢?朱兆秋表示,根据多年教育经验,若亲子间之关系良好,子女多愿意向家长透露心事。若子女没有主动透露,家长便应找一个适当的时间跟子女倾谈,看他有何反应;但家长切忌一开始便持反对的态度,因这只会带来子女的反抗心理。故此,父母应心平气和地跟子女倾谈实际情况和将来的打算,必先了解他们的心态才能作出辅导。同学在完成中四课程后若想出外工作或选择其他出路,学校亦可把同学转介到其他教育机构,如:IVE 、小毅进等,出路其实很多。如家长发现在适应上出现晌题,应尽早请学校帮忙,在家校合作下定能令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的学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