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读大一的适应问题

家长 > 亲子资讯 > 港台亲子节目 > 家家有教
 

升读大一的适应问题


本文撮录自9月28日播出的「家家有教」电台节目。

主持:钟杰良先生、陈刘玉莲女士(家校会委员)

嘉宾:梁天明博士 (中文大学学生事务处处长)

刚步入大学门坎的学生在适应上会有什么问题呢?梁天明认为中学跟大学的生活方式分别很大,就如学习模式和生活习惯亦不同,很多同学会因此而迁入宿舍或在外租住房子,开始其独立生活。在学业方面,大部份同学于中学时代的成绩本很卓越,但大学里头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同学可能会感到不习愤,这亦需要很大的适应。

对于一些来自中文中学的同学而言,其英文水平是否会有落差呢?梁天明指中文大学奉行两文三语,不少科目亦以中文授课;再者,能够进入大学的学生,其中学成绩应不赖,故此,同学在语言适应上所需时间应不会太长。

此外,同学在衣食住行四方面亦需要作出适应;以中文大学为例,由于过半数同学都会住在宿舍,故学生一般较朴素,衣着打扮不会太讲究。事实上,中大四个书院亦会定期举办讲座,以讲解礼仪衣着等课题;故此,同学在一些较正式的场合中,亦会懂得基本礼仪,穿戴整齐。住宿方面,中文大学提供三年一宿,即三个学年中有一年可住在宿舍里,对于第一学年入住宿舍的学生来说,或会特别想家,但大部份同学很快便会学懂独立。学生间中或会因为生活方式的分岐而在相处上出现问题,他认为同学间应互相体谅,有需要亦可申请转换房间。一般而言,同学的适应能力很高,开学头一个月可能会出现适应问题,但很快便会习惯下来。

至于交换生方面,大学有责任为他们提供宿位;学校在宿位分配上会另作安排,不会影响本地学生入住宿舍的机会。梁天明表示,中大每年会招收250名国内学生入读,他们的思家情况比较普遍,但宿舍的生活能令他们更快更容易学懂广东话,尽快融入香港的生活环境。

梁天明认为住宿对同学有很大得着,由于宿生来自不同的背景和院系,这对人与人之间之相处和结识终身朋友(friends for life) 十分重要。同时,学生可透过同侪间的学术分享以达至通识教育,对同学的发展很重要。正如早前来港的诺贝尔奖得主亦表示,若研究太专于一个学术范畴,很难拿到诺贝尔奖,因这往往需要几方面学问的融合。故宿舍生活对同学实有很大得益。

列印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