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校内评
本文撮录自10月17日播出的《家家有教》电台节目。
主持:钟杰良先生、余荣辉先生(家校会副主席)
嘉宾:谭万钧教授 (香港私立学校联会会长)
私立学校是指直资学校、优质私校(即由政府拨地兴建)及独立私校。一般而言,私立学校的自主权较其他津校及公立学校大,但校内课程及评核方法其实亦须要紧贴主流方向而定。基本上,直资学校亦须要参加香港公开考试,故校内评核亦会以会考为依据。
谭万钧认为近年的教改,无论由课程以至公开评核亦有不少改善,如中英文科已包括了读写听讲四种能力,令考试内容与实际社会需要更加拉近。以往的教学着重背诵,而忽略了能力的重要性;新课程着重学生对能力的掌握,他们能终身受用。作为家长,亦须要好好配合学校的教学进度,因应学校测验考试的时间表而调整个人的生活节奏。他指出,由于现在多了家庭于周末返回内地,故于星期五及星期一缺课的同学渐多,家长应多加留意。今年的中一学生将会是三三四下的第一批高中学生,并有机会完成六年中学课程;故家长不要只看一、两次考试的分数,而须做一些平衡和完善的长远发展计划,并从中给予鼓励。谭万钧表示,其学校除了成绩表外,亦有行为态度表,以显示学生的纪律秩序及服务表现等。最特别的是,学校设有创业基金计划,此计划规定所有中四同学须上一个百多小时的课程,学校会提供每十人三千多元的创业基金,让学生参与实际的策划及营销,由采购、包装以至推销亦须身体力行,而最后会对学生的共通能力及人际合作进行评估。课程除理论外,亦能得到实践经验,对学生将来工作亦很有帮助。
对于中一新生的适应问题,家长应如何拿揑?家长应留意子女的学习兴趣和态度,以及子女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情况。家长须留意子女三方面:一. 智力 ( intellectual),看其学业成绩及阅读习惯;二. 体力(Physical),子女应对某些运动感兴趣,为健康成长打好基础;三. 社交(social development),要看他有多少朋友,朋友多即等如兴趣广泛,发展才更健康。谭万钧认为中二乃最重要及关键的阶段,这个年龄的同学开始去探索,注意力亦会拉阔,但由于价值判断尚未巩固,容易对新奇的东西产生迷惑,难分对错。家长要清楚小朋友的性格,如子女闷闷不乐,家长可趁空档时跟他们聊聊,了解子女的问题,有需要时亦可跟班主任讨论,为小朋友解开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