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拆校内评
本文撮录自10月17日播出的《家家有教》电台节目。
主持:钟杰良先生、黄宝财教授(家校会主席)
嘉宾:冯瑞德校长 (光明英来学校)
光明英来学校原是光明学校的下午校,植根元朗已有六十载,于今年9月分拆出来并迁入新校舍。冯瑞德表示,家长很多时候都会有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成绩代表一切,故往往十分紧张学生的成绩。到了考试期间,学校所有活动更需要让路,藉以腾空时间让学生温习。学校今年则希望淡化测验考试的影响力,以期令学生更积极地学习。
冯瑞德解释,每个学期原有一次测验及两次考试,但为求纾缓家长的紧张情绪,今年每个学期只会有两次考试及两次单元评估。单元评估乃进展性评估,包括中、英、数三科,每次需时约 20分钟。此外,评估的方式亦较以往多元化,知识、态度和技能同样着重,如:完成工作纸、分组活动及专题研习等。同学可抱着轻松的心情,尽量发挥自己的才能。他表示评估乃诊断学生学习能力和进度之工具,所得之分数并不会计入成绩表内,亦非用作筛选的用途,学生之得分可作为自我激励及改进。虽知道若家长对分数过于紧张,亦会为小朋友带来压力,故学校要令家长明白到评估的目的只是希望回馈教师与学生,藉以调整教学进度和方法。
冯瑞德认为,一至四年级的考试乃诊断性质,故学校没有划分精英班,亦淡化了纸笔评估的比重。然而,由于中学派位的关系,笔试始终有一定的重要性,其他评估方法实难以取代。当然,学校亦会于家长会上跟他们解释,考试的目的在于巩固学习、诊断、分析学生强弱及提升学习态度,好让家长明白考试的真正意义。事实上,光明英来学校乃全方位学习的种子学校,不但着重体艺发展,亦重视多元化教学。学校积极推行没有围墙的课室」的教学模式,同时亦把学习活动推展至于假期和课后,务求把学习时间和场景延伸推展。学校在分拆后,在教与学方面基本上是独立发展,旧校仍采用传统教学,但新校则由一年级开始采用活动教学。由于学校于元朗区历史悠久,加上升中派位结果理想,以及采用全方位学习,故一直收生众多,深受区内家长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