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與組織 |
本校按教育局表現指標所劃分之四大範疇: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及學生支援、學生表現等編排行政管理架構。四大範疇所屬行政人員職責指引清晰,學校決策及管理層亦隨時提供協助及支援各組之工作。校長之下設有校務、教務、總務、宗教、訓導、活動等多個行政組別,由學校行政人員會同教師一同負責,務使全體教師均有機會參與校政,充份發揮團隊精神。 |
|
教與學 |
本校採用生動、活潑之活動教學模式,配以單元形式分組上課;一學年分六個單元,每單元約六至七星期。上語文、數學及實用英語課時採用跨班分組上課模式:同一學階班級安排同一時間上語文、數學及實用英語課,不同班別之學生按學習能力分組(同一學階三班分為四組),能力相若之學生會被編入同一課室上課,使學與教更見效能。本校教師參照課程發展處編訂之課程綱要,因應學生之學習能力,配合社會的需要,自行編撰合適教材供學生學習。教師們經常安排學生到校外作實地教學、參觀學習,以鞏固學生所學。 |
|
支援輔導服務 |
本校聘有三名專業言語治療師為學生提供言語治療服務,協助兒童矯正發音,加強理解及表達能力的培訓,改善他們與別人的溝通。本校獲教育局額外增加九點五名資源教師職位,並安排多位教師,組成「自閉症兒童輔導教學小組」,輔導本校接近一百一十五名自閉症學生,以個別或小組形式進行,使其能在行為、學習、溝通及社交等各方面有所改善,並能投入普通課堂學習。本校亦聘有五名社工,並安排一位聯校教育心理學家每星期駐校一至兩天,為學生及其家庭提供支援及輔導服務。本校設有駐校牧師,除於校內推展福音事工外,並為有需要學生提供心靈輔導,協助學生健康、正直地成長。本校現行雙班主任制,以能更全面照顧學生。 |
|
學業及學業以外的表現 |
本校學生才藝出眾,在藝術方面有突出表現,屢獲殊榮: 音樂組同學在第71屆香港學校音樂節比賽N603(19歲或以下組別)樂器合奏項目中獲得B級優良成績。 另舞蹈組同學於第55屆校際舞蹈節,獲得甲等獎。本校同學在體育方面亦表現卓越,過去一年各項公開比賽中均有突出表現:海外賽事方面:在2019特殊奧運會夏季世界賽取得10金1銀;在2018銀娛關愛特奧乒乓球賽取得2金1銅;在2018泰國殘疾人乒乓球公開賽取得1金;本地賽事方面:在聯校游泳比賽中獲5金7銀9銅1殿;在香港特殊奧運會高爾夫球比賽中獲3金3銀1銅的優異成績;在奔向共融-香港特殊馬拉松2019,獲三公里男子少年組第五名的佳績;在香港特殊奧運會羽毛球比賽中獲11金5銀4銅的優異成績;在香港特殊奧運會保齡球比賽中獲2金2銀2銅的優異成績;在香港特殊奧運會籃球比賽中獲7銀5銅的優異成績;成績卓見。
|
|
課程政策 |
本校委派課程統籌、教務主任、高中統籌、基礎及高中課程之主科科組長、言語治療師及學校發展計劃中與課程發展相關之成員組成「課程小組」,統籌學校課程發展工作。課程小組定期召開會議,配合教育局課程指引,並因應學校發展計劃中與課程發展相關之關注事項,推動課程改革、檢討、編排及制定各學階各科之課程。課程小組亦負責統籌課程統整週及全方位學習日活動之安排。本校積極鼓勵同工推展教研工作,並鼓勵教師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課程,安排同工進行同儕觀課,以優化課堂教學。 |
|
課外活動 |
本校除每年為學生舉辦各類型活動及比賽外,更會配合主題教學,安排學生走出校園進行學習。每週二、四下午進行多元智能訓練課,讓學童在各方面發展不同興趣,充分發揮其潛能。本校更在放學後三時半至四時半及週六時段安排多項不同形式之課後活動,發掘具潛質學生,重點培訓。 |
|
資訊科技支援 |
本校積極推行資訊科技教學,教師們不斷努力進修。校內設有兩間設備完善之電腦室,全校已鋪設電腦網絡,安裝有多部電腦供員生使用,學校並聘有專人全責管理學校電腦網絡及器材。教師們積極運用資訊科技教學,充份發揮資訊科技於學與教及行政工作方面之效能。 |
|
輔助醫療服務 |
本校聘有全職註冊護士二名,為學生提供專業護理服務,並為家長及教職員工提供醫護諮詢服務。 |
|
未來發展 |
三年期(2018/19 學年至 2020/21 學年)的發展周期關注事項: 1. 持續優化學與教。 2. 推動認識中國歷史及文化,從而培養歸屬感。 3. 培養學生自信心,建立正向校園。 |
|
其他 |
共融活動:本校鼓勵透過活動達至共融,讓學生有更多機會與不同人士溝通,經常與各主流中、小學、大專院校,甚至商界義工進行共融活動,使學生活動及學校生活更添姿彩,亦可讓各界人士更深入認識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童,減少誤解和歧視,以助學生將來能順利融入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