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與組織 |
本校法團校董會共有十一名校董,包括六名辦學團體校董、兩名家長校董、兩名教員校董﹑一名獨立校董和校長,藉著代表層面的拓展,增強校政的認受性。
學校按教育局表現指標劃分為三大範疇:策劃及管理、學與教、學生支援等,編排行政管理架構,分別由一位副校長及三位助理校長領導,並鼓勵基層教師積極參與校政工作。
法團校董會、學校和家長教師會恆常保持緊密的溝通與合作,切實推行校本管理。 |
|
教與學 |
1.本校課程設計以學生為中心,以其需要作為訂定課程內容的標準。校方以活動教學為主,並善用社區資源,以豐富學生學習經歷。
2.校方更引入生涯規劃輔導,協助學生發展潛能,並按個人才能訂定目標,使其踏入社會前打下厚實的基礎。教學策略以多感觀教學、角色扮演、模擬遊戲及電子學習等多元化活動為主,透過自主學習及學會學習的培養,讓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變化,及有能力作終身的持續學習。
3.本校教師參照課程發展議會編訂之課程指引,配合社會的需要,更因應學生之學習能力作出調適,建構出一套十二年一貫,寬廣而均衡的校本課程,並自行編撰合適教材供學生學習。課程涵蓋八個學習領域,其中科目包括中國語文、數學、常識、通識、普通話(由已達基準教師教授)、英國語文(由已達基準教師及外籍英語教師教授)、音樂、體育、視覺藝術、電腦、德育、生活教育、科技與生活、科技教育、綜合體能訓練、才藝發展等。
4.自閉症兒童輔導教學組、言語治療組及職業治療組,為有需要學生提供適切支援輔導。校方為每班安排兩至三位班主任,讓教師能更妥善照顧學生需要。
5.各科組均按學生能力分組施教,以進展性評估及總結性評估評量學生表現,每學年以兩次成績表向家長展示其子女之學習成果,並舉辦家長會、座談會及家長觀課等,令家長更加清楚其子女之學習情況。
|
|
支援輔導服務 |
1. 本校獲教育局額外加派十名輔導教師(自閉症學童服務)職位,並安排三十多位教師,組成「自閉症兒童輔導教學小組」,為校內逾120名自閉症學生提供輔導教學服務,以個別或小組形式進行,積極改善學生們的行為、學習、溝通及社交等各方面,與及能投入一般課堂學習。
2. 本校聘有三名專業言語治療師為學生提供言語治療服務,教導學生說話時正確發音的技巧、語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 本校聘有三位全職及一位半職專業社會工作員,並安排一位教育心理學家每星期駐校一至兩天,為學生及家長提供專業輔導及支援,協助解決學生的個人問題或家庭間的困難; |
|
學業及學業以外的表現 |
本校組織了童軍、公益少年團、社區服務小組、音樂小組、舞蹈組等;又推薦有潛質的同學參加精英培訓班,代表香港參加國際比賽,盡顯潛能。歷年來,本校多位同學被選為精英運動員,代表香港參加不同的國際賽事,成績驕人。
本校全年度開辦學生自費參加之游泳班,提升同學的游泳技術和增加參加游泳的人數,令游泳運動得以普及化。
多年來本校俱有學生入選香港代表隊,出戰國際運動比賽,為港爭光。
2019年10月12日至19日在澳洲布里斯本舉行之「 2019 INAS 環球運動會」,本校有同學及舊生獲選代表香港參賽,為港爭光:高中班許家俊同學在游泳比賽獲4面金牌及5面銀牌優異成績,上屆畢業生鄧韋樂同學同樣在游泳比賽獲1面金牌、5面銀牌及2面銅牌佳績。 |
|
課程政策 |
本校的課程規畫是以語文為中心,根據學生學習能力,每年設定六個學習主題,由老師設計教材,其他科目配合。 語文和數學皆採取分組教學模式,按學生能力,因才施教,並營造良好學習氣氛; 高小及初中常識科則以合班分組模式分組上課,安排能力相近的學生在同一課室內學習,以增加學與教成效。 遇學習能力較佳的同學,更會採用普通學校的課本,提升學習效能。 |
|
課外活動 |
1.本校積極推行課外活動,每年均定期舉辦戶外活動和教育營,藉以增廣學生見聞,認識社會事物。 教師會因應每個主題學習內容,策畫校外實踐學習活動,帶領學生跑到現實生活環境中學習
2.小息時開放電腦室給學生使用,增加學生使用電腦作為網上學習和瀏覽網頁的機會。
3.學校在課堂及課餘的時間舉辦各類型的課外活動及興趣小組,培養學生在活動及藝術方面的興趣。體藝發展活動及課後活動以多元安排,如:游泳班、乒乓球班、雜耍班、非洲鼓班、音樂小組、舞蹈小組、高爾夫球班等,讓學生學習生活更添姿彩。 |
|
資訊科技支援 |
全校已舖設電腦網絡,wifi更覆蓋全校,為網上學習社群提供良好的基礎。 校方委派專人持續更新學校網頁,除了提供最新學校資訊外,還不斷為同學提供網上學習機會,可以在家中下載課業或登入網上學習平台,除可以保持學習外,還可以進行益智的電腦遊戲,得到家長正面的評價。 各科課本或教材基本上均以電子檔案方式儲存,方便老師採用和更新。 |
|
輔助醫療服務 |
1. 本校聘有兩位專業註冊護士,為學生提供適切之急救、疾病康復護理及保健等護理服務;同時推行基層健康教育,倡導正確之健康知識與態度,培養學生養成健康好習慣;
2. 本校現聘有一位全職資深職業治療師及一位全職職業治療助理,並外購職業治療服務,為學生提供適切之職業治療服務。
|
|
未來發展 |
三年(2019/20 學年至 2021/22學年)學校發展周期之重點關注事項: 1. 實踐「啟發潛能教育(IE)」,營造友愛高效校園。 2. 加強部門的知識管理,促進教職員專業發展。 3. 持續推行多元學習及評估,優化學生生涯規劃。
2018/19學年成功申請優質教育基金,在校內建構以虛擬實境(VR)技術支援之職涯體驗館,提供學生職業技能訓練及體驗,預計可於2020/21學年上學期投入服務。
另教育局已落實為本校加建五個標準課室,暫定於2020年底前展工,相信竣工後將能為學生提供更多學習空間。 |
|
其他 |
本校支持聘用有特殊教育需要人士,身體力行,聘請了數名校友為校務員(校工)或見習校務員在校工作,更成功推薦合格見習校務員轉到區內小學工作,為智障人士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本校倡議「學習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學習」之精神,全體同工全心全意教導及照顧學生,陪伴學生成長。
本校鼓勵教師利用課餘時間積極參與專業發展活動,進修增值,與時並進。2019/20學年教師參與專業發展活動平均時數達97小時,校長亦達70小時。
本校小賣部於每個上課日早上小息運作;逢星期一、三、五由家長教師會招募之家長義工營運,並加強教導學生購物及找贖技能;星期二、四則由高中班學生營運,讓學生學習待人接物及零售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