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將軍澳勤學里二號 | |||
電話: | 27066969 | 電郵: | enquiry@qualiedcollege.edu.hk | |
傳真: | 27069906 | 網址: | http://www.qualiedcollege.edu.hk |
辦學宗旨
人人可教,皆可成材。
本區 | : | 西貢區 |
他區 | : |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譚萬鈞教授 |
校長 | : | 張志文先生 |
學校類別 | : | 直資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80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萬鈞教育機構有限公司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2003 |
校訓 | : | 真 善 美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9600 | - | |
中二 | $9600 | - | |
中三 | $9600 | - | |
中四 | $9600 | - | |
中五 | $9600 | - | |
中六 | $9600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30 | ||
學生會會費($): | $3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學校設施: | : | 1. 本校設有各類型電腦,超過200多台電腦或平板電腦供學生學習之用。此外,初中學生自攜iPad 上課。 2. 本校設施完善,包括﹕成真館(DREAM LABORATORY)、匯知電視台、匯知電台、English Cafe、匯知才藝中心、舞蹈室、Band房、攀石牆、星光舞台、創藝影院、生態保育360、數碼圖書館、禮堂、小型足球場及生涯規劃輔導室等。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0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9 |
學歷及專業教育文憑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96%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35% |
特殊教育培訓 | : | 43%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19% |
5-9 年 | : | 9% |
10 年或以上 | : | 72%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3 |
中三 | : | 3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5 |
中六 | : | 5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生活與社會、中國歷史、世界歷史、體育、普通話、中國文化美藝課程(茶藝、書法、國畫)、綜合藝術(音樂、視覺藝術、戲劇)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科學、地理、電腦資訊科技、科創時段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通識教育、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中史、歷史、體育、才藝課程(戲劇、音樂及創藝技能)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學生經考核,可以使用英語修讀以下科目: 數學、化學、物理、經濟、地理、生物、企會財(會計單元及商業管理單元)、資訊及通訊科技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生活與社會、中國歷史、世界歷史、體育、普通話、中國文化美藝課程(茶藝、書法、國畫)、綜合藝術(音樂、視覺藝術、戲劇)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科學、地理、電腦資訊科技、科創時段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通識教育、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中史、體育、才藝課程(戲劇、音樂及創藝技能)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學生經考核,可以使用英語修讀以下科目: 數學、化學、物理、經濟、地理、生物、企會財(會計單元及商業管理單元)、資訊及通訊科技 |
中一入學 | : | 本校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1 年9月升讀中一)。全部中一學額自行取錄。 中一級收生準則及比重:學業成績:30%; 品德操行:30%; 課外活動:20%; 面試表現:2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四星期免費升中適應課程「這個暑假不太閒」活動包括:戲劇、設計、手鈴、影視、攀石、彈網、步操、英文集誦/中文集誦/花式跳繩、English Course、Game Base Learning、P.A.T.H.S.(共創成長路)、初中生英語增潤課程。另外本校特設生活導師計劃、學生導航先鋒計劃。全面推行健康校園計劃,為學生提供完善之生涯規劃。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提升學習效能,優化教學模式 2. 推動正向教育,促進全人發展 3. 培養共通能力,貫徹終身學習 |
學校管理架構 : | : | 本校辦學團體成員及校董除創辦人譚萬鈞教授及容麗珍女士外,還有前教育署署長李越挺太平紳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客席副教授文綺芬女士、前考試及評核局秘書長蔡熾昌先生、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課程與教學學系林智中客座教授、前賽馬會毅智書院譚華漢校長等多名對教育及辦學有豐富經驗的教育專家及學者。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 法團校董會 |
環保政策 : | : | 實行廢紙回收和環保分類計劃,設生態保育室,宣揚環保意識和節約能源。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 為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能力,我們按學生的興趣及能力,開辦初中英文班(以英文為授課語言)及雙語班(以母語為教學語言,輔以英文詞彙及延伸英語活動)。另特聘數名專業外籍英語老師推行英語教學活動。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 在教學上,我們推行創新的「活的教育」,提倡綜合、自主、歷境、適能和環球學習。另有全校歷境學習日及跨學科專題研習課。 在語文教學上,中、英文科引入辯論技巧訓練、文化祭及才藝匯演、實習、義工服務及遊學計劃等等。每天早上特設「閱讀課」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此外,初中全面推行「e-Learning」,以iPad配合數碼互動式筆記及電子書使用,學生透過電子器材,與老師進行互動學習,加強學習效能。全校鋪設光纖網絡及無線網絡,每課室裝置 Apple TV及IT教學設備,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編寫程式及其基本能力,教授初中學生運用micro:Bit, Arduino,無人機等編寫程式及VR/AR/AI的操作等。 學校設有校園電台、電視台、設影視及影視錄像製作室,並推行e-library網上中英文閱讀計劃。此外,本校增設成真館(DREAM LABORATORY),方便老師推行 STEM教育,將同學的夢想,由不可能變成可能,將創意變為事實。同時建立聯校教育網,提供網上自學平台及教材。 |
校本課程 : | : | 1. 選修科目: 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歷史、中國歷史、化學、物理、生物、經濟、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會財。 2. 課程重點:初中及高中才藝課程(戲劇課、音樂及創業技能)、外語課程(西班牙語、法語及韓語等)及自強身心成長課程等。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初中全面推行「e-Learning」,加強學生學習效能。學校特意設立成真館(Dream Laboratory),積極推動創意科技發展(STEM)。另外,學校亦會推行跨學科協作、中央功課輔導計劃、全人教育課及全校義工服務計劃協助學生全人發展。 |
生涯規劃教育 : | : | 本校設有升就輔導老師計劃及生涯規劃輔導室,每位中六學生皆會獲安排一位老師向學生提供生涯規劃意見及支援。學校並會舉行中五模擬人生體驗日、生涯活動考察日、「築」出個未來分享會,並與不同選修學科合作,提供升學就業出路。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 1. 因應學生學習能力進行適能分班教學。 2. 各級主科因應卷別或學習能力分組教學。 3. 推行各級「拔尖補底」計劃,並設「尖子計劃」及課後延伸學習,提升學習成效。 4. 設有升就輔導老師,協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 5. 特設2名成長導師、社工及義工服務統籌,支援學生成長。 6. 推行資優教育計劃,甄選能力較強的學生,在學術和才藝上加以栽培。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 設一位統籌主任,並聯同全校老師、社工及成長導師支援學生需要。運用三層支援模式,包括「優化教學」、「加強支援」及「個別加強支援」,按不同學生的需要、進度作出支援及調整,建設共融校園。具體措施包括定期召開個案會議、課程及課堂調適、開辦各類成長小組,舉行家長講座等。完成相關評估後,學校會因應評估結果安排校內考試調適,及協助申請中學文憑試調適。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 本校全年透過持續評估及兩次考試(包括1月及6月),評估學生學習成效。大部分科目皆設校本評核配合新學制,而初中電腦科亦設專題研習以評核學生學習之能力。因應不同學生的學習困難,給予考試調適。每次考試皆設主科補考機制,鞏固學生學業基礎。 |
學費減免計劃 : | : | 本校設有學費全免或減免1/2學費。有需要的學生(包括來自綜援家庭的學生及領取學生資助辦事處財政資助的學生)可提出申請學費減免。 - 本校學費減免計劃詳情包括家庭入息限額,請瀏覽網上版的超連結。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 家長教師會成立以來,積極參與學校生活,特設「家長資源中心」,定期舉辦親子旅行、聯歡會及親子教育講座,並且成立家長義工隊,協助學校各大型活動的推行。 |
校風 : | : | 我們著重建立愛與關懷的校風,融洽的師生關係,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積極輔導及支援計劃,如「摘星獎勵計劃」、小導師計劃等。開設學生必修的中國文化美藝課程,學習茶藝,修心養性。設立社會服務部推行全校義工計劃,鍛鍊領導才能,更規定學生每年須參與最少10小時的校外社會服務,培養自信心。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 1. 提升學習效能,優化教學模式 2. 推動正向教育,促進全人發展 3. 培養共通能力,貫徹終身學習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 本校100%英文及普通話老師已達基準試水平,100%老師獲教育文憑或進修中,每年老師須出席校外專業培訓講座或工作坊,每年安排最少三次老師專業培訓活動。積極推行「優質觀課」及「同儕觀課」,以提升老師之教學水平。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推行一人一制服隊伍,包括童軍及深資童軍、女童軍、交通安全隊、紅十字會、香港海事青年團、香港航空青年團、少年警訊、匯知步操及管弦樂團等。一人一創藝小組︰匯知男子籃球隊、匯知排球隊、匯知足球隊、匯知欖球隊、羽毛球隊、乒乓球隊、彈網學會、躲避盤學會、田徑隊、泳隊、匯知手鈴隊、現代舞學會、戲劇學會、後台管理小組、花式跳繩學會、English Drama Club、匯知廣播學會、中文辯論學會、學生會、領袖生、圖書館管理隊、匯知義工隊等。另外,本校亦定期舉行學校開放日暨文化祭、學術萬花筒、歷境學習、各科學術比賽/設計、才藝匯演等,令學生學以致用。 |
其 他 | : | 學術方面: 3B梁文迪參與由Intel Korea及Korea Science Service聯合主辦「韓國科學與工程大獎賽(國際)2019」,榮獲全球銀獎。 2B葉城希參與由香港數學奧林匹克協會主辦「華夏盃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2020(香港賽區)」,榮獲中學二年級三等奬。 本校學生參加由「哈佛大學香港校友會」舉辦之「2019哈佛圖書獎」,榮獲以下獎項: 6B何釓樂榮獲冠軍;6B李樂榮獲亞軍;6C楊紹廷榮獲季軍。 3A陳逸桐參與由香港資優教育教師協會主辦「資優創意徵文比賽2020」,榮獲銀獎。 5B袁曉游、王朗遙參加由「Encyclopaedia Britannica-Inc大英百科全書」主辦之 「全港LumieLabs科創專題研習報告短片比賽2019」,榮獲中學組亞軍。 4B章瀞文參加由「香港學界辯論聯會」舉辦之「第一屆全港中學學界辯論比賽(外圍賽)」,榮獲最佳辯論員。 體藝方面: 1A蔡逸瑜參加由「智叻網」舉辦之「第八屆I Love Summer兒童創作大賽(黏土創作)」,榮獲金獎。 1A洪子茵參加由「康樂文化事務署」舉辦之「離島區分齡田徑比賽」,榮獲女子青少年E組跳高冠軍、200米亞軍及400米亞軍。 1A鄭日熙參加由「康樂文化事務署」舉辦之「西貢區分齡田徑比賽2019」,榮獲60米冠軍、100米亞軍及跳遠冠軍。 5D林志賢參加由「香港外展訓練學校同學會」舉辦之「第四十六屆吐露港獨木舟大賽2019」,榮獲銀獎。 本校廣播學會參加由「香港青年薈萃」舉辦之「青年薈萃微電影創作比賽」,榮獲最佳攝影。 6B謝承浩參加由「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舉辦之「自己生命•自己教育」Collage短片比賽,榮獲全港中學組季軍。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290、290A、694、792、792M、796A、796C、796X、798、A29P 及E22A; 專線小巴:108A、110、114B; 港鐵:調景嶺站; 校巴:早上備有穿梭巴士來回調景嶺站及校園。 |
備註 | : | 1. 初中特設外語課程﹕西班牙語、韓語及法語等。 2. 初中全面推行電子學習班,學生需自攜iPad上課。 3. 各級設一班英文班。 4. 2020-2021年度中一級四班拆五組上課;中二至中三級三班拆五組上課。 5. 本校中一學生學額全屬「自行取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