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大嶼山東涌富東邨 | |||
電話: | 21091133 | 電郵: | plkcfsmail@plkcfs.edu.hk | |
傳真: | 21091118 | 網址: | https://www.plkcfs.edu.hk/ |
辦學宗旨
本校秉承保良局的優良辦學傳統,「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以引導、啟發為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潛能;以身教、言教為緯,與家長共同努力去孕育勤奮樂觀、身心健康、情操高尚及終身學習的未來社會棟樑。
本區 | : | 離島區 |
他區 | : |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梁安琪女士, BBS |
校長 | : | 劉達光先生 (工商管理學士、教育文憑、教育碩士)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8416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保良局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97 |
校訓 | : | 愛、敬、勤、誠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40 | |
中五 | - | $340 | |
中六 | - | $34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50 | ||
學生會會費($): | $2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
其他收費/費用($): | 社費:$10 |
學校設施: | : | 電腦室、多媒體學習室、電腦輔助教學室、學生活動中心、多用途教學室、圖書館、校園電視台;全校課室裝有空調,所有課室及特別室均配備電腦及LCD投影機輔助教學,且全校範圍已裝設無線接駁點及超過百部平板電腦,供師生無線上網。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視像警報系統。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5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9 |
學歷及專業教育文憑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97%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4% |
特殊教育培訓 | : | 24%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13% |
5-9 年 | : | 12% |
10 年或以上 | : | 75%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設計與科技、生活與社會、音樂、體育、普通話、STEAM課程、視覺藝術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普通電腦、地理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通識教育、中國歷史、中國文學、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經濟、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設計與科技、生活與社會、音樂、體育、普通話、STEAM課程、視覺藝術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普通電腦、地理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通識教育、中國歷史、中國文學、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經濟、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1 年9月升讀中一)。 面試條件:1. 小學五、六年級各學期之操行達B級或以上 及 2. 小學五年級下學期及六年級上學期的中英數整體成績平均達B級(B+/B/B-)或以上。 評分比重:1. 學業成績(40%) 2. 面試(40%) 3. 課外活動(2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舉辦中一銜接課程、新生家長日及迎新營。 體育科透過保良局體適能獎勵計劃、陸運會、球類比賽﹑長跑活動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運動。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建立評估素養。 2. 培養明確及正面的身份。 |
學校管理架構 : | : | 實行校本管理,鼓勵教職員參與校政。以學生為本,設立工作小組,專注五育培養。各科組透過會議討論、日常交流及出席研討會、工作坊,發展教師專業,增加學校應變能力。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 法團校董會於2012年成立,成員包括保良局代表、獨立人士、校長、教員及家長。 |
環保政策 : | : | 本校致力創建綠色校園,於校園生活中滲透環保觀念:學校鼓勵雙面印刷,多使用電子文件作通訊以節省用紙;課室內設廢紙回收箱,廢紙、墨水盒及碳粉盒等均作回收處理;全校洗手間已安裝節水設備,採購電器時以附有節能標籤者優先,課室冷氣只限於室溫達25℃時方可開啟。此外,本校亦推動及鼓勵學生參與環保團體舉辦的活動,如專題講座、「無冷氣日」等。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 透過全校建構模式,創造有利的英語環境,提升整體學生的英語能力。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 以啟發學生學習興趣為經,協助學生認識學習方法為緯,並提供多姿多采的學習機會及良好學習環境。安排全校戶外參觀、學科活動,以拓闊學生認知層面。 晚間及假期開放溫習室,並於假期開放電腦室及圖書館,推動學生課外閱讀及網上學習,使學生具備終身主動學習、敢於創新、均衡發展的素質。 初中著重語文及思考訓練,同時教導學生學習技巧與方法。 新高中則藉靈活的選科架構,為學生提供多個科目配搭選擇,以照顧不同的需要。 而課程上除了會加強主科及學科訓練之外,亦會為學生提供多種不同的「其他學習經歷」機會,鼓勵他們參與五個範疇的「其他學習經歷」,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 社會服務、與工作有關的經驗、藝術發展和體育發展,為升讀大學作準備。學校亦重視音樂素養的培育,樂器學習為初中音樂課程的必修部分,以發揮學生才華。 |
校本課程 :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高中選修架構以照顧學生需要為原則,開設多個選修科目。學生可從中自由配撘及選取不同的科目組合。 2. 課程重點: - 初中設地理,而中三科學科則分拆為物理、化學及生物,讓學生於初中對各學科有較全面認識,有助高中選科時作出選擇。 - 初中中國歷史科加入歷史與文化元素,培養學生的世界視野。 - 初中設生活與社會科,配合高中修讀通識科需要。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德育及公民教育:成長課使用專業課程「共創成長路」的教材及電影片段,透過校園電視台及學科等媒介/平台推動價值教育,以校本模式規劃全校德育課程。透過認知生活事件或城中/國家/國際熱話,在「星期三德育時段」全校師生互動,分享觀點,進行價值討論。 舉辦祖國考察團,曾先後到北京、南京、西安、江西、雲南、內蒙古及長江三峽、山東等地進行考察活動。 服務學習方面,本校組織海外義工服務,擴闊學生視野,讓學生單接受領袖訓練、學會如何與他人合作、體驗當地文化和認識當地學生。對參與學生而言,絕對是一個難忘的經歷。 |
生涯規劃教育 : | : | 本組按學生在不同年級的發展需要,透過講座、工作坊、參觀大學及職場,以及個別輔導,為學生提供適切的生涯規劃教育,讓他們能按個人興趣、能力及志向,並配合社會的發展和需要,為未來升學及就業作出明智的選擇。 本校的最終目的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將個人的志向結合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以預備畢業後隨著個人及社會的轉變適時作出反省及調節,以達至自我實現的終極目標。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 輔導教學、課餘及假期拔尖補底課程和暑期銜接課程。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 為加強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照顧,本校設有學生支援小組專責統籌有關事宜。 參考三層支援模式框架,學校按學生的特殊需要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援,包括為個別學生設計個別學習計劃,讓學生得到額外的學習及輔導支援。配合上述目標,學校運用資源增聘人手,為學生提供常規的課後學習支援及輔導。此外,又購買外間的專業服務,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支援,例如透過言語治療訓練課程改善學生的溝通能力,及透過興趣小組協助學生提升自信、發掘潛能及改善社交技巧。為進一步推廣共融文化,學生支援小組亦會推行不同的體驗活動,讓學生學會尊重差異。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為學生安排筆試考試時間調適及提供升學及就業輔導服務。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 除每年兩次考試外,亦根據學生日常表現作持續性評估(常分),學習態度亦為評核項目之一。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 感謝一羣熱心家長及教師委員,家長教師會每年均為會員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致力建立緊密的家校合作關係。一年一度的親子一日遊、主題教育講座及工作坊、各類家長興趣小組等,均深受家長歡迎。還有每年暑假與學校合作舉辦的暑期學習活動,由學兄學姊帶領初中同學學習,發揮章中互助互愛的精神,為同學營造理想的學習環境。 |
校風 : | : | 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良好。著重學生養成守時、勤學及守規等習慣。提供個人及小組輔導服務,協助學生預防及面對成長中的問題。成立家長教師會,發揮家校合作精神。重視雙向溝通,舉辦家長日、家長晚會、迎新活動及每季出版家長通訊。成立德育及公民教育組,推展成長課,編訂主題讓學生探討,以便建立正確價值觀。 此外,領袖生和「大哥哥大姐姐」朋輩輔導計劃予學生互助互勉的機會。而校長與教師於不同聚會與學生分享偉人事蹟、生活體驗、時事感想等,以培育學生的理想及積極的人生觀。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 2018/19-2020/21年度三年發展計劃: 1. 建立評估素養 2. 培養明確及正面的身份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 學校設教師專業發展組,專責教師專業發展事宜,例如統籌新入職教師輔導及校本教師發展日等。學校又設校本考績制度,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另各科組每年按需要自訂發展及培訓計劃,優化教學效果。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提供學術、體育、音樂、文藝、服務、制服隊伍及興趣小組活動,鼓勵學生自創或帶領學會。全校學生分為四社,學生擔當社組織工作,建構各社風格及形成傳統。 另舉辦社際、班際比賽、陸運會、藝坊、花生騷等,學生均樂於其中。 |
其 他 | : | -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港鐵:東涌站 或 巴士:往機場E線巴士線、東涌區內多條巴士線 |
備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