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將軍澳調景嶺翠嶺路38號 | |||
電話: | 22463383 | 電郵: | bckss@eservices.hkedcity.net | |
傳真: | 22463283 | 網址: | http://www.bckss.edu.hk |
辦學宗旨
本著佛化教育的精神和時代需要,致力發展學生的多元潛能,培育德、智、體、群、美、靈六育方面的發展,使其堅毅自信,德才兼備,俾能貢獻社會,造福人群。
本區 | : | 西貢區 |
他區 | : | 觀塘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釋果德法師 |
校長 | : | 游美斯女士 (哲學碩士、文化研究碩士、社會科學學士、 教育文憑)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1185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香海正覺蓮社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佛教 |
創校年份 | : | 2003 |
校訓 | : | 覺正行儀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290 | |
中五 | - | $290 | |
中六 | - | $29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50 | ||
學生會會費($): | $1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學校設施: | : | 本校乃千禧校舍,為了促進學與教,除基本標準課室和禮堂外,還有以下獨特設施。語言訓練:英語學習中心、中華文化館、大型圖書館、情境教室。資訊科技校園:SAMSUNG電子教學室、電腦室、多媒體學習中心、遠程教室、校園電視台、全校鋪設Wifi無線網絡。 STEM教育:物理室、化學室、生物室、LEGO STEM Lab、Maker Lab、立體打印中心。體藝培養:大型健身中心、籃球場、排球場、足球場、舞蹈室、藝術創作室、音樂室、烹飪室。綠色校園:環控水耕溫室、魚菜共生系統、正覺農莊。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觸覺引路帶及地面斜台,禮堂電動升降台,讀屏器,電子白板。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9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2 |
學歷及專業教育文憑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66% |
特殊教育培訓 | : | 61%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13% |
5-9 年 | : | 27% |
10 年或以上 | : | 60% |
班數 | ||
中一 | : | 3 |
中二 | : | 3 |
中三 | : | 3 |
中四 | : | 3 |
中五 | : | 3 |
中六 | : | 3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綜合人文科*、科學*、中國歷史、普通話、音樂*、設計與科技*、體育*、視覺藝術*、佛學*、普通電腦*、家政*、全人培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跨學科英語課(通識教育科及科學科英語)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單元一(微積分與統計)、通識、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中史、地理、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倫理與宗教、佛學、體育、綜藝課、全人培育、應用學習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生物、物理、化學、組合科學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綜合人文科*、科學*、中國歷史、普通話、音樂*、設計與科技*、體育*、視覺藝術*、佛學*、普通電腦*、家政*、全人培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跨學科英語課(通識教育科及科學科英語)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單元一(微積分與統計)、通識、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中史、地理、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倫理與宗教、佛學、體育、綜藝課、全人培育、應用學習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生物、物理、化學、組合科學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1 年9月升讀中一)。 學業45%;操行25%;課外活動及服務表現10%;面試表現2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本校於七月至八月底及全年均會舉行一系列迎新活動:1.中一新生輔導周,為期八天,包括:班主任及同學互相認識及信心提升活動,課程方面:中文、英文、數學、家政、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活動方面:校園定向追蹤、競技活動、解難活動、團體活動。 2.家長迎新講座。 3.親子暑期興趣班。 4.家校協作啟航日。 5.開學指導周。 6.各展所長之歷奇活動。 7.和平教育日營。 8.「畫出自我」自信心提升小組。 本校著重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態度,除重視學生體育運動及均衡飲食外,更安排周會及專題展覽、工作坊及參觀活動。本校已制訂「健康校園」政策,幫助學生達致生理、心理及社交上的良好狀態,全面地照顧學生成長。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 2. 建立學生正向人生觀。 |
學校管理架構 : | : | 校董會由社會知名人士組成,成員皆熱心佛化教育。本著仁厚慈愛的原則,透過校本管理架構,開拓溝通渠道,強調以人為尊,自強不息,體現自我完善的目標。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 二零零六年初本校正式成立法團校董會,法團校董成員除香海正覺蓮社成員外,也加入了熱心教育的獨立人士、教師及家長代表,提高透明度及問責性。 |
環保政策 : | : | 本校重視環境教育推廣,除了以專題研習來推動環保教學外,更在各教學單元中滲入相關的環保訊息,並藉著講座、參觀及校園綠化活動,積極推廣。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 1. 加強英語教學,除調撥資源增聘英文教師,推行小班教學外,也會調適課程,因材施教。 2. 增設「跨學科英語課」,以英文為載體,推行科學及通識的延展課程,以營造更廣闊英語學習環境。 3. 為強化有關科目(科學、數學、通識、電腦科)的銜接,以便學生在高中階段順利銜接以英語學習,本校設有「課餘英語銜接班」及「暑期英語銜接課程」。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 1. 本校設有「教師發展委員會」及「課程發展委員會」,促進教學效能。 2. 本校設有同儕觀課機制,讓老師互相切磋,分享教學心得。 3. 本校致力推動協作學習、探究式學習及高階思維發展。 |
校本課程 :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生物、物理、經濟、BAFS、地理、化學、組合科學、中史、資訊及通訊科技、應用學習課、M1、倫理與宗教 2. 課程重點: a. 本校以學生為本,進行課程調適,配以社區資源,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進而培養其自學能力及終身學習的興趣。 b. 本校發展全方位、多樣化的課程,實踐「社會支援教育、教學跑出課室」的教學模式。除傳統學科外,本校亦增設全人培育課及綜藝課。全人培育課結合佛化教育的精神和價值觀,培養學生身、心、靈之全人均衡發展。 c. 本校推行全校性「閱讀計劃」,包括中英文廣泛閱讀計劃、大型書展、作家講座及好書推介等活動;另設「早讀課」,藉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德育及公民教育:深化同學的價值教育,建立正確的人生觀。 2. 從閱讀中學習:本校積極推動「從閱讀中學習」,舉辦活動鼓勵同學廣泛閱讀。 3. 專題研習:每年均設「體驗學習周」,通過實地考察,教授同學如何把知識、技能、價值觀和態度連繫起來,進而建構知識。 4. 資訊科技互動學習:學校電腦設施完善,各科的網上教學資源豐富,教師擅於運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本校設遠程多媒體教室及校園電視台,發展遠程教學。 |
生涯規劃教育 : | : | 本校與校外機構合作,引入一系列學術及非學術的認證課程,包括劍橋英語課程(PET/KET)、TOEIC、IELTS、形象設計及婚宴籌辦認證課程等等,以及一系列職業技能、行業體驗計劃,藉此擴闊學生眼界,對將來升學就業作全面規劃。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 1. 設立學習支援與教育局中學校本課程組及中文大學合作。 2. 調適課程,配合適切的功課制度,滿足不同程度的學生需要。 3. 中、英、數、通識因應需要實施小班教學。 4. 為資優學生及能力稍遜學生開設資優課程及拔尖補底課程。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學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增聘額外人手。成立學生支援小組,並與其他科組配合和協作。與此同時,校本教育心理學家提供課程及教學上的支援,並為有需要的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等。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 全年兩次考試及兩次統一測驗,另安排多元化持續性的評估。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 本校重視家長資源,強調家校協作,設有家長教師會,並由家長擔任家長校董,讓家長有足夠空間參與學校事務。 曾舉辦之活動包括:正覺同心慶中秋節」攤位活動、中一新生家長講座、「人間有情」之送暖行動、「冬日親子旅行」、「手工藝學堂」小首飾創作、各類親子烹飪班、家長也敬師之「愛心湯水暖師心」活動、T-PARK新體驗、二天聯校親子體驗團、參觀慈山寺及享用素午膳。 |
校風 : | : | 本校落實訓輔結合的理念,為學生建立「嚴謹而愉快」的校園生活。老師藉著細水長流,充滿愛心的輔導工作,配合嚴謹的校規,幫助學生成長。另本校亦注重發展優質校園文化,透過早會、週會及輔導週薰陶同學,培養他們守規自律精神,提昇品德修養,使其行為合宜得體。推行雙班主任制,以能對同學有更多的關顧及指導。於2015教育局校外評核中,外評隊伍對學校高度讚賞,認為「學生具有努力學習及求取進步的心,教師充滿幹勁,校風淳樸」。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 通過建構專業的教師團隊,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經驗,在學生成長上作出全面支援,協助學生在不同範疇發展潛能,追求卓越,成為才德兼備的明日社會領袖。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 本校透過以下方法為教師提供資源和機會: 1. 通過校本教師持續專業發展政策,提升教學效能。 2. 參與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加強優化中、英及通識教育。 3. 鼓勵教師不斷進修,並邀請專業同工到校協助籌辦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 4. 透過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提升教學效能。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本校推行「一人一活動」政策,讓同學發揮多方面才能。學會及活動小組逾30個,包括:公益少年團、田徑、排球、籃球、足球、合唱團、正覺樂團(中西樂)、BCK DANSO和行儀劇社、校園電視台、遙控模型及航拍學會、家政學會、藝廊、園藝學會及創新科技學會等,學術方面包括︰中文、英文、數學、普通話、科學、時事、辯論和電腦學會等。此外,本校還舉行不同之跨科活動、境內外遊學團,希望同學能跑出課室,從實踐中學習。 |
其 他 | : | 其他 1. 本校獲邀參與九龍倉集團-學校起動計劃(Project WeCan)。每年獲撥款二百五十萬元,六年共獲一千五百萬元以作學校發展之用,全面支援學生學業、成長及活動三方面。計劃包括:理想學習空間、獎學金、考察團、提升英語計劃、領袖培訓計劃、生涯發展計劃等。 2. 獎項: 本校連續十二年獲得「有心學校」及「關愛校園」美譽; 本校榮獲2011-2014年度「健康心靈校園」傑出獎; 多位同學獲選參加由教育局資優教育組所舉辦之增益課程; 本校劇社每年於香港戲劇節皆獲多項大獎; 同學在多項創新科技比賽中獲優異成績。 3. 海外交流團: 英語學習:澳洲遊學團、昆士蘭英語沉浸課程; 歷史文化考察:澳門、西安、台灣、馬來西亞等地; 同根同心:韶關、開平、廣州番禺、廣東連南瑤族、丹霞山、汕頭、肇慶; 科技考察:韓國; 親子活動:佛山。 *更多資料:可瀏覽本校網頁。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新巴)796、796A、796B、796C、796M、796X; 港鐵:調景嶺站; 小巴:110。 |
備註 | : | 提供應用學習課程,例如:實用心理學、電機及能源工程、運動及體適能教練、西式食品製作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