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九龍何文田常和街8號 | |||
電話: | 27607772 | 電郵: | info@waying.edu.hk | |
傳真: | 27142944 | 網址: | http://www.waying.edu.hk |
辦學宗旨
本基督精神,發展全人教育;藉宣講福音,培育學生活出豐盛生命,傳承勤學儉樸、尊師愛校之優良傳統。
本區 | : | 九龍城區 |
他區 | : | 觀塘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陳建基牧師 |
校長 | : | 尹志華博士 (學士、教育文憑、教育碩士、教育博士)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50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 聯合教會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1971 |
校訓 | : | 合作、關懷、服務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10 | |
中五 | - | $310 | |
中六 | - | $31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200(一次收費直至學生離校) | ||
學生會會費($): | $2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非標準教育資源費用: $260(中一至中五),$130(中六)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學校設施: | : | 禮堂、課室及特別室均備有空調設備及多媒體器材。另有語言實驗室、機械人實驗室、圖像傳意實驗室、多間多媒體教室、祈禱室、學生會室及家長資源中心等。全校學生均配有個人儲物櫃。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2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6 |
學歷及專業教育文憑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98%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9% |
特殊教育培訓 | : | 25%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25% |
5-9 年 | : | 9% |
10 年或以上 | : | 66%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普通話、宗教教育及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中一至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歷史、地理、電腦、家政、設計與科技、視覺藝術及音樂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宗教教育、通識、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及延伸單元)、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設計與科技、經濟及視覺藝術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普通話、宗教教育及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中一至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歷史、地理、電腦、家政、設計與科技、視覺藝術及音樂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宗教教育、通識、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及延伸單元)、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設計與科技、經濟及視覺藝術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1 年9月升讀中一)。準則與比重:小五、小六學業成績及申請者成績次第名單(教育局提供)40%;體藝成就及服務20%;操行及態度10%;面試表現:語文能力、邏輯思維、自信心和禮貌儀容(採小組形式,中英對答)3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中一迎新活動(8-9月)、中一英文銜接課程(9月)。 學校以跨科課程組織推廣健康生活。初中家政科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生活習慣。透過推行健康大使計劃、舉辦師生烹飪比賽、「健康飲食校園」等活動推廣學生健康飲食。科學及生物科幫助學學習到有關食物營養基因改進、綠色生活、可持續發展等概念,引導同學思考如何應用到日常生活當中。體育科則鼓勵同學「終生運動」,並提供多元化課程給同學選擇。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以全校式推行生命教育,建立學生品格及發展學生潛能 2. 創建一個全面而有效的規劃、支援及評估系統以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3. 提升行政效率以配合學校發展及教學需要 |
學校管理架構 : | : | 在法團校董會、校監和校長的領導下,學校有清晰明確的管理架構,分為三大部門:行政、學術、學生發展及支援;強調賦權承責及團隊精神。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 法團校董會由教會、校友、家長、教師代表、校長及校監組成,有效地參與行政運作及學校發展工作。 |
環保政策 : | : | 本校在各級多個科目的課程均教授學生環保概念和實踐。地理科及科學科經常舉辦環保活動和參觀,讓同學體驗環保之果效和再生能源的應用。在提供整潔健康的學習環境上,校園各處包括空調系統及飲水器等皆保持清潔及定時消毒,各班設有清潔糾察協助維持班房整潔。綠化方面,在校園可用的室外範圍栽種樹木。校園內設有三色廢物回收箱,廢紙及電池回收筒,將廢物分類及回收;教職員也貫徹執行節約能源及用紙措施。校方要求飯盒供應商使用可循環之物料作器皿,並棄用發泡膠作飯盒。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 大多數科目以英文為教學語言,除了中文、普通話、中史、生活與社會、宗教教育及體育科。英文科採用多元化策略加強學生的英語能力,學校也特別投放資源創造英語環境讓學生多用英語,令學生更熱衷於學習及運用英語溝通。此外,英文科與部份以英語授課科目協作加強跨學科語文支援。本校在初中提供普通話課程,從而重點訓練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 學校提供多元化課程,安排聯課活動及全方位學習,讓學生獲得全人發展及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並照顧學習差異。透過全方位學習,培養學生獨立思考、批判能力、解難能力及領袖才能。課程多元化讓男女生均有平等的學習機會(男女生均須兼修家政和設計與科技兩科),學生可在高中按興趣選修不同科目。 |
校本課程 : | : | 1. 選修科目:3X。 請參考2020/2021學年開設科目。 2. 課程重點:設計校本課程時,學校緊貼教育改革的步伐及下列的主導原則: i. 課程設計以發展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以達至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為目的。 ii. 初中課程全面及均衡,為高中課程打好基礎。 iii.高中課程多元化,讓學生可選擇不同的專科課程,以照顧他們不同的學習興趣、性向和能力。 iv. 教學內容及材料與時並進及按學生能力不斷更新,以幫助學生學得更好。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德育、公民和國民教育: - 以整全規劃方式推行生命教育,並以此為學校關注事項。 2. 從閱讀中學習: - 透過網上大英百科全書閱讀系統,讓同學可以博覽群書、增廣見聞。 - 鼓勵師生交流閱讀心得,定期分享及推薦新書及主題書籍,以推廣閱讀文化。 - 為配合學生自主學習,學校將陸續引入更多電子閱讀平台,為同學提供不受時地限制、更靈活的學習資源,並協助學生建立個人化的學習系統。 3. 專題研習: - 於綜合科學課程及設計與科技課程內加入「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相關的專題研習。 - 利用中二特色班組促進了學生的個人成長及對自己興趣與強項的了解,並提升了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及班級氛圍。 4.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 本校推行了具特色、以學生為本的「自攜電子學習裝置計劃」。 - 不同學科將持續探討如何以資訊科技促進教學與學習效能。 |
生涯規劃教育 : | : | 本校為學生提供整全及持續的規劃,讓學生探索自己的興趣及理想,進一步尋找自己的人生路向。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 本校對學生支援採取全校參與模式,定期召開級會,支援班主任。對初中成績稍遜的同學,安排學長及教學助理義務作功課輔導。設小組教學,以照顧學習差異。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 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學校因應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在教師協助下,安排教學助理每天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課後功課輔導;開辦批判思考及寫作訓練小組、機械人小組,以及社交小組等,並由校本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提供課程及教學上的支援,及為有需要的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 本校推行持續性評估政策,除測驗及考試外,課堂表現、分組習作、專題研習等均為評估範圍。學校亦以學習歷程檔案形式紀錄學生的其他學習經歷。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 學校重視與家長教師會的夥伴關係,家長教師會積極支持學校,家長委員表現充滿熱誠。家校間有多元化的溝通,學校並與家教會聯辦親職教育及親子活動。而家教會又成立了家長義工團為校內外提供服務。 |
校風 : | : | 本校既強調紀律,又充滿關愛之情。師生關係良好,學生多尊師愛校,歸屬感強烈。對學生成長提供大量支援,有中一、二全人發展計劃、友群輔導計劃、生命大使計劃、良朋學友計劃、領袖訓練計劃等。除駐校社工外,亦設有教育心理學家。家長和校友對學校十分支持。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 1. 以全校參與方式推行生命教育,建立學生品格及發展學生潛能:設計一個全面包含教學、課外活動及進階課程的計劃,發展學生多方面的強項和潛能。 2. 建立一套能全面規劃、支援及評估學與教成效的系統:實踐對課堂教學目標及進程的分析,有策略地提供適時正面回饋及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 3. 提升行政效率以配合學校發展及教學需要:精簡行政程序以減輕教師工作量;進一步營造良好學習英語環境,增加師生英語互動的機會。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 設有教師專業發展及啟導小組,按需要安排相關的培訓。各科組教師亦定期作教學交流。學校亦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外的進修,又與友校觀摩交流。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為了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和共通能力,本校課外及聯課活動設有宗教、學術、體育、藝術、服務及領袖訓練等,共50多個組織,提供充裕空間讓學生進行全方位學習。同時,本校亦積極安排及鼓勵學生參與校外活動,包括考察和國際交流。 |
其 他 | : | 為了肯定不同潛能的學生在學術或非學術領域的卓越成就,我校提名優秀學生申請60多個校內獎學金和多個校外獎學金,並為他們提供必要的資訊和支援。華英學生在各類型的校際比賽得到令人鼓舞的成就,他們獲獎的成績,可瀏覽本校網頁。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7B、8、17、18、109; 專線小巴:8、28M。 |
備註 | : | 本校正進行原址重建計劃並預計於2021年8月遷往位於九龍新蒲崗景褔街96號的臨時校舍,而新校舍則預計於2024年落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