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屯門友愛邨友愛路7號 | |||
電話: | 24591166 | 電郵: | info@scc.edu.hk | |
傳真: | 24402141 | 網址: | http://www.scc.edu.hk |
辦學宗旨
以聖經教訓為基礎,引導學生明辨是非,追尋知識及真理,注重德、智、體、群、美、靈的全人教育。培養學生優良的素質,建立正確人生觀,加強溝通能力、生活技能及思辨能力,幫助學生發展潛能,貢獻社會。
本區 | : | 屯門區 |
他區 | : |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關健明教授 |
校長 | : | 郭家輝署理校長 (教育碩士)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40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 宣道會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1980 |
校訓 | : |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言九章10節)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20 | |
中五 | - | $320 | |
中六 | - | $32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60 | ||
學生會會費($): | -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學校設施: | : | 設有電腦室、學生活動中心、英語角、校史室、輔導室、會議室、家校合作辦事處、學生會辦事處及祈禱室。禮堂、有蓋操場、圖書館及全部課室均安裝冷氣,所有課室都設有高映機、投影機、實物投影機及教學用之電腦,所有學生一人一儲物箱。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2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7 |
學歷及專業教育文憑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99%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67% |
特殊教育培訓 | : | 57%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16% |
5-9 年 | : | 10% |
10 年或以上 | : | 74%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史、宗教教育、通識教育、普通話(中一及中二)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至中三:英國語文、數學、地理、歷史、音樂、普通電腦、體育、視覺藝術 中一及中二:綜合科學、家政 中三:經濟、物理、化學、生物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史、中國文學、通識教育、宗教教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包括單元二)、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物理、化學、生物、視覺藝術、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史、宗教教育、通識教育、普通話(中一及中二)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至中三:英國語文、數學、地理、歷史、音樂、普通電腦、體育、視覺藝術 中一及中二:綜合科學、家政 中三:經濟、物理、化學、生物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史、中國文學、通識教育、宗教教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包括單元二)、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物理、化學、生物、視覺藝術、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1 年9月升讀中一)。本校評核標準如下: 學業成績及教育局的成績次第名單:50%,面試表現:35%,操行、課外活動及校內職責:15%。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本年度特別為中一級同學設立「導引計劃」,目的是培養同學成為認真盡責的學生,協助學生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良好學習及閱讀習慣,追求有意義人生。「師兄師姐」計劃是由一群經過甄選及訓練的師兄師姐幫助新生適應中學生活。除一般關顧外,師兄師姐還會以小組形式和新生分享學習技巧、時間管理、考試心得、人際關係技巧等。此外,師兄師姐還會對中一學生進行功課輔導。新生暑期活動則有中一迎新日及銜接課程。全校學生參加由香港兒童健康基金及教育局合辦的學校體適能獎勵計劃。校方有舉辦關於健康飲食的週會、講座等。相關的課外活動小組有校園電視台、弓道學會、越野隊、義工服務隊。家長教師會亦舉辦「果然更健康」活動。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營造正向的學習群體 2. 深化瑞芝人素質 |
學校管理架構 : | : | 實行校本管理,設有法團校董會、行政組及家長教師會。法團校董會成員除辦學團體校董外、還包括校長、教師校董、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獨立人士校董。各組別按時召開會議商討學校事務,校長及各科組主管亦定時收集各老師意見並按需要作出改善,使學校各部門運作暢順,不斷進步。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 宣道會陳瑞芝紀念中學法團校董會於2008年8月30日成立。 |
環保政策 : | : | 本校致力推廣保護環境的工作。學校的資源如電力、紙張等均能充份地善用。公民教育組與校園發展及總務組合辦「低碳校園」,透過節約能源計劃提高學生的環保及減碳意識。校內設有不同的回收箱以收集可循環再造的物資,學生可從中學習如何保護環境。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 以英語為主要之教學語言,本校亦聘有外籍英語教師任教。本校推行的英語日、午間講壇及英語角等活動均有助建構一個理想的英語學習環境。另外,中文科、英文科及數學科的各項大型活動及普通話日亦甚受學生歡迎。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 本校除注重學業成績外,也看重學生的個人成長。融洽之師生關係有助同學能更有效地學習,老師對同學的關懷愛護,引導同學以愛建立溫馨的校園生活。本校配合全人教育的理念、社會的需求及學生的能力而設計課程;初中安排均衡的通識課程,高中提供多種選科組合以適切不同學生的性向與需要。每年於中二級進行專題研習,各科課程設計均著重高階思維訓練,透過多姿多采的多元學習,使學生得著最佳的裝備,迎接未來的挑戰。本校舉行午間講壇以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又推行閱讀獎勵計劃及鼓勵各班組織學習小組共同學習,並設有拔尖補底班以應對學生的學習差異。另外,本校參加由ASF國際文化交流舉辦的學生交流計劃,於2019-20年度有一位美國學生於本校就讀,為期一年,作文化學習交流。 |
校本課程 :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接納成績優良學生修讀最多三個選修科。學生可以自由配搭科目。 2. 課程重點:請參考本校網頁 (http://www.scc.edu.hk)。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推行閱讀獎勵計劃及編有閱讀時段; 2. 所有課室都設有高映機、投影機、實物投影機及教學用之電腦。各科均善於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3. 每年於中二級進行專題研習,幫助學生建立探究式學習的基礎; 4. 推行義工計劃、生活體驗營等,培養學生成為有良好素質、願意服務社會及能明辨是非的公民; 5. 鼓勵學生探索自己及跳出課室學習。所有中二級學生會參加軍事歷奇營,而台灣文化之旅則讓中四全級學生參加。 |
生涯規劃教育 : | : | 本校生涯規劃按著學生不同的事業發展階段的需要,提供優質的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服務: 1. 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能力和價值觀; 2. 協助學生建立及培養正面的人生及工作態度; 3. 加強裝備學生通過追求事業及人生目標,以發揮個人的潛能; 4. 探索從學校以至到未來工作的路徑,以作出知情和負責任的升學/事業選擇,從而邁向有意義的人生。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 本校投放充裕的資源開設拔尖補底班,使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得著最佳的照顧。為加強兩文三語的訓練,中文科、英文科、數學科及通識教育科有小班分組教學。在教學方面,設計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策略,因材施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能。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透過資源調配及專業介入等,提供適切和多元化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 學生支援小組成員包括助理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學生輔導主任、訓導主任, 生涯規劃主任和教育心理學家。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育局的培訓,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增聘額外人手,包括一名學生輔導員及一名教學助理,與全校教師以「全校參與」模式協助融合教育計劃的推行。本校亦運用津貼外購專業服務給相關特殊教育需要類別的學生,如外購到校臨床心理輔導服務支援及跟進情緒困擾的學生;外購到校言語治療服務支援自閉症或語障的學生;為自閉症及有需要的學生外購中文閱讀寫作小組提升他們閱讀及理解中文的策略;並為過度活躍及專注力不足的學生舉辦執行功能訓練小組,提升他們的學習動機及自理能力;也為特別學習需要的同學提供社交技巧訓練。此外,辦學團體亦聘請駐校心理學家,為有特別學習需要的學生進行評估以及早識別及提供專業支援。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 主要按同學於校內測驗及考試成績作出評估,而平日的課堂參與及習作表現亦為持續性評估的重要元素。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 家長教師會與學校建立和諧的伙伴關係,促進家校的合作,共同輔導學生成長。過去活動有中一家長班、集體回憶一天遊、參觀大學、家長興趣班、親子義工計劃、家長講座、果然更健康送贈生果活動、家長也敬師早會等。 |
校風 : | : | 本校校風純樸,同學守紀受教,溫文有禮,師生關係融洽,學生亦在各方面獲得學校支援。中一至中四級行「雙班主任制」,由兩位班主任共同照顧一班學生。中一新生於開學前參加校方舉辦的英語銜接課程,以適應中學教學語言的轉變。學生會、領袖生及輔導領袖生等都是同學有需要時之極佳支援,而學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老師們更是同學理想的傾訴對象。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 2020-2021年學校重點關注事項如下: 1. 營造正向的學習群體 2. 深化瑞芝人素質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 教師積極裝備迎接高中課程,學校每年按教師發展的需要安排退修會及教職員專業發展講座。各科老師經常透過教研、同儕觀課與分享專業進修及研討會之心得,提升教學效能。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本校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本年共設有38個課外活動小組。活動小組分為宗教、學術、文娛、服務及運動五方面,務求學生能在課餘陶冶性情,發展所長。「樂在瑞芝」是專為中一新生而設,包括中樂團及西樂團。其他活動包括特別學習日、義工服務、聖誕聯歡、陸運會、水運會、內地及海外生活體驗營等。 |
其 他 | : | - 劉紫婷同學(6D)獲選為2019年度香港特別行政區十大傑出學生。 - 曾泳鑫同學(5C)獲選為屯門區傑出學生2019。另外,劉紫婷同學(6D)及鄧卓琳同學(6D)獲選為優秀學生。 - 高愷蔚同學(4C)榮獲馬己仙國際(亞洲)有限公司主辦年輕作家獎2019英語徵文比賽優異獎。 - 本校英文話劇隊於香港英文中學協會主辦2019英語戲劇節榮獲傑出合作及演員獎。 - 鄧穎彤(4D)及陳家琪(4C)進入由教育局資優教育組及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學會主辦的「中國語文菁英計劃」(2019-2020)決賽,並獲得優異獎。 - 吳恩妍(5A)、何蔓玥(5C)、郭凱琳(5D)及林愷桐(5D)榮獲「無煙Teen計劃2019-2020」傑出無煙Teens團隊 – 冠軍。 - 本校辯論隊在元朗大會堂主辦的中學辯論邀請賽2019贏得冠軍。史楊寧(5D)獲決賽最佳辯論員。 - 本校榮獲由Microsoft及教育城主辦的「Master Code編程大賽2019」初中組冠軍。 - 本校越野隊榮獲2019香港哥爾夫超級馬拉松慈善賽全港中學學界校際邀請賽男子甲組團體亞軍及女子丙組團體亞軍。 - 第二十一屆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連續十三年榮獲大獎。包括初級組冠軍、傑出作品獎、最佳選題獎及推介作品獎。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輕鐵:751─友愛站、505、507、614─安定站、506─接駁巴士。 |
備註 | : | 新高中課程已於2009年9月在中四級實施,本校共提供11個選修科目供學生選讀。 另外,本校參與屯門區聯校新高中音樂、日文、法文及體育課程,讓相關科目有天分及興趣的學生可以在新高中選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