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沙田馬鞍山恆光街12號 | |||
電話: | 26404933 | 電郵: | contact@tpsss.edu.hk | |
傳真: | 26403680 | 網址: | http://www.tpsss.edu.hk |
辦學宗旨
本校宗旨是協助學生發展潛能,關注其德智體群美,尤其思考及分析能力訓練,使每位學生成為品德與才智兼備的公民。
本區 | : | 沙田區 |
他區 | : |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黃真如女士 |
校長 | : | 何沛勝先生 (教育碩士 - 學校行政及教育政策)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4647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香海蓮社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90 |
校訓 | : | 慈悲喜捨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20 | |
中五 | - | $320 | |
中六 | - | $32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100 | ||
學生會會費($): | $2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優化學校設施費用:$300 (中一至中五)、$150 (中六)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學校設施: | : | 學校共有課室27間、實驗室5間、電腦室2間、特別室10間。 此外,亦設有禮堂1座,有蓋操場1個及操場1個。 全校課室、特別室及禮堂均已安裝冷氣、高效能無線網絡、電腦及投影設備。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本校有為視障學生增添輔助閱讀器材。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9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1 |
學歷及專業教育文憑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94% |
學士: | : | 98%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41% |
特殊教育培訓 | : | 27%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27% |
5-9 年 | : | 10% |
10 年或以上 | : | 63%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3 |
中四 | : | 3 |
中五 | : | 3 |
中六 | : | 3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中史、歷史、地理、科學(中一至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體育、普通電腦、視覺藝術、音樂、科技與生活、工程科學、生活與社會(中一至中二)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中一至中三級設一班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通識教育、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化學、物理、經濟、地理、視覺藝術、旅遊與款待、應用學習、藝術教育、生活與科技、中史、數學延伸課程(M1)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如同學的能力達到要求,學校會容讓學生以英語作為公開試的應考語言,並會利用小組形式提供協助。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中史、歷史、地理、科學(中一至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體育、普通電腦、視覺藝術、音樂、科技與生活、工程科學、生活與社會(中一至中二)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中一至中三級各設一班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通識教育、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視覺藝術、旅遊與款待、藝術教育、中史、數學延伸課程(M1)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如同學的能力達到要求,學校會容讓學生以英語作為公開試的應考語言,並會利用小組形式提供協助。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1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學業成績30%;操行30%;學業以外的表現20%;面試表現2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一般情況下,本校會於中一新生註冊後(7月中)舉行中一新生家長日,讓中一新生及家長對本校有更多的了解和認識。暑假期間,亦會安排中一適應課程及新生挑戰營,讓中一同學及早體驗及適應中學生活,適應課程包括鞏固學科知識、興趣培養和紀律訓練。開學後,亦會舉行中一新生家長講座,加強家校合作。本校著重學生身心健康,今年仍和衞生署合作,中一至中六同學可申請前往健康中心檢查身體。而午膳亦由供應商安排健康而均衡的飲食。在課餘更提供各類型的體育活動,讓同學舒展身心,培養合作精神。本年度我們參與了「健康校園計劃」。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 擴闊學生及老師的學與教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 活力人生健康校園計劃,深化正向文化,加強抗逆力。 |
學校管理架構 : | : | 本校法團校董會委派並監督校長管理學校。校長下分別設立「學校行政委員會」、「課程發展及成績提升委員會」和「學生發展及培育委員會」。前者就學校的整體運作及計劃施行進行監察及檢視,「課程發展及成績提升委員會」就學校的課程及學業成績進行檢視,優化有關制度和政策,亦監察各主要學習領域的工作進展,以促進及強化學生的學習效能。而「學生發展及培育委員會」是有系統地整合學生培育的行政組別,讓學校全面瞭解學生的個別成長問題,從而提供適切的支援及關顧服務;亦監察和協調所屬組別的工作。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 2008年正式成立『曾璧山中學法團校董會』。除有辦學團體校董外,還加入家長、教師和校友代表,校董成員不乏社會精英及專業人士,透過多方面的共同參與,提高學校的效能和表現。 |
環保政策 : | : | 本校致力推行綠色校園,今年加建更多節能設備,推動節能習慣。同時本校已加設廚餘處理機,發展有機耕種,提升學生的環保意識。此外為了有效地使用能源,本校已加裝太陽能發電板,以及在全校安裝有一級能源標籤的空調系統。回收方面,本校亦會加強課室及校園環保的回收工作,以減廢節能為目標。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 在中一至中三級,我們會在中文科加入普通話的教學元素,令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普通話。本校亦聘請以英文為母語的教學人員,更會安排學生與外籍老師進行會話討論。我們還成立英語閣,讓學生在課餘可與外籍老師自由交談。學校亦在各級設有「拔尖補底」班。本校亦不斷鼓勵同學閱讀、參加校際朗誦節(英語、普通話、粵語)及校外的徵文比賽,屢獲大獎。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 推行小班/小組教學,並按學生的學習能力及需要,對課程進行全面統整及剪裁,實施因材施教。學校推行使用平板電腦學習及電子閱讀,鼓勵老師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進行教學交流,改善教學效能。同時本校亦推行互動電子黑板教學,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
校本課程 : | : | 1. 選修科目:2X。 本校開辦應用學習課程。請參考本校網頁。 2. 課程重點:為了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課程多元化,以發揮學生各方面的興趣,全面照顧同學的學習差異。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為了提升學生自學及學習效能,我們必須令學生對學習產生信心。 本校會繼續推行及優化「多小測、易及格、難高分」的策略,令學生可以建立自信,並對個人成績有所追求。 另一方面,本校亦會在今年推動「活力校園」,在初中推行「正向課程」及「正向情緒」課程,讓學生從小認識個人情緒,建立正面的價值觀。 |
生涯規劃教育 : | : | 本校會與不同機構合作,進行不同的活動,包括行業參觀活動或工作體驗計劃,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讓同學早日了解社會的運作及要求,增強學生的正向思維。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 本校設有學生支援小組,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提供不同層級支援,當中包括:課程剪裁、學長輔導計劃、課堂協作教學/合作教學及評估調適等。初中放學後舉行「功課」及「拔尖保底」輔導班。各級設立級會並會定期收集有關學生之上課行為及功課考試表現,以檢討有關學生之學習表現進展。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及關愛校園,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切和多元化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輔導老師、各主科老師、社工、教學助理及教育心理學家。學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包括聘用教學助理協助支援學生。還有,外購專業服務包括讀寫能力訓練小組、言語治療服務和輔導心理服務等。本校亦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本校亦引入校外專業團隊,並透過跨專業合作幫助學生學習及個人成長。另一方面,學校亦安排朋輩輔導,幫助學生融入校園生活。學校重視家校合作,定期安排學生支援組成員或專責教師與家長溝通,共同支援學生。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 在正常情況下,本校會透過日常測驗、每年兩次統測及兩次期考,以評量學生的學業表現。校方亦會就每次的統測及考試成績作出比較及分析,讓老師能掌握學生的學習概況,並作出適切的跟進及配合。為了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本校的試卷亦會作出適度的調適,以鼓勵不同需要的同學,可因應個人能力而認真作答。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 每年均招募家長擔任「班聯絡」,以加強家校溝通;亦透過家長義工隊伍,協助學校推展「服務社區,回饋社會」之活動,以求達至家校攜手,提升「校」能為目標。 |
校風 : | : | 本校校風嚴謹,著重學生紀律的培訓,並與警方、教育局、社福機構等保持緊密聯繫。本校向來亦甚為重視對學生的關愛,初中採行雙班主任制,以加強對學生的關顧。初中班主任在午息期間會陪同學生在課室午膳,以促進師生間的溝通及聯繫。今年更有外藉交流生入讀本校,促進文化交流。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 學校發展計劃: (一) 學校發展主題: 1. 擴闊學生及老師的學與教空間。 2. 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與學生的學習效能。 3. 進行課程改革。 4. 推廣運動,鼓勵活力人生。 5. 深化正向文化,加強抗逆力,建立自信,認識自己,提升抗拒誘惑的能力。 6. 營造關愛文化,建立正面人生觀、價值觀,策劃未來。 7. 鼓勵環保生活,推動綠色校園,建立綠色生活文化。 8. 辨識需要幫助學生,並提供適切支援。 (二) 未來發展項目 1. 擴闊學生及老師的學與教空間,以提升教與學的效能。 2. 增加教學設備,改善學習環境。 3. 加強老師的課硏及備課能力,善用資訊科技,提升教學效能。 4. 專業教師培訓,引進外間機構及專家作指導。 5. 更改校名,迎接百年校慶。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 優質學校的發展與教師的專業培訓實密不可分。本校除鼓勵教師積極進修外,亦有系統地安排教師參與相關的專業培訓活動,以配合學校的發展,務求令教師提升『學與教』水平,邁向專業。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為使學生善用餘暇、培養興趣、發展潛能,本校極為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全校設有約30個學會,包括制服團體、興趣小組及社會服務等,使學生有多元發展的機會。本校步操樂團經常在社區巡迴表演,而水上活動、拉丁舞及雜耍更為本校強項,而劍擊及啦啦隊則為新發展項目,每年在校際比賽中均奪取不少獎項。 |
其 他 | : | 2019至2020學年,學生才華盡顯,除獲取獎學金外,獎項範疇多樣,有個人亦有團體,有動態亦有靜態,包括:文藝創作、朗誦、數學、科技創新、運動、音樂、舞蹈、啦啦隊等。 去年本校於文藝創作的比賽中,獲得多個獎項,為了嘉許同學的努力,本校更特別編制了第三冊《璞璧集》,收錄所有得獎作品。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43X、40X、81C、85C、85M、89C、299、86K、87K、87D、89D; 小巴;803、804、808、810、26; 港鐵:馬鞍山站。 本校設有校巴服務 |
備註 | : | 本校提供應用學習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