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九龍深水埗南昌街300號 | |||
電話: | 27792986 | 電郵: | info@twghcmts.edu.hk | |
傳真: | 27881677 | 網址: | http://www.twghcmts.edu.hk |
辦學宗旨
為社會提供完善及多元化的教育服務,作育英才,使兒童及青少年成長後能盡展所長,回饋社會。培育兒童及青少年有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觀,並以校訓「勤、儉、忠、信」為進德修業的依歸,勉勵他們拓展豐盛而有意義的人生。
本區 | : | 深水埗區 |
他區 | : | 油尖旺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文穎怡女士 |
校長 | : | 方信文先生 (學士、教育文憑、碩士)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74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東華三院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71 |
校訓 | : | 勤儉忠信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40 | |
中五 | - | $340 | |
中六 | - | $34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30 | ||
學生會會費($): | $5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學校設施: | : | 課室33間,特別室包括:活動室、語言自學中心、語言室、科藝創建空間、電腦室、實驗室、家政室、縫紉室、音樂室、地理室、視覺藝術室、設計與科技室、學生會室、化妝室、健身室、多用途場地、溫習室及圖書館。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6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0 |
學歷及專業教育文憑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97% |
學士: | : | 97%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0% |
特殊教育培訓 | : | 15%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12% |
5-9 年 | : | 3% |
10 年或以上 | : | 85%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音樂、體育、家政、普通話、設計與科技、視覺藝術、「生活、歷史與社會*」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科學、地理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普通電腦科 |
2020/2021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通識教育、中國歷史、設計與應用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視覺藝術、體育、應用學習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地理、物理、生物、化學、數學(延伸部份)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經濟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音樂、體育、家政、普通話、設計與科技、視覺藝術、「生活、歷史與社會*」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科學、地理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普通電腦科 |
2021/2022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通識教育、中國歷史、設計與應用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視覺藝術、體育、應用學習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化學、物理、生物、地理、數學(延伸部份)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經濟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1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學生成績次第名單排名(80%);面試表現、課外活動及服務表現(2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所有中一同學要在7月參加英文銜接課程。在8月底為家長及同學安排迎新日及參觀校園活動,並在9月初為同學安排迎新活動,幫助同學適應中學生活。 1. 透過家政科課程教授健康生活模式,包括膳食計劃、均衡飲食及食物營養等。 2. 鼓勵食物部售賣健康食物。 3. 透過體育課及各類體育活動鍛鍊同學體能。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推動學校發展成為學習型社群: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致其學業成績有所進步,學生的多樣性學習能力得到照顧,教師專業分享文化逐步形成。 2. 建立及鞏固學生的正面價值觀:提升學生的責任感,提升學生的抗逆能力,學生能及早規劃未來。 |
學校管理架構 : | : | 實行校本管理,政策由法團校董會議決;並設有師生座談會,讓學生對校政提供意見。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校監、校長、教師校董、家長校董、獨立校董及辦學團體校董。 |
環保政策 : | : | 1. 回收碳粉、噴墨盒及廢紙。 2. 安裝環保節能防曬貼膜。 3. 推出天台綠化試驗計劃。 4. 成立環保科學學會提升同學環保意識。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 在初中各科加入英文元素,並為中三同學開設暑期銜接課程,幫助他們在高中轉用英語為教學語言。我們致力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由外籍英語老師教授會話,要求學生寫週記及做剪報練習。課堂以外的英文活動更有由學生主持之廣播電台,英語大使推廣之英語日、英語校園、英語早會、學生英語早晨短講、英文週、英文學會、英文資源角、英語話劇、週六英語會話班、英文營及英語遊學團。成立語文自學中心,培養學生掌握兩文三語的能力。各科推行全語文教學政策,加強培養同學的表達能力。有關微調中學教學語言的資料,請參考「開設科目」一欄的資料。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 透過參觀、野外考察、比賽及出外學術考察以增強教學果效。設立多項獎學金、家課獎勵和自我挑戰學業成績進步獎以鼓勵同學學業上之成就。開設多個文、理、商及實用科目供中四至中六同學按興趣及能力修讀選修科目,更能靈活地選擇跨科組之科目。 |
校本課程 : | : | 1. 選修科目:2X。 開設文、理、商跨科組科目組合共26個。 2. 課程重點:在中一至中三開設校本課程生活、歷史與社會科,為新高中學制之通識教育科作好預備。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推行廣泛閱讀計劃、好書推介、閱讀約章、閱讀報告比賽、閱讀分享會、網上閱讀計劃、漂書運動、書展, 並設電子書。 2. 設計初中跨學科專題研習課程培訓同學的共通能力。 3. 透過週會、講座及班主任課推動德育及公民教育。 4. 所有課室及特別室均設有電腦、實物投影機及液晶投影機。訓練學生成為資訊科技領袖生以協助教學上運用資訊科技。 學生、老師及家長均可以運用eClass平台提升學習、教學、行政及溝通之果效。 5. 推行科藝創建師培育計劃。 |
生涯規劃教育 : | : | 請參考本校網頁 http://www.twghcmts.edu.hk:8080/policy/policy-detail.php?pages_id=74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 1. 設立初中英文、中文及數學輔導小組幫助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建立穩固基礎。 2. 於午膳及放學後設導修課由老師指導未能完成家課之同學完成家課。 3. 透過學生支援小組讓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得到適切的照顧。 4. 透過朋輩輔導員計劃協助中一同學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 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融合教育,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恆常溝通機制,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學習能力。成立學生支援小組,由校長、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訓導主任、輔導主任、升學及就業輔導主任、考試及學生註冊主任、中文、英文及數學科科主任、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策劃舉辦中文寫讀訓練小組、英文拼音小組、數學能力提升班、專注力提升班等,亦運用中學學習支援津貼增聘教學助理為學生提供課後功課輔導。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 採用持續的評核機制包括習作、專題研習、測驗及考試,評核學生整個學年的表現。每年有兩次統一測驗及兩次考試,並設其他小測驗。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 安排家長日,家教會會議、家長工作坊及親子活動以加強家庭與學校之聯繫。 |
校風 : | : | 推行健康校園計劃、勵進計劃及傑出品德獎培養學生全人發展,並設立朋輩輔導員幫助中一同學適應中學生活。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 1. 優化校本教學策略; 2. 加強英語學與教的效能; 3. 提升學生自學能力; 4. 推行科藝創建師培育計劃; 5. 建立教師專業分享文化; 6. 有效照顧學習多樣性; 7. 培養學生及早作出生涯規劃; 8. 擴闊學生視野及其他學習經歷; 9. 培訓學生領袖; 10. 提升學生的責任感及抗逆能力。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 定期為校長及教師舉辦培訓活動,包括校本及聯校性質的研討會和工作坊,以及前往外地進行教育考察。全年進行同儕觀課以交流教學心得。老師們均熱心參與由教育局及各教育機構所舉辦之有關資訊科技、學校行政、課程發展及評估方法等的專業培訓。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學生會、體育聯會、四社、13隊校隊及24個學會每年均會選出學生組成幹事會,為同學提供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大型活動計有陸運會、音樂節、中文週、英文週及數學週等。本校希望透過舉辦各種體藝、學術及康樂活動,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興趣,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令他們身心得到均衡發展。 |
其 他 | : |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義工服務計劃、凝聚愛心助養計劃、交流團,讓學生學習多關懷別人並豐富他們的其他學習經歷。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104、86、86A、86C、87A、87B、2B、2D、2E; 港鐵:石硤尾站; 小巴:往澤安邨小巴。 |
備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