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香港柴灣祥民道12號 | |||
電話: | 25566081 | 電郵: | info@cghc.edu.hk | |
傳真: | 28984494 | 網址: | http://www.cghc.edu.hk |
辦學宗旨
本校的使命是向學生傳授人文和基督教育,幫助他們學會學習,並與人和睦相處,更培養他們成為正直不阿的善人。
本區 | : | 香港東區 |
他區 | : | 中西區, 灣仔區, 觀塘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何江顯先生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黄世堯先生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47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喇沙修士會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天主教 |
創校年份 | : | 1971 |
校訓 | : | 行健自強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20 | |
中五 | - | $320 | |
中六 | - | $32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40 | ||
學生會會費($): | $2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F.1-F.5 $300 F.6 $200 (學生家長如有需要,可申請豁免) | ||
其他收費/費用($): | 補發學生證 $22 |
學校設施: | : | 有禮堂、圖書館、電腦室、設計與工藝室、輔導活動室、社工室、升學及就業資料室、健身室、多媒體教學室、實驗室、視聽室、學生活動中心、語言教學室、視覺藝術室、地理室、音樂室、校園電視台、電腦輔助學習室、多用途學習室及教學支援室等。所有課室皆有空調。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7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47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98%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5% |
特殊教育培訓 | : | 43%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18% |
5-9 年 | : | 6% |
10 年或以上 | : | 76% |
班數 | ||
中一 | : | 3 |
中二 | : | 3 |
中三 | : | 3 |
中四 | : | 3 |
中五 | : | 3 |
中六 | : | 3 |
2021/2022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生活與社會*、中史、宗教、設計思維與科技(中一、二)*、設計與科技(中三)、地理(中一、二)、經濟(中三)、體育、普通話、德育及公民教育、視覺藝術、音樂(中一、二)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科學(中一及中二)*、科學*(化學(中三)、物理(中三)、生物(中三)) |
2021/2022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通識教育科(中五、中六)、中史、地理、體育、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經濟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 |
2022/2023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生活與社會*、中史、宗教、設計思維與科技(中一至中二)*、地理(中一至中二)、經濟(中三)、體育、設計與工藝(中三)、普通話、德育及公民教育、視覺藝術、音樂(中一至中二)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科學(中一及中二)*、科學*(化學(中三)、物理(中三)、生物(中三)) |
2022/2023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中五)、通識教育科(中六)、中史、地理、體育、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經濟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本校收生準則包括面試表現30%、操行15%、學業成績30%、課外活動表現10%、獎項10%及屬會學校5%。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中一新生家長日、中一新生啟導課程、中一新生學習營。學校一直以來均推行「學生健康服務計劃」,並設立「學生膳食委員會」,確保飯堂供應的飯盒能符合均衡飲食的標準。另外,更推行「健康校園政策」,提升同學的健康意識。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請參考本校網頁 |
學校管理架構 | : | 學校最高管理層為法團校董會,在校長領導下,透過「學校行政諮議會」推行「校本管理」。諮議會轄下分為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及學生活動三個範疇,負責推展課程統籌、資訊科技、課外活動、訓輔合一及其他校政工作。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長、教師代長、家長代表、校友代表及獨立人士,並由校監擔任主席。 |
環保政策 | : | 本校的環保工作以「綠色學校」的理念為標準,持續性在校內推行綠化校園,資源回收,以及提升師生環保意識的工作。另外,校方亦鼓勵同學參加社區舉辦的環保活動,務求將環保管理的理念融入學校的日常運作中。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本校一向貫徹兩文三語政策,透過正規課堂教學及課外活動,提升學生的語文和溝通能力。學校在初中施行母語教學,提高教學效能,但同時亦會安排有能力以英文學習的同學,在數學科及綜合科學科接受英文授課,增加他們學習英文的機會。在高中階段(中四至中六),因應同學的興趣及能力,在生物、化學、數學及經濟四科開設以中文及英文授課兩種課程。學生在升讀中四時,學校亦會安排英語銜接課程為學生作準備。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推行全方位學習,透過專題研習、「學生學習–閱讀計劃」、「德育及公民教育計劃」以及資訊科技的學習,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從而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另外,持續性評估的推行令老師及學生更明確掌握彼此在教與學方面的效能。部分學科已進行校本課程剪裁計劃,因應學生的潛能、能力及需要作出配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另外,學校一直推行多項閱讀計劃,包括:中文及英文廣泛閱讀計劃、家校閱讀研習坊(中文科)、寫作班(中文科)及「學生學習–閱讀計劃」。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安排超過90個選科組合讓同學按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作選擇。 2. 課程重點:本校的中文、英文及數學(初中)教授的課程均作校本剪裁,以配合同學的學習能力及教學需要。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專題研習:以科本形式進行。學生在初中透過跨科學習有關的技巧及思維方法。另外,鼓勵各科進行不同內容的專題研習,作為持續評估項目之一。 2. 資訊科技計劃:學校設有多媒體學習室、電腦輔助學習室、語言教學室,並於每間課室添置桌面電腦、投影機和實物投影機,方便老師進行互動教學。本校在2020年成功申請160萬元優質教育基金,在校內推行STEM教學及興建物聯網室及創意思維與科技室。 3. 學生學習–閱讀計劃:舉辦講座、好書分享、好書推介及晨讀等活動,以培養同學的閱讀風氣。 4. 德育及國民教育計劃:透過多項活動,例如:德育專題活動等計劃,以培育同學的正面價值觀。近年,更積極推動同學學習關愛、尊重、責任感、堅毅、承擔等美德。 |
生涯規劃教育 | : | 主要工作是透過課堂講座、參觀及體驗活動等,讓同學認識自己的能力、價值觀、職業性向和興趣,並介紹各種職業的分類和所需具備的特質,以便他們為未來的生活作出反省,並訂立目標及計劃。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為提升校內的關愛文化,本校輔導組推行「朋輩輔導計劃」、「希望工程」、「三好輔導計劃」、「摘星計畫」等,令同學在互助互愛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另外,學校亦推行「共融校園政策」,特設學習支援小組,協助照顧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 為他們提供個案輔導,小組及課後支援活動,以及教學及評核調適,並為個別學生提供個人的學習計劃,以提升學習動機,及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另外,本校亦為初中同學安排有關中英數的拔尖保底課程,更在初高中各科特設菁英計劃,栽培成績卓越的同學。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並成立學生支援小組負責策劃、推行及檢視融合教育的支援工作。每年均會安排老師報讀融合教育相關課程,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並應用於照顧學習差異上。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其他校內資源,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援,包括聘請學習支援主任、學生輔導員及活動助理,協助跟進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安排合適的訓練活動,包括專注力訓練、社交訓練及課後學習支援。同時,本小組亦會安排多元化的課後活動,從而發掘學生的興趣及潛能,讓學生及早認識自己及規劃人生。本校會代購言語治療及職業治療服務,為有需要的同學提供個別及小組訓練。本校亦安排校內測考調適,以及協助有需要的同學申請公開考試調適,加強考試的公平性。本校亦透過課程設計多元化、教學策略、優化分層課業功課等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以提升有特殊學習需要同學的學習成效。本校亦與校本教育心理學家及其他專業人士緊密協作,定期進行個別會議及學生評估,並邀請家長參與會議及工作坊,共同為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及定期檢視計劃成效。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全年共兩次定期性的持續評估及兩次考試。每科均有專題研習。另外,中六在模擬試舉行前安排試前準備測驗。而在中五至中六更安排精進班、暑期增潤班,以協助具潛質的同學提升他們的表現。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除定期安排家長教師會議作溝通外,本校與家教會亦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推行家校合作,例如:親子旅行、親子閱讀計劃、親子運動日及座談會等。另外,家教會又撥款成立數學科,以及初中綜合科學、物理、化學及生物五項獎學金,並經常資助學生參與國際性的交流活動,以拓展同學的視野,而家教會刊物《連繫》亦是家長表達意見的平台。在2015年,本校更榮獲第一屆東區家長教師會最積極推動家長教育大獎。 |
校風 | : | 本校校風淳樸,學生喜愛校園生活,師生關係良好,對學校有歸屬感。學校秉承喇沙會精神,建立開明、自由、關顧及愉悅的校園文化,以學生為大前提,推行「自我管理計劃」、「健康及關愛校園計劃」、「思齊盾計劃」、「訓輔合一政策」等,令學生明白及支持學校的教育理想,努力學習,培養健全人格,回饋社會。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推動自主學習及互動學習,以提升學習效能: 為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校方極力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本年度我們將會加入自主學習及互動學習元素,例如多樣化的電子教學,讓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同學都能有效能及有效率地學習。同學們會學習如何計畫、執行及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果。 2. 共建健康校園,提升學生個人素養: 本計劃以幫助同學提升身心靈健康為基礎,本組將協調校內不同組別,透過各類活動及宣傳,如上課、網頁、壁報、晨讀、學生閱讀計劃等,師生同行,培養正向思維之餘,也藉具體的活動,營造健康快樂的校園環境,讓同學配合自己的長處,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本校每年均安排三次教師培訓日,並推行「同儕觀課」。另外,教師更經常參加各種複修課程、研討會、有關新高中課程的工作坊等,俾能教學相長,令學生獲益。 近年,學校除與喇沙會轄下學校及其他友校作專業學術交流外,更在校內推行學習圈及課堂學習研究等跟學與教相關的關注事項,務求提昇教師的教學效能。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學校重視發展學生的多元潛能,設有約40個課外活動小組及學會,分為學術、服務、興趣、體育及藝術五類,務求使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本校積極鼓勵學生參加不同類型的聯校或學界活動及比賽,包括:機械人設計比賽,不同制服團隊的各類比賽,各項朗誦及運動競賽等,屢獲佳績。 |
其 他 | : | 學校設有多個由老師及校友捐出的獎學金,以鼓勵同學在校內/校外的考試中爭取優異成績。另外,同學在學界戲劇、保齡球、劍擊、田徑等範疇的表現亦十分出色;每年校方亦安排同學參與喇沙會學校的交流計劃,同時亦先後組織同學前往台灣、韓國、英國、澳洲、內地省市等國家作不同性質的交流。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8、80、82、84、8X、118、106、780、781、8P; 小巴:48M; 地鐵。 |
備註 | : | 其他學習經歷包括:德育及國民教育、社會服務、藝術發展、體育發展、宗教以及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
修訂日期:6/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