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九龍觀塘翠屏道102號(不包括5樓職員宿舍) | |||
電話: | 23480103 | 電郵: | info@lkpfc.edu.hk | |
傳真: | 23409716 | 網址: | http://www.lkpfc.edu.hk |
辦學宗旨
按聖經真理施行全人教育,教導學生學習各學科,培養學生品格;讓學生明白聖經真理,接受基督為生命之主,建立正確價值觀,在靈、德、智、體、群、美各方面得到健全發展,成為身心靈健康、明辨是非和富責任感的公民。
本區 | : | 觀塘區 |
他區 | : |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梁耀權先生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張豐先生 (理學士(香港大學)、教育碩士(香港大學)、文學碩士(中文大學))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73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新生命教育協會有限公司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1969 |
校訓 | : | 基督乃生命之主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40 | |
中五 | - | $340 | |
中六 | - | $34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50 | ||
學生會會費($): | $2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31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學校設施: | : | 全校課室已安裝無線網絡基礎設施、電腦及投影器等設備。課室、特別室、禮堂及有蓋操場均裝設空調。電腦實驗室全面配備iMac桌上型電腦。除了基本特別室、多媒體學習室、多媒體自學中心及學生活動中心,還設有校園電視台製作室、英語學習中心及會議室等。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及暢通易達升降機。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5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1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9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1% |
特殊教育培訓 | : | 26%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41% |
5-9 年 | : | 11% |
10 年或以上 | : | 48%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1/2022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普通話、中國歷史、宗教(基督教)、生活與社會(中三)、生命教育、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跨學科英語課程、數學、科學、電腦認知、家政、地理、歷史、生活與社會(中一、中二)、視覺藝術、音樂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1/2022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通識教育科(中五、中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中國文學、中國歷史、宗教(基督教)、生命教育、視覺藝術、藝術發展、體育、倫理與宗教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歷史、地理、經濟(中四、中五)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經濟(中六) |
2022/2023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普通話、中國歷史、宗教(基督教)、生命教育、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英國語文、跨學科英語課程、科學、地理 中二:英國語文、跨學科英語課程、數學、科學、電腦認知、地理、歷史、生活與社會、視覺藝術、音樂、家政 中三:英國語文、跨學科英語課程、數學、科學(物理、化學、生物)、電腦認知、地理、歷史、基本商業、生活與社會、視覺藝術、音樂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中一:數學*、歷史*、電腦認知、生活與社會、視覺藝術、音樂、家政 |
2022/2023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通識教育科(中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中五)、中國文學、中國歷史、宗教(基督教)、生命教育、視覺藝術、藝術發展、體育、倫理與宗教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歷史、地理、經濟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年9月升讀中一)。取錄準則如下: 1. 申請人教育局次第名單(30%)2. 申請人的面試成績(20%)3. 申請人的小五、小六成績(25%)4. 申請人的非學術表現,包括操行、課外活動/服務/獎項(20%)5. 申請人的直系親屬曾在/現於本校就讀(5%)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8月底舉辦新生及家長迎新會及7至8月舉辦中一英文銜接課程,讓新生盡快適應學校生活。 重視學生的身心靈健康,舉辦多元化活動,發展學生的興趣和潛能,培養他們積極的生活態度。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培養學生終身和自主學習的技能,並促進他們的全人發展。 2. 透過基督教信仰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強化生涯規劃、培養學生的領導才能和擴闊全球視野,並加強他們對己、對人和對社會的聯繫。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校政民主、開放,積極實施校本管理政策,2008-09已成立法團校董會。設多個委員會,讓老師積極參與校政。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2008-09成立法團校董會,教師、家長、校友及獨立人士參與校政。 |
環保政策 | : | 本校已成功獲機電工程署甄選參與「綠色校園2.0 – 採電學社」,將於本學年安裝太陽電發電系統,藉此系統約能生產綠色電力11800千瓦時/年。本校亦參與「賽馬會綠建環評學校計劃」,獲資助更換能源效益更高的冷氣機。在節省能源方面,全校廣泛使用節能光管。關上無人使用的所有電器。此外,學校已全面採用電子家長通告系統,盡量避免浪費紙張。本校嚴謹執行雙面印刷文件筆記政策,校內亦設有垃圾分類回收箱供學生使用。學校亦設學生組織「保育大使」,向各班及全校推廣可持續發展的訊息,實踐環保生活。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本校大部份班別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詳情請參閱2021/2022及2022/2023學年的開設科目資料)。為進一步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及學習效果,本校於語言環境、周會、活動、宣佈、校內展示、外間資源及聘用外籍英語老師等措施上積極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本校一向重視學與教效能,努力為學生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教師在學生已有知識和語文能力的基礎上,以促進自主學習為目標,設計有效的課堂,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價值觀和學習態度。透過為學生提供廣泛的全方位學習、跨課程閱讀、STEM學習經歷和專題研習,在課堂內外以不同的學習體驗拓寬學生的視野及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並團隊內互相學習的能力。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提供14選修科目給學生選修。高中選修科目組合、分科安排等,請參考本校網頁。 2. 課程重點:a. 高中提供多元化的中學課程,照顧學生不同學習的需要及發展其才能。 b. 中一至中六均設宗教教育(基督教)科及中一至中五設有生命教育科,以聖經的教導為本,並透過學習成長型思維模,培育學生成為抱有志向及堅毅的青年。 c. 建立網上學習自源庫,讓學生得到隨時隨地的學習支援,以加強學生的學習效能。 d. 初中科學課程加入STEM元素,以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並且把不同學科學習的內容融合科學中,設計實驗、進行研究及展示,增加學生學習的滿足感。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全人教育是本校的關注事項之一。通過各學科課程,主要為宗教教育(基督教),生命教育,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及生活與社會科的學與教,以及其他相關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2. 從閱讀中學習:每循環周提供兩上課天20分鐘閱讀課,全校師生參與,學生於周會及早讀時間分享閱讀心得和感想,推介好處。此外,提供跨課程閱讀(RaC)亦是本校學與教的目標之一。 3. 專題研習:STEM學習經歷和通過學科合作的專題研習提升學生的學會學習能力和學習自我效能感。 4.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初中必修電腦科及高中提供資訊及通訊科技供學生選讀。學與教策略方面,本校於各科加強電子學習的使用,使學習能夠在課堂之外進行,並照顧學生多樣性,豐富學生的學習經驗。 |
生涯規劃教育 | : | 本校為中一至中六學生安排不同講座、工作坊及參觀活動,讓學生認識自我、設立目標,並培養個人規劃和反思的能力,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作出明智、合宜的升學及就業選擇,以實踐學業抱負,達致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的目標。 本校的生涯規劃教育包含四個向度: (一)知彼:認識及掌握多元及最新升學及就業資訊,包括非本地升學機會及進行職業體驗。 (二)知己:認識及了解個人職業興趣、能力、性格、價值觀及職業性向,培育對職業及學習的正面態度。 (三)目標:檢視個人能力,反思經驗,確立目標,訂定計劃。 (四)裝備:提升學術能力,主動獲取資訊,掌握不同機會,落實行動計劃,從中得到相關經驗。 各級生涯規劃教育重點: 中一:探索自我。 中二:認識不同升學就業機會。 中三:為升高中作準備。 中四:初探大學路,進一步認識自己,規劃生涯發展方向,建立個人經歷檔案。 中五:了解升學及擇業取向,認定目標。 中六:整裝待發。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本校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向教育局申請學習支援津貼,已成立學生支援小組,並安排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專業人士提供支援。本校已設立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及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更有效善用資源支援有關學生。本校聘任學生輔導員,為有關學生提供適切支援,並為老師提供行政支援。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生支援小組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作為召集人,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輔導主任、訓導主任、教務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駐校社工、駐校教育心理學家。在學校層面、小組層面、個人層面及家長層面,皆提供適切的支援。本校為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申請學習支援津貼,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學術和非學術範疇的支援,以協助學生提升學習能力、人際相處技巧、情緒控制能力、適應能力等。本校提供教學及評估調適,並提供課後學習小組、社交訓練小組及同儕活動、言語治療服務、不同類型的訓練小組、共融教育講座及班主任課等。本校參與「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為有精神健康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本校重視家校合作,為聽取家長意見和商議學生進展,與家長多作交流溝通,並為個別需要較大的學生設立專案小組,訂立個別學習計劃及進行會議,以及按需要舉辦家長小組。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本年度有一位非華語學生,本校已為其提供學習支援。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除考試外,亦著重日常評估,透過多元化的評估模式,按學生需要調適測考時間,並讓學生及家長了解學習進度。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長教師會關注學生的成長和學習,積極向校方提供意見,協助推動關愛校園文化,熱心策劃及參與多項服務。家長教師會舉辦家長講座、與校長茶聚、境外交流、親子旅行、親子興趣班等不同活動。 |
校風 | : | 校風淳樸,管教嚴謹,著重學生的品德言行,以聖經立場教育學生。師生關係融洽,中一至中四設雙班主任制,讓學生在關愛中成長和學習。設駐校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並安排輔導委員會統籌支援學生各方面的學習及成長需要。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2021-22至2023-24學校三年發展計劃關注事項: 1. 培養學生終身和自主學習的技能,並促進他們的全人發展。 2. 透過基督教信仰和成長型思維模式,強化生涯規劃、培養學生的領導才能和擴闊全球視野,並加強他們對己、對人和對社會的聯繫。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本校設教職員發展委員會,定期舉辦學術或教學研討會、講座及工作坊,發展教師專業水平,以擴闊教師視野;每學年均有教學分享會及聯校退修會,教師互相鼓勵支援共建學習社群;校方更撥備資源,鼓勵及支持教師專業進修。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設學生會和四社,學生會由學生選出,為同學提供福利及舉辦不同活動。另有40多個學會,分為學術、運動、興趣、團契、學校服務及社會服務六大組別幹事會,藉學會的領袖訓練,提高學生領袖的組織和領導能力。學校十分注重學生的全人發展。 |
其 他 | : | 每年均舉辦境外考察交流團,擴闊學生視野;推薦學生參加校外的學術、音樂和運動等校際比賽,豐富學生的經歷。另設學術和操行等不同獎項,獎勵在不同範疇有優異表現的學生。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港鐵:觀塘站D2或A1出口(步行約15-20分鐘) 巴士:和樂邨站 1A,11X,13D,13M,13P,14H,23,23M,26M,28B,89X,93A, 95M,601,601P 綠色小巴:和樂邨站 34M,34S,50 |
備註 | : | 本校推薦部分學生往認可大專院校修讀「應用學習」課程。有關「其他學習經歷」的上課課節包括兩節體育課(中四至中六)、一節藝術發展及生命教育課(中四及中五),並透過多元化的周會、早會、聯課活動和試後活動學習。 |
修訂日期:23/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