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元朗康業街28號 | |||
電話: | 24730777 | 電郵: | info@cpcydss.edu.hk | |
傳真: | 24730177 | 網址: | http://www.cpcydss.edu.hk/ |
辦學宗旨
秉承基督教信仰,相信人乃神的形象,具尊貴、自由、創意、感通相愛與自我超越的特質。教育可以將其潛能孕育發揮,雕塑生命,提昇人文精神價值。
本區 | : | 元朗區 |
他區 | : |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葉信德先生校監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柳子權先生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60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金巴崙長老會香港區會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2005 |
校訓 | : | 尚卓越鍊剛毅熱切求真 效基督學捨己榮神愛人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40 | |
中五 | - | $340 | |
中六 | - | $34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50 | |
學生會會費($) | : | $3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31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學校設施 | : | 除了一般千禧校舍設備外,已鋪設最新高速電腦網絡,使學生能利用校園數碼電視台進行學習。全校課室均設有無線網絡、電腦及大屏幕電視,老師及學生可使用平板電腦輔助學習。在不同的公用地方設置電腦,讓學生在課餘可進行個別化學習,加快學習進度。設有運動科學暨體適能中心,以科學方法分析學生進行運動時的數據。學校禮堂已安裝LED大熒幕及多個可同步顯示的大屏幕電視,更以IoT代替傳統電掣,讓同學有更優質的環境及設備進行大型活動。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9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5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10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2% |
特殊教育培訓 | : | 22%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18% |
5-9 年 | : | 11% |
10 年或以上 | : | 71%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人文、電腦與科技、音樂、體育、視覺藝術、基督教教育、普通話、食物與營養、生活科技(中一至中二)、思而造、電腦與資訊科技(中三)、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中三)、自主學習課、閱讀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跨學科語文(中一至中二)、數學、科學(中一及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至中五)、通識教育(中六)、經濟、地理、歷史、電腦與資訊科技、體育(新高中)、視覺藝術(新高中)、倫理與宗教、中國歷史、旅遊與款待、體育、音樂(中四)、生命教育、基督教教育、自主學習課、閱讀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份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人文、電腦與科技、音樂、體育、視覺藝術、基督教教育、普通話、食物與營養、生活科技(中一至中二)、思而造、電腦與資訊科技(中三)、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中三)、自主學習課、閱讀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跨學科語文(中一至中二)、數學、科學(中一及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經濟、地理、歷史、電腦與資訊科技、體育(新高中)、視覺藝術(新高中)、倫理與宗教、中國歷史、旅遊與款待、體育、音樂(中四至中五)、生命教育、基督教教育、自主學習課、閱讀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份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以學生的操行等級及評語、學業成績、學習積極性為主要考慮。(學生操行等級及評語40%;學業成績40%;面試表現2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在暑假期間安排網上家長講座,協助家長幫助學生適應中學生活及建立學習習慣。每學年開始,安排適應時段,為學習作好準備,並安排輔導領袖生協助中一適應校園生活。學校中一至中四推行雙班主任制,有助照顧學生成長上的需要。 此外,學校注重學生健康飲食,設有專責委員會每日監察學生午飯的質素,推行食品監察機制,除重視均衡的營養、食物的味道外,更重視食物衞生及安全,於小食部不可售賣汽水和炸物;亦鼓勵家長送上家庭健康飯盒與子女享用。學校參與環境保護署現場分飯計劃,以避免使用即棄飯盒及餐具和減少廚餘。 學校經常透過食物及營養科和體育科的課程,提倡健康飲食及多做運動,保持健康體魄。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推動生本教學,積極提升寫說能力。 2. 統合創科發展,完善校園硬件設備。 3. 培育正面思維,發展情緒社交教育。 4. 感恩上主帶領,準備二十周年校慶。 |
學校管理架構 | : | 由法團校董會實行「校本管理」,使學校體系內各主要成員參與制定及策劃最切合學校和學生需要的學校目標及政策,重視教職員的專業發展及提供專業的培訓,強調與家長緊密聯繫,並積極創造理想之學習環境。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已成立法團校董會,確保實踐辦學理念和推行順暢的行政運作。成員包括家長代表及教師代表,日後將邀請校友進入校董會以增加其代表性。校董會並分別組織財務委員會及人事委員會,定期召開不同層次與範疇的聯席會議,尤其關注建立及執行不同學習領域及跨課程學習範疇相關的決策溝通機制。 |
環保政策 | : | 環保教育乃全校性政策,透過老師身教及言教讓同學明白環保的重要性。而且,透過不同的活動和宣傳,讓學生可以參與其中,通過體驗,達致潛移默化的效果。環保教育是學校一個持續而長遠的工作方向。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中一至中三級的數學科及科學科以英文為學習語言,以加強學生應付新高中的能力及為未來升學作好準備。為提昇學生語文能力,本校重視培養學生閱讀及寫作的興趣和習慣。學校選購適合學生的閱讀材料,並制訂策略以推動閱讀及寫作風氣。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要照顧學生多元的特點和配合廿一世紀本港培訓知識型人才的需要,本校特別注重高階思維訓練和解難技巧培訓。在教學法的運用上,本校採用電子學習教材及難題為本的學習取向,促進學生思考、推理和解難的能力和技巧。培養終身學習的基礎,在於學生能發展獲取和建構知識的能力。又以主題教學統整知識、技能、態度和情意四大範疇內容,打破以科目為本的框架,除英文及數理外,增加選修科,增加學習興趣和多元性,不同科目老師選擇能配合的主題作跨科的教學合作。又著重學科知識能力的遷移,滲透生活事例(如疫病預防、反恐戰爭、經濟萎縮等)讓學習過程顯得更切身和有意義。每循環周均設閱讀課,推動閱讀風氣。全新設計圖書館,藏書量豐富,更能鼓勵學生閱讀。安排一系列圖書讓各班大量借閱,全年安排師生好書介紹、作家講座、書展等,並鼓勵學生參加閱讀分享、作家講座、書展等校外活動。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3X。 學校為高中同學提供十多個不同的選修科目,以配合學生不同的學習興趣、能力和需要,以及應付社會上的需求。 2. 課程重點:本校課程發展計劃,以課程委員會制訂的政策為基礎,配合學校現有資源和優勢,彈性地發展切合學生需要的校本課程,推動關鍵項目的發展,為學生提供所需的學習經歷,培養他們的共通能力。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本校廣泛地實施電子學習,全校初中學生自攜平板電腦上課,各科均利用不同軟件進行教學,令學生互動學習。本年亦已開辦中一及中二級STEAM課程。本校透過多項閱讀推廣活動,推動全校閱讀氣氛;並設立多項閱讀獎勵計劃;同時與各學科協作,加強同學對廣泛閱讀的興趣。本校初中設有跨科研習,培養學生運用共通能力及應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及技巧。初中設有「電腦與科技科」教授學生基礎資訊能力及編程。本校在校本課程上作出規劃,結合學生在德育,基督教教育及公民教育的培育,以生命情意行動,回應珍惜生命,積極人生,關愛周遭的人及愛護大自然。 |
生涯規劃教育 | : | 本校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生涯規劃學習,透過不同的生涯劃劃課程、職業性向測試、工作坊、講座和體驗活動協助同學了解自我,認識社會上不同的職業及多元升學選擇,從而導引同學作出最適合自己的升學或就業抉擇、規劃未來。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本校努力營造多元學習模式,包括電子學習、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採用教學調適及功課策略,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校方同時為學習上有需要關顧的同學提供支援,例如功課輔導班、課後英語學習小組,提升學習信心及動機。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關愛校園,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為他們提供適切的支援以提升學習效能。本校負責協調各類支援的融合教育委員會,成員包括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曾接受特殊教育訓練的教師及輔導員、社工、教學助理及教育心理學家,透過跨專業合作按個別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評估、轉介及個別學習計劃;校方亦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家課、測考調適。同時,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增聘導師及教學助理,並外購專業服務:讀寫能力訓練、言語治療服務及職業治療服務等。學校更安排興趣小組、成長小組及生涯規劃探索活動,讓學生發揮潛能,融入校園,回饋社群。學校更重視家校合作,安排家長小組定期聚會,教育心理學家提供專業講座,共同支援學生成長需要。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本校安排學習小組予非華語學生以學習中國語文及文化,並透過本地學生帶領本土文化遊、社區服務等讓非華語學生融入社區。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在持續性評估中,本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多元智能的評核模式,展現同學學習成果。 在總結性評估中,學校按同學不同特殊教育需要安排合理調適,令學生有足夠條件盡展所學。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校合作組透過定期舉辦聯誼活動、家長教育課程、工作坊、開放課室、家長日、週年大會等等,凝聚家長、促進家校溝通。家長代表可經家長教師會或法團校董會向校方提供意見。 |
校風 | : | 本著聖經真理推行全人教育,建立學生正向的人生態度。校風純樸、紀律嚴明、嚴中有愛、活動服務並重,我們推行訓輔合一、雙班主任制等政策,促進教師參與,有效建立學生成長支援網絡。同時,藉推行各項品德培育計劃、各種獎勵計劃和學生領袖培訓計劃等,建立學生自尊自信,行善愛人。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一):推動生本教學,積極提升寫說能力。 (二):統合創科發展,完善校園硬件設備。 (三):培育正面思維,發展情緒社交教育。 (四):感恩上主帶領,準備二十周年校慶。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學校自評及發展委員會負責統籌教師的專業發展,除鼓勵專業進修外,亦定時舉辦各種研討會、友校交流及分享會。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本校設不同學生服務組織,包括:學生會、領袖生、英語學會、圖書館大使、校園電視台、學社、輔導領袖生及基督徒團契,並提供多個學會讓學生自由參與,享受校園生活。此外,本校設立多支校隊培訓學生參加校際比賽,包括:中文辯論、英文辯論、合唱團、古箏樂團、田徑、長跑、排球、籃球、羽毛球、室內賽艇。 |
其 他 | : | 本校得金巴崙長老會香港區會捐助,設立了「金巴崙長老會香港區會獎學金」,以表揚在公開考試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同學。另外本校亦設立了「林民友先生紀念獎學金」,廣泛鼓勵在整學年在各方面持續進步的學生。除此之外,本校每年都舉辦不少交流團,曾到訪多個不同地點,包括內地、澳洲、日本、韓國、泰國、台灣及柬埔寨等。本校亦鼓勵學生參與不同的校外比賽,曾在校際辯論賽、各類運動、戲劇比賽、影片及藝術創作上,都得到全港性的佳績。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本校鄰近西鐵元朗站及元朗輕鐵總站,由西鐵站或輕鐵站步行約六分鐘到達。 |
備註 | : | - |
修訂日期:6/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