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概覽2021/2022》
返回頁頂
    學校搜尋  搜尋
學校資料
校徽
禮賢會彭學高紀念中學
Rhenish Church Pang Hok Ko Memorial College
地址: 九龍九龍塘禧福道30號
電話:   23370283    電郵:   school@rcphkmc.edu.hk
傳真:   23360953    網址:   http://www.rcphkmc.edu.hk

辦學宗旨

本著基督教教育理想,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全人教育,使學生得以均衡發展,成為品學兼優的人,造福社會人群,並在基督教的學習環境和老師的關懷下,認識耶穌的教訓,明白上帝的愛,接受福音。

「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如欲進一步了解學校發展,可直接向有關學校查詢。」
學校資料 學校資料
本區 : 九龍城區
他區 : 深水埗區, 黃大仙區, 北區, 沙田區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鄧少軒先生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鄧文偉先生
學校類別 : 資助
學生性別 : 男女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6400平方米
辦學團體 :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
香港區會
法團校董會 : 已成立
宗教 : 基督教
創校年份 : 1969
校訓 : 進學明道
家長教師會 :
學生會 :
舊生會/校友會 :
2022/2023 全年收費 2022/2023 全年收費
  學費($) 堂費($)  
中一 - -  
中二 - -  
中三 - -  
中四 - $300  
中五 - $300  
中六 - $300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30  
學生會會費($) $3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280  
其他收費/費用($) -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 所有教室均設置資訊科技設備,圖書館提供優良的閱讀環境。另設健身室、iGeo Lab,體藝活動中心、多用途禮堂、樂隊練習室、自修室、學生會室、風紀室等設施,讓學生能發展多元興趣及發揮個人潛能。近年更增設生涯規劃及資源室,提供安舒的空間和環境讓老師跟學生傾談或舉辦其他活動。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斜道及暢通易達升降機。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58
全校教師總人數 : 62
學歷及專業培訓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教育文憑 : 94%
學士 :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 57%
特殊教育培訓 : 44%
年資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0-4 年 : 13%
5-9 年 : 13%
10 年或以上 : 74%
2022/2023 班級結構 2022/2023 班級結構
    班數
中一 : 4
中二 : 4
中三 : 4
中四 : 4
中五 : 4
中六 : 4
開設科目 開設科目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普通電腦(中一)*、科學(中二)*、科學-物理*(中三)、科學-生物(中三)、科學-化學*(中三)、地理*、歷史*、基教、普通話、視覺藝術、音樂、體育、才藝培育(中一、中二)、創新及科技教育(中一、中二)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中一)、普通電腦(中二、中三)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必修部份)、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四、中五)、通識教育(中六)、中國歷史、經濟、地理、歷史、生物、化學、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視覺藝術、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中四、中五)、基教、音樂(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體育(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生涯規劃(中四、中五)、美學(中四、中五)、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化學、物理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日語課程(教學語言:日文)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地理*、歷史*、基教、普通話、視覺藝術、音樂、體育、創新及科技教育(中一、中二)、普通電腦*(中一、中二)、才藝培育(中一、中二)、科學-物理*(中三)、科學-化學*(中三)、科學-生物(中三)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中一、中二)、普通電腦(中三)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必修部份)、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國歷史、經濟、地理、歷史、生物、化學、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視覺藝術、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基教、音樂(香港中學文憑考試)、體育(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生涯規劃(中四、中五)、美學(中四、中五)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化學、物理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日語課程(教學語言:日文)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一入學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 1. 學生學業表現50%; 2. 學生操行及態度20%; 3. 學生的課外活動及其他15%; 4. 面試表現15%。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迎新活動:1. 八月舉辦中一啟導班及潛能發掘日營,讓學生初步掌握中學課程及學習模式,並提升學生的自信心,以面對新環境的挑戰。2. 八月設中一家長簡介會,藉講座及與班主任面談,讓家長能具體掌握子女中學生活概況。
健康生活:推行健康教育,鼓勵全校學生參加「體適能獎勵計劃」及不同體育項目。為提醒學生注重飲食健康,設綠色廚房即場派飯,又鼓勵學生自攜午膳;並監察小食部的食物種類、營養價值及檢視衞生狀況。中一級參與衞生署「成長新動力」計劃,提升學生關注身心健康的意識。此外,推行健康校園計劃,透過為不同級別及組別的學生舉辦營會,讓他們成為正向禮賢人。當中的領袖再幫助學校策劃、籌備及帶領一系列的禁毒及健康生活教育活動。
學校特色 學校特色
學 校 管 理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1. 善用評估數據及學教策略,幫助學生發展潛能。
2. 重整價值教育,裝備學生面對成長中的挑戰。
學校管理架構 : 設法團校董會,學校行政委員會及學校工作改善及發展委員會,帶領學校作持續發展。另設教務、校管事務、學生事務等不同職能委員會,推展校務。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詳見校網
環保政策 : 本校支持綠色學校運動,採用全校參與模式並建基3R(Reduce,Reuse and Recycle)概念,推行環境教育。透過環境建設、環境管理及推展不同環保活動及措施、提升全校教職員及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 學 規 劃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重視提升學生兩文三語的水平,全校中一至中六級中文科、英文科均以小組教學。
英語方面,於星期六特別為中一學生提供英語聽講培訓班(「六升計劃」),又設英語閱讀自學平台(Reading Assistant),提升朗讀能力。
初中(中一至中三)以英語教授數學科及科學科(中一至中二),其他科目亦設「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此外,中一和中二級開設普通話科。
正規課程外,亦透過全方位學習活動,如語文周、英語短劇、英語活動日,鼓勵學生投稿報章、參加中英文朗誦比賽、辯論及話劇比賽等,讓學生體會學習語文的樂趣。
外籍英語教師協助發展校本英語課程及網上英語學習系統,為學生建立語文自學的平台。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強調「學生為本」,課堂學習注重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主動探究知識。因應學生特質,採用多元教學策略。並安排拔尖保底課程,以配合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2. 各科著重加強學生學習技巧及高階思維技巧的培訓,讓學生認識及運用有效的思考方法,加強科目間的連繫及協作,幫助學生有效建構知識。
3. 致力推動自主學習文化,透過網上自學平台及電子學習庫,讓學生自行規劃、實踐課餘學習目標。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以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興趣為分科標準。
2. 課程重點:就學生的興趣及能力,發展校本課程,包括中一及中二的一才計劃(才藝培育)、中四及中五設生涯規劃課及美學課程,全校基督教教育科、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等。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1. 從閱讀中學習:邁向跨課程閱讀
本校銳意推動閱讀風氣,中英文科設閱讀專書,亦設早讀課及課後延展閱讀計劃。並由各科老師揀選不同類型文章,編定校本跨課程閱讀冊供學生閱讀。
2.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促進自主學習
本校設兩個電腦室並於全校鋪設無線網絡接達點,配合平板電腦的運作,讓學生通過資訊科技、互聯網進行電子學習,以提升學習效能。學校推行「自攜裝置(BYOD)學習計劃」。藉此除可提升學生於課堂的參與度,也突破教室的時間及空間限制,促進自主學習。並使老師更有效於持續性評估及回饋學生學習。
3. 德育及公民教育:加強價值觀教育
本校著重培養學生的品格,提升他們的公民意識及責任感,為他們日後立身處世奠下穩固根基,使之成為有素養的公民。學校會透過周會、課程、體驗學習及社區服務等,讓學生認識自我及確立身份認同感,亦提升他們的同理心、關愛社會及承擔責任的素質,期盼他們未來能身體力行承擔社會責任。
4. 專題研習︰達到跨學科整合及應用知識與技能
發展「專題研習」,培養學生的自學、協作能力、啟發創意及提升學習動機。除個別學科安排專題研習外,每年中二級人文學科會進行跨科學習,到大埔區進行實地考察。
生涯規劃教育 : 本校重視生涯規劃教育,透過多元化活動,協助學生認清自我,循序漸進計劃未來,思考人生。
在初中階段,藉工作坊、模擬選科及模擬人生規劃等活動,並配合選科家長講座,協助學生選擇合適的科目,並教導學生訂立目標,規劃人生。在高中階段,透過職業性向測驗、生涯規劃營、工作坊、講座等,讓學生了解多元出路途徑,為個人升學與事業發展作適當的規劃。此外,透過舉辦工作體驗、職場參觀、青少年專業導師計劃等活動,讓學生體驗職場實況,探索個人職業路向。
本校在中一至中六級推行師友計劃,由班主任擔任學生的人生導師,在指定日子面見學生,聆聽學生想法,分享經驗,指導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邁進,有系統地幫助學生規劃未來外;近年更邀請校友擔任學弟妹的師友,跟他們分享人生經歷、工作體驗,在學習及成長路上提供意見及支援。
學 生 支 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全校中英數三科按學生能力分組教學,以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
2. 各科設有課後增潤和拔尖課程,提升學生學習成效。星期六更為中一學生提供英語聽講培訓班。
3. 提名各級學生參加各項校外資優課程及活動,並選拔初中的尖子成立資優隊伍(Team Tenacious),為他們提供多元化的增潤課程,同時安排校內、校外活動及海外遊學的機會以擴闊他們的視野。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學生支援小組成員包括副校長、主科老師、輔導及訓導主任、社工、輔導員及行政助理。小組除運用學習支援津貼購買輔導服務、安排課後功課輔導班,幫助學生改善學習及社交技巧;又不時檢視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學生個人需要訂定適切的教學目標。此外,為照顧學習差異,各科會訂定測考卷的深淺程度比例;學校又有系統地安排教師進修,提升教學技巧。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學校除全年兩次總結性評估及下學期一次中期測驗外,亦重視各方面之持續性評估,包括每星期設統測節,而上課表現、日常習作成績等亦有助了解學生學習進度。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家校合作 : 家教會為學校的良好伙伴。家長義工隊協助推展校務,如擔任課外活動學會導師,又為學生翻熱飯盒等;家長校董對學校發展提出建設性意見。此外,學校亦為家長開設興趣班及講座等。
校風 : 本校校風淳樸,學生守規有禮,深得家長及社會人士讚賞。學校以優質的基督教全人教育培育學生,建基聖經真理,教導和建立學生正確價值觀,亦鼓勵學生互助互愛,共同建設美好校園生活。
未 來 發 展
學校發展計劃 : 1. 運用學生數據,讓教師多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需要;
2. 教師施行適異教學以照顧學習多樣性;
3. 配合價值教育課程,培養學生良好品格及素養;
4. 學生能累積所學,並於生活中實踐所學到的價值。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重視師資培訓,鼓勵教師參與專業進修課程,掌握教育新趨勢,提升教學效能。又透過同儕觀課、共同備課及教學研究等,推動協作文化及鼓勵終身學習。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1. 學生會及四社外,另設有多個學會及活動小組,範疇涉及學術、文化、社會服務等。學校配合學生的興趣與潛能,為學生提供多元活動。
2. 設有多個制服團體及校隊。
3. 在初中推行「一才計劃」,讓學生在初中三年內發展不同範疇的興趣及技能,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並發掘自己的潛能。本課程的內容包括音樂培育、創新科技、寰宇溝通、團隊創建、體藝表演等五大範疇。學生因應其興趣,逢星期一課後進行有系統的培訓。
4. 全方位學習計劃:學校每年會舉辦全方位學習周,每級每學期均有不同主題。透過利用多樣化的環境和社區資源,讓各級學生進行體驗式活動。期望學生透過六年的經歷,能夠建立正面的人生觀、提升個人素質並能服務社區、關懷世界。
其 他 : 1. 獎學金:
學校設多項獎學金,以表揚有出色表現或持續進步的學生。如彭學高長老獎學金,人間有情獎學金、人間有情學行優良獎學金、人間有情學行優良金獎、人間有情夢想成真獎學金、知其然獎學金、麥天方長老獎學金,Rainbow英語獎學金,家長教師會獎學金和多項本校獎學金等。
2. 調整教材、優化學與教:
學校經常檢視教材和筆記,本年度大幅度提升全校教材質與量,並善用電子教學以促進學習的評估。為提升學生學習英文的信心,熟習不同學術範疇的英文語彙和句式,本校投放大量資源優化跨學科英語課程(LaC),以締造更理想的校園英語氛圍。本校又著重善用數據分析校內測驗、考試及公開試表現,務求清晰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強弱,協助學生進步。
3. 正向教育(Positive Education):
學校建基聖經真理,培養同學優良品德,發掘同學個人潛能,讓同學能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從而邁向美滿人生。本校近年特意引入正向教育(Positive Education),藉此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性格強項,老師多以欣賞和鼓勵的角度,讓學生更相信自己,能善用所長,發揮潛能。
4. 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
本校深信品格培養由建立同理心開始。為此本校特別推動「服務學習」,鼓勵同學透過服務,認識社區及弱勢群體。學生在學期間必須參與服務學習,藉此感受別人的需要,經驗與弱勢社群間的分享、禮讓、相助,裝備成為有同理心和品德兼備的世界公民。
5. 推展多元聯課活動:
本校期望學生多參與多元化的聯課活動,而從活動體驗中的領受、跟朋輩的切磋交流、觀摩他人的高超技巧,更能令所學習到的更深刻和牢固。學校會以「同學較少機會接觸」、「能多接觸其他學校學生及不同界別人士」及「有較多體驗學習」三大原則為學生挑選活動,讓學生能從嘗試中學習,在經歷中成長,從而激發上進心。又鼓勵學生接觸及認識不同運動項目如劍擊及射箭運動,擴闊眼界更藉此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及堅毅力。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2B、2F、3C、6D、7、7B、10、12A、208;
港鐵:九龍塘站;
專線小巴:25M、25MS(由九龍塘港鐵站開出)。
備註 : -
學校地圖 學校地圖
  • 校舍照片
    校舍照片
  • 校園生活相片1
    校園生活相片1
  • 校園生活相片2
    校園生活相片2

修訂日期:6/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