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元朗天水圍天華路57號 | |||
電話: | 26175000 | 電郵: | info@qts.edu.hk | |
傳真: | 26175222 | 網址: | http://www.qts.edu.hk |
辦學宗旨
實踐理想,承擔使命。協力為學生營造一個正面和充滿關懷的環境,建立一個能體現手足情、鄰里心、愛國誠、人類友愛的社群;協力為本校成員營造一個修己至善的環境,發揚專業精神。
本區 | : | 元朗區 |
他區 | : |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湯修齊先生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温頴思女士 (教育碩士(TESOL),教育文憑(英文),理學士(環境科學))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80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教育推廣機構有限公司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2005 |
校訓 | : | 修己善群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無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10 | |
中五 | - | $310 | |
中六 | - | $31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50 | |
學生會會費($) | : | $1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31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1) 社年費:$10 (2) eClass App 年費:$20 (3) 中一至中六移動設備管理平台年費:$60 |
學校設施 | : | 除政府提供千禧校舍的標準設施外,學校更斥資購置多元學習設備,包括所有課室安裝流動上網設備,配合300台的平板電腦,透過互動教學模式,提升學習成效。校園電視台鼓勵學生發揮創意,展現多姿多采的校園生活片段。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62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2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93%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4% |
特殊教育培訓 | : | 37%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32% |
5-9 年 | : | 7% |
10 年或以上 | : | 61%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科學、地理、歷史、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電腦認知、體育、視覺藝術、家政、音樂、普通話(中一、中二)、成長課、閱讀及寫作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中四、中五)、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四、中五)、通識教育(中六)、歷史、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物理(中四、中五)、化學(中四、中五)、生物、科技與生活、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體育、視覺藝術、成長課、閱讀及寫作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物理(中六)、化學(中六)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中六) |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科學、地理、歷史、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電腦認知、體育、視覺藝術、家政、音樂、普通話(中一、中二)、成長課、閱讀及寫作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歷史、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物理、化學、生物、科技與生活、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體育、視覺藝術、成長課、閱讀及寫作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評核範疇包括:面試表現 35%;學業成績 35%;操行、參與服務、課外活動之表現及個人專長與才華 3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學校為中一學生安排暑期銜接課程。課程包括中文、英文及多元潛能發展課程相關的課堂。活動包括團隊建立活動、校園定向活動及師生互相認識等環節,讓學生及早適應中學的學習模式及節奏。學校除著重學術成績,還鼓勵學生多元發展,平衡身心健康,在不同領域上發光發亮。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提升學生閱讀素養 2. 規劃及優化課程,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提升學生整體表現,逐步達至優異水平。 3. 深化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4. 加強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探索更多本地與內地升學出路和事業發展機遇。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本校由法團校董會管理,設有教師委員及家長委員。本校重視高參與及專業管理模式,決策過程透明,所有成員均可取得相關資料。校內亦建立高度問責及質素保證機制,不斷檢視及完善管理架構。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1. 不少於八名及不多於十二名辦學團體校董、一位替補辦學團體校董; 2. 兩名教員校董;3. 兩名家長校董;4. 情況許可下,根據法團校董會條例40AP章程,提名兩名校友校董及一至兩名獨立校董。 |
環保政策 | : | 本校實行一系列措施讓學生實踐綠色生活,如午餐時,學生自備可循環餐具,並回收廚餘。學校使用耐用物料佈置課室,鼓勵廢紙回收。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為提升學生的中英文語文能力和興趣,學校安排小班和分組教學,及各種課後增潤課程。此外,學校聘用兩位外籍老師,安排多元化的英語學習活動,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和增加學生運用英語的機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學與教策略根據學校十大課程目標制定: 1. 強化學生兩文三語、掌握溝通和運算;2. 強調學習範疇的理解及應用;3. 培養學生認識、理解和欣賞藝術、文化及理性思維,發掘藝術天分;4. 獲取香港、中國及其他國家政社經知識;5. 培養公民意識,學會在一國兩制原則下,高度自治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所需的知識、技能及態度;6. 使學生尊重和欣賞不同能力、性別、種族、國家、宗教、文化、經濟、政治及社會背景的人;7. 明白環境及自然資源生態周期,理解可持續發展;8. 為升學或就業作準備;9. 培養生活技能,以促進親子關係;10. 提倡終身學習,學以致用,溫故知新,培養判斷力,遵循道德操守。此外,初中階段實施小班教學,照顧學習差異;推廣電子學習,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精神。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學生一般可選修兩科,最多可選修三科。 2. 課程重點:學校設有正規課程、培育課程及延展課程,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1. 從閱讀中學習:安排每周一天的閱讀課,訓練學生思維和閱讀能力,透過跨科閱讀和撰寫閱讀札記,鞏固學生閱讀學術及非學術文章的能力,培養深度的閱讀能力。 2. 資訊科技學習:全校課室安裝流動上網設備,學生可自攜平板電腦回校輔助學習, 幫助學生透過互聯網檢索來組織和鞏固知識。學科運用平板電腦教學,透過互動教學模式提升學習成效。 3. 專題研習:初中歷史科、科學科及地理科進行實地考察及專題報告,加強學生分析、表達和研習能力。 4. 國民教育、德育及公民教育:透過正規課程、級集會、升旗禮、班主任節和成長課,推行國民教育、公民和品德教育,加深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及國民身份認同,提升公民意識。 |
生涯規劃教育 | : | 生涯規劃教育組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志向、能力和需要,從而規劃適合自己的升學及就業路向。學校為學生設計完備的生涯規劃課程和輔導活動。此外,學校為各級學生提供個人及小組輔導服務,協助學生尋找合適的升學出路及事業發展方向。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初中按學生學習水平分班,實施小班教學,關顧學生成長。學校推行學長輔導計劃,由高中學生帶領初中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支援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促進朋輩互助。高中則按學科需要設課後拔尖和保底班、暑期課程,協助學生應付公開考試。暑假期間,學校為未達升班標準的學生制定課業補足計劃,鞏固其學習基礎。課程及教學方面,學校採用多元化調適、功課策略及課程調適,照顧學生學習差異,提升學習效能。學習支援小組提供個人及小組學習支援服務,教師積極參與照顧學習差異的教師培訓課程,加深對融合教育的了解。學校提名資優學生參加各類活動及課程,擴闊視野及提升人生目標。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透過教育行政組、正規課程組、培育組與升學及就業輔導組的緊密合作,共同制訂融合教育政策,全方位支援學生,並適時檢視有關政策的執行情況。學校在正規課程、行政支援、培育課程及延展活動等層面支援具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發展他們的潛能。有關安排如下:為有需要的學生安排校內及校外特別考試、提供言語治療師及教育心理學家評估服務、安排社交及自理能力訓練,提供生涯規劃及就業支援服務。此外,學校會開設個別學習計劃,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支援。學校運用學習支援津貼聘請額外老師、輔導員及教學助理,以確保上述安排能令學生受惠。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本校全年為非華語學生提供課後支援課程,每星期一次,每次兩小時,以鞏固非華語學生的中文基礎,累積詞彙量,加快適應以中文為學習語言的科目。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全學年設兩次考試及統一測驗,結合進展性及總結性評估,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效;積極使用水平參照模式評量、專題研習及其他實習課業。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校合作沿三方面發展:增強親子溝通方面的家長教育;擴展家長義工職能;支援及優化家長教師會。辦學團體推行「自助人生自學計劃」,開辦溝通和電腦課程,方便家長修讀。 |
校風 | : | 採用全校參與培育工作模式,強調互相尊重、正面積極與關愛的校園文化。學校透過雙班主任制,老師級集會分享、成長課、活動工作坊和跨科課程,培育學生的品格和公民素質,並強調身心平衡發展,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以追求卓越為依歸。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提升學生閱讀素養 2. 規劃及優化課程,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提升學生整體表現,逐步達至優異的水平。 3. 深化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 4. 加強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探索更多本地與內地升學出路和事業發展機遇。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學校全年推行教師專業發展計劃,教師進行同儕觀課、備課,鼓勵教師參與專業發展課程。學校致力支援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教學,通過觀課、議課及分享,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辦學團體及學校撥出額外資源,資助學生參與各項文化體藝課程、校外及海外考察活動,擴闊學生視野。學校於午間、放學及星期六安排各項延展活動,如英語學習活動、中華文化日、學科週、辯論比賽、音樂及舞蹈表演、制服團隊訓練和各項球類訓練或比賽,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機會。為了增加透明度及加強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學校成立學生會,為學生提供各項服務、褔利及舉辦聯校活動,並鼓勵學生對校政提出建設性建議。 |
其 他 | : | 學校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及均衡課程,發展學生在學術、創意寫作和體育等方面的潛能。以下是學生在不同範疇的獲獎項目。 英國語文科方面,在香港學校朗誦節比賽,學生共獲1個亞軍、1個季軍、3個良好獎及21個優良獎。在香港青年兒童文藝協會舉辦的《疫情中的盼望》全港中英文徵文大賽中,獲得1個冠軍、2個亞軍、1個季軍、4個金獎、6個銀獎及6個銅獎;在協會舉辦的《向醫護致敬》全港中英文徵文大賽中,獲得1個金獎、6個銀獎和4個銅獎。兩名中二學生在香港城市大學舉辦的新冠病毒英文寫作比賽中,獲得傑出寫作獎。在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信報教育和教育局合辦的《我信我理財》全港中學生徵文比賽中,一名中三學生獲得優良獎。在西塞羅學習解決方案和蘭卡斯特大學合辦的《從玩家到頁面寫作比賽》中,一名中三學生獲得冠軍。 中國語文科方面,學校一向致力推廣寫作,鼓勵學生參加徵文比賽。在香港學校朗誦節比賽,獲得8個良好獎及5個優良獎。在香港愛心慈善基金會有限公司舉辦的「小雨點圓夢工程」徵文比賽中,一名中四學生獲得二等獎。 科學科方面,三名中三學生在教育局主辦的初中科學線上自學計劃中,分別奪得一個金獎和兩個銀獎。另外,四名中一學生參加由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與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合辦的香港青少年航天創新大賽中,以解難、創意各創新能力,在芸芸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初中組二等獎。生物科方面,在教育局和香港資優教育學苑合辦的國際生物奧林匹克比賽中,一名中六學生獲頒優異獎。 音樂科方面,在香港學校音樂節中,一名中二學生在初級組古箏獨奏比賽中奪得銀獎,另一名中五級學生在高級組結他獨奏項目中獲得銀獎。 體育科方面,在元朗區中學校際比賽中,男子丙組獲得200米亞軍及跳高殿軍;女子甲組獲鉛球及標槍季軍,100米殿軍;女子乙組獲400米季軍;女子丙組獲標槍亞軍,鐵餅冠軍。在元朗區中學校際游泳比賽中,男子丙組獲200米蛙泳冠軍。在元朗區校際乒乓球比賽中,男子乙組獲殿軍。另外,在全港場地單車賽中,學校男子組獲得3公里個人追逐賽冠軍及250米計時賽亞軍。此外,一名中六學生入選香港女子青年沙灘手球代表隊,於6月代表香港前往希臘出戰由國際手球聯會主辦的2022世界女子青年沙灘手球錦標賽,該名學生更獲頒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 兩名中六學生獲頒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高中學生獎。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265B、265M、269B、269C、269D、269M、276B、969、K73 輕鐵:705、706。 |
備註 | : | 為了加強對學生的照顧,學校在中一至中三級採用小班教學模式,按學生能力分5組,每組最多30人,以發揮學生的互助精神,讓老師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並制定適切的教學策略,加強學習成效。 |
修訂日期:6/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