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香港北角雲景道11號 | |||
電話: | 25706665 | 電郵: | public@live.ccsc.edu.hk | |
傳真: | 25120429 | 網址: | http://www.ccsc.edu.hk |
辦學宗旨
提供優質教育,啟發學生之邏輯及創意思維、灌輸正確之道德觀、鍛鍊體魄及意志、培養公民意識,藉以塑造學生成為博學能幹、盡責守禮、仁人愛物之青年。
本區 | : | 香港東區 |
他區 | : | 觀塘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張鉅堂先生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歐振強先生 (榮譽文學士、教育文憑、文學碩士)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464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香港五邑工商總會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69 |
校訓 | : | 敏行、正心、博學、日新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40 | |
中五 | - | $340 | |
中六 | - | $34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50 | |
學生會會費($) | : | -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310 (改善校園設施及支付印刷相關支出)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學校設施 | : | 學校禮堂、所有課室及特別室均有空氣調節。全校共有4間實驗室、資訊科技及應用科學室、地理室、美術室、音樂室、家政室、縫紉室、多媒體學習中心、圖書館、校史廊、室外及設有抱石牆之室內運動場。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9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2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96%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46% |
特殊教育培訓 | : | 46%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21% |
5-9 年 | : | 27% |
10 年或以上 | : | 52%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5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5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5 |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及普通話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中一及中二)、物理(中三)、 化學(中三)、生物(中三)、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中三)、 歷史、地理、生活與社會(資源與經濟活動)(中三)、生活與社會、資訊及通訊科技、 視覺藝術、家政、音樂及體育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學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四至中五)、通識教育(中六)、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會計學習範疇及商業管理範疇)、經濟、地理、歷史、旅遊與款待、體育、音樂欣賞(中四)及美術欣賞(中四)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及普通話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中一及中二)、物理(中三)、 化學(中三)、生物(中三)、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中三)、 歷史、地理、生活與社會(資源與經濟活動)(中三)、生活與社會、資訊及通訊科技、 視覺藝術、家政、音樂及體育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學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四至中六)、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會計學習範疇及商業管理範疇)、經濟、地理、歷史、旅遊與款待、體育、音樂欣賞(中四)及美術欣賞(中四)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學生的教育局成績次第(40%)、面試(30%)、小四至小六上學期的獎項(20%)與課外活動及服務(10%)。 *學生須於最近的成績表中獲取乙級操行或以上。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中一新生註冊後會舉行中一新生親子迎新日及迎新活動,使新生及其家長對本校有進一步的認識及為新的學習階段作準備。另外,暑假期間亦會舉辦銜接課程、全人發展工作坊及各類體育活動。 學生填寫健康申報表,令學校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另外,學生可參與衞生署的健康服務計劃。家政科協助學生培養健康的飲食習慣。體育科老師除了鼓勵學生多做運動,每學年會為學生量度身高及體重,評估他們的體格發展。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追求卓越。 |
學校管理架構 | : | 除法團校董會及學校發展組等行政組織外,亦有各學科小組及功能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本校法團校董會於二零零七年九月成立,共有成員十五人,包括校監、七位辦學團體校董、校長、兩位教員校董、兩位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獨立校董。 |
環保政策 | : | 校方採取全面的環保政策,除呼籲師生在校內節約使用資源外,不對環境造成污染是每年度全方位學習日其中一個原則。德育及公民教育委員會與地理及環保學會組織不同活動提倡環保教育。除了在教員室及課室設廢紙回收箱,課室的冷氣機在氣溫達攝氏二十六度以上方才啟動。本學年更設「綠色生活」為年度主題,從多方面鼓勵師生保護環境。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本校主要採用英文為教學語言(詳情請參閱2022/23及2023/24學年開設科目資料),以增強學生的英語能力及為將來升學作好準備。除聘有一位外籍英語教師,本校並透過英語校園及相關的獎勵計劃、英語嘉年華、閱讀計劃、中國文化週、演講比賽、校際朗誦節、歌唱比賽等活動,致力落實「兩文三語」政策。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學校透過不同的活動及教學模式,達至學生的均衡發展。每年每科除訂定課程大綱、教學程序及全年工作計劃外,亦設計各類型的學習活動,因材施教,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及發展共通能力,並協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自主自學的精神。 初中課程為通才教育,新高中課程容許學生選修不同科目,提供多元化的科目組合,配合學生的不同興趣及未來升學計劃。學生可透過網上閱讀平台,在校內及家中閱覽各類書籍。學校舉辦特色的閱讀活動,引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各科均備閱讀材料作輔助教學之用。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3X。 校方為中四學生提供115個科目組合。 2. 課程重點:班主任課(中一至中六)、全方位學習課節 (中一、中二及中四)、中國語文(中一至中三)及生活與社會(中一至中三)。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學校設專責小組統籌推廣閱讀事宜,初中每循環週設一節閱讀課。中文科及英文科教授學生閱讀技巧,其他科目亦透過課堂活動、課業、閱讀計劃等方法鼓勵閱讀。 除於館內設專題圖書展外,圖書館亦按時舉辦大型書展。此外,尚有書籍分享活動和好書推介等。 各科於課堂廣泛使用資訊科技教學,並要求學生使用資訊科技完成課業,又於不同平台設網上練習庫。各學科均會使用平板電腦或透過智能觸控電子白板作互動課堂教學。 不同學科均要求學生進行專題研習,主題多樣化,以培養共通能力。 各學科皆包含德育及公民教育的元素。班主任課及生活與社會科協助學生培養正確價值觀和態度。除正規課程外,學會活動、制服團隊、早會及大型活動亦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品格。 |
生涯規劃教育 | : | 本校的生涯規劃教育旨在培養學生認識自我、個人規劃、設立目標和反思的能力,以及認識銜接各升學就業的途徑。升學就業輔導組會因應不同年級、不同興趣及不同能力的學生需要,舉辦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參與,當中包括講座、工作坊、分享會、參觀、工作體驗計劃、學長計劃、朋輩輔導計劃、比賽、個別及小組諮詢輔導等。透過多元化的教育活動,讓學生獲得所需知識、技能及正面態度,以作出明智的升學、就業及生涯規劃。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本校拔尖補底的政策能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資優的學生可參加各種興趣班、課程或比賽去發展他們的潛能;另有不同的精進班供能力稍遜的學生參與,並設功課輔導班,幫助有需要的同學。各科亦提供不同程度的網上練習,學生可按需要完成練習,以提昇自己的學術水平。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校善用校內外資源及學習支援津貼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除提供相關的評核調適及訂定個別學習計劃外,亦因應該等同學的需要提供個別輔導。學校與家長緊密合作,並會不時通知家長學生的學習進展。此外,學校安排教職員接受相關培訓,並致力加強其他學生及家長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的接納及支援。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本校設有持續評估機制評定學生日常的課堂表現、家課及專題報告。同時,每學期每科測驗一至兩次。中四至中六選修科亦安排短測。中一至中五每學年有兩次期考,中六則只有一次期終試。另外,本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課業及測考調適,更客觀地反映他們的學習成果。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本校每學年出版通訊及校報讓家長了解學校的發展及校政。除舉辦講座、工作坊、親子旅行等活動促進家校合作外,家長教師會亦協助校方籌款以改善學校設施,動員家長義工協助校方推行活動,亦收集家長意見向校方反映。此外,家長教師會設獎學金,嘉許在體育、美術或音樂發展有傑出表現的同學,藉此鼓勵學生作多元化的發展。另外,本校每學期設家長日,令家長更明白學生在校內的表現。 |
校風 | : | 透過經常性的集會、德育講座、課外活動等,使學生明事理、守規矩,並切實執行校訓,維持純樸的校風。各科組推行不同的活動以落實健康校園的理念。中一及中二設副班主任以加強對學生的支援。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協助學生解決選科及升學問題。另外,學生輔導組及駐校社工全力幫助有需要的學生,校方同時亦推行「朋輩輔導計劃」,由中四學生協助中一同學克服個人在適應學習環境、學業及交友上的困難。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主要關注事項: (一) 提升學生學習表現 (二) 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及生活技能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校方每年積極協助教師改進教學策略及輔導技巧,並鼓勵教師參加研討會、工作坊及經驗分享會等。另外,啟導計劃能加快新入職教師適應工作環境及達到校方對教學的要求。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本校共有35個課外活動組織,包括學生會、四社、香港紅十字青年團、校園電視台、學科學會及興趣小組,定期舉辦多元化的活動,如參觀、比賽、講座及工作坊等;並有25支不同類別的校隊,如中英文辯論隊、演講隊、合唱團、管樂團、弦樂團、中樂團、射箭隊、室內划艇隊及各類球隊等,在公開比賽中屢獲殊榮。此外,校方積極推動學生參加香港青年獎勵計劃、社會服務計劃及境外考察團,以發揮潛能、建立社交、開拓眼界及服務社群。 |
其 他 | : | 本校紅十字青年團多次獲傑出青年團比賽全港總冠軍及囊括多項大獎。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25、25A、27、41A、85、85A、85P、108; 地鐵:炮台山站、天后站; 小巴:49M。 |
備註 | : | 其他學習經歷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與工作有關的經驗、藝術發展及體育發展。 |
修訂日期:4/0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