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屯門湖景邨 | |||
電話: | 24645220 | 電郵: | mail@shd.edu.hk | |
傳真: | 24614724 | 網址: | http://www.shd.edu.hk |
辦學宗旨
本校著重的是「全人教育」,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使能發揮個人的潛能。學校以「學行並駕創高峰,辛亥為家樂融融」作為全體師生學與教的目標,並以校訓「勤儉忠信」為進德修業的依歸,勉勵他們拓展豐盛而有意義的人生。
本區 | : | 屯門區 |
他區 | : | 元朗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王家龍先生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李志文先生 (理學士、學位教師教育證書、兒童及青少年發展教育碩士、科學教育碩士)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40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東華三院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81 |
校訓 | : | 勤、儉、忠、信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40 | |
中五 | - | $340 | |
中六 | - | $34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50 | |
學生會會費($) | : | $2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310 (中一至中五) $155 (中六)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學校設施 | : | 全校課室及禮堂安裝冷氣,特別設施有:STEM創意中心及校園電視台(由優質教育基金贊助)、語言實驗室、多媒體教學室、健身室、活動室及攀石牆,為學生提供額外空間拓展學習及活動領域。 建設「智能校園」:設「綠色校園2.0:採電學舍」(安裝太陽能發電系統)、校簿自動售賣機、魚菜共生機、水耕機等。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通過與專家及有需要的同學及其家長合作,學生支援組幫助購買器材以支援同學學習的需要。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5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5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98%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7% |
特殊教育培訓 | : | 55%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15% |
5-9 年 | : | 20% |
10 年或以上 | : | 65%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普通話、音樂、體育、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STEM、普通電腦、地理、科學* 中二: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普通話、音樂、體育、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STEM、普通電腦 中三: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普通話、音樂、體育、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普通電腦、基本商業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中一:歷史* 中二至中三:歷史*、地理*、科學* (部份班別採用英文為教學語言,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班別將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以配合高中英語教學。) |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四至中五)、通識教育(中六)、中國歷史、歷史、經濟、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視覺藝術、其他學習經歷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核心課程)、數學延伸單元二、物理、化學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普通話、音樂、體育、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STEM、普通電腦、地理、科學* 中二: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普通話、音樂、體育、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STEM、普通電腦、地理、科學* 中三:中國語文、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普通話、音樂、體育、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STEM、普通電腦、基本商業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中一至中二:歷史* 中三:歷史*、地理*、科學* (部份班別採用英文為教學語言,以中文為教學語言的班別將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以配合高中英語教學。) |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至中六)、中國歷史、歷史、經濟、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視覺藝術、其他學習經歷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核心課程)、數學延伸單元二、物理、化學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教育局成績次第50%;小五及小六級操行15%;課外活動及獎項15%;面試表現20%。(註:學校可收取個別在上述收生準則下未獲選出而體藝方面有突出表現的學生,惟人數不多於自行分配學額的百分之十。)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本校迎新活動包括:1.中一英語銜接課程 2.升中伴我行 3.迎新團隊訓練 4.新生家長迎新日 5.新生訓輔講座 6.社工班訪 7.大哥哥大姐姐計劃 8.學術大使計劃 - 透過多項迎新活動,讓學生可盡快適應校園生活。本校設東華三院教育心理學家及社工,支援學生成長,建立關愛校園。本校亦已成立健康校園小組,推廣無毒健康校園。小組全年推行多項健康教育活動,以培養學生積極健康人生態度。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落實領導層的「接班」過渡,將正向心理融入校政管理,並進行校內硬件加建維修工程,亦配合香港國安教育的推行。 2.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STREAM編程教育、優化校本課程。 3. 律己自強守規,服務關愛社群。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本校設有學校管理委員會、學校發展委員會、教務委員會及學生事務委員會分別由校監、校長及副校長帶領發展。另設有多個行政小組、主要學習領域統籌主任及科主任主理各項校務行政及科務發展。校長每年透過召開各行政、教務及學生事務會議,商討學校整體政策、各項校務計劃及檢討工作。每學年各委員會常設會議四至六次。各科組在主任老師領導下開展校務工作。每學年常設會議五次。另每年召開七次校務會議及各級級務會議兩次,全體老師均須參加,藉此對校務工作之決策、推展及檢討提供意見。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法團校董會」於2006年2月成立,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校長校董、教師校董、獨立校董、家長校董及校友校董。校監為前東華三院主席王家龍先生。 |
環保政策 | : | 旨在讓同學於校園生活中認知所學,注意環境保護及珍惜資源,望能培養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本校致力推行兩文三語,尤為重視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本校初中各級按班別訂定教學語言,部份班別的主要科目包括數學、歷史、地理及科學以英語教授,部份班別則以母語教學。初中以部份母語教授的學科設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以配合高中部分英語教授的選修科。 為了讓學生擁有優良的英語學習環境,本校在英語學習上有以下措施: (一)中一至中六級全部英文課堂以分組形式上課,減低師生比例,提升教學效果。外籍英語老師教授初中說話、Language Arts及英語活動,以提升學生聽、講能力。 (二)全年設有多個英文輔導班,包括「升中伴我行」英文科輔導班、「英文試後輔導班」、「暑期達標班」、「初中英文補習班」及銜接高中的「英語銜接課程」。 (三)為中一新生設立以「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為主題的迎新學習班;另為中一級設計科本「跨學科英文生字及句子」小冊子,讓學生更容易掌握各學科的詞彙運用。 (四)設英語周、朗誦比賽、跨學科英語活動如「Speak up-Act out! Improvised Drama Competition」、英語電影欣賞、英文書籍分享,更舉辦午間音樂活動及出版校本英語刊物,創造音樂環境,使學生進一步活用英語。 (五)每周二設有英文「早讀課」及「英語早會」,讓學生閱讀英文讀物或英文書籍及有更多機會運用英語。 (六)設立「SHDC English World」網站,讓學生更容易了解與英文有關的活動的資訊。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以「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為大方向,配合「全人教育」、「學會學習」、「兩文三語」、「共通能力」四方面。為關注學生多元發展,照顧學習多樣性、擴闊視野,科組及學會組織的活動聚焦學校關注事項,提升學與教效能,推動學術風氣。本校緊貼教育趨勢及社會對學生期望而設計校本課程。初中方面,學校本著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除設有文法中學各主要科目外,中一至中二級設有STEM、普通電腦及普通話科;高中方面,中四至中六學生除可修讀一般文理科目外,並有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視覺藝術,以及資訊及通訊科技科等科目。為增加升學競爭力,學校讓同學修讀兩至三個選修科。學校著重初高中課程銜接。學校亦會靈活運用學校資源為學生增加課後學習,照顧學習多樣性。對於學習能力較佳的學生,學校亦會安排資優課程及國際應可考試,發掘及拓展學生潛能。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高中學生可修讀兩至三個選修科。修讀兩個選修科學生,如有興趣修讀其他課程,如應用學習,可向校方申請。 2. 課程重點:中一及中二設有STEM課堂。中四及中五級有「其他學習經歷」課。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本校為發展學生各樣共通能力,中二級安排專題研習。「早讀課」讓全體老師與學生一起在寧靜的氣氛下閱讀。中、英文廣泛閱讀計劃及「辛亥閱讀獎計劃」旨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習慣。透過STEM課程,致力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及提升對學習科學科目的興趣。 |
生涯規劃教育 | : | 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廣生涯規劃教育及升學就業輔導活動。在東華三院專業支援下,升學就業輔導組已開展跨組協作,為學生、家長及老師提供高質的生涯規劃教育。本校在初中推行一個由東華教育心理學家、註冊社工和升學就業輔導老師教師設計全面生涯規劃課程。中一課程包括了解自己及制定目標;中二課程介紹價值觀和自我自尊;中三課程介紹多元出路及不同升學選擇。高中課程加入20小時的生涯規劃課,學生會參觀大專院校及職場,參與職業興趣測試和學習求職技能等。班主任會出席班訪,藉此更了解學生的需要和掌握最新的升學就業相關信息。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學校透過全校參與三層支援模式,提升學與教效能和照顧學習多樣性,各科已訂立支援策略、課程調適及分層教學策略,為有短暫或輕微學習困難學生提供優質課堂教學,給予有持續學習問題學生額外支援,以及加強支援個別學習問題較嚴重的學生。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校設立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各科組主任、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及老師、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和社工,統籌校本的共融政策,營造共融文化及措施,以達致及早識別、轉介及支援的大原則。 學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以支援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活動,包括言語治療、職業治療及輔導心理學家駐校服務、課後學習技巧小組、社交技巧訓練、潛能發展計劃、職志探索及共融活動等。 透過跨專業會談,為有需要學生訂立個人學習計劃,並協調外間專業服務機構,支援學生及教師的學與教。學校透過定期的級會、學科會議、學生個案會議等檢視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情況,調適支援策略及提供不同的考試調適,如特別考室、延長考試時間及放大試卷等。學校重視家校合作,建立恆常溝通機制,並透過「學生支援摘要」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舉辦文化共融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全年設二個學期,每學期設統一測驗及考試各一次,以評估同學知識、技能及各種共通能力。學校積極使用測考數據。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為達至「家校合作好,子女成材易」的宗旨,家長教師會從下列各方面推動家校合作: 1. 促進家校溝通,合作幫助學生在學業和身心進步方面具更大的效力。 2. 增強歸屬感方面:籌辦多元化的親子、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 3. 建立家長間的支援網絡及增加參照學習的機會。 4. 建立有效的親子溝通渠道,舉辦多元化的研討會和社工講座,讓家長認識子女成長時的需要,培養良好親子關係。 5. 讓家長了解學校辦學理念,建立一個融洽有序家校互動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愉快有效地學習。 |
校風 | : | 輔導方面,學校提供關顧服務的支援隊伍包括社工、東華三院教育心理學家、警區學校聯絡大使、明愛青少年綜合服務隊;領袖生、公民教育領袖生、學生會、社及學會幹事。「升中伴我行」幫助中一新生入學的適應;「成長計劃」、「團隊訓練」為中一學生作出學行扶助;並進行小組活動(包括歷奇訓練,義工服務等)以協助學生全人發展;「勉學欄」表揚學業;「期終試補習班」及「暑期補習班」為初中同學補習。另外,本校強調班主任角色,班主任作輔導、訓育及監察,恰切地照顧每位同學的需要。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學校三年發展計劃(2021/22,2022/23及2023/24) 1. 落實領導層的「接班」過渡,將正向心理融入校政管理,並進行校內硬件加建維修工程,亦配合香港國安教育的推行。 2. 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加強STREAM編程教育、優化校本課程。 3. 律己自強守規,服務關愛社群。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本校積極鼓勵老師參加在職培訓進修,吸收新知識,提高教學素質。每年於校內舉辦三次教師發展日。為配合新高中學制之推行,學校鼓勵老師參加研討會及工作坊。校方期望每名老師均可在連續三個學年內完成150小時「持續專業發展」。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本校課外活動,學術興趣兼備。中一至中三「一生一團隊計劃」,除鍛煉體魄之餘亦訓練同學意志。中樂團成立多年,流行樂隊亦已成立,中西音樂共冶一爐。學生積極參與領袖訓練及外展活動。中二級設跨科專題研習,讓全體師生建立互動的學習氣氛。每年積極參與校際朗誦、音樂、舞蹈、辯論、體育、藝術比賽、科學展及軍訓營。手球比賽、越野賽、田徑比賽、英語話劇及英語短片創作比賽屢獲殊榮。學生又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具公民責任。 |
其 他 | : | 本校設有不同獎學金,以鼓勵於學業成績、領袖才能、音樂、藝術和體育有傑出表現及樂於服務學校及社區的同學,本校亦協助同學申請校外之獎學金。 獎學金及提名包括: 1. 應用學習獎學金 2. 中原慈善基金奬學金 3. 鄭一正獎學金 4. Chu Wing Ting Memorial Scholarship 5. 港富明德獎學金 6. 領展第一代大學生獎學金 7. 屯門區青年活動委員會優秀青年嘉許獎 8.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高中獎學金 9. 80-81獎學金,亞洲商業銀行獎學金,恆生銀行金禧紀念獎學金,陳庭驊基金獎學金 10. 柏立基爵士信託基金傑出學生資助(非學術範疇)計劃 11. 辛亥年總理獎學金 12. 屯門區卓越學生 13. 屯門區學生獎勵計劃 14. 東華傑出學生(課外活動) 15. 東華傑出學生 16. 東華三院陳耀莊獎學金 17. 東華三院陳婉珍博士獎學金 18. 東華三謝婉雯醫生紀念獎學金 19. 東華三院李兆忠紀念獎學金 20. 東華三院王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獎學 21. 東華三院黃乾亨基金紀念雷治強博士獎學 22. 上游獎學金 23. 黃廷芳奬學金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59M、59X、59A、259D、962、962X; 小巴:44; 輕鐵:屯門碼頭。 |
備註 | : | 高中「應用學習」及「外語課程」:由校外機構提供,學校為學生申請「新高中多元學習津貼」以支付學費。中四及中五級設「其他學習經歷」課,透過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與工作有關的經驗、藝術發展和體育發展,藉以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
修訂日期:6/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