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九龍橫頭磡龍翔道157號 | |||
電話: | 23381971 | 電郵: | info@rotary.edu.hk | |
傳真: | 23383748 | 網址: | http://www.rotary.edu.hk |
办学宗旨
實施基督化全人教育,為社會培育良好公民。鼓勵青少年追求靈性與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進,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積極的做人處世態度。
本區 | : | 黃大仙區 |
他區 | : | 油尖旺區, 深水埗區, 九龍城區, 觀塘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翁傳鏗牧師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薛昌華先生 (數學理學士,資訊科技教育應用文學碩士,教育文憑)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60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1972 |
校訓 | : | 修身力學,榮神益人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10 | |
中五 | - | $310 | |
中六 | - | $31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60 | |
學生會會費($) | : | $15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優化校園設備$10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學校設施 | : | 1. 所有教室及特別室均設有先進電腦教學設施。另外,更備大型繪圖機丶航拍設施、鐳射雕刻機、專業3D打印機、數碼單鏡反光攝影機、數碼攝錄及剪輯系統、LED舞台燈光系統,以增潤學習。 2. 本校設有校園電視台、扶輪劇院及網路咖啡空間,冀藉視像製作和表演活動,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學習英語。扶輪創客坊支援STEAM科技實驗及機械人製作,提升學習成效。 3. 學校有三個多媒體教學中心、會議室、學生活動室及校史室,更設自主學習中心和全新資源圖書館,為學生提供一個設備齊全和舒適的自學環境。 4. 為營造學習英語語境,學校設立英語茶座,讓學生在輕鬆環境下,學習英語。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9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49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93% |
學士 | : | 96%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5% |
特殊教育培訓 | : | 55%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20% |
5-9 年 | : | 2% |
10 年或以上 | : | 78% |
班數 | ||
中一 | : | 3 |
中二 | : | 3 |
中三 | : | 3 |
中四 | : | 3 |
中五 | : | 3 |
中六 | : | 3 |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生活與社會*,科學*,中國歷史,體育,視覺藝術,家政,設計與科技,商業,音樂,資訊科技,普通話,宗教教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中一級至中三級:其中一班以英語教授生活與社會部分單元。 中一級至中三級:其中一班以英語教授科學部分單元。 中一級:以英語教授數學部分單元。 |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必修部份及延伸部份:單元一),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中五)、通識教育科(中六),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化學,設計與應用科技,經濟,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資訊及通訊科技,物理,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體育,倫理與宗教,音樂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生活與社會*,科學*,中國歷史,體育,視覺藝術,家政,設計與科技,商業,音樂,資訊科技,普通話,宗教教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中一級至中三級:其中一班以英語教授生活與社會部分單元。 中一級至中三級:其中一班以英語教授科學部分單元。 中一級:以英語教授數學部分單元。 |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必修部份及延伸部份:單元一/二),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物理,化學,生物,設計與應用科技,經濟,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資訊及通訊科技,中國歷史,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體育,倫理與宗教,音樂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評選準則及比重:品行 – 25%;學業成績 – 30%;課外活動、校內服務及曾獲得之獎項 – 25%;面試(包括STEAM創意表現)– 2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本校於入學前已為中一學生舉辦中一適應課程及「新生教導日」,由「大哥哥/大姐姐關懷計劃」的高年級學生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逢星期六下午有中華基督教會海南堂和本校合辦的「學生團契」,幫助學生在多方面成長和認識基督信仰。 學校已將健康教育元素融入在課程中,各科組經常安排活動及舉辦講座,向同學傳遞最新的健康資訊。另設有學校健康大使,每學年因應不同主題在校內推廣多元化健康活動。為提升學生對精神健康的關注和認識,本校亦參加「喜樂同行 – 尊重生命、逆境同行」計劃,讓學生、家長及老師了解正面思維的重要。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優化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2. 建立關愛群體,培養學生國民身份認同及成為良好公民。 3. 全方位推動生涯規劃教育,促進學生成長。 |
學校管理架構 | : | 學校設有多個部門處理學校事務,包括學校行政及政策、教務、訓導、輔導、聯課活動、宗教教育委員會、德育、公民及國情教育、生涯規劃、資訊科技、學校自評及教師專業發展、社區及學校推廣及編輯。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本校已於2011年9月1日成立法團校董會。法團校董會秉持基督大愛,貫徹辦學團體的宗旨及信念,忠誠管理學校,督導校方提供優良教育,實踐本校的願景、使命及核心價值。 |
環保政策 | : | 本校支持環保,致力培育學生保持校園清潔的責任感和習慣,定期檢討學校環保政策及運作方式,以配合社區和世界情況的轉變。除教導學生珍惜能源,鼓勵回收廢紙再用外,本校一直推動無紙化及及善用電子化文件的習慣,教育學生實踐愛護生態環境,了解保護環境的意義,協助學生建立個人與自然、社會互相配合、彼此共存的和諧生活。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本校以母語為教學語言,同時着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英文科於不同級別按學生能力實施分組教學,因材施教;外籍英語教師課餘為學生舉辦英文口語訓練。此外,透過閱讀獎勵計劃推廣閱讀、舉辦英語日、中文及普通話周,並鼓勵學生參加校際朗誦比賽、以普通話/英語宣佈等活動,致力落實「兩文三語」政策。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學校的初中校本課程涵蓋廣泛,知識、態度和能力並重。調整初中推行專題研習之模式,讓學生在三年內掌握STEAM研究之基本方法和技能。本校不斷引入外界資源,以幫助各項學與教措施及課程的發展。為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各科按共通能力擬定學習目標,推動自主學習;課堂上運用提問、小組討論、電子學習及匯報等方法,全面提升課堂互動性,以期提升同學的思維及創作能力。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在高中提供多元化的課程,學校除提供九個選修科供同學自由選修外,更可選讀應用學習或數學延伸課程(單元一/單元二)。 2. 課程重點:設立初中STEAM課程,提升學生在科學、科技、藝術及數學範疇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校設共同備課,老師定時討論,調適學習內容,設計合適的課堂活動。中國語文科、數學科、科學科及STEAM教育等主要學習領域透過教育局校本課程發展的支援,與專業團體保持交流與協作,持續改善和革新課程。另設其他校本課程,包括價值教育、宗教教育、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課等。 |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 : | A. 從閱讀中學習:本校設閱讀課,讓學生閱讀報章及課外書籍,並每年舉辦多元化活動,包括閱讀月、閱讀奬勵計劃、專題書展、好書推介比賽、借書龍虎榜、作家講座等,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B. 成長核心價值:1. 設有六個核心價值,以三年為一循環,包括熱愛生命、誠信勤樸、尊重欣賞、關懷互助、堅毅承擔、熱愛國家,藉此強化學生的正確價值觀。2. 各科均滲入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元素,培養學生良好品格和行為,建立正面的價值觀,並於每天早會設價值教育分享短講。3. 加強國民教育,定期舉辦升旗禮、國旗下的講話、周會、講座活動等,藉此培養學生的國民身分認同、讓他們了解法治精神,明白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培育他們成為守法的良好公民。4. 透過義工服務,讓學生了解弱勢群體的需要,建立同理心及主動關懷有需要的人士。本校亦設長者學苑,為學生提供服務社群的機會,促進跨代共融。 C. 運用資訊科技互動學習:全校鋪設光纖網絡及內聯網系統。學校提供平板電腦讓學生可以在課堂上「一人一機」,透過電子教學。初中按需要自攜平板電腦(BYOD)回校上課。各科均引入電子學習元素,提升課堂的互動性,並透過學生自評及互評,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D. 專題研習:1. 發展初中學生九種共通能力—如溝通能力、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2. 以STEAM為核心研習主題。 |
生涯規劃教育 | : | 1. 策劃及推行生涯規劃教育,旨在提供不同類型的活動,以配合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發展需要; 2. 舉行學生成長教育週,為不同群組學生提供適切訓練: a. 透過生活技能訓練活動,讓中一級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及培養團隊精神;b. 透過紀律訓練活動,提升中二級學生遵守紀律的意識,從而提高他們自理能力;c. 透過內地交流,加強中三級學生對國家的認識,擴闊他們視野;從而建立歸屬感及國民身份認同;d. 透過領袖訓練,提升中四級學生的解難能力和領袖才能,凝聚他們的團隊精神;e. 透過升學就業講座、本地及海外大學交流、工商機構參觀及工作體驗活動,讓中五及中六級學生獲悉更多升學就業資訊。 3. 與「九龍西區扶輪社」合作推行「扶輪與校同行計劃」,由扶輪社資深社長、社友擔任導師,為學生安排多元化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承擔精神。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以校本方式建立分層支援以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為有需要學生提供支援或設計個別學習計劃,支援不同學生的需要;提供言語治療及訓練協助有言語障礙或聽覺障礙學生提升語言及表達能力;為不同學習習慣及需要的學生提供校本學習支援課程和調適,提高學習動機及能力;提供不同類型的課後服務與小組支援活動,如執行功能、自理能力及語文知識訓練等,鞏固及發展學生不同技能;協助學生提升自我形象,融入校園學習生活;推行核心科目試驗計劃,協助及提升不同需要學生的學習效能。本學年增設級統籌角色,透過定期會議,橫向協調訓輔、學務、生涯規劃、聯課活動和特殊教育需要等不同委員會,交流同學在各範疇的數據。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推行「全校參與」模式幫助有特殊需要學生,藉跨專業人員協作,及早識別、轉介及支援不同特殊需要學生。專責支援、輔導人員及教學助理、開設課後支援小組活動,提供課業與考試調適,加強對學生學習、情緒行為及社交溝通技巧的支援。學生支援組定期與家長溝通,為不同特殊需要學生提供言語及職業治療服務、讀寫能力訓練、社交及自理能力技巧等訓練。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全年分兩個學期,每學期統一測驗及考試各一次;部分科目不設考試,以專題報告及持續性評估學生所學。另外,學校會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特別考試安排及調適。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長是學校的重要伙伴,本校非常重視與家長的聯繫和溝通。為與家長建立有效和恆常的溝通渠道,家長教師會每年均會製作會訊,讓家長們了解本會會務。同時,家長教師會定期舉辦各類活動,如周年會員大會、校長和家長茶聚、家長晚會、家長日、親子旅行、親子工作坊、親子園圃、家長教育講座等,與家長分享及交流意見。此外,為讓家長更了解本校的發展方向及所推行的政策,以獲得家長更大支持,本校亦經常邀請家長教師會成員參與諮詢會、學校活動及社區的義務工作等,藉以讓家長與學校有更緊密的聯繫,發揮家校合作精神。 |
校風 | : | 本校校風純樸,向以嚴謹、尊重及信任的態度作為教育學生的理念,從而建立關愛、積極進取、和諧樂觀的校園文化,讓學生成為正直、有誠信、樂於承擔的人。學校師生關係和諧,重視學生的學習和品德的培育,同時著重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的成長和發展。除老師的悉心教導外,本校有駐校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為學生提供不同層面的支援服務,連續多年獲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頒發「關愛校園」榮譽,表揚本校師生共同營造關愛校園的努力。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啟發學生多元智能。 2. 推動關愛共融文化。 3. 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提升學習效能。 4. 培養學生生命質素,促進健康快樂成長。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配合學校的關注事項,適時舉辦不同類型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致力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同時建立互相欣賞、支援和融洽的教師文化;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校內外的交流活動和進修課程,從而提升專業水平,擴闊視野;參加Project WeCan優質教育發展整合支援項目,培訓領導層及老師專業成長,促進學生學習效能。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創造多元的學習環境,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校內校外的活動及比賽,啟發學生潛能及創意。透過不同的活動體驗,加強學生自信心,提升學生成就感,讓學生循序漸進建立目標,規劃人生。本校在時間表內加入「多元學習課」,除中英數拔尖及補底班外,學生可自由選擇心儀的興趣班,藉此發展學生多元才能並加以培訓。本校推行「一人一體藝計劃」及初中活動政策,並根據社會趨勢與學生需要,發展高質素與成效的課外活動。 全校按學術、興趣、體藝及服務等類別舉辦約50項課外活動及興趣小組。經常安排學生參與外間義工服務及慈善活動,每週舉行學生團契,並定時舉辦公民教育週、學術週、英語日、全方位活動周等。每年於試後設「全方位學習周」,透過各類文化、藝術、科技等校內、外活動,拓闊學生視野,增加學生多元學習體驗。 |
其 他 | : | 1. 本校透過推行啟發潛能教育(Invitational Education),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驗,以發展學生多元智能及自我概念,提升學生自尊感及自我效能感,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我們的信念是「每個孩子均受尊重的、被接受的和被欣賞的。」本校於2020年榮獲國際啟發潛能教育學校大獎(Inviting School Awards)。 2. 本校創校初期得九龍西區扶輪社慨捐巨款得以興建,此後九龍西區扶輪社亦不斷在財力上支持本校改善教學設施,設立獎助學金鼓勵同學力爭上游。 3. 本校積極尋找校外提供獎助學金的機構,希望能表揚及獎勵於校內外在多元智能(體育、藝術、音樂、才藝或技能或社會服務等方面)有卓越表現的同學,藉此培育菁英學生成為社會優秀人才,將來貢獻並回饋社會。 4. 本校更透過「新來港學童支援計劃-卓越計劃」向新來港學生提供以下支援服務: (1) 學術支援:讓新來港學生參加英文補習班及粵語班,並向新來港學生贈送英文圖書及中、英、數練習,令新來港學生更快適應課程。 (2) 關顧支援:為新來港學生舉辦節日聚會、認識社區及參觀等活動。 (3) 經濟支援:協助有經濟困難的新來港學生申請各類資助,並設立獎助學金表揚品學兼優的學生。 (4) 升學:協助新來港學生升讀香港、內地及海外大學的課程,並透過升學講座介紹銜接內地升學的方法。 (5) 比賽或活動:透過不同的比賽或服務機會讓新來港學生建立自信、發揮所長。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港鐵:樂富站A出口、黃大仙站C1出口。專線小巴:13,39M,53M,54,85,88。 巴士:1,2B,2F,3C,7,7B,7M,11C,11D,11K,38,40,40A,40P,42C,61X,62X,69C,74A,75X,80,80P,84M,89,89B,103,113,211,211A,214,224R,252X,258D,258P,259D,267X,268A,268C,269C,290A,889,E22,E22A,E22X,N29。 |
備註 | : | - |
修订日期:6/12/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