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屯門大興邨屋邨中學第1號 | |||
電話: | 24377000 | 電郵: | info@bsc.edu.hk | |
傳真: | 24377099 | 網址: | http://www.bsc.edu.hk |
办学宗旨
秉承校訓「明智顯悲」的精神,以佛化教育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育並重,慈悲關愛,令學生知自愛、明責任,建立正確人生觀,發揮潛能,學以致用,與時並進,服務社會,貢獻國家。
本區 | : | 屯門區 |
他區 | : | 離島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釋衍空法師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馮順寧女士 (香港大學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教育文憑)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50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香港佛教聯合會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的培訓達標率 | : | 不適用 |
宗教 | : | 佛教 |
創校年份 | : | 1978 |
校訓 | : | 明智顯悲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40 | |
中五 | - | $340 | |
中六 | - | $34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30 | |
學生會會費($) | : | $2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45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25 |
學校設施 | : | 本校設有禮堂、英語活動室、實驗室、多媒體學習中心、圖書館、地理暨學生活動室、科技與設技室、視藝室、音樂室、禪修室、家政室、學生會室、家教會室、校園電視台節目製作室、籃球場(兩個)、排球場、雨天操場、溫習區等,配合六育發展。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語音轉換文字軟件及硬件。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7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4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88%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3% |
特殊教育培訓 | : | 46%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27% |
5-9 年 | : | 10% |
10 年或以上 | : | 63% |
班數 | ||
中一 | : | 3 |
中二 | : | 3 |
中三 | : | 3 |
中四 | : | 3 |
中五 | : | 3 |
中六 | : | 3 |
2023/2024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至中三:中國語文、普通話、數學、科學*、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設計與科技、家政*、音樂*、體育、視覺藝術、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電腦;中一至中二:同創共學;中三級:歷史、地理、商業服務、基本商業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3/2024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視覺藝術、地理、中史(中四)、歷史(中五及中六)、經濟、旅遊與款待、倫理及宗教、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4/2025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至中三級:中國語文、普通話、數學、科學*、中國歷史、設計與科技、家政*、音樂*、體育、視覺藝術、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電腦;中一至中二:同創共學;中三級:歷史、地理、商業服務、基本商業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4/2025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視覺藝術、地理、中史(中四及中五)、歷史(中六)、經濟、旅遊與款待、倫理及宗教、「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佛化德育及價值教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4 年9月升讀中一)。學業成績40%、面試表現30%、操行20%、其他學習經歷及獎項1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迎新活動:本校於7月中舉辦為期一星期的中一迎新活動,透過多元化活動,讓中一級家長及學生了解學校政策、成長支援措施及自主學習的果效等。此外,在暑假期間,舉辦中一新生適應課程,包括禪修體驗、團隊訓練、自主學習技巧訓練及班級經營活動等,協助中一級學生及早融入校園生活。 健康生活:透過不同學科課程、成長課、講座、工作坊及參觀等,推行健康教育、藥物教育及性教育,提高學生健康生活的意識。監察小食部售賣之食物種類及午膳飯盒之質素,為學生提供均衡飲食,並提高學生的健康飲食意識。定期巡查校園,杜絕蚊蟲滋生,減低傳染病爆發的機會。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自學能力和學習技巧。 2. 建構健康關愛校園,以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具責任感及勇於承擔的公民。 |
學校管理架構 | : | 實施校本管理,秉持以學生為本之方針,在法團校董會之下,由校長領導3大部門及9個委員會管理全校事務,並設行政會議商議校政,各委員會分別統籌不同專責事務。另外,學校以8大學習領域統籌20多科組發展,以學習圈形式發展科務工作及訂定工作計劃,以配合學校發展方向,並定期進行評估,以期自我完善。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設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獨立校董、校長、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教員校董。 |
環保政策 | : | 透過早會分享、講座、展覽及參觀等活動,提升學生節能及環保意識。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1. 在校園內張貼中、英文告示和標語、在溫習區內設置英語閣、安排英文早會、英文早讀及舉辦中國文化周、英文周等體驗式學習活動、中英文科均設立網上學習及閱讀平台;2. 語文科每年均會因應課程及學生學習需要安排多元的全方位學習活動,例如透過中英文周活動與工作坊、辯論比賽、文化考察、作家講座、作家專題探究等,以啟發學生在取之不竭的生活情境中多讀、多問、多見、多聞,豐富語文學習經歷,增進語文學習的深度和廣度;3. 教學語言微調政策下,科學科推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多接觸英語;4.部份英文課堂由本地英語教師與外籍英語教師進行協作教學,加強照顧學生學習需要及提高師生在課堂上互動。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學校六育並重,旨在培養具終身學習能力及良好品格之公民,重視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自學精神和良好的學習方法和態度:1. 初中重視基礎課程訓練,由中一級開始採用自主學習教學模式,訓練學生各種共通能力,並於中一及中二級開辦「同創共學」課程;2. 安排初中中、英及數三班分成四組,以加強照顧學習多樣性並鞏固學習基礎;3. 各學科設獎勵計劃、拔尖保底措施、筆記及溫習策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4. 各學科透過課程調適、分層工作紙設計、教學法調適、課後補課及增潤課程、評估調適等,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5. 高中各科均設拔尖班及保底班,為學習能力高於一般水平之學生提供課後培訓,亦為學習能力稍遜之學生提供額外支援。6. 設高中精英培訓計劃,並參加教育局及其他學術機構之校本支援及資優培訓計劃;7. 課堂內外恆常運用不同的電子學習工具、平台及教學法進行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及學習效能。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 學生可從10個科目中選修2科,並可按自身能力和興趣報讀應用學習課程。 2. 課程重點:A. 因應學生的學習興趣、性向及需要,增設應用學習課程及日語課程供高中學生修讀,以照顧學生的需要及銜接不同的升學及就業途徑。B. 運用不同的策略推展學生的其他學習經歷,包括在正規課堂內編訂體育及佛學課;又在課外時間舉辦跨學科活動、研習、服務、參觀、海外交流和宗教體驗活動等,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C. 高中增設拔尖保底課程,鞏固及提升學生在核心科目的基礎能力。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1. 專題研習:在初中開辦同創共學課程,通過專題研習形式由老師與學生一起發掘圍繞生活中的社區難點或問題,並以系統化的方式協助學生塑造出學會學習的認知及元認知行為與氣質,藉此提升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及共通能力。 2. 運用資訊科技:課堂內外恆常運用不同電子學習工具、平台及教學法進行教學,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資訊素養及學習效能。循序漸進發展全校自攜裝置(BYOD)計劃,令學生學習更「以生為本」。本校全部課室已鋪設無線網絡、購置平板電腦及設立校園電視台。 3. 從閱讀中學習:本校重視學生從閱讀中學習,增強他們的學習能力,以達致終身學習和全人發展,推行不同的閱讀活動及獎勵計劃,如早讀課、好書推介等。圖書館與各科組合作推行主題閱讀、午間及主題書展等活動,讓學生接觸不同的讀物,廣泛地涉獵知識。圖書館自學閣為學生提供多元化學習資料,培養學生自學習慣,並進行跨科協作,讓學生能融通各科知識。 4. 德育與公民教育:透過不同活動,如「一國兩制」及《基本法》標語創作比賽、到訪廉政公署等,讓學生對國家及本港的法制有更深入了解。另外亦會透過佛化教育活動,如無煙新世代講座、名人講座等,讓學生體會自覺自利的精神,讓學生明白成為一個優質的人的重要性,以及要懷著慈悲的心去關懷社會大眾,學會反思自然環境與自身和社會的關係,以助學生建構及鞏固其本地、國家及世界公民的身份與身份認同感,探索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路向。 |
生涯規劃教育 | : | 1. 透過佛化教育及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明白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意義,讓學生體會自覺自利的精神,了解自身的能力和限制,從而加強對學習和成長的掌控感;2. 設立校本初中生涯規劃課,協助學生及早認識自我,訂定人生目標;3. 為中三及中六進行小組及個人輔導,提供升學及就業資訊,讓學生更了解自己;4. 邀請校友作行業分享,讓學生了解職場實況及資訊;5. 與非政府機構緊密合作,提供多元化課程、職場考察及工作體驗,讓學生充分掌握職場資訊及認識基本職場技巧;6. 安排學生參觀職業訓練局和專上學院及組織大學遊學團,讓學生規劃未來;7. 參加「賽馬會鼓掌.創你程計劃」,建立優質的生涯發展。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1. 重視班級經營,在班主任的促導下,營造同班同學之間的溫情和敬意,並多從明白別人想法開始,繼而成就共同的幸福。大部份班別採取雙班主任制,透過教師之間的協作經歷,強化教師團隊的團結力量及專業發展。2. 透過各項班際比賽、社際比賽、陸運會及壁報設計比賽等活動,建立共融文化。3. 融合教育組由融合教育統籌主任負責統籌,按校情制定校本融合教育政策,透過融合教育支援主任、教育心理學家、學校社工、班主任及科任教師之協調,為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學生提供適切支援。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已設立學生支援組以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成員包括融合教育統籌主任、融合教育支援老師、教育心理學家、校本言語治療師、學校社工、融合教育助理等,透過「全校參與」及「照顧學習多樣性」的兩個原則,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支援。通過個別面談、小組訓練、校外活動體驗及課程調適,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感、學習動機和能力,也可照顧學習多樣性及增加校園歸屬感。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因應科目性質及學生能力設計多元化課業及評估。各科設持續評估,計算平時分。另每學年舉行兩次考試及家長日,使家長能按時了解子弟的學習進度。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班主任會定期聯絡家長,讓雙方可以全面了解學生的校內學習及生活情況。家長教師會亦會透過「沈中家長學堂」舉辦家長講座、親子工作坊、興趣班、敬師日等活動,藉此促進教師、家長及學生之間的溝通,培養學生承擔、仁民及愛物的精神;亦鼓勵家長與時並進,終身學習。 |
校風 | : | 本校秉承校訓「明智顯悲」的精神,以佛化教育培養學生慈悲關愛,在德、智、體、群、美、靈六育上得以均衡發展,令學生知自愛、明責任,建立正確人生觀,發揮潛能,學以致用,與時並進,服務社會,貢獻國家。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提升學生對學習的動機和能力及照顧學習多樣性; 2. 針對學生的自我設限,增強學生的自信從而發心珍惜當下。讓學生懂得承擔、仁民及愛物的精神; 3. 培養學生覺他利他的佛化教育精神關心社區,學習服務社群。師生共建校園的嚴謹而關愛文化; 4. 豐富教師協作經歷,強化教師團隊的團結力量及加強教師專業發展; 5. 積極推廣家長教育,鼓勵家長終生學習。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1. 制定教師專業發展指引,以配合教育局教師專業階梯及學校發展的要求; 2. 每年設四次教師專業發展日及最少四次教師專業發展時段,為特定課題進行專業研修; 3. 建立以行政委員會及學習領域為統籌單位,設立恆常會議及共同備課節,加強各行政組及科組內外的經驗分享及專業交流; 4. 加強教師專業發展,各學科每年制定科本教師專業發展計劃及進行科本專業發展、委員組推動組員進修及分享、專業發展組有系統安排科組參加教育局及各大專院校的校本協作計劃,裝備教學團隊,藉以進一步提升學與教效能及強化照顧學習多樣性,提升專業能量; 5. 舉辦日營或團隊活動,加入共同協作的事工和任務,以提升團隊的互信及工作默契,加強中層管理。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1. 透過不同跨科組協作,教育與深化學生堅毅、感恩的價值,協助學生建立環保校園及健康的生活模式。 2. 鼓勵學生參與多元化聯外活動,透過體驗學習,培養學生的堅毅精神。並舉行活動成果展,展示學生成就及努力,提升學生的領導才能及自信心。 3. 通過服務學習體驗,培養學生自我完善的奮進精神。透過持續性領袖培訓計劃,聚焦發展學生領導才能,裝備自己成為學生領袖。 4. 推動學生幹事組織社際活動,從而培養學生自我反思及力求進步的態度。 |
其 他 | : | 1.專業網絡:成為Microsoft微軟人工智能領航學校、香港大學電機及電子工程學系及香港中文大學及賽馬會人工智能計劃學校;九龍倉學校起動計劃,獲得百多萬元資助,為學生提供創業及職場實習機會、語文能力培訓課程及創意體藝活動等。本校老師為香港中文大學及香港大學專業培訓導師,擔任多個教育局教師培訓行事曆課程導師,包括首個包含元宇宙(Web3.0)教育課程及STEM領域教師中層管理課程。 2.學術發展:近年學生學術表現明顯進步,入讀大學學位課程節節上升。其中周創恒考獲29分、胡倩意考獲27分及麥梓豪考獲25分佳績。香港學校朗誦節中文、英文及普通話各組多次獲得冠亞季軍;第十屆大學文學獎少年作家獎。 3.傑出學生:本校學生多次獲選為屯門區傑出學生及屯門區優秀學生。 4.創新教育(普及教育) 本校為微軟「AI4Good」領航學校,以引入人工智能課程,推動創新教育;香港大學優質教育基金「主題網絡計劃」網絡學校,合作研發校本跨學科課程,獲教育局邀請於中學教師培訓-中學推動STEM教育之良好示例分享會中分享課程發展經驗並奪得「香港大學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中學組「電子教學應用」項目及「STEM及計算思維教育」項目金獎。 5.創新教育(拔尖教育) 秉承學校校本自覺自利的價值觀,本校設立BSC STEMLAB及校本「同創共學」課程,鼓勵學生以同理心覺察他者的局限,從課程及比賽學習解難,透過創新科技解決生活問題為主題,參加學界及全國比賽,擴闊經歷,歷年所獲獎項甚豐: 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全球發明大會中國區總決賽初中組銀獎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發明協會宋慶齡兒童發明獎高中生發明作品銅獎 香港科技創新教育聯盟、新鴻基地產新閱會第四屆未來工程師大賽冠軍 6.體育發展: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屯門區中學分會女子乙組鉛球冠軍;屯門區校際游泳比賽男子甲組200米及100米自由泳金牌;第二十九屆全港佛教中學聯合運動大會男子乙組的團體冠軍。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屯門區校際排球比賽男子初級組U15季軍。 7.音樂藝術發展:設英語音樂劇、合唱團及Ensemble訓練,為學生提供全面的藝術發展機會及表演平台。袋鼠盃舞蹈比賽2023現代爵士(15歲以上組別)金獎、聯校音樂大賽2023中學合唱小組銀獎、中學木管樂—長笛獨奏初級組銀獎。 8.多元獎學金:本校設十多項獎學金鼓勵學生持續進步,永義獎學金及紹根長老慈善基金等。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66M、66X;輕鐵:610、507。 |
備註 | : | 高中學生報讀應用學習課程(模式一)包括:西式甜品製作、韓國語文及文化、幼兒教育、電影及超媒體、數碼漫畫設計與製作、職業英語等。 高中學生報讀應用學習課程(模式二):職業英語 |
修订日期:5/1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