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元朗天水圍天柏路26號 | |||
電話: | 24703363 | 電郵: | college@hkmakslo.edu.hk | |
傳真: | 24701106 | 網址: | http://www.hkmakslo.edu.hk |
辦學宗旨
學校致力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各方面能有均衡的發展,使之成為對社會及國家有承擔精神的公民。
本區 | : | 元朗區 |
他區 | : | 北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潘偉賢先生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梁國基先生 (理學士、哲學碩士、教育碩士、教育文憑)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45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學務 有限公司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的培訓達標率 | : | 14%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94 |
校訓 | : | 臻善敏行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40 | |
中五 | - | $340 | |
中六 | - | $34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30 | |
學生會會費($) | : | $1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智能卡$30; 社費$1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30 |
學校設施 | : | 本校設有30間課室和13間特別室,包括STEAM教育中心、創新科技活動室、英語學習閣、天台射箭場、天台活動場、2間電腦室和5間科學實驗室。所有課室已安裝冷氣、電腦及多媒體投影系統,而無線網絡亦已覆蓋全校,以便推動流動電子學習。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8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7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教育文憑 | : | 87%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46% |
特殊教育培訓 | : | 38%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份比 (%) |
0-4 年 | : | 36% |
5-9 年 | : | 0% |
10 年或以上 | : | 64%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5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3/2024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至中二:公民、經濟與社會 中一至中三: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德育及公民教育課 中三:、設計與科技、科技與生活、音樂、體育、視覺藝術、資訊及通訊科技、生活與社會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至中二:英國語文、數學、地理、科學、普通電腦、設計與科技、科技與生活、音樂、體育、視覺藝術 中三:英國語文、數學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中三:地理、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綜合商業 |
2023/2024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四至中六: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德育及公民教育、公民與社會發展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數學(延伸部分)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2024/2025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至中二:普通話 中一至中三: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德育及公民教育、公民、經濟與社會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至中二:科學、普通電腦、設計與科技 中一至中三:英國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科技與生活、音樂、體育、視覺藝術 中三:科學(物理、化學、生物)、綜合商業、資訊及通訊科技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4/2025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四至中六: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公民與社會發展、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德育及公民教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數學(延伸部分)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4 年9月升讀中一)。 小五至小六學校成績(按教育局成績調整)40%、行為品行15%、校內課外活動及校內外服務10%、校內及公開比賽5%、面試表現3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中一各班在暑期參加為期兩天的基本學習技巧訓練班、為期兩天的教育營及為期五天的英語日營,為自主合作學習及英語能力打好基礎。 在健康飲食方面,家長教師會與學校師生共同監察學校小食部及午膳供應商的食物種類及質素。在學生體能發展方面,學校安排學生每年參與三次體適能活動。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請參考本校網頁 |
學校管理架構 | : | 學校的管理架構因應教育發展而演進,主要分為學術事務、學生事務、行政事務、跨學科英語教學和營造英語環境等工作範疇。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學校於2006年8月25日成立法團校董會,讓家長、教師、校友及獨立人士加入校董會,攜手推動學校的發展。 |
環保政策 | : | 環保教育政策旨在透過正規及非正規課程鼓勵學生重視環保,讓學生明白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學校各科組已加入與環境教育有關的課題。地理學會亦定期舉辦環保活動,如綠色聖誕聯歡會、無冷氣日及廢物分類及回收計劃,讓學生關注善用資源的重要性。為了培養學生愛惜資源的習慣,學校在班會組織內設立環保長,負責指導同學有關節約能源及廢物回收等工作。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學校致力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由2022學年起的中一學生除了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公民、經濟與社會、德育及公民教育課外,所有科目全部以英語授課。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1. 學校強調學與教須以學生為中心。為了使課堂教學更臻完善,在各級推行自主合作學習。 2. 除課堂教學外,學校積極拓展資源,推行全方位學習,計有中一教育營、高中地理營、高中生物營、學生營商體驗計劃、暑期見習計劃及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的師友計劃等。 3. 本校初中課程發展以中、英、數為核心,培養學生基礎學習能力。高中課程的施教則依據兩項原則進行:增加教學時數及增加學生學習機會。中文科及英文科均將閱讀推廣編排於課程中。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高中學生可按個別情況選讀2X或3X。 2. 課程重點:初中電腦、設計與科技、科技與生活、視覺藝術、綜合商業科、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皆採用校本設計課程,讓學生可以更有效學習。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從閱讀中學習:學校成立了閱讀推廣組統籌校內各種閱讀獎勵計劃及活動,並與各科合作提升閱讀風氣。全校課室、操場及英語活動室均設置書架,提供大量書籍給同學閱讀。此外,閱讀推廣組會定期舉辦書展、作家講座、寫作班及參觀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本校具有完備的資訊科技設施,不少教學活動運用資訊科技以促進互動學習。此外,學校亦設有內聯網及網上學習平台,方便師生通訊及交流,並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專題研習:所有中二學生會分成若干學習小組,進行創客專題研習(Maker Project)。學生在校內的「STEAM教育中心」結合科學科、電腦科、設計與科技科、視覺藝術科及數學科知識,並利用設計思維技巧製作成品。 德育及公民教育:德育及公民教育組負責安排全校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的內容,由班主任協助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另外,輔導組及社工會舉辦班本的社區服務活動及生命教育活動,訓導組則籌辦預防性計劃。 |
生涯規劃教育 | : | 生涯規劃是一個持續和終身的過程,以達致人生不同階段的目標。本校的生涯規劃教育旨在培養學生認識自我、訂立目標、認識各類升學就業途徑及實行生涯規劃與管理。配合學校政策文件「學生的六年發展綱領」,本校於不同學習階段,提供不同的生涯規劃教育元素。本校的生涯規劃教育與學校的課程及課外活動緊密聯繫,透過班主任課,加強學生對自我的認識,並訂定學習目標和進程。此外,透過講座、工作坊、家長晚會、模擬放榜遊戲及院校參觀,使學生及家長了解最新升學途徑及要求,並掌握高中選科資訊和策略。在法團校董會及校外機構大力協助下,本校舉辦了「師友計劃」及「職場探訪」,讓學生認識職場實際情況,擴闊視野。本校老師會為學生作個人輔導,協助他們訂立學習目標及揀選大學聯招選科次序,以實行其生涯規劃與管理。總括而言,本校的生涯規劃教育旨在讓學生獲得所需知識及技能,並培養正面積極的態度,以配合自己的興趣、能力、方向,從而作出明智的升學或就業選擇,並將其抱負與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連結。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中文、英文及數學按學生學習能力進行小組教學,以照顧學習差異。各班設雙班主任,關顧學生個別需要。本校成立專才庫,為有不同才能的學生提供培訓課程和參與比賽機會,發揮所長。對於有特殊需要的學生,本校已成立學生支援小組,由輔導組、學務組、社工及中、英、數科老師代表組成,定期開會及對有特殊需要的學生作個別支援。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透過運用學校發展津貼、學習支援津貼和社區資源,以提升他們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本校「學生支援組」由特殊教育統籌主任帶領,成員包括校本教育心理學家、校本言語治療師、中英數科主任、學務主任及輔導員,以提供全面支援予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學生支援組」與其他科組協作,共同在學與教層面加強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此外,學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以下的支援措施:提供課後功課輔導及試前溫習班;提供社交小組訓練;校本教育心理學家為有需要的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提供言語治療服務;提供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學校善用社區資源,參與不同機構舉辦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例如提升溝通能力的社交活動、提升自信心的小組活動等。本校重視家校合作,並已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面談及電子平台與家長共同商議及檢討學生的支援策略。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本校也會聘請兼職中文導師,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課後中文學習班,加強中文的學習。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學校制訂家課政策,以科目時數比例規劃家課。學校以統測及考試為總結性評估。另外,各科亦以日常測驗、習作表現及專題研習成果作形成性評估。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本着「促進家長與教師之合作,共同輔助學生成長」的宗旨,學校於1999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學校家長教師會。除周年大會外,學校與家長教師會每學年最少舉辦三項家長師生同樂活動,旨在加強學校與家庭之聯繫和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 |
校風 | : | 學校校風嚴謹,教導學生以律己、關愛及承擔為本。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2. 培養學生創意思維 3. 加強學生正面價值觀及態度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本校致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其發展策略如下: 1. 教師發展組為教師提供專業培訓活動,如教師發展日、新老師訓練課程、校內外培訓計劃。 2. 配合學校關注項目,舉辦相關的培訓活動。 3. 鼓勵教師參予教育局、考評局、各大學及校外機構的培訓活動。 4. 鼓勵科組參與各大專院校、教育局的教育協作計劃,從做中學。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學術小組:中文、英文、數學、經商、中史、地理、資訊科技、科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英文辯論、學務大使、視藝 興趣小組:銀樂隊、合唱團、戲劇、英文話劇、英文拼字遊戲、橋牌、棋藝、宗教小組、烹飪班、關愛大使、日本文化學會、圖書館學會、魔術、攝影、普通話、義工、烘焙學會、創意媒體學會、天文學會、STEAM學會、交通學會 體育活動:箭藝、舞蹈、躲避盤、羽毛球、乒乓球、泰拳、籃球、健球、排球、沙灘排球 制服團體:童軍、女童軍、升旗隊 |
其 他 | : | 本校設有多種獎學金,以嘉許在學術、體藝或服務等範疇上具卓越成就的學生。 學校亦提供足夠機會讓學生發展多元智能,多年來更在不同範疇的本地賽事中屢獲殊榮。 同時,學校著重舉辦各種類型的境外及境內考察交流團,以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及視野。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K73、265B、269M、276A、276B、276P、902、967、969 輕鐵:銀座站 |
備註 | : | - |
修訂日期:18/01/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