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概覽2024/2025》
返回頁頂
    學校搜尋  搜尋
學校資料
校徽
觀塘功樂官立中學
Kwun Tong Kung Lok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
地址: 九龍觀塘功樂道90號
電話:   23435059    電郵:   ktklgss@edb.gov.hk
傳真:   23044668    網址:   http://www.ktklgss.edu.hk

辦學宗旨

提供全人教育,使學生得到均衡發展;提供完善的學習設施,協助學生求取全面的知識及技能;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觀;鼓勵學生放眼世界,服務社群。

「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如欲進一步了解學校發展,可直接向有關學校查詢。」
學校資料 學校資料
本區 : 觀塘區
他區 : 西貢區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許志鋒首席教育主任(教育統籌委員會及策劃)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嚴淑貞女士
學校類別 : 官立
學生性別 :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8000平方米
辦學團體 : 教育局
法團校董會 : 不適用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宗教 : 不適用
創校年份 : 1970
校訓 : 求真力行
家長教師會 :
學生會 :
舊生會/校友會 :
2024/2025 全年收費 2024/2025 全年收費
  學費($) 堂費($)  
中一 - -  
中二 - -  
中三 - -  
中四 - -  
中五 - -  
中六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50  
學生會會費($) $2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其他收費/費用($) 課外活動費:$151(中四至中六)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課室數目 : 22
學校設施 : 全校課室、禮堂及特別室均設有無綫Wi-Fi網絡及多媒體教學設施,提升學與教效能。所有課室均設有空調,提供寧靜舒適的學習環境。此外,更設有「STEM創意活學中心」、活學天地、多媒體學習中心、科技探索研習中心、資訊科技研習中心、生涯規劃資源中心、數控設計工場、「體適能學生活動室-XR Studio」等。本年度正進行改建圖書館工程,並將設立學生自學中心,以配合學生在各學習領域的學習需要。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2024/2025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2024/2025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52
全校教師總人數 : 53
學歷及專業培訓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100%
學士 :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 42%
特殊教育培訓 : 52%
年資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0-4 年 : 20%
5-9 年 : 4%
10 年或以上 : 76%
2024/2025 班級結構 2024/2025 班級結構
    班數
中一 : 3
中二 : 3
中三 : 3
中四 : 4
中五 : 4
中六 : 4
開設科目 開設科目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普通話(中一及中二)、數學*、地理*、中史、歷史*、公民、經濟與社會*、普通電腦、音樂、體育、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科學*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生物、化學、物理、中史(中四及中五)、歷史(中四)、經濟、地理、旅遊與款待、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設計與應用科技、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中六)、健康及生活管理(中六)、體育、其他學習經歷課(中四、中五)、應用學習課程(模式一、模式二)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普通話(中一及中二)、數學*、地理*、中史、歷史*、公民、經濟與社會*、普通電腦、音樂、體育、視覺藝術、設計與科技、科學*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生物、化學、物理、中史、歷史(中四、中五)、經濟、地理、旅遊與款待、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設計與應用科技、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其他學習經歷課(中四、中五)、應用學習課程(模式一、模式二)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一入學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學業成績30%、操行20%、面試30%、課外活動10%、其他10%(包括父、兄曾/現就讀本校、獎項)。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每年開學前學校會舉辦中一新生及家長迎新日,並開設「中一銜接課程」,以鞏固中一新生的學習基礎。於十月舉行家長教師座談會,以蒐集家長意見、解答問題及增進溝通。本校在中一級推行「一人一服務」計劃,積極培養學生的體藝素質和服務精神。本校注重並鼓勵學生參與有益身心的活動,以培養健康生活。
學校特色 學校特色
學 校 管 理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1. 全方位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2. 「提升自信,擴闊視野」。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於2000年成立學校管理委員會,制定及監察各項政策,通過學校的關注項目,積極推行校務及加強教學效能。為配合高中學制的發展,各學習領域設有統籌主任。本校亦設有校政委員會,由資深老師組成,對推動校務及策劃學校的未來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學校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包括:主席1人(教育局常任秘書委派首席教育主任出任)、校長1人、獨立成員2人、家長成員2人、校友成員1人及教師成員2人。
環保政策 : 本校校園環境優雅,綠樹成蔭。本校著重環境教育,設有環保教育組,透過不同類型活動,培養學生對保護環境的正確態度及鼓勵實踐環保生活,曾多次獲綠色學校獎和環保成就獎。
教 學 規 劃
全校語文政策 : 1. 注重培養學生「兩文三語」。本校參加「學校起動」計劃,推行課後英語延展活動,締造豐富英語學習環境,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2. 推行分組教學,初中英文科因應學生的能力進行課程調適,從而建立學生對英語學習的信心,而高中的中、英、數均按能力分組學習。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照顧學習差異,提升學與教效能:
(1)本校增撥資源聘請教學助理,組織及推動不同形式的學習活動,並透過學業輔導計劃及增潤班,拔尖保底,提升同學的學習效能。
(2)採用進展性評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適時回饋提升學習效能。
(3)各科各級按學生能力剪裁課程,針對不同學習需要,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效能。
(4)為資優學生安排校本課程或活動,為學生提供均衡廣闊的學習經歷,令不同性向及能力的學生發展潛能。
2.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1)透過資訊科技提升學與教效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解難、協作等能力。
(2)無線網絡便利學生於校園運用流動電腦裝置學習。
3.生命教育,品德培養:
(1)推行校本課程,提升學生自我價值。
(2)設生命教育組統籌訓導、輔導、德育及公民教育等,系統地策劃及組織各種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品德及獨立思考能力,提升自信、領袖才能及對國家和社群的歸屬感和責任感。
4.跳出課室,放眼世界:本校安排同學走出課室,嘗試多元學習方式,例如在校園內搭建水池,讓同學在體育課時學習划艇。帶領同學走出香港,擴闊視野,例如2023-24年度,帶同學到中山、山西、上海,以至日本、英國,了解各地文化及科技發展。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提供11科共30個高中選修組合,讓學生按能力及興趣選擇。
2. 課程重點:本校為中四及中五的同學提供模式一和模式二應用學習課程,學生可按其學習需要及興趣選擇合適的應用學習課程。每位學生可於高中選擇修讀最多兩科的應用學習。同學可以從課程中學習相關的基礎理論和概念,發展入門技能,培養與職業相關的能力及共通能力,探索自己的事業抱負和終身學習方向。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1. 本校推行多個STEAM計劃,例如「AI機械臂學習計劃」、「無人機多機編舞學習計劃」及「AI無人車學習計劃」,讓學生對人工智能(AI)建立認識,學習編程運算,體驗如何於現實生活中應用AI,並透過開發AI方案培養創意思維及解難能力。
2. 本校已提交優質教育基金的申請推行以下計劃:
(1)「書香傳揚,喜閱新風」計劃:旨在透過閱讀推廣計劃和讀書會,在學校培育濃厚的閱讀文化,並優化圖書館,營造有利於學習的空間。
(2)校本歷史導賞培訓計劃:透過探究式學習提升學生共通能力;透過電子平台輔助教學,提升學生資訊素養;透過培養學生導賞技能協助學生制定生涯規劃,擴闊視野、培養自信心及提升學習效能。
生涯規劃教育 : 1. 按本校學生能力及興趣,在其他學習經歷課設校本生涯規劃單元,協助他們認識自我,建立正面價值觀,並掌握知識與技巧,持之以恆向目標邁進。
2. 與外間機構、團體協作,為學生開拓與工作相關的其他學習經歷。
學 生 支 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本校推行「嘉許獎勵計劃」,透過適切及適時的嘉許獎勵鼓勵學生奮發向上。本計劃除了獎勵學業、品行有傑出成就的學生外,更鼓勵學生根據個人性向、能力與老師就不同方面成長訂立目標,提升自律、責任感、成就感及學習動機。
2. 本校積極推行網上學習平台,為每班各科設立Google Classroom,老師將教材、課業上載以建立學習資料庫,讓學生可根據自己能力調整學習步伐。
3.初中各 核心科試卷增設挑戰題,訓練同學高階思考,挑戰自我。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1. 本校獲教育局增撥學習支援津貼及有特殊教育需要非華語學生支援津貼,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及成績稍遜的學生。
2. 三層支援模式協助學生融入校園生活及發展多元智能,關顧學生的成長需要,讓不同抱負及能力的學生銜接多元出路;設計適異教案及分層工作紙,提供優質的課堂教學,使每名學生都能有效學習;為有特殊學習需要(SEN)學生提供課後支援,並設計個人學習計劃和輔導方案,並定期檢討。
3. 聘跨專業團隊為SEN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外購各項治療服務包括言語治療、讀寫訓練、社交技巧訓練、專注力訓練及興趣小組等,也為SEN學生提供測考調適。 
4. 本校有不少SEN學生在英語話劇、運動、科技、社區服務及領導才能方面獲取殊榮,成為其他學生的榜樣,學生能欣賞彼此的長處,學會互相尊重。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本校會從學生的整體表現,包括學業、課外活動、服務及個人行為修養四方面評估,並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測考調適,包括象牙色試卷、加時、放大試卷、特別室應考、語音轉換文字軟件作答及使用讀屏器等。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家校合作 : 1. 家長教師會於1994年成立,成為家校合作的重要橋樑。
2. 開學前舉辦「中一新生家長迎新會」,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概況,十月份舉行家長教師座談會,以蒐集家長意見、解答問題及增進溝通。 
3. 舉辦不同類型的家長教育活動,讓家長了解教育發展情況。 
4. 舉行家長教師會周年大會及座談會,使家長了解其子女在校內的表現及學習進度。家長亦可在會上表達意見,促進家校合作。 
5. 於中期考試後舉行「家長日」,家長與班主任會面討論學生的整體表現,又邀請家長參加學業成績頒獎禮,對表現傑出的學生表示支持及鼓勵。
6. 舉辦不同類型家長教師會活動,加強家長與學校的溝通。
7. 邀請家長出席學校大型活動,如水運會、陸運會、周年頒獎典禮、開放日以至日常課堂,讓家長可更深入了解學校的運作。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著重全人發展,重視學生的品德操守,積極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及良好的態度,並推動關愛校園的文化。
未 來 發 展
學校發展計劃 : 2024至2027年學校發展計劃為:
一、全方位提升學生學習效能:藉着下列五大範疇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1. 教導同學有效的筆記記錄方法,提升學習效能;
2. 善用電子學習平台,鼓勵同學自主學習,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
3. 創設分享平台,讓同學交流學習心得,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
4. 在校園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及推廣閱讀,培養校園的學術氛圍;
5. 制定校本課堂框架,優化校本課程與教學法,並加強教師的專業交流。
二、「提升自信,擴闊視野」:期望學生能逐步建立自信心,敢於追求卓越,敢於務實規劃人生,建立國家觀、世界觀。計劃重點包括:
1. 了解「可轉移技能」,發展潛能:學生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全面認識自我,學習欣賞及發展個人能力和專長。
2. 了解自我,勇於嘗試:藉著不同活動、比賽、領袖及才能訓練,學生能擴闊學習經驗和眼界,從而提升自信及自我效能感,把成果及經驗轉化為勇於嘗試的態度,進一步提高學習及活動參與的積極性。
3. 籌辦多元活動,開拓視野,發展國家觀、世界觀:通過高中生涯規劃課程,加強同學對生涯教育的認識和掌握;舉辦跨學科實地考察及境外交流活動,讓同學開拓世界視野。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透過教師的聯校專業發展、跨科協作、教研活動及與社區分享教學經驗,加強教師的專業知識,建立高質素的教師團隊,從而提升學與教的質素;定期委派教師進修支援特殊教學需要相關課程,提升老師團隊的專業水平。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1. 以培養學生積極學習態度為目標:本校調撥資源,從初中開始,安排全方位學習經歷,設有功課增益班、「一人一服務」、跨科全方位學習活動,以擴闊學生視野,作多元化的培育。
2. 課外活動作為學生體驗式學習的平台,以學生為教育體驗的核心,透過實踐學習,讓學生在非傳統的課堂環境下,通過自己的行動來主導學習過程,如學習棋藝、攝影、魔術、水耕、義工服務、3D及視覺設計、劍擊等,提升學生各種未來生涯所需的軟技能及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同時以有趣的學習內容加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
3. 本校為中四、五級學生安排「其他學習經歷」課,涵蓋藝術創作、音樂發展、傳統文藝體驗及生涯規劃範疇。學校曾舉辦電子音樂、特技化妝、篆刻印章、中國皮影人物創作等課程,並安排沙畫展演、中國國藝表演、主題音樂劇表演、土耳其文化講座及馬賽克創作體驗等活動。此外本校亦安排參觀職業博覽,參與職場人士分享講座及工作坊等,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經歷,提升藝術修養和職業規劃能力。本學年新增AI生成創作及職夢啟導課程,期望擴濶學生的多元視野,促進全人發展。
其 他 : 獎學金:科目獎、課外活動及服務獎、家長教師會獎學金、校友會獎學金、求真力行獎學金、英語沉浸課程獎學金。
交流計劃:姊妹學校交流計劃、按學生能力及興趣舉辦內地修學團、境外英語沉浸課程等。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可由觀塘港鐵站(A1出口近裕民坊)步行至「凱匯」轉乘22M或22A專線小巴直達本校,或於牛頭角地鐵站步行至近花園大廈喜鵲樓乘35或106專線小巴直達本校。
備註 : 本校因應新來港學生的需要,提供多元學習活動,支援學生融入本地學校生活,以及了解香港文化特色。除課後粵語及英語增潤班,本校也提供簡化字教材及英文科小班教學,幫助同學提升中英文學習技巧,增强自信,積極投入校園生活。小組輔導活動有助師生互相了解,教導學生接納別人及與人相處之道。本校亦會安排同學參觀社區設施、香港地標及參加香港節慶活動,通過加深對香港的認識,讓學生融入本地生活。
學校地圖 學校地圖
  • 觀塘功樂官立中學校舍
    觀塘功樂官立中學校舍
  • 英國語文沉浸課程
    英國語文沉浸課程
  • 「心繫家國」──官立中學聯校中式步操比賽 季軍
    「心繫家國」──官立中學聯校中式步操比賽 季軍
  • 觀功電視台
    觀功電視台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