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粉嶺華明路三十八號 | |||
電話: | 26794545 | 電郵: | info@plkmkmc.edu.hk | |
傳真: | 26797125 | 網址: | http://www.plkmkmc.edu.hk |
辦學宗旨
本校秉承保良局的辦學方針,五育並重,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機會,讓他們汲取知識,鍛煉體格,掌握共通能力,建立優良品格,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和變化。
本區 | : | 北區 |
他區 | : |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陳正欣博士, BBS, MH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夏文亮先生 (香港中文大學榮譽理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文憑)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75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保良局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 不適用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95 |
校訓 | : | 愛敬勤誠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35 | |
中五 | - | $335 | |
中六 | - | $335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40 | |
學生會會費($) | : | $3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300(特定用途收費)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31 |
學校設施 | : | 全校具備千禧校舍的標準設施,課室室及禮堂均安裝冷氣,並鋪設電腦光纖網絡。禮堂及課室均裝設多媒體投影機及視聽音響設備。保馬設施完備,全面支援學生的需要。學習設施包括:語文藝術室、歷史文化館、圖書館、數學資源室、地理室、Makerspace、電腦室、視藝室、多媒體學習中心、音樂室、數碼錄音室、綜藝舞台、學生活動室、自修室、健身室、生涯規劃室、家長資源中心、心靈健康空間(心岸)及室內運動空間等,讓學生在完善設備下追求卓越。保馬學生與老師共建校園,「周會搬椅」和「美化校園」(包括數學資源室、化學室、地理室、美術室、輔導室、學校及圖書館外牆)等計劃,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讓保馬成為學生的第二個家。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67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9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 | 96% |
學士 | : | 99%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48% |
特殊教育培訓 | : | 14%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0-4 年 | : | 23% |
5-9 年 | : | 17% |
10 年或以上 | : | 60% |
班數 | ||
中一 | : | 5 |
中二 | : | 5 |
中三 | : | 5 |
中四 | : | 5 |
中五 | : | 5 |
中六 | : | 5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視覺藝術、體育、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及中二)、家政(中一及中二)、會計及經濟(中三)、音樂、地理(中三)、歷史(中三)、電腦(中三)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地理(中一及中二)、歷史(中一及中二)、電腦(中一及中二)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國歷史、歷史、地理、視覺藝術、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課程二(代數與微積分)、生物、物理、化學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視覺藝術、體育、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及中二)、家政(中一及中二)、會計及經濟(中三)、音樂、地理(中三)、歷史(中三)、電腦(中三)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地理*(中一及中二)、歷史*(中一及中二)、電腦(中一及中二)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國歷史、歷史、地理、視覺藝術、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課程二(代數與微積分)、生物、物理、化學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校內成績30%;操行10%;課外活動5%;獎項10%;面試30%;申請學生的「成績次第名單」(由教育局提供)15%。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本校舉辦「中一迎新課程」、「中一家長座談會」及「中一家長講座」等,以協助新生適應中學生活;老師採用「陽光電話」方式與家長密切聯繫,讓家長了解子女的適應及學習情況。 學校透過早會、講座及展覽,向學生傳遞健康訊息;又舉行 POMA RUN(周四長跑日)、POMA FITNESS DAY 、運動會,讓全體學生身體力行,齊做運動。校方在流感高峰期按指引要求學生量體溫,常洗手,防止病症蔓延。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優化教學 成就雋才。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校方建立了健全的管理系統,擬定明確的目標,制定校務與教學計劃,上下同心,推展校務。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本校於2012年9月1日成立法團校董會。 |
環保政策 | : | 由2011年起,跟隨保良局的環保政策,於校內設立環保經理及助理環保經理,進行碳審計工作及實施環保管理措施。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中一至中二部分班別的地理﹑歷史、電腦,均採用英語教學;全校所有班別的科學科目和數學亦以英文教授。學生如英語學習表現及整體成績良好,在新學年將有機會編入以英語授課為主的班別。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學校重視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打好語文基礎。在家課及評估方面,著重訓練學生思考能力,避免抄寫和背誦。初中課程加入切合現實生活的題材,採用探究式教學法,以提高學生的思考及分析能力;又採用互動模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高中則提供多元化的課程,開設文、理及商科科目,讓學生有更多選擇。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可按自己的能力和興趣於11個選修科中選2-3科,本年大部份中四學生選修3科,本校不開辦應用學習課程。 2. 課程重點: (1)校本課程緊扣真實情景,重視生活應用,連結學科課程、學會活動、學術周及全方位學習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及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態度。課程設計以六年一貫為原則,加強初中及高中的銜接。學校積極推動跨學科協作,讓學生將不同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 (2)本校初中課程著重中、英、數三科的基本訓練,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多思考,並於課後設立學業支援,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此外,初中英文科設立英文口試培訓課程,主要由外藉英文老師任教,增加學生口試練習的機會。 (3)數學及理科設精英課程,推薦學生參加國際測試、教育局資優課程和校際及國際學科比賽,配合資優學生的需要。 (4)各科不斷發展促進學習的評估策略,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5)提供全方位學習經歷,設學生學習概覽,鼓勵學生在藝術、體育、品格及服務各方面有所進益。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推行全校師生參與的「廣泛閱讀計劃」,鼓勵學生自主閱讀,並與他人分享;設定常規閱讀時段,學生能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引入電子書系統,學生可隨時隨地閱讀;各科使用互動自學軟件,增加學習趣味。又以專題研習進行探究式學習,鼓勵學生把知識、技能和價值觀連繫起來,實踐所學。本校以整全及多元的學習經歷推行價值教育(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和《基本法》教育),透過各級的德育課、周會及多元化的德育活動(如參觀、交流、社會服務),讓學生從知、情、意、行四方面建立正確價值,成為自愛、愛人、愛社會、愛祖國、具備全球視野的良好公民。 |
生涯規劃教育 | : | 升學及生涯規劃組提供「踏上青雲路」課程、不同的事業興趣測驗,協助學生認識自我。同時鼓勵學生參與本地大學資訊日、內地、台灣及其他國家的大學簡介會、職場講座、職場參觀及工作體驗計劃等,探索升學及事業路向。亦舉辦中三選科輔導日、中五級模擬放榜及「Next Station is…」中六畢業目標計劃,以協助學生定立目標及裝備前行。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各科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課程調適,又在課堂中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協作學習,以提升學習成效。輔導組和學生支援組更會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援助,協助他們適應學習生活。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生支援組主要服務對象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及其家長,透過三層支援模式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從而讓學生擁有更豐盛及正面的校園生活,推動關愛共融的校園文化。 本組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領導,負責策劃、推行及檢視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工作。成員包括主科及不同成長組別主任,如︰訓輔、教務、升學及生涯規劃等,並與教育心理學家、校本言語治療師及社工緊密合作。支援措施包括個案輔導、小組訓練、評估調適及個別學習計劃等。個案輔導由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適時約見學生,持續跟進他們的需要;言語治療服務主要支援及提升學生的言語溝通能力;小組包括社交訓練、學習支援小組等,藉著多元化的訓練,提升學生社交溝通技巧、改善他們成績及學習態度;評估調適則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及更新考評調適內容。本組更會定期聯絡家長,定期與個別學習計劃的家長開會,聽取各持份者的意見,檢討個別加強支援學生的行動計劃,商議更適合的學習計劃等。藉不同層面的支援,使學生得到更正面及健康的校園生活。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舉辦共融校園活動。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抽離式課程,按照不同階段中文水平剪裁合適的教材,包括聽、說、讀、寫能力訓練,為學生營造多讀、多寫、多聽、多說的語境,以奠定中文基礎,適應本地文化,並按其需要報考合適的公開考試,以獲取相關資歷。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每年進行1次統測及2次考試,並藉日常小測為學生進行評估,部分科目採用持續評估方式,以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展。學校的評估既重視衡量學生的進度,了解他們的強弱,也讓他們熟習公開試的要求。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長和教師同樣肩負教導子女的職責,雙方角色是相輔相成的。家長與教師目標一致,成為教師的伙伴,積極參與,共建校園,子女在家校合作下健康成長。學校積極推動家校合作,涵蓋四個範疇,包括家校溝通、家長教育、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及家校共建校園。 (1)家校溝通:「陽光電話」、個別面談、家長通訊、電子通訊平台、學校網頁、家長日等。 (2)家長教育:中一新生家長迎新、中一家長茶聚、家長講座、家長課程及支援小組。 (3)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周年親子旅行、敬師日、家教會興趣班等。 (4)家校共建校園:溫習周打氣活動、校服也環保、舊書買賣、頌親恩、「新春幸福米」、「恆愛行動」、保馬美食嘉年華、設立各類型學生獎勵計劃等。 |
校風 | : | 本校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融洽。學校以「優秀少年」(B.E.S.T. TEEN)為學生全人成長培育藍圖,培養他們以仁愛為懷,具備道德觀,並具備自我管理能力,以自我超越為目標。為加強對學生適切的關顧,初中學生均留校午膳,校方安排適量的午間活動讓他們參與,輕鬆身心。設立「學業成績嘉許計劃」,鼓勵學生設定目標,爭取佳績。同時,為各級同學舉辦多元化的成長課程活動,如「踏上青雲路」﹑中一全方位學習經歷活動﹑善意溝通班主任課及生命交流課程等,培育學生健康成長。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為貫徹與時並進、終身學習的全人教育宗旨,本校訂立學校三年發展計劃。本年重點︰ 1. 深化正向教育; 2. 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 3. 全校參與模式營造英語學習環境。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學校積極推動全面的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日主題緊扣學校關注事項,近年主題包括「正向教養」(講者:劉俐君女士)、「善意溝通工作坊」(機構:JUST FEEL)、「正向管教」(講者:中文大學陳寶安博士) 等。 此外,教師已接受Responsive Classroom Management及「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培訓,讓學生從依賴到獨立到相依,以達有效管理及建立正向社群。教師接受一系列與正向教育相關的培訓,推動學校邁向正向學校。教師藉共同備課、同儕觀課及成立不同的學習社群,增加專業交流,提升專業能量。 自2018年起,本校更誠邀不同教育家(如趙志成教授、韓孝述校長、何世敏博士等)擔任教學顧問,促進教師在照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上更精進,培養教學領導。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學校舉辦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共設有超過40個學會及興趣班,當中包括各式樂器班、山藝學會、電影學會、紅十字會青年團及日本文化研究學會等,讓學生發掘興趣及天賦,培養學生成長型思維,超越自我。 學校秉承「人人皆領袖」的信念,除以上學會及興趣班外,亦提供優質的全方位學習活動及多樣性的領袖崗位,擴闊學生視野,培養同學成為出色的領袖。透過學生積極參與和師生共同反思回饋的過程,提昇學生的領袖素質,學習先領導自己,進而領導他人。 每年下學期,學校設立「學生職務遴選月」,通過師生面試及會議,負責老師與本屆學生領袖一起甄選下一屆學生領袖。學校鼓勵幹事會由初中生及高中生合組而成,實踐薪火相傳的精神。學生會以內閣制及全民票選形式產生,提升全體學生的參與度,增強學生會的認受性,亦能培養學生的公民意識。每年開學舉行「學生領袖就職典禮」,闡明學校對學生領袖的期望,同時向全校師生展示學生領袖風範。學校提供有系統的全方位領袖培訓,如準領袖訓練營(POMA Pioneers)、幹事培訓工作坊、各團隊的暑期訓練營等,以提升學生的領袖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
其 他 | : | 理工大學全港中史論文比賽-季軍 美荷樓香港精神學習計劃 2022-23「兩代情」徵文比賽-高中組冠軍 蜘蛛機械人大冒險校際比賽-季軍/金章級 華夏盃全國數學邀請賽 2023 華南賽區晉級賽(華南賽區)-中學一年級一等獎/銀獎/銅獎 港澳大灣區數學競賽選拔賽 2023(香港賽區)-一等獎 DJI RoboMaster 機甲大師挑戰賽-冠軍 保良局聯校游泳比賽-個人項目冠軍﹑團體項目亞軍﹑季軍 大埔及北區中學校際游泳比賽-個人項目冠軍﹑亞軍﹑團體項目冠軍 第 92 屆世界兒童藝術大賽-大獎 第十二屆全國青少年兒童書畫-少年組一等獎 全港中學校際流行樂隊大賽-輕音組冠軍 食物環境衛生署「回歸自然—將愛傳給下一代」2023攝影比賽-中學組季軍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70K、73、73A、76K、78、270A、270B、270P、273、273A、273D、277X、278P、278X、373、673A、678、978、E43、N73、T277; 小巴︰501A、502; 港鐵︰粉嶺站 |
備註 | : | - |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