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九龍尖沙咀廣東道180號 | |||
電話: | 27213086 | 電郵: | info@lcms.edu.hk | |
傳真: | 27215946 | 網址: | https://www.laichack.edu.hk |
辦學宗旨
本校自創校至今,一直堅持母語教學及宏揚傳統中國文化。以基督精神,培養學生建立良好的品格,以「自強不息」為校訓,鼓勵學生自學和自律,擴闊知識領域、加強兩文三語的能力、應用科技學習、啟發潛能,以善行互相感染、切磋琢磨學問,均衡發展德、智、體、群、美、靈六育,成為良好的公民,造福社會。
本區 | : | 油尖旺區 |
他區 | : | 深水埗區, 九龍城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劉國偉先生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李潔明先生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40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麗澤中學有限公司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 100%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1929 |
校訓 | : | 自強不息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20 | |
中五 | - | $320 | |
中六 | - | $32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50 | |
學生會會費($) | : | $25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36 |
學校設施 | : | 本校設有宗教館、茶藝館、多媒體學習中心、創客實驗室、蘋果電腦實驗室、電腦室、校園電視台、遠程學習室、自修室、輔導室、升學就業輔導室、英語中心、教學資源室、學生自治會室、圖書館、數碼工作室、多用途室、禮堂及空中花園等。全校空調及設無線網絡,所有課室均設有紅外線無線麥克風系統、擴音器、電腦、實物投影機、LCD投影機、輕觸式大電視及掛幕。另有iPad、手提電腦、LCD投影機多台。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本校沒有特殊支援的設施。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4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4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 | 9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48% |
特殊教育培訓 | : | 64%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0-4 年 | : | 29% |
5-9 年 | : | 2% |
10 年或以上 | : | 69% |
班數 | ||
中一 | : | 3 |
中二 | : | 3 |
中三 | : | 3 |
中四 | : | 3 |
中五 | : | 3 |
中六 | : | 3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普通話、數學*、科學*、中國歷史、地理*、歷史*、公民、經濟與社會/生活與社會*、聖經、生活科技、德育、音樂、視覺藝術、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國文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中史、旅遊與款待、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健康管理及社會關懷、應用學習課程(幼兒發展、數碼媒體及電台製作)(以上屬文憑試科目)、德育、聖經、體育、藝術教育(以上屬非文憑試科目)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普通話、數學*、科學*、中國歷史、地理*、歷史*、公民、經濟與社會/生活與社會*、聖經、生活科技、德育、音樂、視覺藝術、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國文學、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中國歷史、旅遊與款待、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健康管理及社會關懷、應用學習課程(以上屬文憑試科目)、德育、聖經、體育、藝術教育(以上屬非文憑試科目)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面試20%、校內成績25%、操行25%、聯課活動15%、獎項15%、父/母/兄/姊為本校學生或畢業生另加考慮。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於開學前有家長會及迎新日營,讓新生及家長了解學校情況,認識校園,並於八月下旬全校提早開課,讓同學收拾心情,訂立目標,迎接新學年。當中更設有中一級宗教日營和英語銜接課程,使新生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認識信仰精神和基督教的價值觀,學習愛神愛人,互相支援。開學後有中一級家長會面日,以及十月份的家長分享晚會暨家長教師會會員大會,旨在加強家校溝通與合作,為學生建構一個優質的學習平台。促進健康的校園生活的安排可分為: 1. 飲食:安裝飲水機,定期監測水質,並組織水果月。 2. 環境:定期消毒所有教室,並舉辦班際清潔比賽。 3. 身心靈健康:每天早上開始進行晨禱,並為所有學生舉辦年度運動會和為畢業生舉辦長跑比賽。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學行並重、關懷愛護、多元發展、積極求進。 (詳情請參考本校網頁)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本校為基督教中學,辦學團體為麗澤中學有限公司,設有董事會及法團校董會,由舊生及社會賢達組成。學校設有校務委員會、教務部、學生發展部及學校發展部等,負責策劃、推動及評估校內各項事工。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本校法團校董會已於2008年8月30日成立,學校將以法團校董會的章則、教育條例及資助則例處理校務。 |
環保政策 | : | 本校參與環境及生態局的「節能約章」計劃,提倡節能減碳。本校已制訂有關校園管理政策及指引,定期檢視及測試課室空調溫度及用電情況。本校鼓勵師生節約用紙,並已推行環保餐具,支持循環再用。本校設有生態園,進行有機種植,展示真實的環保生活經驗。在各科課程多角度滲透環保訊息,例如初中地理、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等科目均有環保課題,讓學生明白改善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本校也會透過其他學習經歷,提高學生環保意識。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自創校至今,本校一直採用母語教學,使教與學均有良好的效果。同時極重視英語訓練,由1987年起已參加外籍英語教師計劃,並致力推廣普通話成為正式課程,使學生具備兩文三語的能力。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本校堅持母語教學,以自強不息的精神,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靈六育均衡發展,透過文、理、人文、藝術等學科的培育,讓學生積存豐富知識及提升思考、欣賞和創作能力。按照教育局指引,配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釐訂教學進度,因材施教,期望學生們能融會貫通,學以致用。 本校培養學生自覺及主動學習,並讓學生反思所學知識,深入探討課題。透過不同的資源,例如運用資訊科技互動教學,啟發學生思維,帶動自主學習。本校開放教學自主空間,照顧學生多樣性,因應學生反應,靈活調整教學方法。 本校致力推動全校閱讀風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建構知識: 1. 積極推動學校電子閱讀文化,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成效:圖書館透過網上電子閱讀平台,提供數百本中英文書,鼓勵學生利用不同的電子設備,隨時隨地線上閱讀,在課餘時自主學習,建構知識。 2. 進行跨課程閱讀:圖書館每年訂立主題,與不同科組協作,透過提供不同領域的書籍及資料,安排多元化的閱讀活動和計劃,讓學生連繫各學習領域的學習經驗,鞏固學科知識,提升學習效能。 3. 透過校內不同的恆常閱讀活動:午間閱讀、早會好書推介、讀書會、作家講座、綜合書展、閱讀獎勵計劃、閱讀獎學金等,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營造良好閱讀氛圍。 4. 積極參與校外活動,令閱讀變得有趣及多元化,例如:新城電台「中學生電台節目製作基本法」、「小作家培訓計劃」、康文署「學校文化日計劃」等活動,擴闊學生的視野及閱讀面,豐富經驗,增強自信。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3X。 透過舉辦講座及問卷調查,收集中三同學的選修科目意向。 2. 課程重點:由2021年開始,中四學生選修3個選修科,當中1個選修科可以選讀應用學習課程。配合高中學習階段的發展,本校各科均有校本課程規劃,因材施教,以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本校設有閱讀推廣小組統籌全校閱讀計劃,並設有多個網上學習和測驗的平台,由各科搜集及開發有關電子學習材料,設計教學流程,培養學生自學習慣;德育課為本校設計課程,由輔導委員會專責領導,配合學生不同成長發展階段,讓學生反思生命及發展明確人生目標。 |
生涯規劃教育 | : | 本校透過各講座、活動、工作坊及德育課,由初中開始,循序漸進,讓學生認識自我,了解個人興趣,分析自我強弱項,而高中則著力認識各升學途徑及就業準備,並為自己訂立個人目標及人生規劃。本校按學生的能力、興趣,安排不同的職場參觀,讓學生接受職場培訓的機會。本校也會為家長提供升學就業分享講座,讓家長得知最新的升學就業資訊。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本校將因應學生學習的困難點分類分組,由個人至小組形式均備,旨在提升學習成效,改善人際關係。此外,本校亦同時推動校園關顧文化,讓全校師生一同共建和諧校園生活。而本校更善用津貼資源,積極籌辦各種「課後課程」,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和需要,包括「資優課程」、「功課輔導班」、「調適課程」及「加強課程」,在放學後及周六進行。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致力建立校園關愛及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照顧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教務部下設特殊關顧組,由校長、副校長指導,設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與輔導主任、社工、教師及校本教育心理學家共同協作,為有需要的學生設定合適的支援計劃。為加強班主任了解個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及安排適切的支援和輔導,特殊關顧組與班主任交流有關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商討支援措施,此外,本校定期向全體教師發放融合教育資訊,同時按需要舉辦專題講座,加強教師對融合教育的認識,並鼓勵教師參與教育局「照顧不同學習需要」的培訓課程,提升他們的專業知識。學校採用多元化的支援模式,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有特殊教育需要非華語學生支援津貼支援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包括增聘額外教師及支援人員,進行個別課堂輔導、舉辦各種不同的訓練課程、小組活動及共融活動等。本校又顧及考試的公平性,制訂校內測考調適政策,以照顧學生的特殊需要。本校重視家校合作,與學生家長會面及聯絡,讓家長了解子女的學習情況,共同支援他們的學習和成長。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每學年上、下學期各一次考試,在下學期另設一次統一測驗;學生的課堂表現、習作、測驗等,均在持續性評估之列。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本校家長教師會於1999年成立。目的是:增進家長與學校的聯繫和溝通;加強家長和學校合作,以促進教育的效能;協力促進本校學生的福利。家長教師會舉辦不同的活動,例如親子一天遊、興趣班等備受歡迎。近年更設有「家長鬆一鬆」,推動家長教育。內容包括新高中課程、生涯規劃、親子相處等。家長教師會積極支持學校,家校同心,促進學校發展。 |
校風 | : | 「勤學」、「堅毅」、「謙和」為麗澤同學的素質,校風淳樸。訓導委員會致力建立全校綱紀,培訓學生自愛、自律、自治及自強精神,務求令學生在校內和校外均行為良好、能恪守各項規則。輔導委員會及駐校社工幫助學生認識自我,使學生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身心能健康成長。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促進學術氛圍,培養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 2. 健康人生、多元經歷、服務社群,培養可持續發展理念。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設立教師專業發展小組專責統籌有關教師發展及培訓工作。本校鼓勵各科專業成長,透過共同備課、同儕觀課等,提高學與教的效能。另外,本校教師經常與本地及境外大學或友校的同工分享及交流。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本校希望透過聯課活動啟發學生潛能,促進社群互助,培養領導才能和責任心。校內設立30多個聯課活動社團及興趣班,提供各類活動,其中以學術性及藝術性比賽尤為出色,屢獲獎項。 本年度大型活動: 1. 北京及肇慶姊妹學校交流計劃、世界各地(日本)交流團、STEAM深圳考察團、湖南省張家界、長沙地質與環境保育之旅、中華文化考察團; 2. 領袖生境外訓練; 3. 學生自治會大灣區教育服務交流團; 4. 「傳心傳意傳關愛」油尖旺小學音樂藝術比賽; 5. 跨校閱讀工作坊; 6. 學科周(公民與社會發展及人文學科周、宗教周、中文周、英文周及STEAM周); 7. 英語日、普通話日、通識日、科學日及宗教日; 8. 同樂日。 |
其 他 | : | 本校校舍由兩個校組成:逸芬校園和若昭校園,毗鄰九龍公園。校園配合三三四新學制的發展,且為學生提供更理想的學習環境。若昭校園建築設計與九龍公園融合,綠化且充滿生命力和活力。 麗澤中學創校九十五周年校慶是學校歷史上精彩的一頁,也是我們與整個社區與學校的歷史連結起來,共同慶祝,讓學生全方位學習,繼續向前,追求卓越。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港鐵(柯士甸站F出口、佐敦站C2出口); 巴士:12、203C、T270、110、260X、268B、269B、215X、259B、281A、296D、973P、973、E21X; 線色專線小巴:77M、78、78A、3、6。 |
備註 | : | 中一至中六級均維持四班教學,藉以提升學習成效,充份照顧同學的需要。 |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