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概覽2024/2025》
返回頁頂
    學校搜尋  搜尋
學校資料
校徽
嶺南中學
Lingnan Secondary School
地址: 香港杏花邨盛康里6號
電話:   28916966    電郵:   info@lingnan.edu.hk
傳真:   25747597    網址:   http://www.lingnan.edu.hk

辦學宗旨

本「基督精神」,秉承嶺南辦學傳統,使學生透過豐富的學校生活,發揮「紅灰精神」,貫徹「為神、為國、為嶺南」的使命。

「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如欲進一步了解學校發展,可直接向有關學校查詢。」
學校資料 學校資料
本區 : 香港東區
他區 : 中西區, 灣仔區, 離島區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唐正馨女士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鍾慧晶女士
學校類別 : 資助
學生性別 : 男女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8000平方米
辦學團體 : 嶺南教育機構有限公司
法團校董會 : 已成立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不適用
宗教 : 基督教
創校年份 : 1922
校訓 : 弘基格致,服務社群
家長教師會 :
學生會 :
舊生會/校友會 :
2024/2025 全年收費 2024/2025 全年收費
  學費($) 堂費($)  
中一 - -  
中二 - -  
中三 - -  
中四 - $340  
中五 - $340  
中六 - $340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30  
學生會會費($) $2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其他收費/費用($) -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課室數目 : 33
學校設施 : 全校裝置冷氣、無線上網、中央影音系統,每間課室均裝置電子學習互動白板。學校設有電腦學習室、圖書館、黑盒劇場及多間特別室,又設有電梯、傷健學生洗手間及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支援室。學校佔地八千平方米,有兩個室外籃球場,除主教學樓外,更有可容納四百多人集會的禮堂。學校環境清幽,背山面海,鄰近杏花村地鐵站,交通方便。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暢通易達升降機。
2024/2025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2024/2025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61
全校教師總人數 : 63
學歷及專業培訓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84%
學士 :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 56%
特殊教育培訓 : 56%
年資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0-4 年 : 24%
5-9 年 : 13%
10 年或以上 : 63%
2024/2025 班級結構 2024/2025 班級結構
    班數
中一 : 4
中二 : 4
中三 : 4
中四 : 4
中五 : 4
中六 : 4
開設科目 開設科目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科學、中國歷史、歷史、地理、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生活與社會(中二及中三)、普通電腦、設計與科技、視覺藝術、音樂、體育、普通話、宗教、初中選修課程如日語、韓語、戲劇、創意廚藝、音樂KOL、時裝設計、創新科技設計、雕塑的世界、酒店營運等。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中史、歷史、地理、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公民與社會發展、視覺藝術、體育、應用學習課程(中四及中五)、校本音樂課程(中四及中五)、校本生活與藝藝課程(中四及中五)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科學*、中國歷史、歷史、地理、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及中二)、生活與社會(中三)、普通電腦、設計與科技、視覺藝術、音樂、體育、普通話、宗教、初中選修課程如日語、韓語、戲劇、創意廚藝、音樂KOL、時裝設計、創新科技設計、雕塑的世界、酒店營運等。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物理、化學、生物、中史、歷史、地理、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公民與社會發展、視覺藝術、體育、應用學習課程(中四及中五)、校本音樂課程(中四及中五)、校本生活與藝術課程(中四及中五)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一入學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收生準則及比重:學業成績30%;面試30%;品德操行20%;課外活動10%;獎項1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1. 中一適應計劃: 包括學業指導、輔導講座、思考技巧訓練、紀律訓練、親子活動等。
2. 中一中、英、數銜接及增潤課程。
3. 健康校園政策:設立健康及環境教育委員會,訂定整全的身、心、靈生命教育課程及活動框架,讓學生健康成長。
學校特色 學校特色
學 校 管 理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1. 深化自主學習,照顧學習多樣性
2. 透過增加幸福感的元素(PERMA+H),推動正向價值教育,建立豐盛幸福的校園。
學校管理架構 : 本校著重專業管理,校長之下設有學校發展委員會、行政會、多個委員會及事務小組,促進校務;而各科組每年按學校發展方向訂定工作計劃,共同發展學校。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校董會成員均為專業人士,具教育抱負,致力提供優質教育環境,發揚嶺南傳統精神。
環保政策 : 本校於校內加建環保節能設施,採用全校參予模式,全面推行環保教育及落實環保措施,讓學生實踐環保生活。
教 學 規 劃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採用中文教學,以增強學生學習效能。本校重視英語教學,為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本校:
- 增聘以英語為母語的英語教師,協助學校建立英語氛圍,並提供課後英語學習支援
- 增設中一英語核心課程
- 透過各項英語活動以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例如英語沉浸課程、英語日、英語話劇、英語朗誦比賽、英語演講比賽等。
- 訓練英語大使負責英語廣播及於早會/周會以英語分享,並於學校典禮以英語擔任司儀
- 舉辦英文增潤學習班及英文拔尖補底班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及「主動學習」精神;
- 讓學生學習和應用不同學科的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究精神;
- 促進跨課程閱讀,以發展從閱讀中學習的能力;
- 加強STEM教育,提升學生對科學探究的興趣及能力;
- 加強資訊科技教育,提升學生數碼學習的認知及能力。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生物、物理、經濟、地理、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中國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歷史、化學、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應用學習。
2. 課程重點:本校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栽培,各科引入科本的自主學習元素,強調課前預習、合作學習及課後延展學習。本校極為重視學生迎接未來的識見,因而為初中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英國語文及普通話外,亦增設程式編寫為第四語言。學校開設初中選修課程,中一至中三學生可於平日上課期間選讀一個選修課程,選修課程共有14個,包括日語初階、韓語初階、Unity初階、創新科技設計、應用設計與科技、戲劇、雕塑的世界、時裝設計、創意廚藝、音樂KOL、電子音樂、流行音樂、酒店營運。
為了更好地照顧學習差異,除了一般課程外,英國語文科亦編訂了中一核心課程,特別設計及製作教學資源,打好學生基礎,並提升學生學習英國語文的興趣和信心。
作為基督教學校,為了全面照顧學生身心靈需要,本校以基督教教育精神為核心,結合正向教育理論PERMA+H及成長型思維,為中一至中六級建立全方位的生命教育課程。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1. 加強生命教育及價值教育,協助學生建立正向情緒,培養學生多角度思考,建立學習和社交生活的正向思維。
2. 從閱讀中學習:學校設立閱讀計劃,鼓勵學生跨課程閱讀,以拓寬學生閱讀的廣度。
3. 專題研習:初中學生學習專題研習的技巧,並整合所學知識和技能,完成跨學科專題研習報告。
4.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全面開展「自擕裝置」計劃,以便學生隨時個人化地學習,從而培養學生終身學習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生涯規劃教育 : 本校初中至高中年級均設有生涯規劃教育,不限於以實體形式進行,亦會善用網上資源,發展多元化教材及提高趣味性。除課堂活動、小組及個別輔導、升學及職業講座外,尚舉辦其他生涯規劃活動,包括校友行業分享會、職業體驗、參觀大專院校、師友計劃及國際文化交流等,藉以加強學生自我認識,並協助他們探索升學前路及認識工作世界。
學 生 支 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按有特殊需要之學生情況作出個別考慮,設有一系列的校內拔尖課程,提升不同範疇尖子學生的能力,例如英文、中文、數學、電腦、科學等等。本校設有初中中、英、數課後學習小組及功課溫習班以照顧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由專職統籌連同教育心理學家、社工及輔導員共同策劃、推行和檢視各項支援工作,其中包括個別學習計劃、臨床心理學家心理輔導服務、共融活動、歷奇日營、生涯規劃小組日營、友情GPS、型男型女部落格小組、執行技巧小組、及PEERS社交小組等,又舉辦家長講座、教師工作坊,以促進各持份者在支援學生方面的共識,達致「全校參與」。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本校採用進展性評核制度。在日常考核方面,教師根據不同班別學生的水準來設定作業及評估方式,包括專題報告、閱讀報告、口頭報告等,讓學生展示所學。
在考試評核方面,每年設有兩次統一測驗和考試,全級按照劃一標準進行評分,以釐定學生的學習成效。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家校合作 : 學校經常與家長舉辦聯誼活動,如聚餐、遠足、燒烤等以增強聯繫,更積極發展家長教育,如舉辦親子溫書及閱讀計劃、邀請專業人士到校主講家長教育講座。
校風 : 學校提倡純樸校風,以「嚴謹而關懷」的宗旨實施訓導政策,支援學生成長。與家長教師會合作,攜手培育學生成長。另得校友支援,經常返回母校與師弟妹進行座談會,分享個人經驗。畢業的同學亦經常回校擔任導師,指導師弟妹。
學校設有大哥哥大姊姊計劃,鼓勵師兄姊照顧師弟妹:同時為學生提供免費功課輔導班。
學校一直致力推動關愛校園文化,培養學生正向的人生觀,同時讓每個學生感受關愛,達至尊重互愛的目標。
整體而言,學校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良好,推動自主學習及鼓勵學生全人發展。
未 來 發 展
學校發展計劃 : 推行及實踐「堅毅自主以律己;仁愛正向以樂群。」的目標,栽培學生成為「才德兼備」公民的願景。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校方邀請多間機構舉辦不同類型工作坊、安排老師到友校及境外交流,汲取經驗,
提升教學效能。更鼓勵教師持續進修,參加教育局及各大專院校舉辦的培訓課程。
現時本校有近六成老師持碩士或以上學位。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學會種類多,設有體育、服務、學術、藝術及興趣五大類,學生可按個人興趣及專長自由參與。學生會除了與紅、灰、藍、綠四社組織活動外,亦會與友校學生組織合作,共同籌劃聯校活動。
其 他 : 學校開辦至今逾100年,期間畢業的校友不可勝數,他們在社會上各有發展,且對母校愛護有嘉,實為本校學生的榜樣。辦學團體設立多項獎學金以鼓勵學生力爭上游。本校得嶺南大學的支持,於學生升學、教學發展等支援上亦佔優勢,成為本校另一特色。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地鐵:杏花邨站; 
巴士:8、85; 
小巴:62、62A。
備註 : -
學校地圖 學校地圖
  • 校舍
    校舍
  • 初中選修
    初中選修
  • 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
  • 學生生活短片
    學生生活短片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