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葵芳興盛路90號 | |||
電話: | 26147938 | 電郵: | info@lchk.org | |
傳真: | 26145117 | 網址: | http://www.lcitckc.edu.hk |
辦學宗旨
本校貫徹校訓「忠、禮、勤、樸」精神,並主張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均衡發展,致力培養學生成為盡責任、懂尊重、願關愛和有良好兩文三語基礎的優秀公民。
本區 | : | 葵青區 |
他區 | : | 深水埗區, 荃灣區, 離島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葉鳳琴女士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郭銳涵先生 (工商管理學士、教育文憑、教育碩士(教育政策與學校行政))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6622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獅子會教育基金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 61%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96 |
校訓 | : | 忠、禮、勤、樸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40 | |
中五 | - | $340 | |
中六 | - | $34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60 | |
學生會會費($) | : | $15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10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校友會永久會員費$100 |
課室數目 | : | 24 |
學校設施 | : | 本校擁有24間標準課室、禮堂1座,特別室14間、圖書館1間(兩層)、導修室5間、電腦室2間、STEAM 多元活動室1間、多媒體語言學習室1間、多用途活動室1間、健身室1間、虛擬教室暨壯志飛翔訓練中心1間、生涯規劃輔導室1間及心獅電視台1間,所有教室設有電腦及電子白板,特別室均有投影機和電腦,全校裝置冷氣。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61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8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 | 88%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0% |
特殊教育培訓 | : | 37%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0-4 年 | : | 22% |
5-9 年 | : | 10% |
10 年或以上 | : | 68%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歷史(中一)*、數學*、生活與社會(中三)*、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中二)*、地理*、科學*、普通話、普通電腦*、音樂*(只供中一至中二級學生修讀)、設計與科技*、體育*、視覺藝術*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運用SolidMemory軟件加強英語詞彙記憶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國歷史、地理、﹝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物理、化學、生物、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旅遊與款待、資訊與通訊科技、設計與應用科技、視覺藝術、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運用SolidMemory軟件加強英語詞彙記憶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歷史(中一、中二)*、數學*、公民、經濟與社會*、地理*、科學*、普通話、普通電腦*、音樂*(只供中一至中二級學生修讀)、設計與科技*、體育*、視覺藝術*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運用SolidMemory軟件加強英語詞彙記憶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國歷史、地理、﹝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物理、化學、生物、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旅遊與款待、資訊與通訊科技、設計與應用科技、視覺藝術、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運用SolidMemory軟件加強英語詞彙記憶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學業成績30%;操行30%;校內/校外活動表現20%;面試20%(以英、粵語進行分組協作活動)。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每年於7月舉行銜接課程,8月舉行中一新生家長日暨迎新日,並安排全校中一新生參與適應週課程,銜接課程、協助學生盡快適應中學生活,以及掌握中、英、數三科的學習技巧。 學校推行多項措施,促進學校成為一個健康及安全的學習環境,如:健康午膳、適體能檢測計劃等。本校亦成為葵青區安健學校之一,更曾連續十五年獲得「關愛校園」獎。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深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 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由關愛精神開始; 3. 豐富學生學習經驗,擴闊學生視野。 |
學校管理架構 | : | 學校設有學與教、學生事務,資訊科技、聯課活動、生活教育及融合教育等工作。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學校於2006年8月1日成立法團校董會,除辦學團體校董外,更有教師校董、家長校董、校友校董及專業人士之獨立校董,一起管理學校。 |
環保政策 | : | 學校師生攜手建構一個綠化校園環境,並參與社區環保活動。首間參加中電學校節能先導計劃。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1. 本校以中文為主要教學語言,旨在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及成效; 2. 為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本校聘有外籍英語教師,並透過英文閱讀計劃、初中各級每科均自編50-70個中、英詞語供學生學習,大部分科目輔設額外英語試題; 3. 加強寫作訓練、朗誦比賽、唱歌學英文、普通話說故事、心獅電視台製作節目,致力落實「兩文三語」政策; 4. 安排學生修讀校外公開考試課程,例如:IELTS,並同時資助學生參與相關課程的公開考試; 5. 與外間機構SolidMemory合作,透過網上電子平台,讓學生善用課堂及課餘時間,學習英文詞彙; 6. 本校有2名外籍英語老師,除了參與課堂,課餘時,駐守英語學習中心; 7. 英語戲劇加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每學年均會參與比賽及於畢業禮當天表演。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1. 課前預習,並透過堂課及筆記來鞏固所學; 2. 善用網上學習平台進行自學;高中設自由選科機制,讓學生按能力及興趣修讀3個選修科目; 3. 讓學生從生活中體驗學習,以鞏固所學; 4. 透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務求在公開考試的成績能更進一步。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3X。 學生在中六級時可申請退修一科選修科。 2. 課程重點:學生按個人興趣及能力選擇不同的科目。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透過班主任及各科的課程,進行價值教育(包括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而本校亦在各班設圖書角,透過老師鼓勵學生閱讀,以配合各學習領域閱讀計劃,透過跨學科來推動閱讀風氣。18/19年度更成功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透過電子閱讀平台來加強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 |
生涯規劃教育 | : | 本校升學及擇業輔導組會透過生涯規劃課、性格測驗、講座及工作坊等,讓初中學生對自己的升學意向有初步的認識。高中方面,本校會安排學生參觀大學開放日、教育及職業博覽、政府和商業機構等,同時會為學生提供工作實習機會,並舉辦升學考察團。此外,本組老師會為中三及中六級學生進行個人輔導,解答學生的升學及就業疑問,引導學生整合自己的興趣、能力、職志,讓學生能訂立個人化及適切的計劃與目標。 每年本校會舉辦「校本升學及職業博覽」,透過獅友、大專院校代表、工商機構代表及校友的參與,加強學生對不同行業及升學途徑的認識及了解。此外,「跨領域合作職業培訓計劃」有助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包括書寫求職信、履歷表、面試技巧、模擬面試及工作實習等。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本校於2019年開始轉入學習支援津貼的融合教育計劃,為有特殊需要學生提供適切的教育服務。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生事務委員會轄下的融合教育組主要成員包括校長(顧問)、副校長、助理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訓輔主任,中、英、數科任老師、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 學校現時有多位支援老師及助理輔導員跟進各類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透過調撥資源購買多元活動服務予相關學生,提升他們的生活技巧,並建構生涯規劃。 學校進一步在分班及課程設計上作出調適,配合學生特質所需。除鼓勵教師參加教育局舉辦的相關課程外,更於校內提供校本方式進修課程,提升教師在學與教及學生輔導方面的技巧,並重視家校攜手合作,讓家長掌握其子女在校學習的進度。此外,本校亦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適切的協助,加強學習成效。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協助非華語生報讀應用學習中文課程及應考不同的中文科公開考試。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各科會透過課程設計,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以達致拔尖補底的成效。學校每年進行2次考試,2次統一測驗、定期家課及專題研習等。各科會要求學生於課堂上做好筆記,同時加強堂課練習,務求讓學生能鞏固所學。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本校致力培養和諧的師生關係、提升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家教會為家長製作家長手冊及會訊;籌辧各類家長講座、活動及家長教育課程,提升家長管教的能力。 |
校風 | : | 本校校風純樸。由香港青年協會提供兩位駐校社工服務,並由10多位資深教師組成訓輔組和生活教育組等,推行多項訓輔計劃,如「領袖生計劃」、「中一導師制」、「獅子會人」獎勵計劃、「班級經營計劃」及「大哥姐計劃」等,讓學生融入校園生活及提升自我形象。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開辦校本航空飛行培訓課程,激勵學生學習動機; 2. 善用資源,資助同學成就更高學習目標; 3. 改善環境,擴展更多個人和小組學習空間。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1. 以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促進教學心得交流分享,共建專業素養; 2. 學校重視各層級的教師專業培訓,教師積極參與培訓課程及研討會,以配合學生需要; 3. 學習利用AI人工智能協助教學準備以及輔助學生學習。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為學生創造機會,讓他們從實際體驗中學習,這有助他們在不斷變化的社會中,實現全人發展的目標和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2023/2024年度,老師曾帶領學生參與長沙考察團「高鐵青年號」交流團、北海市姊妹學校交流團、青海交流團、江門/開平交流團、2024深港青少年思源之旅夏令營等。另資助學生參加獅子會境外英語交流營及英語沉浸課程。 |
其 他 | : | 1. 青年創科未來社區規劃大賽2023創科優秀獎。 2. Vamos a Luta Cage Crapping 巴西柔術公開賽70KG冠軍。 3. 粵港澳公共治理數據分析大賽2023優秀分析獎。 4. 全港綠色微電影創作比賽銅獎。 5. 媒體素養校園嘉許計劃2023學生媒體素養領袖。 6. 全港分齡跳繩比賽2023團體總成績冠軍。 7. 2023/2024年度環保為公益慈善花卉義賣中學組冠軍。 8. HKABL 3 ON 3 全港三人籃球賽季軍。 9. 第七屆香港國際英語朗誦公開賽(中學高級組)最優秀參與機構大獎。 10. 2023香港文化旅遊導賞員挑戰賽最佳導賞員獎。 11. 細看多元社區共建和諧香港-香港中小學海報設計比賽2023亞軍及最佳色彩搭配(中學組)。 12. Vamos a Luta Cage Crapping 巴西柔術公開賽67KG冠軍。 13. 亞洲閃避球錦標賽U21女子隊冠軍(香港隊)。 14. 第七十六屆香港學校音樂節銀獎。 15. i-Learner第三十九屆「智好學計劃」特等獎(全港同級首三名)。 16. 全港學界可持續服裝海報設計大賽亞軍。 17. 2024全港學生科技大賽之智能車大賽環保設計獎冠軍。 18. 2024全港學生科技大賽之學神車大賽環保設計獎冠軍。 19. 2024全港學生科技大賽之電動避震爬山車大賽環保設計獎冠軍。 20. 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獎學金高中學生獎。 21. 全港中小學穿越機挑戰賽團體獎季軍。 22. 一帶一路與我何干綜合能力比賽2024(校際中學組、大專公開組)絲路獎。 23. 聯校音樂大賽2024 中學合唱小組銀獎。 24. 聯校音樂大賽2024 中學木管樂(色士風)獨奏高級組銀獎。 25. 《基本法》與我」香港中小學生海報設計比賽 2023-2024季軍及最佳色彩搭配獎。 26. 香港課外活動優秀學生表揚獎優秀學生獎。 27. 第三十四屆傑出學生選舉優異學生獎。 28. 大灣區航天創新科技大賽(中學組)香港賽區亞軍、季軍及團體合作精神獎。 29. 2023-2024全港中小學學界閃避球錦標賽男子初中組亞軍。 30. i-Learner第四十屆「智好學計劃」特等獎(全港同級首三名)。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鄰近葵芳港鐵站,由港鐵站步行至本校約5分鐘。 |
備註 | : | 學校自創校至今,實施每級4班平衡班。現有24班,27組。 初中數學、中國歷史、地理、普通電腦、科學(中一至中三)、音樂、體育、設計與應用科技、視覺藝術科均設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2024/2025年度開始,開設歷史科。 |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