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葵涌葵合街30號 | |||
電話: | 24258223 | 電郵: | ngsiumui@mail.sdbnsm.edu.hk | |
傳真: | 24890921 | 網址: | http://www.sdbnsm.edu.hk |
辦學宗旨
校園瀰漫福音的愛、自由和信任,並以宗教信仰、仁愛關懷和理智教導三方面培育學生全人成長。以「預防教育法」精神,透過不同的活動,誘發學生自我完善的動力,讓學生發揮潛能,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並建立積極、樂觀、進取和創新的人生態度,成為正直及誠實的良好公民。
本區 | : | 葵青區 |
他區 | : | 深水埗區, 離島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蘇志超神父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李建文先生 (社會工作學士、社會科學碩士(輔導)、文學碩士(通識教育)、教育文憑、註冊社工)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74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鮑思高慈幼會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 64% |
宗教 | : | 天主教 |
創校年份 | : | 1972 |
校訓 | : | 恆善致知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20 | |
中五 | - | $320 | |
中六 | - | $32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40 | |
學生會會費($) | : | $3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30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24 |
學校設施 | : | 透過多元化實境學習場地(硬件),配以教師團隊專業的課程和學習經歷設計(軟件),提升同學相關知識和技能;以預防教育法的來熏陶同學善良的品格(心件),促進有效學習和全人發展,讓學校成為學生的第二個家。「啟發、創新、並帶來影響」(inspire,innovate,impact)是本校提升學生學習效能的核心手法。生態教育園區、STEAM工作室、靜觀室及生命教育貓舍已於2021-22學年落成。實境學習場地:設計思維與STEAM學習中心、人工智能教育中心、資訊科技研習中心、太陽能發電場、生態實驗室(ECO Lab)、實境咖啡室、藝廊、陶藝室、校園電視台、泰拳館及健身室等。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44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4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 | 8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43% |
特殊教育培訓 | : | 66%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0-4 年 | : | 48% |
5-9 年 | : | 13% |
10 年或以上 | : | 39% |
班數 | ||
中一 | : | 3 |
中二 | : | 3 |
中三 | : | 3 |
中四 | : | 3 |
中五 | : | 3 |
中六 | : | 2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倫理/宗教教育、中國語文、數學、公民、經濟與社會、綜合人文、綜合科學、設計與資訊科技、中國歷史、歷史、地理、普通話、視覺藝術、體育、音樂、德育及公民教育、全人健康學習經歷。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採用英語教授非華語學生的科目:倫理/宗教教育、數學、公民、經濟與社會、綜合人文、綜合科學、設計與資訊科技、中國歷史、歷史、地理、視覺藝術、體育、音樂、德育及公民教育、全人健康學習經歷。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倫理/宗教教育、中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課程、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德育及公民教育、體育、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設計與應用科技、文憑試體育課程、生物、化學、物理、多媒體故事、及全人健康學習經歷。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倫理/宗教教育、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課程、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德育及公民教育、體育、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設計與應用科技、文憑試體育課程、生物、化學、物理、烏爾都語、全人健康學習經歷。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倫理/宗教教育、中國語文、數學、公民、經濟與社會、綜合人文、綜合科學、設計與資訊科技、中國歷史、歷史、地理、普通話、視覺藝術、體育、音樂、德育及公民教育、全人健康學習經歷。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採用英語教授非華語學生的科目:倫理/宗教教育、數學、公民、經濟與社會、綜合人文、綜合科學、設計與資訊科技、中國歷史、歷史、地理、視覺藝術、體育、音樂、德育及公民教育、全人健康學習經歷。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倫理/宗教教育、中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課程、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德育及公民教育、體育、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設計與應用科技、文憑試體育課程、生物、化學、物理、多媒體故事、及全人健康學習經歷。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倫理/宗教教育、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課程、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德育及公民教育、體育、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設計與應用科技、文憑試體育課程、生物、化學、物理、烏爾都語、全人健康學習經歷。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本校將按下列準則及比重評分,以決定申請者是否被取錄: 1. 操行30%; 2. 成績15%; 3. 面試表現15%(語文表達能力、合群性、儀容整潔等); 4. 課外活動及服務 4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迎新活動︰暑假期間舉辦中一新生暑期輔導計劃,讓同學能及早認識中學生活,與同學和老師建立良好關係,並對學校產生歸屬感。學習內容包括:認識自我、精神健康與幸福感、安全及健康、認識學校、團隊建立、主科學習體驗、熟習常規和上課模式等。 健康生活︰學校通過晨跑、開放健身室及各式各樣的專項校隊訓練活動,讓學生在課餘多參與體育活動,建立健康及活躍的生活模式,並設立慧妍雅集人工加油站,讓學生服務社會,培養關心社會的良好品格。 學校設有專業輔導團隊(包括駐校社工、輔導員、言語治療師及教育心理學家)和老師們緊密合作,透過多元化活動和輔導,協助學生全面成長。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關注事項一:培養具創造力及恆毅力的世界公民; 關注事項二:以天主教教育為核心,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及具實踐能力之世界公民。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代表、校長、教師、家長、校友及獨立人士組成,並設立校政執行委員會推行校政。學與教委員會制定提升學生學習效能和老師專業教學質素的相關政策,並由不同工作小組執行。另一方面,學校非常重視培育學生自律精神、德育、多元才能等各方面的全人發展,並設有學生發展委員會負責制定相關策略。學校亦設立國家安全教育委員會,負責統籌和協調以全校參與模式的國家安全教育相關工作及措施。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本校由法團校董會管理。 |
環保政策 | : | 2022-2023年度獲香港電燈有限公司頒發「最傑出『綠得開心學校』卓越獎」,表揚學校積極推動環保減碳,協助學生及校園實踐智惜用電的理念。共裝設32塊太陽能發電板,配合STEAM及環保教育,讓學生深入認識可再生能源和相關科學的知識,實踐低碳生活習慣。在課室裝設智能感應器,進行自動化照明和空調控制,減低能源的浪費。課室改用T5照明設備,並在玻璃窗上安裝隔熱膜,降低電力的消耗。把一個智能貨櫃改裝成EcoLab生態實驗室,藉此進行環境及生命教育。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為照顧學生的多元能力和學習需要,分別有廣東話教學及英語教學的不同班別。學校已聘請兩位外籍英語老師推行午間及課後語文增潤及延伸活動,如英語徵文比賽、故事演講比賽及話劇比賽,鼓勵學生運用英語,並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學校定期安排多元化的課外語文學習活動,擴闊學生學習經歷,增加同學運用兩文三語的機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各科設計校本課程,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推行「多元評估」,讓不同能力及才華的同學也可展示其學習成果。引進跨科學習活動,讓學生透過跨科學習活動,應用所學,建構知識。設計跨課程校本STEAM活動,科學科,設計與科技科、資訊科技科、視覺藝術科及數學科老師會共同舉辦STEAM活動,以提高學習動機及深化學習。學校成立了「未來人才學院」,匯聚和投放不同資源,發掘和培養同學的獨特才能,令他們成為塑造未來的人才。學院着重培育學生的未來能力,包括:核心價值,積極態度, 共通能力,面向未來的知識,環球視野,伍少梅特有的學習經歷。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 高中選修2科目(2X),以及可選擇修讀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M2)或應用學習課程「多媒體故事」或中英數增潤課程 2. 課程重點:校本DICT及STEAM校本課程:本校的STEAM發展有三個宗旨,分別是幫助他人解決問題、協助改善長者的生活及透過不同的發明讓世界變得更美好。同學以此三個宗旨為目標,研發不同的產品,為社區出一分力。初中同學發明了「智能花盆」、「藥物分類器」及「智能認藥器」參與本地及海外的發明比賽並取得佳績。本校亦會繼續基於此三個宗旨持續設計不同的產品以服務社區。 設計與科技科:設計與科技科因應初中學生的不同學習能力設立校本課程,適當地調適教學內容,教授學生設計與科技科及電腦科重要基礎知識;本科以情境及專題形式教學的模式,着重學生活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難題。如教導學生以人本精神及設計循環等設計概念,根據使用者的需要設計產品。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1. 靈德育及公民教育:本校以全校參與模式,組織師生一起參與社會服務。透過學科協作實踐服務學習,讓同學能實踐所學知識,服務社會。 2. 從閱讀中學習3.專題研習4.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
生涯規劃教育 | : | 本校設有生涯規劃及多元智能發展組專責執行生涯規劃教育工作。透過科學化的個性和職業性向分析,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能力及志向,並作為學校安排合適的活動及作為個別化生涯規劃輔導的依據。按照學生不同的特質及學習需要,提供生涯規劃課、個人或小組專業輔導及多元化的職場體驗和學習活動,培養學生不同層次的生涯規劃知識、技能及態度,讓學生有為自己進行生涯規劃的能力。將校隊、專項訓練及學生組織與生涯規劃教育連結,期望學生在發展潛能及參與學校和社區事務同時,培養生涯規劃所需的共通技能及態度。不同學科及行政組別合作,循不同途徑讓學生學習生涯規劃相關的知識、技能及態度。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完善的學生支援及輔導系統及三級預防機制。透過全校、小組及個別輔導項目,提升同學的領袖才能和抗逆能力。老師、社工、輔導員、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確保學生若遇問題能得以盡快妥善處理。中、英、數核心科因應學生能力分小組教授,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我們更會透過多元化的活動,做好問題預防和學生成長培育的工作。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生支援小組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及老師、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輔導員、學校社工、科任老師及支援人員所組成。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包括非華語有特殊需要學生,提供如讀寫訓練、社交技巧訓練、專注力訓練、言語訓練及輔導服務。 學校會為有關家長舉辦講座,並成立家長小組,提供學習支援資訊及收集家長意見,促進家校溝通和合作。邀請駐校教育心理學家、駐校言語治療師為教師提供培訓,提升教師對支援照顧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果效。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全年設兩次考試,負責小組按專家建議,為學生提供考試調適,並於初中推行分層試卷,提升學習動機。中四和中五級每學期中段設有統一測驗,持續地利用評估促進學習。學校設持續及多元評估,將課堂參與和課業表現整合為平時分,計算入學期成績中。各科課業採用了相應的調適策略,以照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學校通過多元化評估,如課堂活動、專題研習、自評互評等,促進學生學習,並檢視學生學習情況和進度。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本校透過家長教師會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包括親子活動、親子講座、境內旅行、親子義工服務等,以加強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和合作,並提升家長培育子女的正確觀念及技巧,令學生得到更全面的協助。 |
校風 | : | 本校校風純樸,致力培育每一位同學成為一個動靜皆宜、正直誠實和樂於服務他人的良好公民。 我們的同學和老師都有一個共同使命: 1. 每天進步多一些(Make Progress Every Day.) 2. 成為一個更好的人(Be a Better Man.) 3. 建立一個更美好的世界(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學校致力發展成為一所未來學校:獲和富基金的全力支持,舊有的電子工場改建成充滿未來感的人工智能教室iLAB;以全新的概念教導學生利用先進的電腦及教學器材,使學生掌握現在流行的AI技能;成功向優質教育基金QEF申請專項撥款,建立一所以提升長者生活素質的樂齡科技工作室GERONTECH PARK。透過模擬長者家居生活,讓學生在先進設施及互動形式實景學習的環境下,發揮無窮創意;增設「生態教育園區」,種植不同類型吸引蝴蝶的植物,為蝴蝶提供市區的棲息地,做到蝴蝶保育之效。園區配合校本STEAM課程,為學生提供學習人工智能科技的實境,提升學校科技及環境教育的教學效能。從認識服務學習的特性來提升學生之社交、協作及溝通能力,增加學生自尊、自我及自信;透過全校服務學習計劃,令學生建立對學校及社區的歸屬感,成為富關愛及承擔精神的人;藉深入瞭解組群的需要和社會現象,增強個人、社會及公民責任感、關注社區需要,學生們相信自己能為社區帶來改變。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全面推行不同層次的專業培訓,包括新老師培訓、科本培訓、全校性的教學策略培訓中層管理培訓、參加特殊學習需要培訓及友校觀摩及交流。學校會推行「課堂探訪」,透過「觀課—分享—修正」的循環,讓老師分享觀摩,增進專業交流。學校亦參加教育局校本支援計劃(中文科、數學科及STEAM)以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並促進學生的學習效能和應用能力。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全人健康學習經歷、校隊及專項訓練、學生會及四社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資助「幸福校園實踐計劃」,建立「心臨Soul Suite」、「心動」 (貓舍)、「心程」 (花園)及「心寧」 (靜觀室)等空間,培養師生身、心、靈及社交健康。學校每週進行「全人健康學習經歷」(WLE)小組活動。學生於每一個學年可參與四個不同的活動,建立全人健康。學校亦會招募學生成為貓義工,從照顧貓隻中學習培養責任感及尊重生命。學校設有多個校隊及專項訓練,範疇包括運動、音樂、科技、職業技能等,並聘任專業人士或教練任教,讓學生可以持續發展興趣及技能。本組將校隊、專項訓練及學生組織與生涯規劃教育連結,期望學生在發展潛能及參與學校和社區事務同時,培養生涯規劃所需的共通技能及態度,為未來人生的不同階段作好準備。 |
其 他 | : | 我校近三年持續擴班,今年增至四班中一,為學生提供優質教學,協助學生多元發展,並為學生提供不同的獎助學金。獎助學金:各項獎助學金,包括︰伍少梅大學獎學金、民政事務局融和獎學金、華近禮神父助學金、尤德爵士基金高中學生獎、明日之星-上游獎學金、祁良神父紀念獎學金、新界校長會香港廣東社團總會慈善基金獎助學金 2023、荃葵青區中學校長會「荃葵青區傑出學生選舉」、葵青區傑出義工獎勵計劃、劉卓然教育基金獎學金、青苗學界進步獎、和富慈善基金李吳劍鳴獎學金、恒隆視障人士獎學金及發展金、兒科醫學會鵬程奮進堅毅獎學金2024等。公開或校際比賽(2023-2024):屈臣氏集團香港學生運動員獎;香港學校戲劇傑出舞台效果獎、傑出合作獎;2023至2024年度 英詩再現藝術比賽:嘉許獎;香港聯校音樂協會 聯校音樂大賽2024 流行曲獨唱:金獎及銀獎;保良局 曹貴子 動感青年天地 主辦 Sound Reunion 全港中學校際流行樂隊大賽 輕音組:亞軍;亞太兒童及青少年優才協會 2024 亞太攝影大賽 金獎;香港教育大學 – 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 人工智能及創新科技比賽2023-24 優異獎;教育局主辦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博覽 2024閃亮年華:促進長者及照顧者健康生活方式創新方案比賽。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34、37、37M、38、47X;港鐵:葵興站;綠色小巴:89M、89S。 |
備註 | : | - |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