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香港羅便臣道76號 | |||
電話: | 25463151 | 電郵: | school@ywgs.edu.hk | |
傳真: | 28588669 | 網址: | http://www.ywgs.edu.hk |
辦學宗旨
本校旨在提供基督化教育,著重全人發展,致力培育學生建立優良品格、高雅情操、積極正確的人生觀及責任感,面向國家及世界需要,勇於承擔,甘於委身。
本區 | : | 中西區 |
他區 | : | 灣仔區, 香港東區, 香港南區, 離島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蘇成溢牧師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關翰章先生 (數學學士、教育碩士)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95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 100%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1900 |
校訓 | : | 寸陰是惜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860 | |
中五 | - | $860 | |
中六 | - | $86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90 | |
學生會會費($) | : | $3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非標準項目收費(全年)︰中一至中五:$6,000 中六:$3,60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30 |
學校設施 | : | 全面重建的新校舍於2019年3月底正式啟用,我們擁有更寬敞的空間,實踐各項創新與變革。在保存過去一直行之有效的優秀教學之同時,我們將致力為新一代學子推行適時並進的教育模式。新校舍課室及特別室均安裝空調和電子教學設施;並有可供全校千名師生集會的禮堂、一個二百座位的劇院、校園電視廣播室以及充裕的康樂場地及社交空間。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Braille Notetaker(點字法記錄器),Talking Calculator(發聲計數機), Desktop Enlarger (桌面放大機)。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64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76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 | 96%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0% |
特殊教育培訓 | : | 59%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0-4 年 | : | 21% |
5-9 年 | : | 16% |
10 年或以上 | : | 63% |
班數 | ||
中一 | : | 5 |
中二 | : | 5 |
中三 | : | 5 |
中四 | : | 5 |
中五 | : | 5 |
中六 | : | 5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宗教教育、普通話、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英國語文、英語藝術、歷史、地理、數學、電腦、家政、視覺藝術、音樂、綜合科學、STEM、「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二:英國語文、英語藝術、歷史、地理、數學、電腦、家政、視覺藝術、音樂、綜合科學、共通能力訓練,STEM;中三:英國語文、英語藝術、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家政、視覺藝術、音樂、共通能力訓練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宗教教育、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英語文學、公民與社會發展、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科技與生活、視覺藝術、音樂、旅遊及款待、應用學習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宗教教育、普通話、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英國語文、英語藝術、歷史、地理、數學、電腦、家政、視覺藝術、音樂、綜合科學、STEM、「公民、經濟及社會」;中二:英國語文、英語藝術、歷史、地理、數學、電腦、家政、視覺藝術、音樂、綜合科學、STEM、「公民、經濟及社會」;中三:英國語文、英語藝術、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家政、視覺藝術、音樂、共通能力訓練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宗教教育、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英語文學、公民與社會發展、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經濟、「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科技與生活、視覺藝術、音樂、旅遊及款待、應用學習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入學安排根據教育局規定,分自行分配學位及統一派位兩階段。自行收生準則為學業成績50%、面試表現30%、課外活動表現10%、操行1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每年於7月中下旬,本校會邀請全體中一學生及其家長參加迎新會,介紹學校的辦學理念、學校歷史、學校目標、課程、設施及學校生活,並按學生需要於暑期舉辦英語及數學銜接課程。體育科藉正規課程及訓練,培養同學對運動的興趣,提升體適能,建立良好運動習慣、正確價值觀及領袖才能。此外,膳食組定期監察午膳供應商食品的種類、營養價值及衞生狀況,並與其他科組推行健康教育。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本校於2019年3月遷回原址重建的全新校舍。學校發展計劃(2021-2026)所定方向,環繞 『啟發』、『給力』、『擁抱』、『參與』四個主題,旨在新校舍完善硬件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最優化的全人培育。[可參閱〈學校發展計劃〉一欄]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本校已依據《教育條例》成立法團校董會,由十八名校董(包括替代校董)組成,分別代表辦學團體、現職教師、在校學生家長及校友,並有一名獨立校董。法團校董會負責為學校制定整體發展方向和政策,監督學校資源運用和管理。在校務運作層面,校內設多個事務委員會/小組,專責不同職能 (如訓導、輔導、學術事務、多元學習關顧、升學就業輔導等),協力推行與發展校務。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本校已按《教育條例》規定於二零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成立法團校董會。 |
環保政策 | : | 本校的環保政策旨在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並鼓勵以正確態度改善環境。透過公民教育組、學生會及地理、生物等學科,推行各項環保措施,如食具循環再用及廢物、廢紙回收等, 讓學生身體力行。本校亦參與簽署由環保署發起的《環保午膳約章》。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除各中文相關科目、宗教教育科及體育科外,本校採英語授課,並致力於校園內營造豐富的語言環境,以培育學生兩文三語能力,中英兼擅。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本校鼓勵學生多閱讀,發展自學及共學精神,進行全方位學習。近年推行專題習作及跨學科研習,以助提升教與學的質素,深化學生學習經歷。各教師持續進修,與時並進,有效掌握最新的教學策略與技巧。為鞏固學生的學習能力,本校於中一及中二級中英數三科主要科目推行分組教學。此外,每科皆訂定課程指引、教學程序及全年計劃大綱。本校近年致力推動學生透過跨科目專題研習,將知識融會貫通,發展高層次學習。為提升學生學習素質,本校透過不同渠道及延展計劃,配合加強各方面的教學支援和家校合作,培養學生對學習負責,啟發學生主動學習,追求卓越,為自己的學習與人生訂定目標。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3X。 (共15個科目選擇) 2. 課程重點:STEM課:中一至中二; 英語藝術:中一至中三;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經多年的努力,本校於各個關鍵項目皆取得堅實的成果,並致力於這幾方面持續發展。詳情可參考本概覽內有關內容或本校網頁。 |
生涯規劃教育 | : | 本校升學就業輔導組負責籌劃、推行校內的就業與生涯規劃活動,為同學提供最新升學資訊。近年加強與校內不同科組及學生支援小組的協作,也借助校外機構可提供的資源,充份擴濶了活動的種類與多元性,豐富了學生的相關知識和體驗。 恆常活動主要為中三至中六級學生舉辦職業講座和工作坊,助她們取得所需資訊,從而為升學作出明智抉擇。本組專責老師就大學聯招給中六學生給予個別輔導,亦協助學生們申請各類型校外奬學金及活動(如模擬面試、暑假實習等)。中二及中三級班主任主持班本工作坊,助初中同學提高自我認識,鼓勵及早思考未來規劃。 透過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生涯規劃活動資助計劃,我們得以為不同級別學生舉辦多元化的升學就業輔導活動:為中六同學辦模擬入學面試工作坊;為中五同學策劃「模擬中學文憑試日」,讓他們有機會體驗升學選擇。我們尤其鼓勵學生主動探索不同學術領域,為日後選修大專課程作好準備。此外,我們亦為高年級學生及其家長舉辦講座,提供全面的升學途徑資訊。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本校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駐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有關教師會為他們提供專業輔導及所需支援,以協助提升其學習效能及個人成長。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設有「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輔導主任、教育心理學家及曾接受特殊教育培訓的教師。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及教育心理學家,會為該等支援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輔導及為教師提供所需培訓。 學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外聘導師以小組形式支援有學習需要的同學。 此外,學校重視家校合作,除向家長派發「學生支援摘要」,個案老師亦會定期與家長溝通,跟進學生需要。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整體而言,在多元學習關顧組的統籌下聯同學科老師協助非華語學生的校園適應及學習需要。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中一至中三:每學年有兩次考試;中四至中六:每學年有一次年中測驗及一次考試;除此之外,本校十分著重學生的學習過程,故全年於各科進行非考試導向的學習評估。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長教師會由一群主動熱誠的家長擔任執行委員,並在家長義工的支持下義務協助學校日常事務。執委會定期舉行會議,策劃多個家校合作項目,包括周年大會、專題講座和戶外親子活動。自上一學年起我們成立「英華家長學堂」,旨在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緊密合作與情誼。學堂另一主要目的乃關懷並協助家長培養自我照顧的能力,為此籌辦一系列相關活動。 |
校風 | : | 本校秉持培育學生純樸謙厚、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優良素質。「大姐姐計劃」協助中一新生適應學校生活;班主任及訓、輔組教師敏銳觀察學生的需要,配合適時關顧,幫助學生跨越挑戰,引導學生正向成長。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現行五年「學校發展計劃」(2021-2026)發展方向環繞『啟發』、『給力』、『擁抱』、 『參與』四個主題,在全校性層面以至各科組部門的配合下,規劃不同項目與活動。 『啟發』是有關於:新知識、新課程、新的可能性、跨學科的思維模式。 『給力』是有關於:激發潛能與創意、培養跨越挑戰的勇氣、照顧身心健康。 『擁抱』是有關於:接納真實的自己、團隊建立、多元與共融、承接傳統、延續未來。 『參與』是有關於:自主學習、體驗性學習、歸屬群體、參與世界。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本校設有教師培訓及發展小組,以評估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策劃及安排有關培訓活動。此外,各教師亦按個人專業發展的需要及配合學校發展計劃,參加各類研討會、工作坊或修讀在職培訓課程。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學生會成立於1949年,為香港最早期推動學生自治組織的學校之一。學生組織能力強,每年學生會聯同五個學社及20多個興趣小組,策劃統籌全校課外活動,其中包括:學生福利、社區服務、體育、刊製校報等文娛活動,學生校園生活豐富多釆,也造就寶貴的學習機會,培養領導力、執行力和各樣的生活與人際體驗。 |
其 他 | : | 1. 學校傳統:本校秉承校祖及歷任校長無私奉獻、實而不華、勇於承擔、敢於創新的優良傳統,藉以感染、薰陶學生,承傳英華精神,在世作光。 2. 環球文化體驗:本校竭力擴闊學生的文化視野,提高他們對國際事務的認識。蒙李嘉誠基金會的慷慨捐贈,本校於二零一二年成立「李莊月明學生發展基金」,用以資助各類有助增進學生內涵、擴闊視野,以及提供體驗學習與服務機會的活動。 為能更有效地規劃基金的使用,我們於二零一三年成立全球文化教育組,統籌學生的本地及境外交流活動。 3. 合作夥伴:校友會鼎力支持學校發展,並設立校友會基金以培育學生全人發展。 家長教師會透過執委會及義工團,為學校提供支援。本校亦蒙鄰近教會協助,共展福音事工。 4. 獎學金:本校常設近百個獎學金,獎勵在學業、品德及其他方面表現出色的同學。 5. 公開/校際比賽:每年,本校學生積極參加各類校外比賽,廣泛涉及各類型體育、音樂、藝術、科學等領域,成績優秀。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港鐵:港鳥線西營盤站(C出口) 港島區主要巴士線:12,12M,23,23B,40,40M,93A,93C 小巴:56 |
備註 | : | - |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