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概覽2024/2025》
返回頁頂
    學校搜尋  搜尋
學校資料
校徽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
CCC Chuen Yuen College
地址: 新界葵涌上角街15號葵涌邨
電話:   24205050    電郵:   office@chuenyuen.edu.hk
傳真:   24841431    網址:   http://www.chuenyuen.edu.hk

辦學宗旨

本校秉承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透過學校,傳道服務」及「全人教育」的辦學精神,致力為學生提供一個愉快和諧的成長園地,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

「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如欲進一步了解學校發展,可直接向有關學校查詢。」
學校資料 學校資料
本區 : 葵青區
他區 : 離島區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吳家偉先生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葉天祐先生(榮譽勳章) (香港大學社會科學榮譽學士,教育文憑,教育碩士(教育行政))
學校類別 : 資助
學生性別 : 男女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5000平方米
辦學團體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法團校董會 : 已成立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不適用
宗教 : 基督教
創校年份 : 1969
校訓 : 學以明道,完似天父
家長教師會 :
學生會 :
舊生會/校友會 :
2024/2025 全年收費 2024/2025 全年收費
  學費($) 堂費($)  
中一 - -  
中二 - -  
中三 - -  
中四 - $340  
中五 - $340  
中六 - $340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20  
學生會會費($)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其他收費/費用($) -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課室數目 : 29
學校設施 : 電腦室2間、多媒體學習中心、設計與科技及創意科技室、學生活動中心、學生會辦事處、語文角、圖書館、校牧室、健身室、升學及擇業輔導室及禮堂等。同時,本校所有班房均設有高效能電腦、影音器材、液晶體投映機和實物投影機進行教學。大部份班房更配置最新型號的電子黑板,讓學生進行互動式的學習。此外,本校已經完成教育局WiFi900計劃的第二階段工程,整個校園已經佈設光纖網絡及應用最新制式的無線網絡技術,配合校方購置的平板電腦和學習管理系統,教師可以設計合適教案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電子學習。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斜道及暢通易達升降機。
2024/2025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2024/2025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55
全校教師總人數 : 60
學歷及專業培訓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90%
學士 :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 50%
特殊教育培訓 : 57%
年資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0-4 年 : 23%
5-9 年 : 13%
10 年或以上 : 64%
2024/2025 班級結構 2024/2025 班級結構
    班數
中一 : 4
中二 : 4
中三 : 4
中四 : 4
中五 : 4
中六 : 4
開設科目 開設科目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音樂、宗教、視覺藝術、體育及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級)/生活與社會(中二級、中三級)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綜合科學、創意科技、基礎企業及會計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視覺藝術、公民與社會發展、宗教、體育、藝術發展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數學延伸單元一、數學延伸單元二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音樂、宗教、視覺藝術、體育及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級、中二級)/生活與社會(中三級)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綜合科學、創意科技、基礎企業及會計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中國文學、中國歷史、視覺藝術、公民與社會發展、宗教、體育、藝術發展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數學延伸單元一,數學延伸單元二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一入學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申請日期由2025年1月2日至2025年1月16日。評選準則包括學業成績60%、操行10%、活動、服務及獎狀10%、面試表現15%及其他(如校外獎項)5%。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1. 每年7月至8月間舉行中一迎新及輔導日。暑假期間舉辦英語銜接課程。
2. 9月初有大哥哥大姐姐迎新活動及講座。
學校特色 學校特色
學 校 管 理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1. 提升學生學業成就。 2. 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社會領袖。
學校管理架構 : 1. 本校已於2011至2012年度成立法團校董會。
2. 日常校務運作,則推行小組制,如行政組、學務組、訓導組、輔導組、課外活動組、公民及品德教育組、宗教組、升學及擇業輔導組、綜合教育組等,工作籌劃著重諮詢與參與。
3. 各項工作再由副校長及助理副校長作督導及監察。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1. 法團校董會負責根據學校的願景、使命和核心價值,制定教育政策。
2. 落實推行學校的使命。
3. 管理和開發學校的財政和人力資源。
4. 促進優質的教育。
5. 批准計劃和制訂自我提升的標準。
環保政策 : 成立節能關注組,其目的如下:
1. 以不影響教學效能的情況下,減少耗電、水費及紙張的費用。
2. 提升「可持續發展」的意識。
3. 鼓勵全校師生參與節約能源及環保政策。
教 學 規 劃
全校語文政策 : 1. 本校以培養學生能掌握兩文三語,達至中英兼擅的水平為目標。
2. 全校主要學科科目均採用英語授課及學習。
3. 本校為優化學生學習英語的環境,故積極推行以下措施,包括初中、中五及中六英文科採用小班學習、英文科廣泛閱讀計劃、班際比賽、以英語主持週會、跨科協作、網上學習平台、英語話劇欣賞、社際比賽、英語及普通話早會演講、英語初高中辯論隊、英語話劇小組及話劇班、語文角活動、電影欣賞、聯校口試訓練、文憑試英語閱讀、寫作及說話訓練班、聯招面試班、戲劇學會等。中文科亦有廣泛閱讀計劃及中文閱讀寫作班等。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本校提供多元化課程配合學生興趣及需要。在新學制下,除必修科外,本校共開設13科給學生選擇。
2. 在課堂學習上,本校老師會因應學生能力差異,採用不同及合適的教學方法,如小組教學、分組討論、電子教學等以讓同學能得到優質學習經歷。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及3X。 必修科目包括中、英、數、公社科、宗教及體育,另外有13科不同學科供學生選修其中兩至三科。
2. 課程重點:教學方面,本校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老師們積極為同學建構個人的學習規律,並設計以學生為本的課堂學習模式及備課政策,以培養學生學會學習,並為學習負責,藉此提升他們的自學能力。其他學習經歷方面,本校為學生提供多種不同學習經歷的機會,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與工作有關的經驗、藝術發展和體育發展,讓同學於課堂內外,培養出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本校價值教育由德育及公民教育組統籌,並與輔導組、訓導組、升學及擇業輔導組和宗教科共同建構課程,內容包括個人成長、家庭、社交、學校、社會及國家和工作六個範疇。通過不同課題和形式如:義工服務、講座、互動劇場和生涯規劃,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希望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培養學生的誠信、責任感與關愛社群的品德。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1. 「跨課程閱讀」:早上設有晨讀時間,每級於不同月份安排特定閱讀主題,以全校參與的方式推動同學閱讀風氣。中英文科更設有「閱讀計劃」,有系統地擴濶學生閱讀領域及推廣其閱讀風氣。
2. 「德育、公民及價值教育」:本校十分重視學生品德及公民意識的培養,各級每週除安排德公課外,更有關懷社區活動。另外,本校透過舉辦境外交流活動增廣學生見聞及加深對祖國認識。
3. 「專題研習」:中二級每年均會進行專題研習學習,以分組形式由老師從旁指導學生掌握研習技巧及進行探究式學習。
4.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本校已於中一級至中三級積極推行電子學習計劃,同學將會利用平板電腦進行學習,以增加課堂互動性。同時,本校所有班房均設有高效能電腦、影音器材、液晶體投映機和實物投影機進行教學。大部份班房更配置最新型號的電子黑板,讓學生進行互動式的學習。此外,整個校園已經佈設光纖網絡及應用最新制式的無線網絡技術,配合校方購置的平板電腦和學習管理系統,教師可以設計合適教案讓學生進行有效的電子學習。
5. STEAM:本校主要透過跨學科的專題研習、課堂上的學習活動及STEAM學會舉辦的課外活動推動STEAM教育,目的主要是強化學生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從而培養出他們的創造力、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生涯規劃教育 : 本校升學及擇業輔導組亦積極為同學籌劃職業及生活教育課程,以協助同學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和志趣,盡早為將來升學或就業作出部署。
學 生 支 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校「大哥哥大姐姐」計劃協助初中同學適應中學生活。學校更成立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小組,協助辨識及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老師透過不同教學技巧如課堂研究及元認知學與教技巧,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技能。本校亦與全完堂成立校牧事工計劃,加強教會與學校聯繫,培養學生的屬靈生命。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融合教育組除設有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外,還有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科任老師及班主任,並在副校長(學生事務)的督導下,與學務組、訓導組、輔導組及考試組等相關組別,提供跨組別支援工作,如有需要,學校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及社工等專業人員,亦會提供支援及協助。學校根據同學的學習需要及專業人員的意見,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支援,例如社交訓練、言語治療、讀寫訓練、共融活動及測考評估調適等,亦為個別學生訂定個別學習計劃,及舉行不同的講座及工作坊予家長及教師,支援同學學習需要。融合教育組組員與家長保持緊密聯繫,了解需要,亦會邀請家長、老師與專業人員出席會議及面談,商討學生進展情況及聽取意見,如有需要,會將有關意見轉交相關組別跟進。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每年考試兩次,上、下學期各1次。考試佔學期評估總分70%。學期中段測驗(上、下學期各1次)及持續性評估共佔學期總分30%。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家校合作 : 本校家長教師會成立於1994年,其宗旨在於加強家長與學校之間聯繫及合作,支援學校推展教育學生的目標,提高學生福利的質量及協助貫徹推行學校政策,使家長及老師成為培育青少年的好夥伴。
校風 : 1. 校風純樸,注重紀律,也重視關愛。
2. 中一設雙班主任制,加強照顧中一新生及家長。並透過「大哥哥大姐姐」計劃照顧中一新生,讓同學們能盡快適應中學生活。
3. 校友會及家長教師會設有50多項獎學金,鼓勵同學多方面發展。
未 來 發 展
學校發展計劃 : 1. 提升學生學業成就。
2. 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社會領袖。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每年舉行3至4天全校性教師發展日及工作坊,內容包括「學校目標闡釋」、「透過VR技術建立團隊合作精神」、「認識中華文化及國家安全活動」及校外考察活動等,所有老師均參與有關培訓。此外,本校亦鼓勵老師積極參與由教育局或外間教育團體/有關機構舉辦的講座/培訓/課程。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全校共有18個學會;學會活動全年超過120項,當中包括舞蹈比賽、樂器比賽、朗誦比賽、問答比賽、博聞盃等。本校亦有各類不同之運動校隊,如籃球隊、游泳隊、網球隊、足球隊、羽毛球隊、長跑隊、田徑隊、男子排球隊、女子排球隊、箭藝隊、英語辯論隊、學校合唱團、手鈴隊、中樂團、西樂團、牧童笛隊等。本校學生更於校外活動屢獲殊榮,如5A陳樂燊獲得2023年警察龍舟會慈善龍舟賽社區盾青少年組冠軍、3A郭雅婷獲得第二十四屆香港公開精英體育舞蹈錦標賽第一名、3A陳潞樺獲得2023年全港跆拳道品段及色帶(搏擊及速度)公開賽速度競賽冠軍、6D楊晴獲得愛惜地球第八屆全港中英文徵文比賽2023中文公開組冠軍、4D劉佳澄獲得香港韻律泳傑出運動奬地區組最傑出運動員、2C陸婧妍獲得2023亞太盃國際藝術體操比賽青年組球操冠軍、青年組圈操亞軍及青年組全能季軍、5D劉蕙嘉獲得第二屆國際盃才藝大賽公開組古箏金奬等。
其 他 : 由本校校友會捐出的獎學金總數共有50多項,以獎勵同學在不同方面的傑出表現。至於校外比賽,如校際舞蹈節、音樂節、朗誦節、學界體育協會田徑及游泳比賽、數學比賽、問答比賽、環保比賽、繪畫比賽、短片製作比賽、STEAM創作比賽、辯論比賽等,本校學生都踴躍參加,並屢次獲獎。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33A、43、34、930、40X、44M; 
地鐵:葵興或大窩口站; 
小巴:89、89A、89B、313。
備註 : 學校會為學生提供多種不同的「其他學習經歷」機會,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生涯規劃、藝術發展和體育發展(詳情請參閱本校網頁)。
學校地圖 學校地圖
  •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 本校同學在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中學校長會   粵港澳Stem-AI挑戰賽奪得金奬及大銀奬
    本校同學在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中學校長會 粵港澳Stem-AI挑戰賽奪得金奬及大銀奬
  • 國際青年音樂大賽 木管樂及銅管樂小組高級組 冠軍 5C管朗
    國際青年音樂大賽 木管樂及銅管樂小組高級組 冠軍 5C管朗
  •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