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九龍黃大仙蒲崗村道176號學校村 | |||
電話: | 26269930 | 電郵: | info@plkchc.edu.hk | |
傳真: | 26269339 | 網址: | http://www.plkchc.edu.hk |
辦學宗旨
秉承保良局一貫辦學宗旨,五育並重,培育學生高雅情操和積極而正確的人生觀,強化學生對家庭、學校、社會及國家的責任感。同時,學校與家長緊密聯繫,務求使學生愉快成長。本校教學方針以引導、啟發為主,以發掘學生潛能。本校亦著重學生的兩文三語水平,更要求學生具備高層次的邏輯思維及表達技巧。
本區 | : | 黃大仙區 |
他區 | : | 觀塘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鄭錦鐘博士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勞國樑先生 (理學士、教育碩士)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70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保良局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 72%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2001 |
校訓 | : | 愛、敬、勤、誠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00 | |
中五 | - | $300 | |
中六 | - | $30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30 | |
學生會會費($) | : | $1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22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47 |
學校設施 | : | 本校為全港首間坐落於學校村的中學,佔地超過七千平方米,採用教育局「千禧校舍設計」。除課室、實驗室及電腦室外,亦設有多個主題教學場地,例如演辯廳、未來教室、「保棠」展覽廳等。另外還設有冷氣食物部、小型足球場、田徑場。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引路帶及暢通易達的公共詢問或服務櫃枱。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66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70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 | 85%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32% |
特殊教育培訓 | : | 35%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0-4 年 | : | 34% |
5-9 年 | : | 26% |
10 年或以上 | : | 40% |
班數 | ||
中一 | : | 5 |
中二 | : | 5 |
中三 | : | 5 |
中四 | : | 5 |
中五 | : | 5 |
中六 | : | 5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地理、歷史、電腦、公經社科(中一)、生活與社會(中二及中三)、商業(中三)、音樂、體育、視覺藝術、家政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公民與社會發展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化學、生物、物理、地理、視覺藝術、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科學、地理、歷史、電腦、公經社科(中一及中二)、生活與社會(中三)、商業(中三)、音樂、體育、視覺藝術、家政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公民與社會發展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化學、生物、物理、地理、視覺藝術、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參考:面談表現(以中、英進行);學業成績(中、英、數三科中兩科達優良或以上,其中一科必須為英文科);老師評語及操行(必須達優良或以上);課外活動表現。 有關收生準則的比重將於稍後在學校網頁公布。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1. 中一銜接課程 2. 中一迎新家長講座 3. 中一迎新輔導活動 為建立學生正確價值觀,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聯同輔導組、訓導組、資訊科技組、學生事務組及課外活動組合作推行一連串國民教育、健康生活習慣、藥物教育、性教育、抗逆能力、情緒商數訓練、朋輩鼓勵及網上操守教育等活動。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提升學生學習成就感,成為自信堅毅的保棠人。 2. 培養學生國民身份及全球公民身份認同。 3. 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推行校本管理,由法團校董與校長、家長教師會及各行政組別,切實履行校本管理精神。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本校於2007年成立法團校董會。 |
環保政策 | : | 本校致力實踐全校減廢、節能、循環再造,包括推動無紙化、設置回收箱及綠化牆等措施。本校設有養育珊瑚館、進行黑水虻廚餘回收研究,以灌輸學生環保意識,從而建構一間「環保」學校。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全校語文政策:本校十分注重學生的語文水平,持續推出不同的語文政策。英文科額外開設50班,部份英文口語訓練,師生比例降低至1:4,提升英語學習效能;每年會舉辦公開英語演說技巧計劃、深化閱讀計劃、英語大使、英語日營、課後外籍英語老師興趣班、全方位學習課程,於暑假期間會進行各科銜接課程及IPA課程等,讓學生從不同的範疇接觸及運用英語。中文科於中一至中六級額外開設30班,重點教授學生閱讀及寫作技巧,令學生達至中英兼擅。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學校採取自主學習的教學措施,成效顯著,學生成績卓越: 2024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全部科目均以英語應考(中國語文、中史、中國文學、公民與社會發展除外)。 本校學生於核心科目取得「332A」符合本地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入學要求的百分率達87%(全港平均45%)。所有科目優良率(等級4或以上)平均達56%,全部科目高於全港常模。其中物理科優良率達85%,生物科優良率為81% 畢業生入讀大學情況 2024年有86%的畢業生經聯招入讀大學學士學位課程。(全港平均39.8%) 畢業生入讀之大學課程分別有:醫學、物理治療學、言語及聽覺科學、醫療化驗科學及放射學、保險及財務與精算學、風險管理科學、專業會計學等。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提供十一個選修科,供學生選擇修讀。為讓學生瞭解高中課程結構,學生選科前會參與各科選科簡介及家長晚會,學生按能力和興趣選取心儀選修科目。 2. 課程重點: (1)小班優化教學效能:本校課程一向重視提昇學與教效能,除額外運用逾數百萬元增聘10位教師及10位助理教席以優化各教學範疇,令中、英、數及部份科目亦進行小班教學,本年額外增加109班小班,提升教學效能。 (2)多元化的學習環境:學校會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如學術週活動、英語日營、走出課室活動,以及參加不同比賽等,豐富學生學習經歷。 (3)專職課程,發展潛能:學校會聘請專職導師舉辦課程,例如學科專職課程、全方位學習課程,全部以小班形式授課。此外,亦會協助同學報讀認可機構(如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資優課程,全部費用由學校支付,讓拓闊學生視野,發掘個人興趣。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善用資訊科技促進學與教成效為配合學校新添置之資訊科技設備及已鋪設的全校光纖網絡,本校推行電子化教學,令學習知識更立體化,讓學生可更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擔任「引導者的角色」,學生成為「主動的協作學習者」。藉評估促進學與教效能:讓學生能更了解自己於各學科之強弱項,於學習過程中重點發揮其強項,針對重温弱項,各科於測驗考試後繼續進行成績分析,讓科任老師更能清楚掌握各學生在學科上不同單元和課題之表現,因材施教,提昇學生的學習效能。 |
生涯規劃教育 | : | 透過工作坊、參觀活動、模擬職場訓練、面試技巧及性向測試等,讓學生探索自己的興趣、培養自己的能力、認識自己的長處、激發對學習和社會工作環境的好奇心、培養規劃及作出決定的能力,並藉不同的學習經歷和事業探索活動,認識各行各業及銜接各升學就業的途徑、關心自己的發展,為升學或就業作出明智的選擇。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為優化各教學範疇,學校每年撥款超過五百萬額外增聘10位教師及10位助理教師,使中、英、數及部份科目增加共109班小班,進行小班教學,部份英文口語班訓練,師生比例降低至1:4,提升英語學習效能。 學校的資優課程、保底課程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於資優課程方面,亦會協助同學報讀認可機構(如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的資優課程,全部費用由學校,發展學生潛能。於保底課程方面,各科老師會額外篩選需要支援的學生,定期跟進每位學生學習上的強弱項,並檢視其學習進度及進行個別指導。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致力建立校園共融文化,以校本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通過靈活調配各種不同的資源,包括學習支援津貼、駐校教育心理學家提供的評估服務和輔導服務等,以全面支援學生需要,如為學生提供校內特別考試安排,並為這些學生向考評局申請在公開考試相應的特別考試安排。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本校採用多元的評估模式,除每學期設有統一測驗、考試外,各學科均設有平時分,利用科本及持續的評核模式,促進學習效能。 此外,學校每年撥款超過五百萬額外增聘10位教師及10位助理教師,使中、英、數及部份科目增加共109班小班,進行小班教學,部份英文口語班訓練,師生比例降低至1:4,提升英語學習效能,以小組形式提昇學生高階思維和鞏固課堂知識。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印製《棠晴》、《文集》、《棠內堂外》、《家校通訊》等供家長閱覽。此外,每年安排2次家長聚會,讓家長和老師直接面談。另外,亦安排班主任每年2次致電家長,與家長分享學生在校情況。 |
校風 | : | 為強化學生德育操守,以灌輸學生正確價值觀及建立正確使用互聯網媒體的態度,訓導組、輔導組、學生事務組、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組推行不同類型的教育計劃,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主題,包括國民教育、正向教育、生命教育、網上欺凌,並配合不同的教育活動,如剪報討論、短片及電台廣播、標語設計比賽、網絡糾察、講座或工作坊等,讓學生明白於正向思維的重要,以及互聯網上的各種不法行為。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提升學生學習成就感,成為自信堅毅的保棠人。 2. 培養學生國民身份及全球公民身份認同。 3. 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平衡老師專長及學校發展需要進行不同的專業培訓活動。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本校絕大部分學會已外聘導師,務求學會專業化,提昇學會質素,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專門知識。本校推行學會半年制,學生於每學期可最少參加一個學會,活動將以工作坊形式進行。所設學會均趨多元化,學術範疇有奧數、韓文學會、日文學會、德文學會、西班牙文學會、心理學學會、中華文化學會等;藝術範疇有攝影、摺紙藝術、皮革飾物、迷你中式盤景製作學會、手鈴隊、管弦樂團、中樂團、合唱團、無伴奏合唱等;體育範疇有足球、籃球、排球、游泳、田徑、羽毛球、乒乓球、單車、舞蹈隊、地板冰壺學會、旋風球學會、健身學會等;興趣範疇有無人機學會、攝影學會、機械人編程學會、觀星學會等;另於服務範疇設立不同制服團體,如紅十字、女童軍及入境事務處青少年領袖團。 |
其 他 | : | 本校鼓勵學生參與國際性及本地的校外比賽,屢獲殊榮,舉隅如下: 1. 過往曾代表香港往南韓參加「2019年韓國科學及工程大賽」獲銅奬 2. 曾於2018首次代表香港往美國參加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簡稱iGEM)獲奬銅奬,2019再代表香港往美國參加比賽 獲得最高級別金奬,是首次有香港中學隊伍獲得此奬,2023年代表香港往法國參加比賽再次獲最高級別金奬之餘,更是全球中學團隊排頭10位置,創出自有iGEM 比賽以來香港隊團最高成績 3. 於香港趣味科學比賽2024獲兩個三等奬及最佳設計奬,本校學生已連續7年參加此比賽獲奬。 4. 於「智慧城市@九龍東」香港學生挑戰賽2023獲冠軍、季軍及最佳滙報奬,本校學生已連續5年參加此比賽獲奬 5. 於聯校音樂大賽合唱團中學挑戰組獲銀奬,本校學生已連續2年參加此比賽獲奬 6. 於聯校音樂大賽金鈴金鐘中學組獲金獎 7. 於香港青年音樂匯演於中樂團中學組獲銀奬 8. 「中國太平盃 我愛我的祖國」香港校際作文暨普通話朗誦大賽奪一等獎 9. 中學足球校際比賽-九龍區(第三組)男子乙組團隊奪季軍 10. 中學游泳校際比賽-九龍區(第三組)男子丙組50米自由式奪亞軍 11. 2023/24學年「心繫家國」聯校中式步操比賽奪冠軍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九巴:2F、3B、3C、3D、3M、5C、203E; 隧巴:116; 專線小巴:19M、33M。 |
備註 | : | 本校共有30班,全英語教學。 |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