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概览2024/2025》
返回页顶
    学校搜寻  搜寻
學校資料
校徽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信義中學
ELCHK Lutheran Secondary School
地址: 九龍窩打老道52號
電話:   27802291    電郵:   contact@lss.edu.hk
傳真:   27823374    網址:   http://www.lss.edu.hk

办学宗旨

以基督精神辦學。提供理想學習環境及均衡的基礎教育,讓學生認識基督。並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及價值觀,使其發揮潛能、實踐所學、承擔責任、服務社群。

「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如欲進一步了解學校發展,可直接向有關學校查詢。」
学校资料 学校资料
本區 : 油尖旺區
他區 : 深水埗區, 九龍城區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楊有志牧師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梁冠芬先生 (文學士、教育碩士)
學校類別 : 資助
學生性別 : 男女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13000平方米
辦學團體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法團校董會 : 已成立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不適用
宗教 : 基督教
創校年份 : 1958
校訓 : 正心修身
家長教師會 :
學生會 :
舊生會/校友會 :
2024/2025 全年收费 2024/2025 全年收费
  學費($) 堂費($)  
中一 - -  
中二 - -  
中三 - -  
中四 - $340  
中五 - $340  
中六 - $340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30  
學生會會費($) $5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450  
其他收費/費用($) $30 (補發學生證)  
学校设施 学校设施
課室數目 : 31
學校設施 : 課室29間(包括全景互動學習中心、智慧課室)、特別室17間(包括各科實驗室、電腦室、電腦語言學習中心、電腦自習室、英語角、校園電視台製作室、融合教育資源中心、學生自修長廊、多用途活動室及健身室、生涯規劃室、創新科技研習室等)、圖書館、禮堂、操場2個、學生中心等。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觸覺引路帶及暢通易達的公共詢問或服務櫃枱。
2024/2025 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2024/2025 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61
全校教師總人數 : 66
學歷及專業培訓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97%
學士 :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 46%
特殊教育培訓 : 44%
年資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0-4 年 : 17%
5-9 年 : 17%
10 年或以上 : 66%
2024/2025 班级结构 2024/2025 班级结构
    班數
中一 : 5
中二 : 4
中三 : 5
中四 : 4
中五 : 5
中六 : 4
开设科目 开设科目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中史,公民、經濟與社會(F.1),生活與社會(F.2-F.3),音樂,體育,宗教,普通話,視覺藝術,歷史*,數學*,電腦*,地理*,綜合科學*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歷史、數學、電腦、地理、綜合科學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地理、歷史、中史、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與通訊科技、倫理與宗教、體育、視覺藝術、倫理科、DSE體育、旅遊與款待、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資訊與通訊科技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 中史, 公民、經濟與社會(F.1-F.2),生活與社會(F.3),音樂, 體育, 宗教, 普通話, 視覺藝術, 歷史*、
數學*, 電腦*, 地理*, 綜合科學*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歷史、數學、電腦、地理、綜合科學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地理、歷史、中史、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與通訊科技、倫理與宗教、體育、視覺藝術、倫理科、DSE體育、旅遊與款待、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歷史、資訊與通訊科技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学、迎新活动及健康校园生活 中一入学、迎新活动及健康校园生活
中一入學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學業成績:50%; 面試表現:35%; 操行、課外活動、服務及獎項:15%。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中一新生家長日、迎新活動日、中一新生躍進計劃、課後精進班。
設有輔導組,舉辦講座,展覽等活動,向學生灌輸健康生活的重要,另設午膳小組監管組監察食物部的運作及學生留校午膳的飯盒與營養等事宜。
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
學 校 管 理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關注事項(一)關注學生身心靈健康成長。
關注事項(二)學生更主動學習。
關注事項(三)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學校管理架構 : 實行校本管理,由辦學團體、家長、教師、校友、教育界人士及業外專業人士組成法團校董會,並推行全校考績制度,建立自評文化。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家長、教師、校友、教育界人士及業外專業人士組成。
環保政策 : 本校透過制訂環境政策及執行環境管理計劃,提高學校管理層、教師、非教學人員、學生及其家長的環保意識,並培養他們對環境友善的態度,鼓勵他們實踐環保生活。環保政策包括建設、管理、教育、成效及參與。
教 學 規 劃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初中不同班別和科目以英語、母語授課(請參閱「2024/25學年開設科目」及「2025/26學年擬開設科目」的資料)。初中英文科依學生能力以小組教學。高中中文及英文科亦分小班教學,部分班別會採用英語教授選修科。本校注重兩文三語發展,全方位塑造有效語言環境。在日常的校園生活中,本校以滲透與浸潤的方式,使學生透過不同途徑接觸和學習英文及普通話。
學習和教學策略 : 強調有效學習、互動教學,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興趣,鼓勵學生學會學習,有獨立思考能力、培養學生共通能力及自學能力。致力推動閱讀文化及專題研習。「學生為本、因材施教、提升學習興趣、培養自學能力」為本校課程設計的中心思想,全校課程目標亦以此為訂定原則。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按學生意願及能力為原則。
2. 課程重點: 
課程調適以深化學會學習的元素:
(1) 提倡思維教學策略;
(2) 以分層課業、電子學習及合作學習照顧學習多樣性;
(3) 進行課前預習及筆記摘錄;
(4) 促進學習的評估及作為學習的評估;
(5) 設計多樣化的全方位學習活動。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從閱讀中學習:利用圖書館與各科組合作推動學習,進行閱讀分享會、名作家到校講座、閱讀課、書展及新書推廣等活動。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專職組別負責推動教師善用探索網站資源中心、網絡資源平台、通識教育系列網站、教育城網站等資訊科技於課程。全校課室均已電腦化,並鼓勵學生運用網上學習平台。

專題研習:本校初中級設校本生活與社會科。由中一級開始訓練學生利用專題研習的方式進行探究式學習,由淺入深。

德育及公民教育:本校以基督教精神辦學,以基督教倫理為基礎,培養學生德育及公民意識。全體學生在畢業前,除必須進行倫理課學習外,並必須最少完成一次社會關懷活動。
生涯規劃教育 : 1. 科目課程滲入自我認識及生涯規劃與管理的課題。
2. 舉辦自我認識,事業探索,生涯規劃與管理計劃及活動,例如選科及升學輔導,標竿計劃等。
學 生 支 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本著基督精神,本校以全校參與的模式照顧學生的多樣性,包括科目提供多元化教學策略及評估方法,不同的課外活動種類及高中科目。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為以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本校善用教育局津貼購買專業服務及聘請專責職員,以協助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統籌不同的措施,讓各老師更有效地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包括教學及評估調適、輔導小組、社交及專注力訓練小組、個別學習計劃等,並設有恆常渠道與家長進行緊密溝通及共商最適切的照顧措施。
本校獲教育局提供額外撥款,並配合校本情況,為非華語學生提供支援。有關支援由專責小組統籌。支援包括中文科課堂上提供的支援(例如抽離學習),採用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經調適的學與教材料,課後提供的支援(例如中文學習小組),本校建構共融校園的措施,包括舉辦促進文化共融/提高多元文化的活動。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及增聘人員及/或增購翻譯/傳譯服務以促進與家長的溝通。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可獲測考特別安排,本校融合教育教師會協助學生進行有關申請。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家校合作 : 本校家長教師會成立多年,家長大力支持學校。除舉辦敬師活動、家長教師聯歡活動外,並成立家教會獎學金獎勵有傑出才能的學生。家長對學校事務熱心參與,經常協助帶領學生出席境外探訪活動、參與比賽活動評審工作等。
校風 : 以基督精神辦學。校風純樸,非常注重學生全人教育,尤其在品格方面的發展。此外,亦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及社會服務。學校有宗教組、訓育組、輔導組及駐校社工、啟發潛能教育組等,每年均透過多項活動、各項獎項、獎助學金,支援及建立學生成長。
未 來 發 展
學校發展計劃 : 承蒙各持份者的鼎力支持及努力,本校學生在學術及成長歷程上有明顯進步,學術及成長範疇的獎項數目亦見增加。踏進新學校發展周期,秉承過往所累積的成功經驗,為學生開拓及提供更優質的教育,以發揮全面的潛能,本校24-27年度關注事項如下:
關注事項(一)關注學生身心靈健康成長。
關注事項(二)學生更主動學習。
關注事項(三)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教師為學生生命培育的工程師,為提升教師專業,鼓勵教師進修及進行教學研究,學校在行政安排及經費上,均鼓勵及支援教師進修,亦安排教師出外交流,豐富及拓展教師視野;為配合學校發展方向,每年的教師發展日均設計培訓內容配合發展。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宗教團契、英文學會、中文學會、普通話學會、數學學會、科學學會、時事學會、商業學會、IT學會、歷史及文化學會、學生會、社聯會、劇社、舞蹈學會、音樂學會、棋會、可持續發展學會、美術學會、圖書館學會、交通安全隊、紅十字會青年團、童軍、職業特工隊、少年警訊、公益少年團、扶輪少年團、朋輩輔導員、思健學會、籃球隊、田徑隊、足球隊、乒乓球隊、羽毛球隊、排球隊及生態學會。
其 他 : 與辦學團體轄下堂會加強合作,舉辦各項宗教活動及學生成長活動,包括中一新生成長營、初中福音營、試後活動、團契、優質家長進修學院等。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7、8、10、20、81C、208、270A、271、281B、281X; 
專線小巴:74、12S;
港鐵:油麻地站。
備註 : 本校採用循環班級結構,2025/2026年中一將開辦4班。
学校地图 学校地图
  • 校舍相片
    校舍相片
  • 校園生活相片1
    校園生活相片1
  • 校園生活相片2
    校園生活相片2
  • 學生生活短片
    學生生活短片

修订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