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九龍石硤尾偉智街3號 | |||
電話: | 27793220 | 電郵: | info@htc.edu.hk | |
傳真: | 27789273 | 網址: | http://www.htc.edu.hk |
办学宗旨
1. 提供愉快的學習環境,啟發學生的個人潛能,達致全人發展。 2. 鼓勵學生努力學習,並積極參與課外活動,發展才能。 3. 培養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多元化的知識及實用的技能,充份裝備自己。 4. 訓練學生認識正確的人生態度,並能關心社會,好讓她們邁向豐盛的人生。
本區 | : | 深水埗區 |
他區 | : | 觀塘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蘇肖好修女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馮鄭惠儀女士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3318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耶穌寶血女修會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 100% |
宗教 | : | 天主教 |
創校年份 | : | 1966 |
校訓 | : | 智仁勇達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20 | |
中五 | - | $320 | |
中六 | - | $32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50 | |
學生會會費($) | : | $4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優質教育用途經費($30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補發學生證 ($12) |
課室數目 | : | 31 |
學校設施 | : | 本校現設有標準課室三十一間,特別室二十多間,包括圖書館、禮堂、音樂室、美術室、科技與生活室、實驗室、多媒體學習室、電腦室、創科實驗室、多用途室、學生活動中心、學生輔導室、宗教活動室、樂隊室、校園電視台等。此外,本校已更新全校的網絡為千兆乙太網,並且設置覆蓋全校的無線區域網絡;所有課室亦已安裝Apple TV,以便進行互動教學。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64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5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 | 97%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65% |
特殊教育培訓 | : | 60%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0-4 年 | : | 37% |
5-9 年 | : | 12% |
10 年或以上 | : | 51% |
班數 | ||
中一 | : | 5 |
中二 | : | 5 |
中三 | : | 5 |
中四 | : | 5 |
中五 | : | 5 |
中六 | : | 5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倫理及宗教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地理及歷史(中一)、綜合科學(中一及中二)、生活與社會(中二及中三)、歷史(中二及中三)、地理(中二及中三)、電腦、美術、音樂、體育、科技與生活(中一及中二)、生物(中三)、化學(中三)、物理(中三)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倫理及宗教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歷史、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生物、化學、物理、體育、視覺藝術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日文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倫理及宗教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地理及歷史(中一)、綜合科學(中一及中二)、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及中二)、歷史(中二及中三)、地理(中二及中三)、電腦、美術、音樂、體育、科技與生活(中一及中二)、生活與社會(中三)、生物(中三)、化學(中三)、物理(中三)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倫理及宗教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歷史、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地理、資訊及通訊科技、生物、化學、物理、體育、視覺藝術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日文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學生小學五年級和六年級學業成績30%;小學課外活動表現及操行表現30%;英語能力及面試表現4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每年7月收生後,舉行中一家長迎新日,簡介校況;7月至8月舉辦中一新生英語銜接課程;8月底有中一家長日及9月初有中一新生學習日營及「成長友伴計劃」,協助適應。開課後,仍關注新生的適應問題,10月底舉行中一家長座談會以作交流及討論。推動「感恩珍惜.積極樂觀」全校參與計劃,幫助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培養良好品德,促進全人發展。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 培育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使其行事符合上智的核心價值 (智、仁、勇、達、公義、感恩) |
學校管理架構 | : | 秉承寶血女修會辦學方針,以培育學生的全人發展為目標,由法團校董會通過校監監察;行政委員會負責行政,直接管理各行政組別;教學委員會負責教學,管理各科科務,下設課程發展組負責課程發展;學校發展組負責評估校政;安全與健康委員會負責保障活動安全及推廣健康意識,全校參與。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寶血會上智英文書院法團校董會。 |
環保政策 | : | 全校學生皆為環保學會會員,參與環保行動。環保學會推行資源回收、「一人一花」計劃及清潔沙灘等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各班亦選派學生擔任環保風紀,以推廣環保。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本校一向主要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詳情請參閱2024/25學年的開設科目資料),聘有外籍英語教師協助推動教學,透過參加比賽、閱讀計劃、增潤課程、英語話劇表演等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學習。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本校教師教學經驗豐富,全部教師曾接受師資培訓。注重學業成績之餘,亦加強學生品德修養和價值教育,鼓勵積極參與活動,服務他人。適當落實教育局課程政策,因應本校學生能力施教;重視教學法、活動和評估的配合。中、英文科各有推行課外閱讀及廣泛閱讀計劃;圖書館成立閱讀學會,舉行讀書分享會,並舉辦全校性課外閱讀獎勵計劃,及參加校際閱讀比賽,有助推動閱讀風氣。推行全校每天早上閱讀15分鐘的「展讀晨曦」計劃,特別鼓勵閱讀英文書籍。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3X。 本校提供接近100個課程組合給予高中生選修。 2. 課程重點:校本課程:各級倫理及宗教科。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1. 學校透過課程和活動推行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同時加強價值教育,培養學生關愛社群的精神、良好的品德及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2. 設早讀時間,亦設有網上閱讀計劃及閱讀獎勵計劃,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3. 各級均設有專題研習,協助學生發展共通能力。 4. 不同學科已推行電子學習,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及學與教效能。 |
生涯規劃教育 | : | 1. 各級推行生涯規劃課堂。 2. 中三至中六級別進行小組升學及就業輔導,協助學生選科、準備升讀大學課程及生涯規劃。 3. 與校外機構協辦生涯規劃活動,例如:職業體驗、面試工作坊、行業參觀、培養創業精神之計劃等。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本校中、英、數三科均在常規課程以外,提供不同輔助課程,以照顧不同學習能力和需要的學生,如本校中一和中二級按學生的中、英語能力分班;英文科於課後為學生提供英語增潤課程、寫作拔尖班、會話小組和輔導班;中文與數學科亦提供拔尖增潤及不同的輔導課程等。為發展學生各方面潛能,本校安排學生參與課堂外的拔尖活動,如參加校外資優計劃或比賽,協助學生全面發展。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透過運用學習支援津貼,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學校的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輔導主任,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輔導老師、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輔導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為有需要同學提供專業輔導,協助其學習與成長。學校善用學習支援津貼,期望學生在不同的訓練、輔導和調適下在人際相處、學習能力各方都有所裨益。本校重視家校合作,並已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一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為幫助非華語學童有效學習中文及融入主流課堂,本校亦推行小老師伴讀計劃,並作校內評估調適。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全學年分上、下學期考試兩次,藉此評核學生成績。各科均利用校本評核、平日習作、測驗及其他上課表現,用以作持續評估,保持學習水平。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通過如家教會的活動、會議、家校通訊等緊密的聯繫,保持與家長良好的溝通與和諧的關係,協助學生成長。 |
校風 | : | 訓輔結合,全校參與;重視宗教靈修培育;致力建立健康校園及關愛共融文化;培育學生成為具備智慧、仁愛、勇氣、毅力與公義,並常存感恩的上智人。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本學年主題為「啟發思維,灌滌心靈,放眼未來」,我們銳意拓寬學生視野,使之能靈活對應發展飛速、瞬息萬變的二十一世紀;同時以天主教信仰為本,培育學生的靈性,務求令她們在往後的人生旅途上,也能時刻堅守自身的價值與信念。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本校以學校發展及關注事項為本,規劃全年發展,每年安排最少三天教師專業發展日;本校鼓勵教師終身學習,不斷進修。本校教師除了參加不同的專業課程與研討會之外,當中亦不乏正修讀碩士學位課程者。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設有四十多個聯課活動小組,提供各類活動,包括學術、運動、服務、興趣及宗教等類別。本校透過推行「其他學習經歷紀錄冊」及「學術及活動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參與校際活動、比賽及社會服務,讓學生發揮潛能,均衡發展。此外,本校推行全方位學習日,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增加學習的機會。 |
其 他 | : | 請參考本校網頁。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104、40、2D、6D; 港鐵:石硤尾站C出口; 小巴:9M、10M、30A/B/M。 |
備註 | : | 鼓勵學生在學業以外,兼顧體育、藝術、社會服務、德育、公民教育及與社會有關經歷等各方面的發展,學生透過參與活動,發展終身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 |
修订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