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概览2024/2025》
返回页顶
    学校搜寻  搜寻
學校資料
校徽
香港聖公會何明華會督中學
HKSKH Bishop Hall Secondary School
地址: 九龍秀茂坪曉光街八十二號
電話:   23479224    電郵:   bhss@go.bhss.edu.hk
傳真:   23488639    網址:   http://www.bhss.edu.hk

办学宗旨

秉承基督精神,幫助學生認識上帝。建立愉快學習環境,提供優質教育。
貫徹全人教育理念,德智體群美靈六育兼備。課程與時並進,裝備學生回饋社會。

「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如欲進一步了解學校發展,可直接向有關學校查詢。」
学校资料 学校资料
本區 : 觀塘區
他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陳頌基先生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金偉明先生 (電腦科學碩士,應用數學碩士)
學校類別 : 資助
學生性別 : 男女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4200平方米
辦學團體 : 聖公宗(香港)中學
委員會有限公司
法團校董會 : 已成立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不適用
宗教 : 基督教
創校年份 : 1978
校訓 : 崇德尚藝
家長教師會 :
學生會 :
舊生會/校友會 :
2024/2025 全年收费 2024/2025 全年收费
  學費($) 堂費($)  
中一 - -  
中二 - -  
中三 - -  
中四 - $340  
中五 - $340  
中六 - $340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學生會會費($)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其他收費/費用($) -  
学校设施 学校设施
課室數目 : 32
學校設施 : 本校為不同學習領域特設專室,以培育學生的全人發展,並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環境,專室包括:Microsoft AI Inno Lab, M.A.C. Design Studio、5G中藥培植實驗室、運動科學研習室、L Café、English Corner、STEAM專室、資優閣、中華文化館、正學教育室、生涯規劃專室、學習共享空間等。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暢通易達洗手間及其他輔助設施。
2024/2025 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2024/2025 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53
全校教師總人數 : 63
學歷及專業培訓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81%
學士 :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 54%
特殊教育培訓 : 43%
年資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0-4 年 : 34%
5-9 年 : 17%
10 年或以上 : 49%
2024/2025 班级结构 2024/2025 班级结构
    班數
中一 : 4
中二 : 3
中三 : 3
中四 : 3
中五 : 4
中六 : 3
开设科目 开设科目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生活與社會*(中二至中三)、中國歷史、歷史、地理、綜合科學、普通電腦*、設計與科技(中二)、基本商業(中三)、創意價值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宗教及生活教育、普通話、視覺藝術、音樂、體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綜合科學(中一至中二)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國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健康管理及社會關懷、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數學延伸、宗教及生活教育、藝術發展、體育、生涯規劃教育、應用學習、未來領袖課程(中四)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至中二)、生活與社會*(中三)、中國歷史、歷史、地理、科學、普通電腦*、設計與科技(中二)、基本商業(中三)、創意價值教育、生涯規劃教育、宗教及生活教育、普通話、視覺藝術、音樂、體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綜合科學(中一至中三)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國歷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學、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健康管理及社會關懷、旅遊與款待、視覺藝術、數學延伸、宗教及生活教育、藝術發展、體育、生涯規劃教育、應用學習、未來領袖課程(中四)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学、迎新活动及健康校园生活 中一入学、迎新活动及健康校园生活
中一入學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學業成績 35%;面試表現 30%;校內操行 20%;課外活動 15%。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學校特設中一工作組,致力全面照顧中一新生需求,協助學生愉快融入校園生活。暑假期間,我們舉辦「夏日新一Teen」課程,提供多元化的學習活動和生活營。這不僅幫助同學熟悉校園環境,更為他們開啟愉快的正向學習之旅。
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學校引入多項新興運動項目,並實施相應的獎勵計劃。
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
學 校 管 理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1. 多元學教策略 促進學習效能
2. 豐富學習經歷 培養共通能力
3. 培育內在強項 邁向豐盛生命
學校管理架構 : 由校長帶領兩個委員會,分別是:學務及學校行政委員會、學生事務及學校發展委員會,統籌多個行政組別的工作,推動教務、課程發展、教師發展、學習支援、升學及事業輔導、訓育、校風、宗教、正向教育、課外活動、資訊科技、對外事務、資產及財務管理、學校自評及發展、校務等事宜。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有14名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8名,獨立校董1名,教員校董2名,家長校董2名及校友校董1名。
環保政策 : 學校積極推動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通過多元化的教育方式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我們安排學生參與各類機構和政府部門舉辦的培訓、工作坊和比賽,以拓寬視野、豐富經驗。學校在環保方面的成就顯著,更榮獲多項大獎,其中包括綠色建築議會頒發的「綠建學校」評級。
教 學 規 劃
全校語文政策 : 學校重視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及提升,亦肯定母語教學對學生學習的正面價值,貫徹「母語教學,中英兼擅」的精神。英文教學實施小班教學及校本課程剪裁,配合拔尖及輔導教學,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學校更大力尋求外間資源,擴建英語角、L Café,增加英語情境教學,又與國際學校及不同語文機構聯繫,透過不同合作計劃及活動,提升學生英語水平及學習興趣。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課程因應社會的發展、學生的需要及能力而編排,強調與時並進的精神; 
2. 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及需要安排分組小班教學; 
3. 安排拔尖補課及輔導教學; 
4. 發展校本課程;自編創意價值教育課程及未來領袖課程,優化學生品德教育,建立正面價值觀及共通能力;
5. 推動電子教學,培訓教師利用資訊科技及人工智能,提升學與教效能; 
6. 推動學生多閱讀,勤自學; 
7. 推行「學習支援計劃」,以幫助學習上有特殊需要的學生;
8. 發展資優教育以提升尖子學生的學習能力與經驗;
9. 自編生涯規劃教育課程,建立學生終身學習及自理能力;
10. 設有學業獎勵計劃,提升學生學習動機。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 本校高中設立11選修科,學生選讀兩個,兩個選修科目均由學生根據個人興趣及能力自由選擇。學生另需修讀一科㦄用學習。

2. 課程重點:本校重視因材施教,不少學科均推行校本課程,並發展適異教學策略,透過課程分流、教學調適、分層教材等,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及學習需要。本校亦推動跨科協作教學,讓學生整合不同學科的學習重點。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德育:本校推行整全的德育課程,每年透過不同的德育主題,建立學生的品德情意;設有價值教育課程,提升品德教育的趣味,並透過每周Responsive Advisory Meeting、多元化的德育活動、生活體驗,深化學生的品格成長。
全方位學習:學校積極發展全方位學習活動,初中推行不同領域的跨科協作教學;高中則參與多元化的其他學習經歷,包括:義工服務、與工作有關的經歷、體藝經歷及宗教活動等,促進師生互動,加強學生自學能力及擴濶學生視野。設「全方位學習日」,安排各級參與不同主題探索學習,透過考察、研究及展示學習成果,應用所學,提升共通能力,實現全人發展,並培養終身學習的能力。
閱讀工作:本校推行一連串閱讀活動,如「閱讀嘉年華」、「全方位學習日」等。並設全校早讀課、師生閱讀分享、圖書館資訊課、悅讀會及參與校內外各項閱讀比賽,營造校園閱讀氣氛。又定期出版書訊,刊登由學生撰寫的書籍推介、人物及作家專訪,創造閱讀分享的平台。更展開跨課程閱讀,帶領學生考察內地城市的閱讀文化。
電子學習:在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方面,學校投放大量資源建設最具成效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成為主動性強、具探究精神和創意的學習者。學校近年更大力發展STEAM教育,成效顯著,成為Microsoft Showcase School。本校亦是賽馬會「人工智能教育計劃」先導學校之一,亦獲教育局邀請成為「資訊科技卓越教育中心」。
生涯規劃教育 : 由升學及事業輔導組推動生涯規劃工作,另聘有生涯規劃導師。生涯規劃教育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對象覆蓋中一至中六。活動包括建立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行業實習及體驗、選科博覽會、性向測驗、個人學習能力評估工作坊、多元出路探索講座及參觀、面試技巧工作坊、中六模擬放榜、友師配對計劃等。在各級更設生涯規劃課程,幫助學生建立人生目標、個人認識及生涯發展,預備升學及就業的前路。
學 生 支 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學校積極發掘校內資優學生,因應他們的特性、興趣和學習需要,推展校本抽離式資優課程,又推薦學生參加由不同機構主辦的資優課程。學校又安排他們參加本地大學和不同團體舉辦的活動,為他們開闢另一個學習空間,幫助他們發展不同範疇的才華,包括領導能力、創意和社交能力及人文發展。學校近年積極推動適異教學及協作教學,照顧學生個別差異。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學習支援小組主要成員包括校長、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輔導員及教育心理學家。學校運用學習支援津貼進行外購服務,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包括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提供中文基礎訓練、發掘學生濳能的興趣及服務小組。學校定期於校務會議向全體教師發放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資訊,以協助相關學生。學校亦提供合適的考試調適,例如獨立應考試場、加時、使用輔助器材等。學校亦特別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中一新生舉辦家長會,提供溝通平台,促進家校合作。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學校每年安排3次考試,更安排溫習周,幫助學生預備考試。對有學習困難的學生,學校會安排考試調適,例如放大試卷、延長測考時間、運用讀屏軟件應考等,在考試前更給予考試技巧的輔導。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家校合作 : 本校重視家校合作,設有家長教師會,為家長提供不同類型的活動,例如親子活動、興趣班、專題講座等,學校更定期向家長發放學校資訊,促進雙方的溝通。為增進家校彼此的了解,表達關愛,校長、班主任、駐校社工及輔導員會家訪個別有需要的學生,以了解學生及其家庭的需要,並提供適切的支援,使學生能夠健康發展。在學年開始,班主任會透過陽光電話與家長聯絡,建立家校關係。
校風 : 1. 校風純樸,學生品行端莊,敬師友愛;
2. 獲關愛校園「締造希望」主題大獎;
3. 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及校外服務,培育領袖才能;
4. 多元化的興趣小組,發掘學生潛能;
5. 宗教氣氛濃厚,團契生活精彩,培育學生全人發展;
6. 學生積極參與校外義工服務,屢獲殊榮。
未 來 發 展
學校發展計劃 : 本周期的學校發展計劃有三個關注事項:
1. 多元學教策略 促進學習效能
2. 豐富學習經歷 培養共通能力
3. 培育內在強項 邁向豐盛生命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1. 學校每循環周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教師發展活動; 
2. 教師亦積極參與校外的研討會和工作坊,以提升教學效能; 
3. 學科以教學分享會、備課節及課堂研究等發展科研文化; 
4. 每年舉行教學交流周,教師之間都會進行同儕觀課。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本校現設有多個興趣小組及學會,旨於發展學生在不同領域的多元智能。
學校又透過社會服務活動,提高同學對社會的關懷,從而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服務精神。學校與不同的校外機構合作,舉辦探訪社區、關懷長者、關注貧窮問題、內地山區義教、境外交流團等活動。
學校設立全方位學習日,透過主題考察、探索學習、團隊合作、成果展示,培養廣闊的知識、共同能力及關懷社會的態度。
學校設有海事青年團、女童軍及升旗隊,透過多元化團隊訓練活動,建立學生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其 他 : 比賽獎項繁多,列舉部份如下︰

STEM教育:全港學界無人機挑戰賽2023(中學組)遙控競速大挑戰季軍;全港學界無人機挑戰賽2024 編程賽全港冠軍;全港學界無人機挑戰賽2024 遙控賽全港亞軍;國際太空編程實驗任務 2023/24亞軍;世界技能大賽-手機應用程式開發優勝獎;2023香港學界數學及奧數精英賽銀獎;PAC PYTHON應用挑戰賽一等獎;香港學界無人機足球公開賽2023二等獎;智慧城市創科比賽IET Faraday Challenge Day優異;MVPxPT驅動健身挑戰賽女子組冠軍

體育方面:2023 女子四角手球聯會賽亞軍;2023-24中學校際手球比賽女子初級組亞軍、男子甲組銅獎;中學校際田徑比賽男子丙組鐵餅亞軍、女子丙組100米季軍;學校體適能獎勵計劃活力校園推動獎等。

環保比賽:3RS綠色暢飲計劃銅獎;可持續發展網上學習獎勵計劃銀獎;香港綠色學校獎金獎;CSR香港卓越綠色學校大獎;港燈「最傑出綠得開心學校」冠軍等。

文藝比賽︰大教育平台一起爭氣生命電影之旅2023金獎;2023-2024全國青少年語文知識大賽「菁英盃」現場作文總決賽
一等獎;愛爾蘭教育閱讀探索中英文挑戰賽DISTINCTION;全港即興創意寫作比賽亞軍及最受公眾歡迎獎;全港數碼旗袍及民族服獎創意設計大賽金獎;「成功。解鎖」微型小說創作比賽優異獎等。

獎學金:STEM教育獎學金、羅氏慈善基應用學習奬學金、觀塘區優秀學生選舉、黃廷方獎學金、尤德爵士高中學生獎、學校起動計劃大學獎學金、學校起動計劃傑出數理獎2023、領展大學生獎學金等。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1A、11C、11X、13D、13M、13X、93A、95、601;
專線小巴:34S(裕民坊至秀茂坪)。
備註 : 學校與多所大專院校及機構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經歷。我們積極推動境外交流,中三至中五各級均安排全級參與境外學習團,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世界各地的交換生機會。

同時,學校自設多個特色課程,如生涯規劃課、思創好世界、創意價值課和未來領袖課程等,旨在培養學生的多元智能和促進全人成長。通過這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我們致力培育具國際視野和創新思維的未來人才。
学校地图 学校地图
  • 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
  • 弦樂團
    弦樂團
  • 澳洲交流團
    澳洲交流團
  • 學生生活短片
    學生生活短片

修订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