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屯門恆貴街三號 | |||
電話: | 24401828 | 電郵: | enquiry@nlsipess.edu.hk | |
傳真: | 24407611 | 網址: | http://www.nlsipess.edu.hk |
办学宗旨
按聖經立場施行靈、德、智、體、群、美六育並重之優質全人教育。以愛心及聖經真理培育青少年身、心、靈、智全面成長。
本區 | : | 屯門區 |
他區 | : | 離島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胡仰基先生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劉美姿女士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74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新生命教育協會有限公司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 不適用 |
宗教 | :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 | 1999 |
校訓 | : | 基督乃生命之主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40 | |
中五 | - | $340 | |
中六 | - | $34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20 | |
學生會會費($) | : | -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中一至中五級 $310 中六級 $180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30 |
學校設施 | : | 標準課室30間、輔導教室3間、特別室12間,電腦室、科技及創意媒體室、電腦輔助學習中心、多媒體學習中心、學生服務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及座落於地面的圖書館、籃球場2個。全校均裝設空調及電腦聯網。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觸覺引路帶。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8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0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 | 90%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53% |
特殊教育培訓 | : | 55%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0-4 年 | : | 8% |
5-9 年 | : | 14% |
10 年或以上 | : | 78%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科學*、地理*、電腦*、科技及創意媒體*、音樂*、體育*、科技與生活、設計與科技*、普通話、視覺藝術*、宗教教育(聖經)、歷史*、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化學、生物、物理、地理、企業會計與財務(商管、會計)、經濟、旅遊與款待(中六)、中國文學、中史、歷史、電腦及資訊科技、音樂、體育、視覺藝術、宗教教育、公民與社會發展、應用學習 "中醫藥學基礎、數碼品牌傳媒、數碼漫畫設計與製作"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伸延單元二(M2)、跨學科英語課程LaC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科學*、地理*、電腦*、科技及創意媒體*、音樂*、體育*、科技與生活、設計與科技*、普通話、視覺藝術*、宗教教育(聖經)、歷史*、中國歷史、生活與社會*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化學、生物、物理、地理、企業會計與財務(商管、會計)、經濟、中國文學、中史、歷史、電腦及資訊科技、音樂、體育、視覺藝術、宗教教育、公民與社會發展、應用學習(中醫藥學基礎、數碼漫畫設計與製作、數碼品牌傳媒)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伸延單元二(M2)、跨學科英語課程LaC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學業成績50%;面試表現25%;操行、評語、課外活動、服務、獎項及其他25%。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於暑期舉辦中一銜接周,內容包括中文、英文、數學、德育課程、紀律訓練、信仰活動、中一迎新日、中一團隊訓練日營、中一家長迎新日等。 本校透過「全人關顧計劃」加強照顧中一新生,營造良好朋輩的校園生活及文化。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格物致新知 正心踏青雲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法團校董會、校長與老師緊密聯繫、全校參與、團隊使命感強、施行基督教優質全人教育。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請參考本校網頁www.nlsipess.edu.hk 學校資料 |
環保政策 | : | 愛護環境,世界公民。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語文政策方面,學校以學生的學習效益為首要考慮,因應學生能力,初中高中各科皆有不同程度的英語教學內容。初中級菁英的班別以英語學習數學。初中各科滲入25%的英語元素,而相關的評估亦以英語進行。本年度部分科目除了加入英語延伸閱讀外,學校亦在中四級開設跨學科英語課程,藉此加強學生的英語詞彙和升學的競爭力。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全校推動「範式課堂」及「自主學習」,增加學生在課堂上實踐的機會。為學生開拓預習平台及建立寫筆記的習慣,以增強學生的高階學習的能力。 初中著重中英數及各科基礎訓練,培養多元學習興趣,強調學習生活化。高中著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專科的知識,作升讀大專的準備。教師定期共同備課、互相觀課評課、進行課堂研究等,以提升教學效能。 中一至中六級設早上閱讀課鼓勵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圖書館部致力推動廣泛閱讀計劃,定期舉辦圖書展、閱讀分享會及晚間自修室,培養學生自學精神。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高中開辦十二個選修科目,學生可選其中最多三個修讀。請參考本校網頁。 2. 課程重點: a. 建立課堂範式,提供實踐機會以增強學生對課業和學習的信心。 b. 深化預習及摘錄筆記。 c. 透過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及提升高階思維能力。 d. 推展校本跨科STEAM學習。 e. 優化學科的英語教學元素。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本校所有科目均有進行專題研習或全方位活動,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與共通能力。學校亦為初中同學舉辦全級的日營、宿營及境外交流活動,以增進學生的學習經驗及拓寬其視野。 本校配合新高中公民及德育課程架構,規劃品德教育,鞏固學生正面積極的價值觀及加強學生心靈發展。早會、週會及全人發展時段以多元化及生動之課題,營造校園積極關愛氣氛,提升學生歸屬感。 資訊科技教學是本校重點發展項目之一。本年度全校推行BYOD計劃,同學自備手提電子學習設備,如iPads等上課,提高資訊科技教學的成效。全校有14部電腦伺服器、2間電腦室、及多部iPad,讓各科進行資訊科技教學。所有班房均設有無線上網。大部分科目推行流動學習。另外,學校設有「校園電視台」,每周循皆有師生共同攝製的教育節目播放。本校亦特別建立電子題目庫,推行「網上自學平台」,為同學搜羅更多練習及試題,以便爭取更多練習的機會。此外,本年開展建立「創意媒體中心」,發展同學的創造力和資訊科技能力。 |
生涯規劃教育 | : | 本校除了照顧所有中六同學各類升學就業需要之外,更為各級學生提供有系統的生涯規畫課程,課程及活動活動包括自我認識、性向測驗、校友職業分享、中三模擬小社會、高中工作體驗、高中師友計畫、專上課程試讀體驗、模擬面試、文憑試模擬放榜等,使學生循序地探索前路,並且為將來升學及踏足社會作充足的準備。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學校設有電梯方便有特別需要的同學。教師上課時會照顧學生之個別差異,按能力分組因材施教,課後更會透過「拔尖」、「保底」班提升學生的學習。本校亦確保同學在公平的環境下接受正規教育。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設有學生支援組,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及其家長提供適切的支援。小組成員包括輔導 統籌員蔡淑萍老師、鍾寶珍老師;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黃紫薇老師、訓育主任、輔導員、學 生成長支援幹事、駐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臨床心理學家。本校有效利用「學習支援津貼」,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及訓練 活動,例如:高階思維訓練課程、讀寫障礙小組、言語治療小組等,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改 善人際關係,提升自我形象等。本校亦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作出 適當的個人輔導,促進同學的全人發展。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每年有二次統測及二次考試,並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特別試場應考。除測驗外,各科每學期設2至4次小測。此外,亦安排其他的評估形式,包括學生平時之習作及專題作業。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長教師會」致力關懷學生、家長及家庭,發揮基督愛人精神,期望家教會能成為家長和學校的橋樑及區內的燈臺。家教會透過「捐贈校服計畫」等項目為各家庭提供支援,亦曾舉辦對多項活動及義工服務,分享家校合作心得。本會積極舉辦「家長學堂」,讓家長認識自己及提升教導子女的技巧。 |
校風 | : | 師生關係良好,家校合作,讓校園成為有情天地。學生嚴守紀律,積極培養自學精神。學校與教會攜手合作,照顧學生身心靈成長。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關注事項1: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及信心 1.1.學生為自己訂定長、中、短之學習目標,訂定科本學習策略及能自我評估學習成效及作岀調節 1.2.強化預習習慣及共學互學技巧 1.3.強化校園閱讀氛圍以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1.4.培養學生創科精神 關注事項2:幫助學生規劃人生和建立健康生活 2.1.強化學生國民身分認同及民族歸屬感 2.2.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 2.3.推動價值觀教育的實踐 2.4.強化學生規劃人生的能力 2.5.發展學術與非學術的潛質 2.6.加強身、心、靈培育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推行「開放課堂」及「課堂研究」,進行跨科同儕備課與觀課,藉此提高教師團隊的專業能量。透過周三恆常的教師團契,教師團隊彼此守望,建立於基督信仰,互相砥礪。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學生校旨在發展學生多元化潛能,培育明日領袖。近年均有1次大型綜合表演會、約40多項課外活動及3次全方位學習日,培育有潛質的學生,提供多元發展機會。 |
其 他 | : | 法團校董會學科獎學金、家長教師會獎學金、校友會獎學金、張李妹女士獎學金(英文科)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輕鐵:近豐景園站; 巴士:61M總站,60M,962,961,962B,60X,61X,62X,259D,263; 專線小巴:40M,41。 |
備註 | : | 各級各科滲入25%英語教學元素。 |
修订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