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概览2024/2025》
返回页顶
    学校搜寻  搜寻
學校資料
校徽
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
CCC Hoh Fuk Tong College
地址: 新界屯門新墟青山公路28號
電話:   24596354    電郵:   hft-mail@hftc.edu.hk
傳真:   24572648    網址:   http://www.hftc.edu.hk

办学宗旨

本校本著基督博愛精神辦學,奉行「全人教育」哲學,致力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及靈育上全面之發展,使之成為良好的公民,貢獻社會。

「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如欲進一步了解學校發展,可直接向有關學校查詢。」
学校资料 学校资料
本區 : 屯門區
他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岑國欣教授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梁文祺博士 (工程學士、哲學碩士、電腦科學碩士、教育文憑、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碩士、社會科學碩士(犯罪學)、香港大學教育博士)
學校類別 : 資助
學生性別 : 男女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9000平方米
辦學團體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法團校董會 : 已成立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93%
宗教 : 基督教
創校年份 : 1963
校訓 : 正直忠誠
家長教師會 :
學生會 :
舊生會/校友會 :
2024/2025 全年收费 2024/2025 全年收费
  學費($) 堂費($)  
中一 - -  
中二 - -  
中三 - -  
中四 - $340  
中五 - $340  
中六 - $340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80  
學生會會費($) $4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450  
其他收費/費用($) -  
学校设施 学校设施
課室數目 : 25
學校設施 : 文萃軒(中文室)、Frontline(英語室)、科學探知館、iLab(研科館)、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生物實驗室、科學實驗室、地理室、音樂室、視覺藝術室、藝萃軒、圖書館、自修室、禮堂、多媒體學習中心、電腦室、校園電視台、直播室(優質教育基金資助)、啟導室、言語治療室、學生會室、小食部、籃球場、排球場、網球場、室內羽毛球場、室內射箭場及天台農莊。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暢通易達的公共詢問或服務櫃枱。
2024/2025 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2024/2025 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61
全校教師總人數 : 66
學歷及專業培訓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91%
學士 :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 56%
特殊教育培訓 : 80%
年資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0-4 年 : 30%
5-9 年 : 9%
10 年或以上 : 61%
2024/2025 班级结构 2024/2025 班级结构
    班數
中一 : 4
中二 : 4
中三 : 4
中四 : 4
中五 : 4
中六 : 4
开设科目 开设科目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綜合人文、中國歷史、普通話、普通電腦(中一及中二)、倫理與宗教、視覺藝術、音樂、體育、商業及管理(中三)、地理(中三)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數學*、科學*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地理、中國歷史、歷史、「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倫理與宗教、體育、全人發展、應用學習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數學必修部分、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及二、物理、化學、生物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綜合人文、中國歷史、普通話、普通電腦(中一及中二)、倫理與宗教、視覺藝術、音樂、體育、商業及管理(中三)、地理(中三)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數學*、科學*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公民及社會發展、地理、中國歷史、歷史、「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經濟、旅遊與款待、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倫理與宗教、體育、全人發展、應用學習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數學必修部分、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及二、物理、化學、生物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学、迎新活动及健康校园生活 中一入学、迎新活动及健康校园生活
中一入學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 學業成績50%、操行20%、課外活動及獎項15%和面試表現15%。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本校一向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積極向學生灌輸正確健康生活及積極人生觀。中一至中三學生全級留校午膳,本校挑選供應商時著重食物營養均衡,對小食部售賣之物品經常作出監察,以確保衞生及健康。學校參與「體適能獎勵計劃」以推廣運動及灌輸注意身體健康訊息。
為了使中一學生更易適應校園生活,每年均舉辦中一語文銜接班、團隊訓練、學長計劃、中一新生家長日、家長增值進修班等。本校設有多元化午膳活動,包括音樂會、文化日、STEAM活動及球類比賽。此外,本校亦有「一人一證書」計劃,以培養學生多元興趣及反思其所學。
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
學 校 管 理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1. 強化學生反思所學,提升課堂內學習活動的質素;
2. 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
3. 推行國民教育,培養學生成為具國家觀念的國民。
學校管理架構 : 設學校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成員來自教務、訓導、輔導、融合教育、宗教事務、課外活動、學校自評及發展、升學及就業輔導、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學校推廣、資訊科技互動學習11大組別,並有教師代表參與。校長、3位副校長及4位助理副校長分擔日常校務行政及領導各個科組的發展。各項的行政工作,均由專責科組負責,權責清晰,各部門之間緊密聯繫,有效地協調各項工作,發揮團隊精神。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成立法團校董會,由校監、辦學團體成員、教師、家長、校友及獨立人士等組成。
環保政策 : 氣候變化是全球面對的重大挑戰,因應國家目標及配合教育局政策,本校制定並推行校本環保政策,以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他們響應環保的態度,以及實踐環保生活和推動環保教育。工作包括:透過不同途徑宣揚「可持續發展」訊息,推行環保措施如全面使用環保T5光管、建立天台農莊、校園太陽能發電項目、採用電子通告等,有效推行環境教育活動。本校的環保學會推動減廢行動,培養學生環境保護大使。本校已獲「香港綠色機構認證」頒發「減廢證書」,成為「香港綠色機構」。
教 學 規 劃
全校語文政策 : 為提升教學效能及加強照顧學生不同需要,本校中、英文科均推行分組及協作教學。學校積極推動多元化活動,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初中同學需參與「英文跨科閱讀計劃」,而高中同學則在「跨課程閱讀課」閱讀英文報章。此外,英文科恆常舉辦「英語大使計劃」、「英文周」及「英語話劇」等活動。
學習和教學策略 : 高中課程方面,每年本校大部分學生的選科意願都能得到照顧。本校於選修科選擇中加入「應用學習」課程,發展學生與職業相關的能力及共通能力。初中課程方面,開設綜合人文科,靈活組織歷史、地理、生活與社會等科目,以提高學生之學習動機。同時,於課程中加入「專題研習」,發展學生的共通能力。本校重視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設「跨課程閱讀課」,由老師教導學生閱讀中文、英文、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報章。另外中、英文科均參加網上閱讀計劃。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本校提供11個選修科目,另可修讀應用學習課程和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或二。
2. 課程重點:本校與教育局合作,透過不同科目的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和協作研究及發展(「種籽」)計劃,不斷更新八大學習領域的校本課程。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1. 跨課程閱讀:本校致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精神,鼓勵學生從閱讀中學習,以達致終身學習的目標。每星期設有跨課程閱讀課,學生閱讀各類課外圖書、跨科篇章及報章。學校每年會舉辦廣泛閱讀獎勵計劃,亦於閱讀週會上介紹主題圖書和閱讀技巧,邀請作家分享他們的閱讀及寫作心得。
2. 價值觀教育:本校校訓「正直忠誠」為學生立身處世的座右銘,於各科課堂中滲入正確的價值觀教育,亦利用早會、班主任節及其他活動如內地文流、參觀體驗、服務學習及專題研習等,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培養學生十二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即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仁愛、守法、同理心、勤勞、團結和孝親。
3. 專題研習:在初中階段,分別透過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中一)、科學教育學習領域(中二)及科技教育學習領域(中三)進行全級分組「專題研習」學習活動,以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由全體教師負責帶領各組進行研習。另外,中一至中五級學生在「全方位學習日」透過多元化的主題活動,達至跨學科整合及應用知識和技能。
4. 資訊科技教育:本校提供全校課室網路接點和無線寬頻上網,讓教生掌握最新資訊並應用於學習活動上。我們鼓勵學生善用多媒體學習中心、電腦室及數碼電視台進行多元化的學習活動,以深化自主學習。為迎接教育新常態,本校特為所有課室及特別室增置電子白板,為學生帶來豐富的學習經歷。
生涯規劃教育 : 本校以全校參與模式推行生涯規劃教育。初中設有生涯規劃課節,由班主任帶領學生進行生涯規劃活動課;引領學生瞭解自我丶探索社會及認識工作世界,為學生建立正確價值觀,醞釀積極的人生志向。並教導學生作抉擇,學會在眾多的選項中為自己選出一個合適的選擇。
高中設有全人發展課配合生涯教育及升學就業活動。內容有生涯規劃講座、升學講座、院校或行業探索外訪、多元出路體驗日、認識性格工作坊、參觀大專院校、文憑試模擬放榜及面試工作坊等活動。透過多元化的經歷和體驗,培養學生自信及應對困難的能力;並裝備自己丶規劃未來,為踏出校園步進社會做充足準備。
學 生 支 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老師因應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訂立不同要求和使用不同教學方法,加強學與教效能。如有需要,亦會邀請家長參與「個別學習計劃」會議,共同制定學生的學習目標並適時檢討進度。學生如在情緒及社交方面需要協助,教育心理學家及社工亦會給予適切的輔導。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為幫助有特殊教育需要及成績稍遜的學生,本校會持續監察及靈活調配資源,包括「學習支援津貼」及「有特殊教育需要非華語學生支援津貼」,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以配合不同的學習需要,並協助他們融入愉快的校園生活。本校聘請了兩位融合教育助理,協助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處理校園生活上的問題,其他「融合教育/學生支援組」成員則協助有關學生解決學習及社交方面的種種疑難,適時進行輔導及跟進。學與教方面,因應學生能力而給予適切的課程調適。測考方面,將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特別考試安排,例如筆試加時、口試特別安排、放大試卷、特別座位安排、使用電腦讀屏軟件或語音轉換文字軟件等。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為了讓非華語學生更容易適應中國語文科課程,向初中非華語學生提供課後語文支援課,並安排學生參加有關中國文化的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本校對學生的學業評估,以統一測驗及學期考試模式推行。統一測驗定於每年11月及4月,而期末考試則於1月及6月進行。校方透過定期的測考評估,檢視學生學習情況,對課程作出相應的調適與修正,以提升學習效能。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家校合作 : 本校家長教師會透過舉辦多元化活動,加強家長與學校之聯繫,活動包括:家長也敬師、親子大旅行、家長教育講座及家長興趣班。本校家長皆熱心服務學校,家長義工協助圖書館之常務工作,帶領學生參加朗誦比賽,亦積極協助學校接待外賓;同時,家長教師會每年均贊助學校活動及獎項如「學業成績進步獎」及「校外比賽成績優異獎」等,亦成立了「清貧學生基金」支援有需要的學生及其家庭。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致力培育學生正面價值觀,教師們㩦手以「全校參與訓輔模式」推行「關愛校園」、「學生領袖培訓計劃」及「何福堂嘉許獎勵計劃」等活動,藉此培育學生良好品德及積極正面的人生態度。班主任、訓導老師、輔導老師、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更會適時為學生及其家庭提供服務。本校多年來積極推動關愛共融文化,先後十五年參與「關愛校園計劃」並獲頒「關愛校園」榮譽獎項。
未 來 發 展
學校發展計劃 : 本校積極配合香港的教育目標、七個學習宗旨和最新的教育發展趨勢,並根據辦學宗旨、校本發展目標及學生的學習需要規劃學校課程,以創造空間和機會,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均有全面而均衡的發展,以達至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
為提升學生表現,本校重視在「學與教」和「校風及學生支援」兩個範疇有良好的配合,同時,本校亦致力持續提升學校管理與組織的質素,旨於有效促進相關計劃的施行和評估,實踐「策劃-推行-評估」自評循環,藉此不斷自我完善,持續發展,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設有「教職員發展委員會」,統籌校內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以配合學校各項發展工作,讓教師在專業上不斷成長,讓校內教師吸收最新的教學新趨勢,與時並進,並掌握各方面的教學效能。另外,本校安排「教師分享日」,提供機會讓同工分享在校外進修心得及課堂經驗,以達致互相砥礪之效。本校亦鼓勵各科老師同儕觀課、集體備課及進行「課堂研習」,以便增加交流機會。同時,引入家長觀課,使家長更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本校推行了「課堂研習」多年,亦見成效。本校老師表現傑出,英文及數學科老師曾榮獲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本校課外活動著重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及靈六育的全人發展。本校興趣及學術學會數目逾二十個,其中魔術小組、中文話劇組、英語話劇組、校園電視台、STEAM小組、管弦樂團及中國鼓藝團等深受學生歡迎,透過知識、能力及價值觀的培訓,展現學生不同潛能。另外,本校設有童軍及深資童軍、女童軍、基督少年軍、聖約翰救傷隊少青團、交通安全隊及香港航空青年團等制服團隊,以建立學生的自律精神及加強自信心。本校體育隊伍及校園藝術大使亦在不同比賽中屢獲殊榮。本校希望透過「一人一證書」計劃,讓中一學生因應能力發展所長。最後,學生透過全方位義工服務培養及提升同理心、關愛精神、責任感等正面價值觀。
其 他 : 1. 獎學金:設多項獎學金,頒予各方面(學業、品行、運動)成績突出的學生。
2. 公開或校際比賽獎項:成績卓越,本校同學於聯校魔力橋比賽獲得一等獎。運動方面,本校同學於校際乒乓球錦標賽男子雙打榮獲冠軍。同時,兩名同學囊括多項標準舞及拉丁舞大賽冠軍。武術方面,本校獲得香港國際武術比賽香港武術散打42公斤級男少年組冠軍及香港韓國跆拳道學院博擊個人賽冠軍。藝術發展方面,本校同學獲得多項藝術獎項,包括粵港澳大灣區文藝協會全國大賽全能藝術家比賽繪畫組金獎、日本國際兒童繪畫大賽2023傑出表現獎,中國鼓藝團亦連續三年奪得聯校音樂大賽金獎。本校童軍及資深童軍連續十年奪得「香港童軍總會」新界地域「優異旅團」嘉許狀,並榮獲屯⾨東區主席盃童軍技能挑戰賽全場總冠軍。
3. 交流計劃:鼓勵學生參與合適及具教育意義的外國及內地交流活動,例如EF交換生計劃、不同國內及外地交流團,到訪深圳、珠海、福建、陝西、山東、日本等地,以開拓學生的視野,體驗不同地方的文化,並提升英語及普通話溝通能力。
4. 領袖訓練:每年舉辦多元領袖訓練活動,中四設領袖訓練營,培育學生的領導才能。
5. 國民教育:本校透過不同課程和全方位學習活動,例如參觀故宮博物館、舉辦中華文化周、蹴鞠比賽、話劇比賽、電影欣賞等,並鼓勵同學參加全港及全國性活動及比賽,以提高學生對中華文化、中國歷史、國情、《憲法》及《基本法》的認識,推行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
6. 評核促進學習:本校推動「評核促進學習」文化,亦獲得由香港考試及評核局推出的「優質評核管理認證計劃」的認證,肯定了本校在考評管理工作上已達專業水平。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西鐵:屯門站;
輕鐵:614、614P何福堂站;
元朗往九龍巴士、元朗往九龍小巴;
巴士:53、58X、58M、62X、67X、67M、258P、261、B3、B3X。
備註 : 初中各級個別班別會以英語教授數學科及科學科,以照顧能力較高學生的需要。亦設高中尖子提升計劃為準備入讀大學的學生提供全面的學業及升學輔導。
本校其他活動包括升學及就業活動、藝術發展周會、學生會選舉、跨科活動、陸運會、午間音樂欣賞、參觀機構及大專院校等。
学校地图 学校地图
  • 本校校舍
    本校校舍
  • 中一多元智能訓練營
    中一多元智能訓練營
  • 校園生活點滴
    校園生活點滴
  • 學生生活短片
    學生生活短片

修订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