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香港黃竹坑南風道9號 | |||
電話: | 28708815 | 電郵: | info@hkugac.edu.hk | |
傳真: | 28708825 | 網址: | http://www.hkugac.edu.hk |
辦學宗旨
提供以英語為主的全面教育,以關愛鼓勵孕育堅忍、好學、負責,有創意、富感情、具環球視野、願服務社群的學生。
本區 | : | 香港南區 |
他區 | : |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馮可強先生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陳馨女士 (BA, MEd, PGDE) |
學校類別 | : | 直資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83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 教育基金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 不適用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2006 |
校訓 | : | 明德惟志,格物惟勤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44000 | - | |
中二 | $44000 | - | |
中三 | $44000 | - | |
中四 | $46600 | - | |
中五 | $46600 | - | |
中六 | $46600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100 | |
學生會會費($) | : | $2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30 |
學校設施 | : | 包括多功能主樓和900平方米的露天廣場。Mac實驗室,STEM實驗室,多媒體音樂室和健身房等設施,可滿足不同的學習需求。校園外有自然小徑供社區人士健行。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引路帶及視像火警警報系統。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0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101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 | 91%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41% |
特殊教育培訓 | : | 38%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0-4 年 | : | 36% |
5-9 年 | : | 20% |
10 年或以上 | : | 44% |
班數 | ||
中一 | : | 5 |
中二 | : | 5 |
中三 | : | 5 |
中四 | : | 5 |
中五 | : | 5 |
中六 | : | 5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地理、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綜合科學(中三:物理、生物、化學)、公民、經濟與社會、數學、體育、科技與生活、戲劇、音樂、視藝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CASTLE (Creative Arts, Sports, Technology and Life Education) (S.1-S.2), Modular Studies (S.3)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化學、經濟、英國語文、地理、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英語文學、數學、物理、視覺藝術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優化課程(中四)、英國國際高中水平證書考試(IAL)(中五)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地理、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綜合科學(中三:物理、生物、化學)、公民、經濟與社會、數學、體育、科技與生活、戲劇、音樂、視藝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CASTLE (Creative Arts, Sports, Technology and Life Education) (S.1-S.2), Modular Studies (S.3)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化學、經濟、英國語文、地理、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英語文學、數學、物理、視覺藝術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優化課程(中四)、英國國際高中水平證書考試(IAL)(中五至中六) |
中一入學 | : | 本校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學業成績 (40%) 其他學習經歷及成就 (15%) 面試表現 (40%) 其他 (如兄弟姐妹就讀於港大同學會書院/小學) (5%)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 於8月底開課前舉行中一迎新活動。 - 開學第一星期設為「迎新周」,下午時間安排不同輔導和適應活動,幫助學生融入新環境和新課程。 - 會安排朋輩輔導員 (大哥哥大姐姐)全年照顧新中一同學。 - 學校重視學生體格健康及飲食均衡, 以正向教育為藍本推動健康生活文化。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培養學生迎接未來的技能,與及構建促進其終身發展的關鍵知識。 2. 通過價值觀和正向態度的培養,推行關懷社會的全人發展。 3. 培養關愛和成長型的學習社群,以提昇各師生之福祉。 |
學校管理架構 | : | 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港大同學會書院法團校董會 |
環保政策 | : | 本校遵奉節能低碳原則,購置招標、日常事務,皆按減耗、復用、循環方針運作。本校遵奉節能低碳原則,購置招標、日常事務,皆按減耗、復用、循環方針運作。例如設有廚餘回收,節省能源計劃以及設置太陽能系統。而且,本校亦透過推出在校有機耕種及大米種植活動,讓同學了解持續發展及生活的重要性及為地球作出貢獻。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本校的教學語言為英語,初中中文科以普通話授課,高中中文科、中國歷史科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以粵語授課。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課程組織以十二年縱貫為骨架,學習不以課本為限,重視探究與解難的學習策略,多元化教學,以啟發、交流方式為主,激勵學生的批判思維和探索精神、誘發他們對全球文化的關懷。近年書院推行「個人化學習」(Individualized Learning),根據學生的個人興趣、個性、學習偏好及能力,提供主流課程的校本教學的同時,更讓學生提接不同的學習主題及體驗。以此為貫穿,如有為中一、二而設的CASTLE Program (Creative Arts, Sports, Technology, and Life Education);有為中三同學先行瞭解高中選修科的Modular Studies;更有為中四同學在新高中優化下的主題課程。課程均由學生自行選擇,務求讓學生能接觸普通中學課程以外的不同可能性。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3X。 2. 課程重點:初中課程皆按上述宗旨而設計,高中則以中學文憑為依歸,融入校本特色。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價值觀教育(十二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正向教育,解難能力,哲學式探究,多角度思考,企業家精神教育,數據素養。 |
生涯規劃教育 | : | 本校設有事業與生涯規劃委員會以為學生提供事業輔導及相關資訊,並協助學生申請本地及海外大學與高等學府課程。生涯規劃活動及事業輔導工作於各年級均有推行。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課程設計、課室佈局、教學活動、同儕協作,皆積極照顧學生學習上的個別需要。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學校深信所有學生都應有平等的學習機會,而融合教育的一個成功而重要的關鍵是「全校參與」模式。學校自2012年起成立學生支援組(融合及資優教育組),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各科有經驗的教師,駐校社工,輔導員,語言治療師,教育和臨床心理學家組成。 小組團隊的重點工作包括及早識別、優質課堂教學、校園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支援、以及個別支援。憑藉我們一條龍系統和跟小學部學生和家長之間的緊密聯繫及溝通的優勢,在夏季和中學開始之前為升中同學作更好的準備和支援。我們會整體而靈活地運用校內資源(如:學習支援津貼),並透過「三層支援模式」,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推廣共融校園文化。 在本書院學習及生活期間,個別學生特殊學習需要資料和教學策略會而保密型式和相關老師及行政部門分享,務求日常學習得到適切支援。按照同學需要,小組會安排不同類別的個人成長(如:社交技能,讀寫技巧和執行功能...)和生涯規劃相關課程,並邀請其學生參加。在評估和考試期間,我們也會為有需要學生提供特別考試安排和相關培訓(如:讀屏器之應用)。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共融校園活動;及本校部分年級全面(即所有班別/組別)實施普教中,按需要提供額外支援(例如抽離/小組學習、拼音教材等)。例如︰進行評核調適。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評考設計及運作,均顧及學生在學習上的需要。 |
學費減免計劃 | : | 本校設有學費全免或減免3/4、1/2、1/4學費。有需要的學生(包括來自綜援家庭的學生及領取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的學生資助處財政資助的學生)可申請學費減免。 - 本校學費減免計劃詳情包括家庭入息限額,請瀏覽網上版的超連結。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家長與學校密切聯繫,家教會活動及各級家長晚會定期舉行。一年兩次於周末舉辦「與校長對談」座談會,讓家長表達意見。 |
校風 | : | 孕育能反思、富創見、肯承擔、追求卓越的環球公民。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營造包容寬博的學校文化,加強學生對社會的關注。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書院一向注重在老師間,建立積極的專業發習社群。經歷過疫情期間衍生的新挑戰,團隊透過運用視頻及錄像型式,以優化老師間的支援與協作。同時,每個科組均會有經驗豐富老師作定期分享及指導,務求為年輕老師提供更多學習機會。另外,藉開放課堂鼓勵老師間的同儕觀摩與交流,亦是書院用以維繫老師專業發展的關鍵嘗試。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本校極為重視全方位學習,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經歷,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學生可透過不同的體育、藝術、社區服務、領導培訓、冒險探索活動及內地與國外交流,比賽和表演機會等等,找到他們的興趣,發展新的才能,培養他們終身學習的能力,並對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以面對不斷轉變的社會。本校亦著重透過全方位學習,提升學生幸福感及抗壓能力。 除了課堂學習外,本校中一至中四學生會到本地,內地及國外不同地方,培育他們探究的精神,提升其愛國愛港,放眼世界的心靈素質。同時,中五生將前往內地進行公民科考察,以增進對國家近況的了解,追求滿足感的學習經歷,正向教育,哲學式探究,價值教育,更參與「北極星」計劃,向本港專業翹楚請益,提升個人素質,並為將來升學發展訂定明確目標。 而本校為學生提供一百多種延展教學活動,以照顧、維持和發展學生於主要課程以外各方面的興趣。通過多元化的活動,學生將獲得額外的學習機會和挑戰,冀能改善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維持個人身心健康和提升群體幸福感。 |
其 他 | : | -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 37A,38,42,41A,70,72,72A,75,76,77,90,96,97,99,107,170,171,590,592,671,973。 專線小巴:4A,4B,4C,35M,40,40X,52,69,69X。 港鐵:港島南線 海洋公園站(C出口) |
備註 | : | 左列班數為教育局核准班數。本校會用額外資源為各年級再分為小班,各班由兩至三位班主任照顧。 |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