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九龍何文田公主道14號 | |||
電話: | 27144115 | 電郵: | info@scientia.edu.hk | |
傳真: | 27610050 | 網址: | http://www.scientia.edu.hk |
辦學宗旨
1. 提供全人教育,注重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均衡發展,並著力培養學生具備「平民本色,精英氣質;民族情懷,世界視野」的精神面貌。
2. 積極、誠懇、求真和創新是本校師生共同追求的人生目標。
本區 | : | 九龍城區 |
他區 | : | 油尖旺區, 深水埗區, 黃大仙區, 觀塘區, 葵青區, 荃灣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齊忠森先生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黃晶榕博士 |
學校類別 | : | 直資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519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香港勞校教育機構 有限公司 |
法團校董會 | : | 不適用 |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 不適用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46 |
校訓 | : | 積極、誠懇、求真、創新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5166 | - | |
中二 | $5166 | - | |
中三 | $5166 | - | |
中四 | $12730 | - | |
中五 | $12730 | - | |
中六 | $12730 | -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20 | |
學生會會費($) | : | $30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 |
課室數目 | : | 34 |
學校設施 | : | 全校面積5190平方米,設有多媒體教室30間、多媒體學習室2間、電腦室2間、禮堂、圖書館、自修室、演講室、中華文化館、憲法教室及運動場。全校課室和專室均設有空調、互聯網、教學音響設備(互動電子黑板、擴音系統等),而電腦更超過300部。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0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60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 | 82%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48% |
特殊教育培訓 | : | 21%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0-4 年 | : | 48% |
5-9 年 | : | 8% |
10 年或以上 | : | 44%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二:中國語文、數學*、科學*、公民、經濟與社會、國史、地理、電腦與資訊科技*、STEAM教育、美術、音樂、體育、校本體藝課程。 中三:中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生活與社會、國史、地理、歷史、電腦與資訊科技、STEAM教育、美術、音樂、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電腦與資訊科技、科學(中一至中二)、化學(中三)、物理(中三)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體育、美術、音樂、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中國歷史、歷史、地理、經濟、視覺藝術、旅遊與款待、數學延伸二、應用學習課程(中五、六級開設)及校本普通話(中五、六級開設)。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數學延伸二、化學、應用學習課程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一、二:中國語文、數學*、科學*、公民、經濟與社會、國史、地理、電腦與資訊科技*、STEAM教育、美術、音樂、體育、校本體藝課程。 中三:中國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生活與社會、國史、地理、歷史、電腦與資訊科技*、STEAM教育、美術、音樂、體育。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電腦與資訊科技、科學(中一至中二)、化學(中三)、物理(中三)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體育、美術、音樂、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中國歷史、歷史、地理、經濟、視覺藝術、旅遊與款待、數學延伸二、應用學習課程(中五、六級開設)及校本普通話(中五、六級開設)。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數學、數學延伸二、化學、應用學習課程 |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面試表現25%,課外活動或服務10%,操行25%,學業成績(包括教育局成績次第及小五、小六之校內成績)4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在八月下旬舉辦中一新生迎新營,旨在讓新生認識中學生活,認識自己及適應環境,並培養良好的學習態度及生活習慣。此外,學校亦為家長舉行「迎接新里程」中一親子家長講座,強化家校協作,更好地讓中一新生適應升中後所帶來的轉變。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加強品德教育,建設嚴中有愛的學校環境。 2. 優化課堂教學,加強語文教育,擴大學術成果。 3. 完善規章制度,創建融洽有序、積極進取的管理文化。 |
學校管理架構 | : | 學校設有教務、訓導、輔導、公民教育、學生活動、資訊科技、辦公室及總務、教師專業發展、學校形象推廣和家教會等部門。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吳秋北博士(香港工會聯合會會長、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行政會議成員) 周文港博士(香港教育大學協理副校長、香港立法會議員、河北省政協常委、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 區潤崧女士(香港勞校教育機構主席、港專機構董事、創知教育基金董事) 陳婉嫻女士(香港工會聯合會顧問竹土木) 黃敬博士(香港工程網絡資料集團行政總裁、國際管綫專業學會執行會長、香港管綫專業學會會長、香港河源社團總會主席、廣東省政協委員、中華海聯會理事等) 葉少康先生(商策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騁志發展基金主席) 齊忠森先生(創知中學校監、香港勞校教育機構董事、創知教育基金董事) 劉紅崗先生(香港勞校校友會理事長、富通保險分區總監) 黃晶榕博士(創知中學校長) |
環保政策 | : | 現場分飯以減少廚餘。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本校注重學生兩文三語的發展。英文科會按學生能力安排分組教學,並在午間舉辦不同類型的英語活動,在課後開設英文科培優增潤課程;學校又聘請外籍教師,加強訓練學生聽講英語的能力。在其他學科方面,初中個別班別以英語教授數學、綜合科學、電腦與資訊科技、物理及化學科;在高中亦開設數學、數學延伸二及化學科的英文組別,旨在營造豐富的英語學習環境,提高學生水平。 在中文科方面,部分班別會普通話及廣東話靈活運用作為教學語言,其他班別會選取部分單元以普通話授課。高中亦開設了校本普通話課程。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銳意發展學生成為自主和自信的學習者,教師善用提問及小組學習,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高度投入和參與,勤於課業,精於閱讀。學校亦致力培育學生品德兼備,能投入各種不同的課外活動豐富自己的學習經歷。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2X及3X。 物理、化學、生物、資訊通訊科技、數學延伸單元2、中史、歷史、地理、經濟、旅款、視藝、應用學習、普通話。 2. 課程重點:為了幫助學生更有效地達到學習目標,本校根據學生的需要設計以學生為本的校本課程,例如:公民、經濟與社會、中文原著教學、文言文教學、STEAM等,從而達到增強學科知識、照顧學習差異。 資優課程 本校根據學生的才能,設置多元化的資優課程,如奧數、航拍、尖子說話訓練、思維培訓班,及參加大專院校資優課程等,對焦發展,發揮所長。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學校近年得到校董和社會人士的大力支持,發展公民、經濟與社會和地理科的校本教材,特別強調讓學生多認識國家的制度模式、發展特色、國際關係、自然景觀和民族生活,培養學生的國家情和世界觀。 |
生涯規劃教育 | : | 1. 透過對學生的個別及小組輔導,以及為學生安排性向測試、生涯探索和體驗活動,與校友會合作,由舊生分享升學及就業經驗,以協助學生建立清晰的人生目標,追求大學夢。 2. 在中一至中六級設「六年一貫」的生涯規劃課,從認識生涯規劃理念,到認識自己的能力、興趣和志向,繼而全面了解本地及外地的多元升學出路和就業形勢,一步步幫助學生具體進行升學規劃,適時及適當地安排個人的學習和活動,就學習、應試、升學的安排作恰當的選擇。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設有不同的加強課程,如科本培優、增潤課,並開設SEN功課支援來支援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透過SEN發展小組(成員包括副校長兼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小組成員、融合教育副教師、輔導員、教學助理等)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安排教師修讀融合教育相關的課程,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經家長同意後,本校收集中一級有特殊教育需要新生資料,及早識別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為學生安排合適的支援。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其他校內資源,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支援,包括聘請融合教育副教師及輔導員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例如學習小組、社交訓練小組及個別輔導,同時,外購臨床心理服務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訓練。另外透過課程設計、多元化教學策略、課堂調適、功課及測考調適等照顧學生的不同需要,提升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成效。本校與教育局及校本心理學家、社工等專業人士緊密協作,定期進行個別會議,並邀請家長參與,共同為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定期檢視成效,讓家長掌握有效照顧及教導子女的技巧。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設全學年分為三個學期,共有三次考試。每學期成續由考試和持續評估組成。學校亦為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測考調適。測考時亦會設立特別試場。 |
學費減免計劃 | : | 本校設有學費全免或減免3/4、1/2、1/4學費。有需要的學生(包括來自綜援家庭的學生及領取在職家庭及學生資助事務處的學生資助處財政資助的學生)可申請學費減免。 - 新生可於開學前的2個星期內遞交申請,其申請結果會在2個月內獲得通知。需由家長填寫申請表格,學校按「學生資助辦事處」的評估方法審批。 - 本校學費減免計劃詳情包括家庭入息限額,請瀏覽網上版的超連結。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1. 重視家校合作,設有家訪制度; 2. 透過家長義工推動家校合作; 3. 家教會定期舉辦講座、旅遊,促進家校溝通。 |
校風 | : | 以「三心.兩意」為目標,致力培育學生成為一個德才兼備,重視個人品德禮儀,對家庭有責任、對社會有承擔、對國家有貢獻、對世界有視野的良好公民。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共同創建一所講求關愛、追求卓越、喜歡閱讀和愛國愛港的中學…… 1. 在這所學校,教師與學生都能夠互相關心與互相愛護,這樣,大家自然會視學校為自己的第二個家,更樂於上班和上學,享受愉快的校園生活。 2. 在這所學校,教師之間和學生之間都能夠互相砥礪,師生之間又做到教學相長,並且持續追求品格與學業成績的提升。 3. 在這所學校,教師與學生都愛閱讀、懂閱讀,並且樂意分享與交流閱讀心得,校園處處洋溢著閱讀文化氣息。 4. 在這所學校,教師與學生都能夠胸懷大志,有為香港、為祖國,甚至為世界作貢獻的崇高理想與行為表現。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1. 學校非常重視教師專業發展,每年均推動焦點觀課及學習圈,促進教研活動; 2. 學校非常重視促進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推動自主學習、增強學習自信。 3. 透過院校協作促進校本教師專業發展也是本校的強項與特色之一。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本校設有學生會、級社等組織,並有20多個活動小組,包括:學術、藝術、體育、興趣及服務五大類別。學校並會定期舉辦各類型的全校性活動,如運動會、歌唱比賽和境內、外考察活動等。學校非常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及校外的社會及義工服務,並將義工服務定為中四、五級的全級性活動,並持續舉辦境外生命體驗計劃。 |
其 他 | : | 1. 中一至中六級實行雙班主任制,使每個學生都得到適當的照顧; 2. 中一、二級加設校本體藝課程; 3. 重視禮儀教育及十二個價值觀(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仁愛、守法、同理心、勤勞、團結和孝親); 4. 設立學生會、級社、學會培養學生自主、自立、自信、自律、自我表現的精神; 5. 學業成績優異獎學金及學費獎勵,學校於學期初進行統計(計算上學年的學業成績結果),凡符合表列資格者,學校會致函通知家長,減免相關學生全部或部分學費。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 2A、3C、7、7B、8、9、10、13D、16、16X、18、24、27、41、45、72X、81C、95、98C、98S、103、113、170、182、203E、213D、271、296C、796C、796X、E21A; 小巴: 17M、27M、28M。 |
備註 | : | - |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