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概覽2024/2025》
返回頁頂
    學校搜尋  搜尋
學校資料
校徽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
HHCKLA Buddhist Leung Chik Wai College
地址: 新界屯門湖景邨湖暉街7號
電話:   24676672    電郵:   school@blcwc.edu.hk
傳真:   24552060    網址:   http://www.blcwc.edu.hk

辦學宗旨

德智並重,提供全人教育。藉著佛化教育培養學生正知正見,教導學生勵志學行,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和樂善好施的精神。本著校訓「覺正行儀」,建設富佛教特色,嚴而有愛的關愛校園。

「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如欲進一步了解學校發展,可直接向有關學校查詢。」
學校資料 學校資料
本區 : 屯門區
他區 : 離島區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釋宏明法師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黃秀儀女士 (文學碩士、文學士、教育文憑)
學校類別 : 資助
學生性別 : 男女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3716平方米
辦學團體 : 香海正覺蓮社
法團校董會 : 已成立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不適用
宗教 : 佛教
創校年份 : 1987
校訓 : 覺正行儀
家長教師會 :
學生會 :
舊生會/校友會 :
2024/2025 全年收費 2024/2025 全年收費
  學費($) 堂費($)  
中一 - -  
中二 - -  
中三 - -  
中四 - $290  
中五 - $290  
中六 - $290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40  
學生會會費($) $2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300  
其他收費/費用($) -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課室數目 : 27
學校設施 : 全校課室、特別室、禮堂及有蓋操場均安裝冷氣、電腦及投影設備。學習方面設有創意學習中心、禪修室、英語活動室、中華文化館、校園電視台、「Chill放Zone空間」、家政室、視藝室。活動方面有多用途學生活動中心、STEAM探索實驗室。全校已鋪設流動網絡,可配合平板電腦進行電子學習。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2024/2025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2024/2025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56
全校教師總人數 : 61
學歷及專業培訓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85%
學士 :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 43%
特殊教育培訓 : 36%
年資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0-4 年 : 29%
5-9 年 : 15%
10 年或以上 : 56%
2024/2025 班級結構 2024/2025 班級結構
    班數
中一 : 4
中二 : 4
中三 : 4
中四 : 4
中五 : 4
中六 : 4
開設科目 開設科目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中史、數學*、科學*、音樂、體育、普通話、佛化教育、視覺藝術、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生活與社會(中二至中三)、普通電腦(中一至中二)、家政(中一至中二)、創新科技、地理*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旅遊與款待、經濟、中國歷史、視覺藝術、佛化教育、物理、體育、藝術發展、倫理與宗教、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應用學習。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化學、生物、數學延展單元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數學(按班別)、地理(按組別)(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中史、數學*、科學*、音樂、體育、普通話、佛化教育、視覺藝術、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至中二)、生活與社會(中三)、普通電腦(中一至中二)、家政(中一至中二)、創新科技、地理*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公民與社會發展、旅遊與款待、經濟、中國歷史、視覺藝術、佛化教育、物理、體育、藝術發展、倫理與宗教、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及通訊科技、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應用學習。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化學、生物、數學延展單元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數學(按班別)、地理(按組別)(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校園生活
中一入學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 1. 教育局公佈之「學生成績次第名單」排名及小五、小六校內成績佔50%; 2. 學生操行、課外活動、校內或校外服務、獎項、小學評語佔30%; 3. 面試佔2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中一迎新活動:中一新生啟導課程(七月)、家長迎新座談會、中一輔導日及教育營。
1. 透過中一教育營、中四教育營、領袖培訓計劃及義工活動等多元活動培育學生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服務社會;
2. 設立「健康教育組」,制訂「健康校園」政策,積極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模式。獲政府撥款推行「全校園健康計劃」及參加衞生署「健康促進學校計劃」,建立良好生活習慣和正面人生態度;
3. 推行「Sports Tuesday」計劃,透過定期「晨跑」及「晨操」,培養學生健康的生活習慣。
學校特色 學校特色
學 校 管 理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1. 強化自我管理意識,培養對學習的反思能力。
2. 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學會關懷自我。
學校管理架構 : 推行校本管理,校政委員會負責策劃學校發展方向。學與教事務委員會統籌課程發展及評估;德育及學生事務委員會統籌學生個人成長。學校自評文化貫徹於日常運作,落實「策劃、推行、監察及評估」自評機制,不斷自我完善,提升學教效能。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已成立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校長、教師、家長、校友及獨立人士組成法團校董會。學校運作具高透明度及問責性,積極參與學校事務,在學校發展及聯校活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環保政策 : 制訂「環保政策」,行政電子化以減少用紙,積極培育學生綠色公民意識。學校整體政策及發展朝向「綠色學校」目標,奉行可持績發展原則。
教 學 規 劃
全校語文政策 : 中一至中三主要以中文為教學語言,數學、科學及地理以英語教授個別單元,設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中四至中六級部份科目採用英語教學。
學習和教學策略 : 1. 透過有效的評估及跟進機制,以及設計促進學習的活動,從以下各方面共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 在中一及中二級設立課後進展性評估,即時跟進學生表現,並設立「勤學獎」,獎勵每月評估成績優異的學生,彼此間形成互相欣賞和學習的文化。
- 在學期初和中段設立目標訂立和成績檢討活動,並傳授有效的溫習技巧,讓學生持續反思和改進自身學習。
- 善用高中恆常補課及兩次模擬考試,鞏固學生知識基礎,為中學文憑考試作更佳準備。
- 靈活運用成績數據,提升教學效能與學生對學習的反思能力。
2. 透過預習、筆記製作、電子工具、專題研習和主題計劃,從以下多方面提升學生自學和反思能力:
- 各科設計系統性的課前預習材料,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提升課堂參與度。
- 教授學生製作個人化筆記的技巧,並融入學與教過程。
- 透過同儕觀課及評課,促進交流共學。
- 透過推展全校性跨學科及跨學習領域專題研習及不同類型的主題學習周,如STEAM WEEK、英語周,提升學生延展所學和研習的能力。
- 推展不同計劃,如奮進計劃、摘星計劃、能力提升小組等,提升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力求進步。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3X。 可選修音樂、體育、日文、韓語及應用學習。
2. 課程重點: 
(1)與教育局及大學協作,推展初中校本課程,因材施教,並為高中打好基礎;
(2)提供多元課程選擇,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機會;
(3)推展跨學科專題研習,促進不同學習領域的協作,深化學生學習;
(4)設計一系列具針對性的拔尖補底計劃(包括摘星計劃、奮進計劃、能力提升小組),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1. 價值觀教育:透過早會、週會、跨境交流學習活動、升旗禮和配合社會時事議題的活動等,教導學生認識自己、社區、國家和世界,加強價值教育。 2. 跨課程閱讀:本校設有閱讀課,並以好書分享、科本閱讀材料、不同的閱讀計劃等策略,鼓勵學生進行跨課程閱讀。 3. 跨學科整合及應用知識與技能:本校設有專題研習日,培養學生共通能力,達致跨學科整合及應用知識與技能。 4. 自主學習:透過網上學習管理系統(網上教室),促進學生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及自學,並大力推行電子學習,中一及中二推行BYOD。
生涯規劃教育 : 1. 賽馬會及香港中文大學「鼓掌・創你程」網絡學校;
2. 與非牟利機構合作,舉辦各項生涯規劃活動及職場參觀,豐富學生「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3. 推行商校合作,讓學生在商界專業人士指導下,親身了解企業的營運模式,加深對商業機構的認識;
4. 舉辦人生規劃日及多類型工作坊,幫助學生訂立目標,掌握面試、撰寫履歷、大學入學計分等技能;
5. 舉辦家長晚會,多類型工作坊及促進家長與子女攜手規劃人生;
6. 舉辦多樣性的職業教育活動,如講座、參觀等,加深學生對職業教育的認識。
7. 在初中有系統地加入生涯規劃元素,讓學生建立清晰的前路觀。
學 生 支 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1. 為初中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午膳或課後功課輔導計劃,以建立更穩固的知識基礎。
2. 各科定期檢視課業設計,以更有效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提升學生完成課業及追求卓越的動機。
3. 初中核心科目按學生能力分拆小組上課,以設計具針對性的教學材料和課堂活動,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4. 培育學生成為優秀人才,特推行「領袖培訓計劃」,挑選有潛質同學加以培訓,參與校內外各項領袖活動。
5. 推行初中雙班主任制,有效關顧學生成長;
6. 設「學長計劃」,特別關顧中一同學適應校園生活;
7. 資助清貧學生進行學習交流及外訪。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1. 設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及學生支援組,在學習策略、課程及評估作出調適;學習支援津貼提供資源協助照顧學生的不同學習需要;
2. 三名社工組織個人及小組活動,發掘學生潛能,提升學生社交能力;
3. 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及專家向相關家長及學生提供專業意見及跟進。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中一至中四級全年測驗及考試各兩次,中五及中六級設兩次模擬考試。初中術科以堂課、家課、小測及專題報告等評估學生的進度及表現。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家校合作 : 家教會促進學校與家長間的聯繫,舉辦「舊課本新里程」舊書捐贈、中一家長迎新日、懇親才藝滙演等。此外,透過興趣小組、親子旅行及家長講座等,促進家校合作。家教會更設立「傑出學生獎學金」,鼓勵學生力爭上游。
校風 : 本校校風純樸,紀律嚴明,訓輔合一,積極推動「關愛校園文化」。本校學生溫文有禮,尊敬師長,與朋輩相處融洽,學習態度認真,喜愛校園生活,以身為「佛梁」學生為榮,深受家長讚譽。
未 來 發 展
學校發展計劃 : 1. 建立健康生活模式,培養正向校園文化。
2. 推動學生主動學習,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教師專業發展組積極推動學教分享和教研活動,並與教育局及大學緊密協作,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此外,學與教事務委員會多年來積極推動共同備課、同儕觀課、課業質素評估及教學評估,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及學教效能。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1. 學習活動涵蓋五個基要學習經歷,包括智能發展、體藝發展、價值觀教育、社會服務,以及與工作有關的經歷; 
2. 定期舉行跨學習領域及跨科組活動,包括專題研習日、領袖訓練、參觀、考察、比賽、體驗營及境外遊學團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 設立近50個學會及校隊,讓學生全面發展潛能;
4. 初中學生必須參與最少一項聯課活動,培養學生十二種首要的價值觀和態度,並提升其九種共通能力。
其 他 : 1. 自1994年迄今,共有828多位同學透過大學聯招入讀本港各大學的學位課程;
2. 本校獲國內、台灣、英國、澳洲多所大專院校認可學術水平,讓本校畢業生以校內畢業試成績申請入讀當地大學,擴闊學生的升學途徑;
3. 設立多項獎學金,例如:「何國榮紀念奬學金」、「覺光長老紀念奬學金」、「包李幗儀奬學金」、「伍慧文德育奬學金」等,以鼓勵同學在學術及活動方面追求卓越。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巴士:九巴59A、59M、59X、259D
城巴:962、962X、B3
輕鐵:507、610、614、615
輕鐵接駁巴士:506、A52 
專線小巴:41、44、44A
備註 : 1. 中文、英文、數學等主科採用小班教學模式增強學生學習效能,讓學生獲最佳照顧;
2. 高中四班分五組上課;
3. 新高中提供15個選修科目(包括體育及音樂);
4. 本校課程多元化,推展校內應用學習課程。
學校地圖 學校地圖
  •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
  • 關愛校園
    關愛校園
  • 儀仗隊_升旗禮
    儀仗隊_升旗禮
  •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學校簡介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梁植偉中學學校簡介

修訂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