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概览2024/2025》
返回页顶
    学校搜寻  搜寻
學校資料
校徽
妙法寺劉金龍中學
Madam Lau Kam Lung Secondary School of Miu Fat Buddhist Monastery
地址: 新界屯門青山公路藍地段22號
電話:   24619566    電郵:   office@lkl.edu.hk
傳真:   24643133    網址:   https://www.lkl.edu.hk

办学宗旨

以佛陀「慈悲濟世」的精神,推行佛化教育,育智育德,貢獻社會,利樂人群,使學生圓融通達,具備樂觀進取的人生態度。

「資料由學校提供及核實。如欲進一步了解學校發展,可直接向有關學校查詢。」
学校资料 学校资料
本區 : 屯門區
他區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吳彩華先生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黃美珠女士 (教育學士 (英國語文教育 (一級榮譽)),教育碩士,校長認證,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得獎教師 (英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
學校類別 : 資助
學生性別 :
學校佔地面積 : 約 6000平方米
辦學團體 : 妙法寺
法團校董會 : 已成立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100%
宗教 : 佛教
創校年份 : 1973
校訓 : 明心見性
家長教師會 :
學生會 :
舊生會/校友會 :
2024/2025 全年收费 2024/2025 全年收费
  學費($) 堂費($)  
中一 - -  
中二 - -  
中三 - -  
中四 - $340  
中五 - $340  
中六 - $340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300(於學生入學時一次過繳交)  
學生會會費($) $8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其他收費/費用($) -  
学校设施 学校设施
課室數目 : 25
學校設施 : 學校設有飯堂、討論角、校史廊、天台有機花園、禪修室、圖書館2.0、多媒體學習中心、精神健康閣、虛擬實境室、STEM學習中心、校園電視台、實驗室、家政室、音樂室、視藝室、學生活動室、英語學習角、學生會服務中心及午膳飯盒暖櫃等。全校現已鋪設流動網絡,可配合平板電腦進行電子教學。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2024/2025 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2024/2025 教师资料(包括校长)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52
全校教師總人數 : 56
學歷及專業培訓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88%
學士 :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 36%
特殊教育培訓 : 33%
年資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0-4 年 : 35%
5-9 年 : 24%
10 年或以上 : 41%
2024/2025 班级结构 2024/2025 班级结构
    班數
中一 : 4
中二 : 4
中三 : 4
中四 : 4
中五 : 4
中六 : 4
开设科目 开设科目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一: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佛學與社會、公民、經濟與社會、普通話、視覺藝術、音樂
中二: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佛學與社會、生活與社會、普通話、視覺藝術、音樂
中三: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佛學與社會、生活與社會、視覺藝術、音樂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中一:英國語文、英國文學、綜合人文(歷史地理元素)、科學
中二:英國語文、英國文學、綜合人文(歷史地理元素)、科學
中三:英國語文、英國文學、綜合人文(歷史、地理及企業與財務元素)、科學(物理、化學、生物)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中一:數學、STEM、科技與生活、電腦認知、體育
中二:數學、STEM、科技與生活、電腦認知、體育
中三:數學、科技與生活、電腦認知、體育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應用佛學、中國歷史、中國語文、中國文學、音樂、視覺藝術、倫理與宗教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英語文學、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經濟、地理、歷史、企業會財(會計)、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公民與社會發展、日語、法語、韓語、基礎中國語文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佛學與社會、普通話(中一及中二)、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及中二)、生活與社會(中三)、視覺藝術、音樂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中一:英國語文、英國文學、綜合人文(歷史地理元素)、科學
中二:英國語文、英國文學、綜合人文(歷史地理元素)、科學
中三:英國語文、英國文學、綜合人文(歷史、地理及企業與財務元素)、科學(物理、化學、生物)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數學、STEM(中一及中二)、科技與生活、電腦認知、體育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應用佛學、中國歷史、中國語文、中國文學、音樂、視覺藝術、倫理與宗教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英國語文、英語文學、數學、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一)、數學延伸部分(單元二)、經濟、地理、歷史、企業會財(會計)、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公民與社會發展、日語、法語、韓語課程、基礎中國語文課程

中一入学、迎新活动及健康校园生活 中一入学、迎新活动及健康校园生活
中一入學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a. 學業成績及英語能力(50%) b. 課外活動參與及表現、操行及評語(20%) c. 面試表現(3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跨學科學習活動是全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些活動讓學生在多元的環境中探索興趣,促進她們自主學習,並提升她們的協作能力,培養各種技能與知識,並促進身心健康平衡發展,讓學生的校園生活變得更多姿多彩。

暑期英語銜接課程、迎新日、家長分享會、與校長的咖啡晨聚及中一日營等,皆為我校中一學生揭開新生活的序幕,為她們注入活力,迎接未來。

價值教育組精心策劃了各式各樣的有益身心靈健康的活動,涵蓋身心健康(正念廣播)、義工服務(綠色生活大使),以及表演、烹飪和視覺藝術(健康烹飪比賽和校園健康大使)等範疇。這些活動旨在讓學生有機會在輕鬆愉快的過程中探索,同時幫助他們培養基本技能,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並強健體魄。
学校特色 学校特色
學 校 管 理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關注一:激勵和支持不同能力的學生成為善用學習策略者,在終身學習的多重學術努力中脫穎而出
關注二:培養積極的價值觀(毅力、勤奮、正直和同理心)、領導能力和人生規劃能力,促進學生全人發展
學校管理架構 : 由法團校董會監察校政,學校議會及教職員會議制定政策,校內各部門負責日常運作。校長、副校長、助理校長及各科組各部門經常檢視各項工作之成效及收集持分者意見,藉以配合學校和學生所需。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法團校董會已經成立。除辦學團體校董外,更包括獨立校董、教師校董及家長校董。
環保政策 : 環保大使團旨在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和培養她們實踐環保的生活方式。本校天台設置的有機農場,正正是本校在不同環保計劃獲獎的學生、本校的綠色大使,以及校外團體共同努力的成果。我們致力打造綠色校園,實踐環保3R(重用、回收再造和減少使用)原則。本校亦已在天台安裝太陽能電池板,提供潔淨能源。
教 學 規 劃
全校語文政策 : 本校着重訓練同學中英兼擅,在濃厚的英語環境下,同學在語文科目亦有突出表現。為響應香港政府將香港發展為區域教育樞紐的政策,我們為國際學生提供交流和沉浸計劃,為學生提供多元文化和全球視野。本校重視學與教成效,以學生有效學習為目標。我們一直關注學生兩文三語的能力,將按照中一新生入學時在語文,有關學科的評核表現及參考家長意願,為她們編配適合語言,以學習需高層次思維能力、連繫現實世界經驗和實際應用的領域。本校重點培訓學生英語表達能力,做到能言善辯,鼓勵同學把握公開演說訓練機會,同學積極參與香港學校朗誦節各項活動,藉此發掘學生的演說能力,這已成為學校的傳統。此外,英語話劇每年均參與聯校話劇比賽,榮獲多個獎項。
學習和教學策略 : 本校學習不僅僅局限於課堂。辦學團體妙法寺為學生提供難得的宗教環境,加上本校、妙法寺、重新裝修的禪修室與學習中心2.0等空間,共同組成關係密切的社區,以培養她們正念意識、自律態度,並加深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本校學生擁有豐富的機會去參加海外旅行、交流計劃、國際競賽,以及不同的語言課程,得以接觸多元文化,能夠滿足社會的各種需求,應對未來新挑戰。本校提倡「策略學習」理念,在評估中設置自我挑戰部分,提供不同科目的自主學習資源,向學生傳遞的不僅僅是教科書上的知識。本校透過測考之後的「堅忍剛毅班」、平日筆記摘錄、數據分析,以及學習歷程檔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協作學習與自我反思同樣是本校課程的重要特色,為本校所強調的學與教策略。除了主流課程外,本校還提供各種語言課程予學生選修和體驗。這些語言課程切合來自不同國家學生的興趣、生涯規劃方式和職業路向之需要。語言課程包括韓語、日語、西班牙語和德語等。應用佛學、倫理與宗教是專為高年級學生而設的課程,課程重點在於以佛學智慧教導學生平靜心靈,並通過冥想練習應對生活上的問題。
校本課程 : 1. 選修科目:2X,3X及4X。 本校設有13科選修科目予高中學生選讀。
2. 課程重點:在初中階段,本校設立生活與社會、佛學與社會、英國文學、科技與生活、STEM等校本課程。還有,本校強調「六年一體課程」,從而建立初中和高中課程之間的緊密凝聚力。例如,在中三級提供企業與財務概論課程,讓學生在較早階段領會高中課程的內容、技巧和要求之精義。本校相信如此安排可以幫助她們在未來選科和升學做好準備。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本校圍繞中學教育的七個學習宗旨,推行以佛教教義與十二種首要價值觀和態度為基礎的全人、綜合教育,讓學生成為發展全面、學識淵博和富有同情心的卓越女性。本校學生具備敏銳的審美觸覺,因而能夠透過音樂比賽等不同藝術活動去享受審美層面的愉悅。
生涯規劃教育 : 本校舉辦各式各樣的升學及就業輔導活動,旨在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強項和弱項、個性和價值觀。活動包括生涯規劃工作坊、職業探索活動、職業講座、模擬面試、暑期實習計劃、建立自我歷程檔案和校友指導計劃等。本校為學生提供有關升學及職業培訓機會的資訊,以便學生能夠在選擇未來升學和職業路向的過程中,作出明智而理性的決定。
學 生 支 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中一至中三級各班推行雙班主任制,為學生成長提供更全面的支援。
拔尖措施:
1. 於放學後及學校假期為各級尖子提供培訓課程。
2. 安排學生參加不同的比賽及國際考試,擴闊學生視野,提升自信心。
3. 成立資優教育組,並參加香港資優教育學苑的資優課程、各團體舉辦的傑出學生選舉及領袖訓練等。
輔導措施:中一至中三級因應學生能力開設課後英文、中文和數學輔導班。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本校設有學生支援組,由已接受專業培訓之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與校外專家合作,於日常學習、校內及校外評估時,利用學習支援津貼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此外,教育學生支援組、學生發展組及生涯規劃組亦舉辦多項活動,於校內營造關愛文化,促進和諧共融,同時幫助她們在生涯規劃上進行具體和長遠的目標,令她們能在友愛、喜樂、和平的環境下,展現自我,發揮潛能。這些活動包括:寵物治療、藝術治療、學習為本記憶班、中文學習班、英文學習班、賽馬會「喜伴同行」社交小組、職業體驗、言語治療、執行技巧訓練班、其他興趣小組、校本中文學習小組等。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分組/小組學習等);及舉辦共融校園活動。本校投入大量資源,推動中英兼擅,兩文三語,鼓勵同學活學中英文。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每年舉行兩次考試及一次統一測驗,各科以測驗、專題報告、家課等持續評估學生的表現。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家校合作 : 本校「家長教師會」的宗旨是促進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繫,共同協助學生成長。除舉辦活動外,「家長教師會」每年均頒發獎學金予成績優異或成績有明顯進步的學生,鼓勵她們勤奮向學。另外,「家長教師會」亦會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經濟援助。
校風 : 本校為新界西北唯一女子津貼中學,由1973年創辦至今,已有五十年歷史,校風淳樸,訓導與輔導並重,致力培養學生品德,使其健康成長。
未 來 發 展
學校發展計劃 : 本校現正推行2022-2025發展計劃,以下為主要關注事項:
1. 教與學:啟發和支援不同能力需要的學生,使她們善用學習策略,得以在多元智能上有卓越的發展,促進她們終身學習。
2. 學生發展:培養正面的價值觀,包括堅忍剛毅、勤奮、正直和同理心,領導才能和生涯規劃的技巧,為全人發展作好裝備。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本校堅信教師發展可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透過校長靜修計劃、新老師指導計劃、共同教學和共同學習計劃、教學分享及觀課計劃和課堂研究等,提高本校教師的教學質素。本校與香港大學合作開發校本課程及探討相關教學法,以進一步加強同學以英語學習科學的效能。教育局也為本校的英文科和數學科提供校本支援,加上全人正念認知教師發展日,這些都有助本校教師提升教學效能。本校教師多次獲得教育局及不同大學頒發教育獎項,也被邀請在不同場合擔任演講嘉賓。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本校共有四個社及約三十個學會,為同學提供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學生會亦協助籌組校內、校外聯課活動。本校所有中一學生均須學習一種樂器,由專業音樂導師教授。學校又聘請專業導師,開辦球類、舞蹈、外語及英語話劇等興趣班。此外,本校每年均安排多項境外交流活動。
其 他 : 有關獎項,請參閱學校網站。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九巴:53、63X及68A;
輕鐵:610、614、615及751;
往返九龍至元朗小巴。
備註 : -
学校地图 学校地图
  • 校舍相片
    校舍相片
  • 本校學生在2021年中學文憑試考獲佳績,梁穎珊同學同時獲香港大學(醫學院)及英國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取錄。
    本校學生在2021年中學文憑試考獲佳績,梁穎珊同學同時獲香港大學(醫學院)及英國劍橋大學(自然科學)取錄。
  • 我們的學生在“2022年屯門優秀學生獎”中獲獎。
    我們的學生在“2022年屯門優秀學生獎”中獲獎。
  • 學生生活短片
    學生生活短片

修订日期:23/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