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 | 新界屯門大興邨 | |||
電話: | 24623945 | 電郵: | office@plkc.edu.hk | |
傳真: | 24533094 | 網址: | http://www.plkc.edu.hk |
办学宗旨
全人教育、多元發展。優質的教與學,提升學生學術成就,培育正面的價值觀,使其擁有終生學習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
本區 | : | 屯門區 |
他區 | : | |
校監/ 校管會主席 | : | 何猷亨先生 |
校長(附學歷 / 資歷) | : | 呂恒森先生 (BSc, PGDE, MSc) |
學校類別 | : | 資助 |
學生性別 | : | 男女 |
學校佔地面積 | : | 約 5000平方米 |
辦學團體 | : | 保良局 |
法團校董會 | : | 已成立 |
校監和校董/官立學校管理委員會(校管會)主席和成員的培訓達標率 | : | 42% |
宗教 | : | 不適用 |
創校年份 | : | 1978 |
校訓 | : | 愛、敬、勤、誠 |
家長教師會 | : | 有 |
學生會 | : | 有 |
舊生會/校友會 | : | 有 |
學費($) | 堂費($) | ||
中一 | - | - | |
中二 | - | - | |
中三 | - | - | |
中四 | - | $340 | |
中五 | - | $340 | |
中六 | - | $340 | |
家長教師會會費(年費)($) | : | $30 | |
學生會會費($) | : | $15 |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年費) ($) | : | $450(課室及禮堂設備) | |
其他收費/費用($) | : | 學生報費:$60 社費:$10 |
課室數目 | : | 33 |
學校設施 | : | 新翼大樓於2011年8月落成使用,每班有獨立課室。全校設空氣調節,設有電腦室、語言實驗室、多媒體學習室、機械人實驗室及跳舞室等。所有課室及特別室裝設電腦及投影器,全校設無線網絡。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 : |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 | 52 |
全校教師總人數 | : | 53 |
學歷及專業培訓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已接受師資培訓 | : | 81% |
學士 | : | 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 | : | 40% |
特殊教育培訓 | : | 51% |
年資 | : | 佔全校教師人數的百分比 (%) |
0-4 年 | : | 28% |
5-9 年 | : | 8% |
10 年或以上 | : | 64% |
班數 | ||
中一 | : | 4 |
中二 | : | 4 |
中三 | : | 4 |
中四 | : | 4 |
中五 | : | 4 |
中六 | : | 4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生活與社會(中二至中三)、共通能力(中一及中二)、公民、經濟及社會(中一)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科學、財務管理(中三)、資源優化(中三)、普通電腦、家政、音樂、體育、視覺藝術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4/2025 學年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公民與社會發展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及延伸部分單元二)、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化學、經濟、地理、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物理、視覺藝術、體育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一至中三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共通能力(中一至中二)、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至中二)、生活與社會(中三)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地理、歷史、科學、財務管理(中三)、資源優化(中三)、普通電腦、家政、音樂、體育、視覺藝術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2025/2026 學年擬開設科目 | : | 中四至中六 |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 | : | 中國語文、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公民與社會發展 |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 | : | 英國語文、數學(必修部分及延伸部分單元二)、生物、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化學、經濟、地理、歷史、資訊及通訊科技、物理、視覺藝術、體育 |
按班別/組別訂定教學語言/校本課程 | : | - |
中一入學 | : |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5 年9月升讀中一)。 學生操行必須良好。收生準則如下:學業成績50%;面試表現30%;課外活動20%。 |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 : | 每年暑假舉辦兩次中一學生及家長迎新日、中一新生四天銜接課程。師兄師姐舉辦活動,協助中一學生及家長了解及適應新環境。 學校成立環保小組及生命教育小組多年,近十年更參與健康校園計劃,舉辦相關教育活動,期使學生能在健康、安全、快樂的環境下成長。全人及全面的發展得以培育。 |
學 校 管 理 | ||
學 校 關 注 事 項 | : | 1. 培育具備有效的學習技能及廣闊視野的終身學習者 2. 培養學生的正向價值觀,並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
學校管理架構 | : | 法團校董會採用開放形式,強調問責及歡迎所有持份者參與制定最切合學校和學生需要的學校目標和政策。 |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 : | 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紀念中學法團校董會 |
環保政策 | : | 本校致力推動環保教育,鼓勵學生參加校園回收計劃,使學生懂得珍惜資源、節約能源及愛護環境。學校亦參與保良局的碳審計計劃。 |
教 學 規 劃 | ||
全校語文政策 | : | 除了中國語文、中國歷史、公民、經濟與社會、生活與社會、公民與社會發展、普通話及共通能力科,其他科目均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文科以不同活動提昇學生英語能力;中文科則透過廣泛閱讀計劃、中文週及朗誦演講比賽等,提升學生的中文水平。初中設立普通話科,貫徹兩文三語政策。 |
學習和教學策略 | : | 以學生為本,讓學生體現豐富及廣闊的經歷,成為終身學習者,能夠掌握自我學習的技巧,喜愛閱讀,培養積極正面的態度。 |
校本課程 | : | 1. 選修科目:3X及4X。 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選修3個或4個選修科。 2. 課程重點:老師會為不同能力的學生設計合適的課程。 |
學校課程主要更新重點 | : | 透過不同類型的中文及英文閱讀計劃,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學校每年舉辦活動如早讀、新書推廣、閱讀分享、閱讀圈及世界閱讀日(閱讀週)等等,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跨學科的專題研習項目早已在初中實施,使學生能盡早掌握自學所需的能力。 輔導組舉辦多項活動如「正向動力」計劃、「我做得到」獎勵計劃、「賞心樂事」嘉許計劃、中國週、師兄師姐計劃及歷奇訓練(成長的天空)等等,使學生的品格和心靈皆能健康發展。每年更會訂立校本全年的輔導主題如「我們的百中」、「生涯規劃」和「同儕互重」等,滲透於不同科目和活動組的協作活動,讓同學們有所得益。 本校資訊科技發展迅速,早於2015年校園已鋪設了無線網絡,成為教育局WiFi900首批參與學校。本校定期更新網絡設備,所有課室已裝備智能電視,進一步支援電子學習。各學科正積極發展混合式學習,內容包括各科的教材、教學活動、練習及測驗等,從而提升學生的自學及終身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積極學習態度。 |
生涯規劃教育 | : | 同學透過參與各類生涯規劃的活動,如初中「自我認識」、「訂定目標」、中三選科資訊日、升學和職業講座、職業探索日和模擬面試工作坊等,更能了解自己,掌握不同升學和職場的資訊,從而裝備自己,積極面對升學和就業的抉擇。 |
學 生 支 援 |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 : | 「拔尖補底」是學校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我們聚焦於課堂層面,如分層練習、分組學習及提問技巧等。 課程:低年級設有中文、英文及數學輔導班、假期及課後補習班、精英課程等。高年級則提供更有彈性的課程組合給同學選擇,以配合各學生的能力差異。 活動:提供多元化的學會、藝術、體育小組及中一學生的「體藝潛能發展計劃」給學生參加,以實踐全人教育,亦開辦領袖訓練課程給學生,以發揮其領導才能。 學生事務:推動學生參加各類校際比賽,以擴闊學生的視野。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 : | 本校融合教育政策訂定了適切的目標和措施以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1. 老師培訓:推行校本教師發展日及講座並有序地安排老師參與相關培訓課程。 2. 功課及考試調適: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學安排功課和考試調適。 3. 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為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提供輔導和訓練,例如言語治療服務。 4. 善用校內和保良局資源,例如教育心理學家及社工為有需要的同學提供專業意見和服務。 5. 學生支援組及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專責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 |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 : | 每年兩次考試,上學期考試及下學期考試各佔全年成績的45%及55%。每學期設有四天統一評估。 各科亦會以小測、測驗、專題報告、家課及上課表現等持續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度。 |
家 校 合 作 及 校 風 | ||
家校合作 | : | 本校家長質素極高,不但用心照顧子女,還抽出時間投入校務及家教會會務。 本校家教會能充份發揮溝通橋樑的角色,與學校攜手推行家長教育的工作,使家長明白學生於成長階段的需要,促進家長與子女間了解。家教會亦積極投入社區工作,屢獲義務工作發展局表揚,深受社區認同。 |
校風 | : | 校風純樸,紀律嚴謹。 學生的支援服務包括輔導老師、社工及專業人士(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等)提供的個人諮詢、小組輔導、就業及升學輔導、大哥哥大姐姐功課輔導計劃及師兄師姐計劃等,協助學生成長及解決成長中所遇之難題。 |
未 來 發 展 | ||
學校發展計劃 | : | 1. 培育具備有效的學習技能及廣闊視野的終身學習者。 2. 培養學生的正向價值觀,並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 : | 除每年的教師培訓日外,校方還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項有關的講座、研討會及進修,以收教學相長之效。 學校亦制定政策積極推動同儕觀課,透過共同備課以便教學經驗分享及自我評核等,進一步提升學與教的成效。 |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 : | 種類和形式力求多元化,學會及興趣小組數目超過50個,分為六大範疇,即領袖培訓、藝術發展、運動發展、學術學會、服務培訓及興趣小組,使學生善用餘暇,發揮個人潛能。詳情請參考本校網頁。 |
其 他 | : | 1. 本校學生成績卓越,為屯門及他區優秀學生。 2. 學校提供多元升學出路,特設行政組協助及指導學生按學習能力及遠景,報考世界前列大學,例如劍橋大學、帝國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 3. 學校特為學生的專長及興趣於課餘報讀大學課程或校外資優課程,擴闊眼界。 |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 : | 巴士:66、66M、66X、960、961; 輕鐵:505、507、610; 接駁巴士:K58。 |
備註 | : | - |
修订日期:5/12/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