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學校類別
特殊學校類別 / 輕度智障兒童學校 /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
![]() |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
|
學校名稱 | 中華基督教會基順學校 |
School Name | C.C.C. Kei Shun Special School |
中文地址 | 九龍觀塘順利邨(A區)第一期屋邨小學校舍 |
英文地址 | ESTATE PRIMARY SCHOOL SHUN LEE ESTATE STAGE II (AREA A) PHASE 1 KWUN TONG KOWLOON |
地區 | 觀塘區 |
服務類別 | 輕度智障兒童學校 |
電話 | 23417422 |
傳真 | 23419715 |
電郵地址 | ccckss@ccckss.edu.hk |
學校網址 | http://www.ccckss.edu.hk |
辦學理念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相信培育下一代是上帝交託給我們的使命,也回應社會的實際需要。本會的辦學目的是「透過學校、傳道服務」,以結合事奉上帝、見證主道、服侍人群、造福社會的信念去履行教育的神聖任務。又以基督教訓,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使青少年都能享有平等機會接受優質教育。 本會奉行的教育哲學是「全人教育」,肯定教育的真正意義在於生命的造就及人格的建立。除培養青少年有優良品德、高雅情操與豐富學識外,更期望青少年有健康的人生態度,正確的價值觀,及強烈的社會意識;傚法基督,嚮往公義,追求真理,得著豐盛的生命。 本會同意教育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亦願意各屬校盡力自我提升,尋求革新,致力民主、開放,為這時代培養出勇於承擔、樂於服務、甘於委身的良好公民。 |
校監姓名 | 岑國欣 教授 |
校長姓名 | 姚靜儀 女士 |
學校類別 | 津貼 |
學生性別 | 男女 |
辦學團體 | 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 |
宗教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1979年 |
校訓 | 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
學校面積 | 約2400平方米 |
學生人數 | 285人 |
校內組織 | 家長教職員會、校友會、基順愛的家。 |
宿舍設備 | - |
公共交通 | 九巴路線:23、23M、26、26M、27、29M、42、619、91、91M、92、96R; 綠色專線小巴路線:48、49、54、60; 亦可乘地鐵於彩虹站A3出口,上一樓平台轉乘54M、54S號專線小巴,直達校舍。 |
校車服務 | 保母車接送範圍,包括︰觀塘、牛頭角、啟田、興田及秀茂坪等,亦有多線褓姆車行走黃大仙、彩虹、彩雲、牛池灣、四順區、藍田、油塘、鯉魚門、匯景、麗港城、西貢、清水灣等,未能盡錄,請瀏覽本校網頁。 |
收費資料 |
經常性收費(全年計): 1. 家政及工藝科材料費$80 2. 美勞文具費$200 3. 禮堂冷氣電費$200 4. 全方位學習活動費(小學)$200 (中學)$300 按使用項目收費: 1. 褓姆車收取月費370至880元不等 2. 午膳收費17.5元(每餐) 3. 輔導組活動收費40元(全年) |
學校設施 | 學校坐落於環境優美的飛鵝嶺山腳下,擁有一個偌大的校舍,二零零九年校舍以1仟4佰萬元進行改建工程,全校課室均安裝了冷氣,上課環境寧靜,學校設施,應有盡有,除設有教學資源室、社工室、玩具室、圖書館、言語治療室、科技與生活室、醫療室、電腦室、多媒體學習室、視覺藝術室及設計與科技室外,還特別加建起居訓練室、美容室及零售訓練室等,全校亦安裝了電腦網絡,實施資訊及通訊科技教學。 |
教師專業資歷 (人數) | |
基本師資訓練 | 42 |
特殊教育訓練 | 23 |
學士 | 40 |
碩士 | 3 |
博士 | 0 |
教師總數 | 42 |
專業人員資料 (人數) | |
言語治療師 | 3 |
職業治療師 | 0 |
物理治療師 | 0 |
社工 | 3.5 |
教育心理學家 | 0.3 |
護士 | 1 |
技師 | 0 |
職業治療助理 | 0 |
實驗室技術員 | 0 |
物理治療助理 | 0 |
其他 | 0 |
專業人員總數 | 7.8 |
預備班 (班數) | |
低班 | 0 |
高班 | 0 |
小學 (班數) | |
小一 | 1 |
小二 | 1 |
小三 | 1 |
小四 | 2 |
小五 | 2 |
小六 | 2 |
中學 (班數) | |
中一 | 2 |
中二 | 1 |
中三 | 2 |
中四 | 2 |
中五 | 1 |
中六 | 2 |
延伸班 (班數) | |
延伸班 | 0 |
班級結構備註 | 小一至中六一條龍服務。 |
總班數 | 19 |
開設科目 |
本校採用校本統整課程,學童所用教材皆由教師按學童年齡、程度及實用原則編撰,並採用活動教學、小組輔導及情景教學,寓學習於遊戲。 教授科目有:感知肌能訓練、語文、普通話、英文、數學、資訊及通訊科技、常識、聖經、健教、視藝、音樂、體育等,而中學班專有科目為科技與生活、陶藝、電腦及設計與科技等)。 高中課程則包括核心課程(語文、數學及通識)及選修課程(職前體驗、應用學習及生活技能科等。 小一設有導適課程,由暑期開始提供免費課程,幫助幼稚園學生順利過渡小一生活。另本校特設有躍進班、啟能及拔尖小組,為不同學習能力的兒童,提供適切的課程。 |
管理與組織 | 學校於07年8月31日成立「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校監、辦學團體校董、校長、家長代表、老師代表及獨立人士共14人組成。 學校成立校政委員會,由所有主任及專責人士代表組成。學校事務分為九組,每位同事均加入最少一組,每組由多位主任或專業人士負責領導各成員工作,共同為小組撰寫週年計劃書及週年報告書等。 |
教與學 | 1. 以學生為本,培養自學、解難及獨立生活技能。 2. 採用資訊科技及活潑多樣化的情境教學法。 3. 推行「全方位學習」、「廣泛閱讀計劃」及「親子閱讀計劃」。 4. 推行電腦輔助教學,讓學生在學科上善用資訊科技。 5. 推行各項德育輔導,組織風紀隊,致力培育學生自律、盡責等良好行為。 |
支援輔導服務 | 1. 輔導教學:改善自閉症兒童學習情況、與人溝通及群體學習能力。 2. 言語治療:幫助言語、語言、溝通方面有障礙的學童,改善其言語、語言理解、表達能力及溝通技巧。 3. 社工:處理學童個案及職前轉介服務,按學童及其家庭需要,提供輔導服務。 4. 護士:提供個人護理服務,設計各項活動,提高學童對衛生及健康的認識,推廣健康學校的重要性。 |
學業及學業以外的表現 | 1. 兩位同學獲藝術發展局頒發「第五屆校園藝術大使」嘉許狀。 2. 展亮發展中心舉辦「藝術之都,美麗傳城」數碼攝影比賽獲優異獎。 3. 霍嘉威同學參與教育局「小學生視覺藝術創作展2012-2013」,以人像攝影作品《紅色》獲優異獎。 4. 周啟基同學以動畫作品《基順風格》參展教育局「中學生視覺藝術創作展2012-2013」 5. 小一班以集體動畫作品《快樂攝影》參加教育局「小學生視覺藝術創作展2012-2013」 6. 第37屆香港特殊奧運會 - 足球比賽,學生5人賽冠軍。融合5人賽亞軍。個人技術項目3冠。室內賽艇比賽,4x500接力冠軍。4x250接力季軍。個人項目2冠2亞2季。籃球比賽,男子3人賽冠軍。男子5人賽冠軍。融合賽季軍。女子3人賽季軍。個人技術項目1冠2亞2季。游泳比賽,個人項目1冠3亞5季。「我的廚房」烹飪比賽,輕度個人組銀獎。「健康”煮”意」菜譜設計比賽,最具創意獎。利安有營人健康食譜設計比賽,中學組季軍。中國鼓令廿四式,季軍。第65屆學校音樂節,中學合唱組甲等獎。第41屆全港公開舞蹈比賽,西方舞銀獎。第49屆學校舞蹈節,西方舞甲級獎,現代舞甲級獎。社區有機農耕運動有機認知比賽亞軍。社區有機農耕運動有機種植比賽亞軍。 |
課程政策 | 1. 開辦幼稚園中、高班暑期適應課程預備班。 2. 實施活動教學、專題研習、從閱讀中學習、資訊科技互動學習、「小一導適課程」及課程統整等。 3. 設計校本課程,照顧學生的個別學習差異。 4. 初中後,開辦三年高中課程,提供中、英、數及通識核心課程、應用學習選修課程及體藝相關課程等。 5. 透過多元化活動及生命教育,培養學生德育公民意識,提升學生社交技巧、熱愛生命及對社會之責任感。 6. 透過圖書館,舉辦親子閱讀及故事廣播等活動,提升閱讀興趣及推廣閱讀風氣。 7. 開設躍進班,中、英、數以主流課程施教。 |
課外活動 | 1. 深化「一生、一師、一體藝、一團隊」計劃,全面發展學生的多元智能。 2. 每週設體藝課,包括:音樂、視藝、樂器、電腦、舞蹈、戲劇及體操等共十多個組別。 3. 課外活動包括:樂器、游泳、田徑、團契、電腦及各類團隊訓練等。 4.推行「爸爸媽媽」照顧計劃,讓學生獲得全面照顧。 |
資訊科技支援 | 1. 設有兩間電腦室供資訊科技教學。 2. 各課室均設有可連接網絡的電腦及投影器供教學用途及多部電腦供學生使用。 3. 多部手提電腦供外借給學生回家使用。 4. 所有教師完成基本級及中級資訊科技培訓,部分完成中上級及高級水平。 5. 學校採用資訊科技教學,備有校本電腦教材及大量各科光碟配合教學需要。 6. 發展學與教電腦學習平台,提升家長與子女在家一起學習。 7. 已發展全校無線網絡及點名系統,邁向科技校園。 |
輔助醫療服務 | 聘有註冊護士專責照顧學生健康情況。榮獲健康學校計劃銀獎,並邀請到梁志宏醫生擔任本校醫護顧問及張超雄博士及觀塘區社署助理福利專員馮淑文女士為校友會顧問。 |
未來發展 | 1. 提供3年初中課程、3年高中課程及延長學習期課程,加強通識、應用學習、生活技能及職前訓練,發展13年一貫課程。 2. 持續推行健康學校,讓學生身心靈健康發展,愉快成長。 3. 擴展校舍,計有寬敞圖書館、主題學習室及電腦室。 4. 持續「啟發潛能教育」「有品校園」及參與「關愛校園」計劃,以發展「基順愛的家」的理念。 5. 致力成為資源中心,誠意為區內學校及機構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專業輔導。 6. 而新一輪三年關注事項包括: i. 實踐健康促進學校;推動健康生活於學校、家庭及社區。 ii. 優化學與教:建立專業學習群體。 iii.促進學習評估及建構學生管理系統。 |
其他 | 設有校友會、家長教職員會、學生、家長團契及主日崇拜,定時舉辦活動及聚會,促進家長及校友與學校的關係。並設有家長資源閣及全年按時舉辦家長教育講座,提升家長照顧子女的質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