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殊學校類別
特殊學校類別 / 輕度智障兒童學校 / 救世軍石湖學校
![]() |
救世軍石湖學校
|
學校名稱 | 救世軍石湖學校 |
School Name | The Salvation Army Shek Wu School |
中文地址 | 新界上水馬會道第8區 |
英文地址 | Area 8, Jockey Club Road, Sheung Shui, New Territories. |
地區 | 北區 |
服務類別 | 輕度智障兒童學校 |
電話 |
26700800(校務處) 26700824(校長室) 26569697(社工室/醫療室) |
傳真 | 26685353 |
電郵地址 | swsps@hkm.salvationarmy.org |
學校網址 | http://www.shekwusch.edu.hk |
辦學理念 | 培育學生學習基督的樣式,發揮誠信愛勤的精神。 |
校監姓名 | 林李內欣上尉 |
校長姓名 | 譚天佑 先生 |
學校類別 | 津貼 |
學生性別 | 男女 |
辦學團體 | 救世軍 |
宗教 | 基督教 |
創校年份 | 1989年 |
校訓 | 誠信愛勤〔經訓: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言二十二章六節)〕 |
學校面積 | 4,100平方米 |
學生人數 | 225人 |
校內組織 | 家長教職員會,校友會。 |
宿舍設備 | - |
公共交通 | 港鐵:由上水港鐵站步行約7分鐘。 |
校車服務 | 提供多條由大埔、太和、粉嶺、上水、天水圍、元朗及深圳的校車服務。 |
收費資料 | 美勞習作及簿冊費、雜項、膳食費、褓母車費、活動費等費用。 |
學校設施 | 本校校舍經過多輪的改善工程,設有:校長室、會議室、會客室、社工室、禮堂、圖書館、課室、視覺藝術室、音樂室、學生活動中心、多用途室、印刷室、資源室、社工輔導室、醫療室、資源輔導室、輔導室、言語治療室及觀察室、電腦室、多媒體學習室及預備室、科技與生活室、設計與應用科技室、校務處、教師休息室、露天茶座、小賣部、保安室、籃球場、露天休憩場地、運動場(包括:手球及小型短跑線道)及種植園圃。全校課室、特別室及禮堂不僅安裝空調設備,而且更配合資訊科技教育的發展,鋪設網絡並安裝電腦及各項週邊設施。 |
教師專業資歷 (人數) | |
基本師資訓練 | 41 |
特殊教育訓練 | 28 |
學士 | 35 |
碩士 | 10 |
博士 | 0 |
教師總數 | 45 |
專業人員資料 (人數) | |
言語治療師 | 3 |
職業治療師 | 1 |
物理治療師 | 0 |
社工 | 3.5 |
教育心理學家 | 1 |
護士 | 2 |
技師 | 0 |
職業治療助理 | 1 |
實驗室技術員 | 0 |
物理治療助理 | 0 |
其他 | |
專業人員總數 |
預備班 (班數) | |
低班 | - |
高班 | - |
小學 (班數) | |
小一 | 1 |
小二 | 1 |
小三 | 1 |
小四 | 2 |
小五 | 1 |
小六 | 1 |
中學 (班數) | |
中一 | 1 |
中二 | 2 |
中三 | 1 |
中四 | 1 |
中五 | 2 |
中六 | 2 |
延伸班 (班數) | |
延伸班 | 0 |
班級結構備註 | 小學部共7班,中學部共9班。 |
總班數 | 16 |
開設科目 | 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普通話、數學、常識、成長及公民教育、聖經、獨立生活、公民及社會發展、工作經驗、生涯規劃教育、科技與生活、設計與科技、設計與應用科技、電腦、資訊及通訊科技、體育、音樂、視覺藝術、學藝活動。 |
管理與組織 | 1.具清晰的辦學目標及有效而優良的校本管理系統。 2.積極推動全體教職員在專業領導、行政管理、資訊科技應用及實務技能上進修的發展。 3.學校具有系統化的組織架構並讓教職員在高度的團隊精神下各展其長。 4.積極推動良好的資源管理系統,提升學與教及資源運用上的效益。 5.融和的工作環境與團隊協作的氣氛建立了良好隊工服務。 |
教與學 | 1.以全方位學習模式進行單元主題教學,積極配合不同能力的學生之學習特性,實踐全人教育及發展。 2.在跨科目及跨專業的合作下進行協作教學及支援輔導服務。 3.重視教職員專業發展及推展校本課程。 4.建立穩健的課程管理、監察及評估機制。 5.各科均透過資訊科技進行教學,以擴闊學生學習空間。 6.兼顧靈、德、智、體、群、美之培育的課程。 7.發展學生個人學習概覽,為學生規劃人本課程及未來發展。 8.推動親子關係的學習計劃、生活實踐及家校合作教育計劃。 9.為準畢業生提供全面的升學及就業輔導課程。 10.融合救世軍社會服務部、社區及外界資源提升與工作相關經驗之學習成效。 |
支援輔導服務 | 1.為新生提供新生入學適應計劃。 2.建立學生自我照顧常規訓練。 3.為學生(包括自閉症、學習能力稍遜及準畢業生)提供言語治療、輔導、職業治療、職前訓練及轉介服務。 4.提供跨專業合作的協作服務,並善用課餘和午息時間進行班本輔導。 5.定期為家長舉行親職及義工培訓計劃、親子及學校活動。 |
學業及學業以外的表現 | 1.以學生的不同學習和成長階段提供校本成長課程。 2.課餘活動均與課程配合並重視學生個人發展及培育工作。 3.善用社區資源並增加學生及家庭參與社區活動及義工服務。 |
課程政策 | 1.以全方位學習模式進行單元主題教學 2.分組教學及協作教學 3.按學生個別學習需要而設之輔導計劃 4.為高中準畢業生提供離校前的實習計劃 5.推動親子關係的學習計劃、生活實踐及家校合作教育計劃 6.融合救世軍社會服務部、社區及外界資源提升與工作相關經驗之學習成效 7.為高中畢業生提供離校後銜接訓練計劃 |
課外活動 | 學藝活動:運動小組、舞蹈組、英語樂園、環保大使、創意樂、小小工程師、溝通繽紛Fun、閱讀小組、石湖團契、音樂節奏組等及電腦小組。 課後活動:福音手鼓隊、龍獅藝、舞蹈、田徑、籃球、節奏樂、幼童軍/童軍、中文輸入法、體感訓練、樂動健體舞、手工藝創作班、桌上遊戲、校園綠化、普通話園地、樂動健體、展藝坊、好玩生活英語、水墨畫班、音樂治療小組、藝術治療小組、親子語樂、創意數碼劇場、親子園藝、石湖團契、活力動感探索、國藝文化體驗、喜樂園藝天地、鼓舞飛揚、圖書館義工服務、牧養小組、小小科學家、創意積木、敲擊樂團、石湖合唱團、精靈家務助理、環保生活小先鋒、樂球隊、生活識字多、棋藝樂及STEM腦友記等。 比賽類 :節奏樂、歌詠、舞蹈、賽艇、體操、羽毛球、籃球、乒乓球、滑冰、高爾夫球、龍獅藝、田徑、滾球、游泳、繪畫及攝影等。 其他活動:午息電腦、樂智fun club、學生團契、陸運會、教育營、領袖訓練、傷健共融活動、聯辦活動、社區服務及節日慶祝活動等。 |
資訊科技支援 | 電子學習發展: 1.完善學校資訊科技設備及基建; 2.擴大使用電子學習資源的程度,將電子學習融入各個科目及整個校本課程,以促進自主學習及照顧學習多樣性; 3.發展電子評估系統,進行學習分析; 4.透過專業發展提升教師運用電子學習的能力,以促進學與教的成效; 5.透過社區的援助計劃及家長教育支援家長協助推動電子學習。 發展創新科技教育: 1.本校參與Wifi900計劃,以實現全校課室配置無線網絡,並積極推動智慧校園發展,以光纖覆蓋全校支援學與教,豐富學生學習經歷; 2.本校透過「自攜裝置」(BYOD)電子學習計劃,學生以「一人一平板」的方式進行電子學習,以加強學生使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及培養資訊素養; 3.本校積極推展STREAM教育,裝備學生具備應有的知識、共通能力、價值觀和態度,讓學生發揮創意及潛能; 4.本校積極教授編程教育,以發展學生的計算思維能力,培養21世紀能力,解決生活難題。 |
輔助醫療服務 | 護理服務是以跨專業合作的模式進行,並讓註冊護士為學生提供健康教育及保健服務,透過不同的教育活動、輔導或訓練計劃,提升學生自我照顧及自我保護能力。 |
未來發展 | 1.發展學生自我建立的素質,推動學童與社區之間的融合和參與關係 2.建立一套完善的成長課程,實踐本校基督教育的精神,為學童提供全人的教育服務 3.配合高中課程及持續學習的發展,落實適切的校本課程和專業發展 4.加強及發展校友及校友家長與學校的合作和關係 |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