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學校類別
特殊學校類別 / 輕度智障兒童學校 / 匡智屯門晨崗學校
|
匡智屯門晨崗學校
Hong Chi Morninghill School, Tuen Mun
|
學校名稱 |
匡智屯門晨崗學校 |
School Name |
Hong Chi Morninghill School, Tuen Mun |
中文地址 |
新界屯門育青里2號 |
英文地址 |
No.2 Yuk Tsing Lane, Tuen Mun, New Territories. |
地區 |
屯門區 |
服務類別 |
輕度智障兒童學校 |
電話 |
24553038 24553047 |
傳真 |
24532392 |
電郵地址 |
tmhill@hongchi.org.hk |
學校網址 |
http://www.mhs.edu.hk |
辦學理念 |
本校秉承匡智會「匡扶智障」的精神,為智障學童提供全面教育,幫助他們盡量發展潛能,融入社會。本校同時亦致力加強大眾對智障人士的瞭解和接納,並推動社會關注智障人士的權益及需要。 |
校監姓名 |
張偉 先生 |
校長姓名 |
謝惠敏 女士 |
學校類別 |
津貼 |
學生性別 |
男女 |
辦學團體 |
匡智會
|
宗教 |
無 |
創校年份 |
1985年 |
校訓 |
守紀律,有禮貌;不怕艱苦,努力以赴。 |
學校面積 |
|
學生人數 |
180 |
校內組織 |
家長教職員會、公益少年團、風紀隊、武術隊、雜耍隊、籃球隊、足球隊等 |
宿舍設備 |
- |
公共交通 |
九巴路線:59A、59M、59X。城巴路線:962、962X、N260。港鐵接駁巴士:506。輕鐵:610、615、615P(龍門站)。 |
校車服務 |
校車服務:行走屯門、元朗及天水圍三區各屋邨。 |
學校設施 |
除11間課室外、尚有視覺藝術室、家政室、音樂室、電腦輔助學習室、學生活動中心、圖書館、會議室、小組教學室、資源室、校園電視台、言語治療室、社工室、醫療室、雨天操場、禮堂及花園、籃球場。
本校將開展加建校舍工程,有關工程預計於2020年下半年動工。 |
教師專業資歷 (人數) |
基本師資訓練 |
37 |
特殊教育訓練 |
25 |
學士 |
27 |
碩士 |
11 |
博士 |
0 |
教師總數 |
40 (包括校長) |
專業人員資料 (人數) |
言語治療師 |
3 |
職業治療師 |
外聘服務 |
物理治療師 |
0 |
社工 |
5 |
教育心理學家 |
1 |
護士 |
2 |
技師 |
0 |
職業治療助理 |
1 |
實驗室技術員 |
0 |
物理治療助理 |
0 |
其他 |
教學助理 9人 |
專業人員總數 |
10 |
預備班 (班數) |
低班 |
0 |
高班 |
0 |
小學 (班數) |
小一 |
1 |
小二 |
1 |
小三 |
1 |
小四 |
1 |
小五 |
1 |
小六 |
1 |
中學 (班數) |
中一 |
1 |
中二 |
1 |
中三 |
1 |
中四 |
1 |
中五 |
1 |
中六 |
1 |
延伸班 (班數) |
延伸班 |
0 |
班級結構備註 |
|
總班數 |
12 |
開設科目 |
課程設有:語文、常識、通識教育、資訊及通訊科技、數學、音樂、體育、視覺藝術、電腦、科技與生活、設計與科技、生活技能科、普通話科、實用英語科、圖書科及班級經營等。 |
管理與組織 |
學校設立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校長、教員校董及獨立人士組成,其職能是確保根據匡智會所訂定的抱負及辦學使命而制訂學校的教育政策,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
而學校因應教育改革和發展需要共設立七個行政組別,當中包括發展組、訓輔組、教務組、資訊組、活動組和概覽組。各個行政組別共同策劃和推行教育事務和校政工作。 |
|
教與學 |
學校教師善用電子學習工具,配合專業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校重視跨專業團隊協作,透過言語治療師、社工、校護、職業治療師及教師的緊密合作,共同設計課程。教師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如外出考察、專題研習、閱讀獎勵計劃、課程統整、「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等,以提升學生溝通、表達及探究等共通能力。學校於2018/19年度獲得香港大學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及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常識科)。學校自2017年起獲選為Apple傑出學校(Apple Distinguished School) 至2025年,印證學校在資訊科技教育上的卓越表現。 |
|
支援輔導服務 |
校內設有自閉症輔導服務、言語治療服務、職業治療服務、社會工作服務,為有需要的學生、家長提供支援及輔導。另外,為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本校特設不同類別之輔導課程,務求達到拔尖補底之果效。當中包括為自閉症學生而設之個別輔導、小組輔導及入室支援服務。 |
|
學業及學業以外的表現 |
本校重視每一位學生學業及課外活動中的體驗及經歷,按需要規劃他們參與校內早晨運動、校外的運動員訓練、社區表演、義工服務等多元化活動,學生經常走出社區,從中學習良好的行為。經過持續訓練,學生多年來參加外界英語及普通話朗誦比賽、馬拉松、毅行者、龍獅藝等公開賽事,屢獲佳績,令個人自信心提升外,更有助他們成長中建立良好的品德及與人交往的言行舉止,達至校訓守紀律,有禮貌;不怕艱苦,努力以赴的要求。 |
|
課程政策 |
為切合學生不同需要,教師按學生能力,分成高、中、初三組,利用主流課程編排教材。部分學生亦採用「學科結構化模式」學習,以「 結構化教學 」(TEACCH)模式配合學科知識,讓學生進行個別或小組學習,按流程進行實作活動。學校重視階段性的適應及銜接,設有小一暑期適應課程及高中預備課程。高中課程包括「核心科目」及「選科科目」,「核心科目」有中國語文、數學、通識教育/獨立生活;「選修科目」有體育科、科技與生活科、視藝科、資訊及通訊科技科、音樂科等,供學生修讀。學校籌辦不同的學習經歷活動如社會服務、藝術及體育發展、工作實習等,為離校後的學習、成人生活作好準備。 |
|
課外活動 |
學生會參加旅行、聯歡會、陸運會、水運會、教育營、境外考察、才藝表演、暑期活動等恆常活動。透過手鐘、武術、跳繩、升旗隊等不同主題的興趣課小組,讓學生從小發展個人潛能。此外,下課後,學生可以參加每天按學階而設的多元化課後班,例如游泳、球類、龍獅藝、雜耍、小結他、非洲鼓、話劇、 藝術創作、STEM等;非上課日子更可以參加足球、遠足、成教班,由專業導師及老師悉心培養學生普及化的興趣,把善用餘閒的理念於人生中積極實踐。 |
|
資訊科技支援 |
所有學生配有自己的平板電腦作學習用途,可於家中使用作延伸學習。各科均使用校本課程的電子教材,讓學生使用資訊科技打破學習障礙,培養自主學習精神,提升解難及創作能力。 同時,學校為有溝通困難的學同開發平板電腦軟件「匡智溝通易」,建立個人的溝通輔助檔案, 作為與他人溝通的工具,讓其積極地融入社會。 |
|
輔助醫療服務 |
本校現有2名駐校註冊護士,關顧學生健康和身體發展的需要,提供輔助醫療服務,包括:身體受傷或不適時施行檢查和護理;統籌學生保健工作;監管午膳質量;推廣健康訊息及提供個人衛生自理訓練;監控傳染病及管理校園衛生;根據學生健康需要提供醫療建議等,令他們能有健康的身體去發揮所長。 |
|
未來發展 |
本校已獲教育局撥地進行加建工程,工程由建築署負責,目前已完成所有前期工作,現正等待立法會撥款。如順利通過,有關工程預計於2020年下半年動工。 工程完成後,加建校舍連同現有的校舍,將可為學生提供更佳的學習環境。 |
|
其他 |
本校除著重學生學業發展外,亦積極發展學生其他方面的潛能。無論在體育、音樂、及社會服務中俱有優異的成績,而學校對學生的支援,學校與家長的合作,俱有卓越的表現,同時亦是質素保證視學中所肯定的事實。有關學生最新活動、表現及得獎情況等,請參閱本校網頁 http://www.mhs.edu.hk 及面書 https://www.facebook.com/mhs.edu.hk。 |